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针对练习+单元测试(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含解析),共18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1 mol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燃料
一氧化碳
甲烷
异辛烷()
乙醇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异辛烷 D. 乙醇
2.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
413
347
614
436
则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放出热量123kJ
B.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吸收热量123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该反应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的数值分别用、、三个正数表示,则、、的关系是( )
①
②
③
A., B. C., D.无法比较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 已知:4P(s,红磷)===(s,白磷),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已知:,,则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间填满砰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时要小心缓慢
C.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既可以搅拌又可以避免损坏温度计
D.测定酸溶液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
6.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S(s)+O2(g)SO3(g)的反应热ΔH=-385.5 kJ·mol-1,说明硫的燃烧热为385.5 kJ·mol-1
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7. 如图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过程Ⅱ可表示为O3+ Cl===ClO + 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8. 如图所示,有关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ΔH越小,HX越不稳定
B.按Cl、Br、I顺序,ΔH2依次减小
C.ΔH3>0
D.ΔH1+ΔH2+ΔH3=0
9.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图2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
C.图3白磷比红磷稳定
D.图4中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
10. 运载火箭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已知:
①H2(g)===H2(l) ΔH=-0.92 kJ·mol-1
②O2(g)===O2(l) ΔH=-6.84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 kJ·mol-1
B.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ΔH=-474.92 kJ·mol-1
C.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 (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D.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若使用催化剂,则不变
12.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取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
B.
C.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转化为活化分子所吸收的能量)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13.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和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不变
14.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ol-1
过程Ⅱ:……
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 g Fe3O4转移2 mol电子
B.过程Ⅱ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ol-1
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15.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 kJ· mol-1。
已知:
(a、b、c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1 mol H—H和1 mol I—I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
C.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约为(c+b+a) kJ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等于2a kJ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6.(10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ΔH1________ΔH2(填“>”“<”或“=”,下同)。
(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的大小:ΔH1__________ΔH2。
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2
(3)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_57.3 kJ。
(4)已知:0.5 mol CH4(g)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 kJ·mol-1、391 kJ·mol-1、946 kJ·mol-1。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1 mol NH3需要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_kJ热量。
17. Ⅰ.甲醛(HCHO)俗称蚁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以下方法将甲醇转化为甲醛。
脱氢法:CH3OH(g)===HCHO(g)+H2(g)
ΔH1=+92.09 kJ·mol-1
氧化法:CH3OH(g)+O2(g)===
HCHO(g)+H2O(g) ΔH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3=-483.64 kJ·mol-1,则Δ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脱氢法相比,氧化法在热力学上趋势较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x,减轻其对大气的污染成为科研工作的热点问题。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O(g)+2H2(g)CH3OH(g) ΔH1,
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3=
-41.1 kJ·mol-1。则ΔH1=______kJ·mol-1
【解析】(1)脱氢法:①CH3OH(g)===HCHO(g)+H2(g) ΔH1=+92.09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3=-483.64 kJ·mol-1,由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CH3OH(g)+O2(g)===HCHO(g)+H2O(g) ΔH2=-149.73 kJ·mol-1;(2)脱氢法为吸热反应,氧化法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大;(3)①CO(g)+2H2(g)⇌CH3OH(g) ΔH1,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③CO(g)+H2O(g)===CO2(g)+H2(g) ΔH3=-41.1 kJ·mol-1,所求反应为①,该反应可由②+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焓变为ΔH1=ΔH2+ΔH3=-49.0 kJ·mol-1-41.1 kJ·mol-1=
-90.1 kJ·mol-1。
答案:(1)-149.73 kJ·mol-1 (2)脱氢法为吸热反应,氧化法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大 (3)-90.1
18.(12分)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肼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用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和30 mL 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30 mL NaOH溶液,配制溶液时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3)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 。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4)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
次数
反应物的
温度T1/℃
生成物的
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1
25.0
25.0
29.1
ΔT=
2
25.0
25.0
29.8
3
25.0
25.0
28.9
4
25.0
25.0
29.0
②已知: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g-1·℃-1,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用该实验的数据计算ΔH,取小数点后一位)。
19、、、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甲烷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存活,在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转化为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___(填“>”“<”或“=”)890.3 kJ。
(2)甲烷与可用于生产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1 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
①下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与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C(s)与很难发生反应,所以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的反应热_____________。
(4)目前对题干所述的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与反应生成与,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分解生成碳与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与海底开采的反应生产合成气(CO、)
D.用固态碳合成,以作为燃料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题表分析可知,释放相同的热量,甲烷排放的量最少,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
2.答案:A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热为,则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2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A项正确,B、C项错误;该反应需在催化剂且加热条件下才能实现,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已知:①
②
③
则;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放热,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②,。
4.答案:C
解析:产物中是气态,不能据此推断的燃烧热,A错误;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B错误;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1mol C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热反应的为负值,放热越多,越小,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泡沫塑料能隔热,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正确;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应迅速,减少热量的散失,B错误;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搅拌液体,从而避免搅拌过程中损坏温度计,C正确;测定酸溶液的温度后,温度计用水清洗、干燥然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不会发生酸、碱反应,测得温度较准确,D正确。
6. 答案D
7. 【解析】选C。过程Ⅰ中CFCl3转化为CFCl2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C—Cl键,选项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可表示为O3+ Cl===ClO + O2,选项B正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是放热的,选项C错误;上述过程说明CFCl3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选项D正确。
8. 【解析】选B。ΔH越小,能量越低,HX越稳定,故A错误;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H—Cl、H—Br、H—I的键能逐渐减小,故形成HCl、HBr、HI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逐渐减小,故B正确;途径Ⅲ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ΔH3<0,故C错误;D.反应焓变与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2ΔH1≠0,故D错误。
9. 【解析】选C。图1中,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图2中,S(g)+O2的能量比S(s)+O2的能量高,所以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故B正确;图3中,白磷+O2的能量高于红磷+O2的能量,所以白磷比红磷能量高,稳定性差,故C错误;图4中,CO(g)+H2O(g)===CO2(g)+H2(g)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10. 【解析】选B。氢气的燃烧热应是生成1 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由图可知,氢气的燃烧热ΔH=[-(483.6 kJ·mol-1+88 kJ·mol-1)]÷2=
-285.8 kJ·mol-1,故A错误;已知:①H2(g)===H2(l)
ΔH=-0.92 kJ·mol-1,②O2(g)===O2(l) ΔH=-6.84 kJ·mol-1,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③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③-①×2-②可得:2H2(l)+O2(l)===2H2O(g)
ΔH=-474.92 kJ·mol-1,故B正确;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 (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故C错误;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即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故D错误。
11. 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由盖斯定律可知,B正确;由题图可知,都小于0,则,C错误;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D正确。
12.答案:B
解析: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反应③使用催化剂,不变,A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则,B正确;由题图可知,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以得到,D错误。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Ⅱ和Ⅲ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A项正确;总反应为,故和起到催化作用,B项正确;由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得,则,C项错误;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不变,D项正确。
14. 【解析】选C。过程Ⅰ:2Fe3O4(s)===6FeO(s)+O2(g)当有2 mol Fe3O4分解时,生成1 mol氧气,而232 g Fe3O4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生成0.5 mol氧气,而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转移2 mol电子,故A正确;已知反应①2H2O(l)===2H2(g)+O2(g) ΔH=+571.0 kJ·mol-1和反应②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可得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ol-1,故B正确;过程Ⅰ和过程Ⅱ均为吸热反应,故不存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C错误;反应3FeO(s)+H2O(l)===H2(g)+Fe3O4(s)的产物中,氢气为气体,而Fe3O4为固体,故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的产物易分离,且由于利用太阳能,故成本低,故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kJ·mo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A正确;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断开1molH—H和1molI—I所需能量小于断开2molH—I所需能量,故B错误;Δ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c)kJ·mol-1-2E(H—I)=-akJ·mol-1,得到断开2molH—I所需能量约为(a+b+c)kJ,故C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依据焓变意义分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故D错误。
16. 【解析】(1)反应热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则ΔH1=ΔH2。(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即P4(白磷,s)===4P(红磷,s) ΔH<0,将①-②,即得ΔH=ΔH1-ΔH2<0,所以ΔH1<ΔH2。(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由此可得出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57.3 kJ。(4)已知:0.5 mol CH4(g)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 ΔH=+2a kJ·mol-1。(5)合成氨反应为N≡N+3H—H→6N—H,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946 kJ·mol-1+3×
436 kJ·mol-1-6×391 kJ·mol-1=-92 kJ·mol-1。则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生成1 mol NH3能放出46 kJ热量。
答案:(1)= (2) < (3) >
(4)CH4(g)+H2O(g)===CO(g)+3H2(g)
ΔH=+2a kJ·mol-1
(5)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6
17、【解析】(1)根据氨气的电子式可知肼的结构式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则结构式为H—O—O—H。(2)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 4H2O(l) ΔH=-641.625 kJ·mol-1。(3)H2O(l)===H2O(g) ΔH=+44 kJ·mol-1,则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 4H2O(l) ΔH=-817.625 kJ·mol-1。则16 g液态肼(物质的量为0.5 mol)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08.812 5 kJ。(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答案:(1) H—O—O—H
(2)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25 kJ·mol-1
(3)408.812 5
(4)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18、答案(1)5.0 (2)温度计 (3)a (4)①4.0
②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3.5 kJ·mol-1
解析(1)配制230mLNaOH溶液,需要选用250mL的容量瓶,m(NaOH)=0.50mol·L-1×0.25L×40g·mol-1=5.0g。
(2)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需要测定溶液温度,因此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温度计。
(3)测定中和热需要烧杯内液体温度上下一致,所以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上下运动,故选a。
(4)①4次实验温度的差值分别为4.1℃、4.8℃、3.9℃、4.0℃,第2次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弃,则其余3次数据的平均值为=4.0℃。
②Q=c·m·Δt=4.18J·g-1·℃-1×80g×4.0℃=1337.6J,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的ΔH=-=-=-53.5kJ·mol-1。
19、答案:(1)=
(2)①D;②63%
(3)
(4)C
解析:(1)在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等于890.3 kJ。
(2)①1 g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47.36 kJ,故D图符合题意。②的转化率。
(3)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①即得。
(4)已知,则与反应生成与的反应吸热,故A项不可行;使分解生成碳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不可行;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与海底开采的反应生产合成气(CO、)是合理的,C项可行;用固态碳合成,以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的,故D项不可行。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1 mol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燃料
一氧化碳
甲烷
异辛烷()
乙醇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异辛烷 D. 乙醇
2.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
413
347
614
436
则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放出热量123kJ
B.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吸收热量123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该反应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的数值分别用、、三个正数表示,则、、的关系是( )
①
②
③
A., B. C., D.无法比较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 已知:4P(s,红磷)===(s,白磷),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已知:,,则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间填满砰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时要小心缓慢
C.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既可以搅拌又可以避免损坏温度计
D.测定酸溶液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
6.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S(s)+O2(g)SO3(g)的反应热ΔH=-385.5 kJ·mol-1,说明硫的燃烧热为385.5 kJ·mol-1
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7. 如图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过程Ⅱ可表示为O3+ Cl===ClO + 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8. 如图所示,有关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ΔH越小,HX越不稳定
B.按Cl、Br、I顺序,ΔH2依次减小
C.ΔH3>0
D.ΔH1+ΔH2+ΔH3=0
9.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图2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
C.图3白磷比红磷稳定
D.图4中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
10. 运载火箭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已知:
①H2(g)===H2(l) ΔH=-0.92 kJ·mol-1
②O2(g)===O2(l) ΔH=-6.84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 kJ·mol-1
B.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ΔH=-474.92 kJ·mol-1
C.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 (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D.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若使用催化剂,则不变
12.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取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
B.
C.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转化为活化分子所吸收的能量)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13.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和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不变
14.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ol-1
过程Ⅱ:……
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 g Fe3O4转移2 mol电子
B.过程Ⅱ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ol-1
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15.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 kJ· mol-1。
已知:
(a、b、c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1 mol H—H和1 mol I—I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
C.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约为(c+b+a) kJ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等于2a kJ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6.(10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ΔH1________ΔH2(填“>”“<”或“=”,下同)。
(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的大小:ΔH1__________ΔH2。
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2
(3)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_57.3 kJ。
(4)已知:0.5 mol CH4(g)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 kJ·mol-1、391 kJ·mol-1、946 kJ·mol-1。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1 mol NH3需要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_kJ热量。
17. Ⅰ.甲醛(HCHO)俗称蚁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以下方法将甲醇转化为甲醛。
脱氢法:CH3OH(g)===HCHO(g)+H2(g)
ΔH1=+92.09 kJ·mol-1
氧化法:CH3OH(g)+O2(g)===
HCHO(g)+H2O(g) ΔH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3=-483.64 kJ·mol-1,则Δ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脱氢法相比,氧化法在热力学上趋势较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x,减轻其对大气的污染成为科研工作的热点问题。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O(g)+2H2(g)CH3OH(g) ΔH1,
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3=
-41.1 kJ·mol-1。则ΔH1=______kJ·mol-1
【解析】(1)脱氢法:①CH3OH(g)===HCHO(g)+H2(g) ΔH1=+92.09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3=-483.64 kJ·mol-1,由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CH3OH(g)+O2(g)===HCHO(g)+H2O(g) ΔH2=-149.73 kJ·mol-1;(2)脱氢法为吸热反应,氧化法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大;(3)①CO(g)+2H2(g)⇌CH3OH(g) ΔH1,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③CO(g)+H2O(g)===CO2(g)+H2(g) ΔH3=-41.1 kJ·mol-1,所求反应为①,该反应可由②+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焓变为ΔH1=ΔH2+ΔH3=-49.0 kJ·mol-1-41.1 kJ·mol-1=
-90.1 kJ·mol-1。
答案:(1)-149.73 kJ·mol-1 (2)脱氢法为吸热反应,氧化法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大 (3)-90.1
18.(12分)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肼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用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和30 mL 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30 mL NaOH溶液,配制溶液时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3)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 。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4)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
次数
反应物的
温度T1/℃
生成物的
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1
25.0
25.0
29.1
ΔT=
2
25.0
25.0
29.8
3
25.0
25.0
28.9
4
25.0
25.0
29.0
②已知: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g-1·℃-1,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用该实验的数据计算ΔH,取小数点后一位)。
19、、、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甲烷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存活,在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转化为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___(填“>”“<”或“=”)890.3 kJ。
(2)甲烷与可用于生产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1 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
①下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与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C(s)与很难发生反应,所以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的反应热_____________。
(4)目前对题干所述的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与反应生成与,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分解生成碳与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与海底开采的反应生产合成气(CO、)
D.用固态碳合成,以作为燃料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题表分析可知,释放相同的热量,甲烷排放的量最少,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
2.答案:A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热为,则生成1mol乙烷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2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A项正确,B、C项错误;该反应需在催化剂且加热条件下才能实现,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已知:①
②
③
则;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放热,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②,。
4.答案:C
解析:产物中是气态,不能据此推断的燃烧热,A错误;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B错误;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1mol C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热反应的为负值,放热越多,越小,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泡沫塑料能隔热,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正确;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应迅速,减少热量的散失,B错误;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搅拌液体,从而避免搅拌过程中损坏温度计,C正确;测定酸溶液的温度后,温度计用水清洗、干燥然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不会发生酸、碱反应,测得温度较准确,D正确。
6. 答案D
7. 【解析】选C。过程Ⅰ中CFCl3转化为CFCl2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C—Cl键,选项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可表示为O3+ Cl===ClO + O2,选项B正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是放热的,选项C错误;上述过程说明CFCl3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选项D正确。
8. 【解析】选B。ΔH越小,能量越低,HX越稳定,故A错误;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H—Cl、H—Br、H—I的键能逐渐减小,故形成HCl、HBr、HI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逐渐减小,故B正确;途径Ⅲ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ΔH3<0,故C错误;D.反应焓变与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2ΔH1≠0,故D错误。
9. 【解析】选C。图1中,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图2中,S(g)+O2的能量比S(s)+O2的能量高,所以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故B正确;图3中,白磷+O2的能量高于红磷+O2的能量,所以白磷比红磷能量高,稳定性差,故C错误;图4中,CO(g)+H2O(g)===CO2(g)+H2(g)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10. 【解析】选B。氢气的燃烧热应是生成1 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由图可知,氢气的燃烧热ΔH=[-(483.6 kJ·mol-1+88 kJ·mol-1)]÷2=
-285.8 kJ·mol-1,故A错误;已知:①H2(g)===H2(l)
ΔH=-0.92 kJ·mol-1,②O2(g)===O2(l) ΔH=-6.84 kJ·mol-1,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③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③-①×2-②可得:2H2(l)+O2(l)===2H2O(g)
ΔH=-474.92 kJ·mol-1,故B正确;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 (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故C错误;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即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故D错误。
11. 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由盖斯定律可知,B正确;由题图可知,都小于0,则,C错误;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D正确。
12.答案:B
解析: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反应③使用催化剂,不变,A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则,B正确;由题图可知,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以得到,D错误。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Ⅱ和Ⅲ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A项正确;总反应为,故和起到催化作用,B项正确;由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得,则,C项错误;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不变,D项正确。
14. 【解析】选C。过程Ⅰ:2Fe3O4(s)===6FeO(s)+O2(g)当有2 mol Fe3O4分解时,生成1 mol氧气,而232 g Fe3O4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生成0.5 mol氧气,而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转移2 mol电子,故A正确;已知反应①2H2O(l)===2H2(g)+O2(g) ΔH=+571.0 kJ·mol-1和反应②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可得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ol-1,故B正确;过程Ⅰ和过程Ⅱ均为吸热反应,故不存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C错误;反应3FeO(s)+H2O(l)===H2(g)+Fe3O4(s)的产物中,氢气为气体,而Fe3O4为固体,故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的产物易分离,且由于利用太阳能,故成本低,故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kJ·mo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A正确;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断开1molH—H和1molI—I所需能量小于断开2molH—I所需能量,故B错误;Δ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c)kJ·mol-1-2E(H—I)=-akJ·mol-1,得到断开2molH—I所需能量约为(a+b+c)kJ,故C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依据焓变意义分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故D错误。
16. 【解析】(1)反应热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则ΔH1=ΔH2。(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即P4(白磷,s)===4P(红磷,s) ΔH<0,将①-②,即得ΔH=ΔH1-ΔH2<0,所以ΔH1<ΔH2。(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由此可得出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57.3 kJ。(4)已知:0.5 mol CH4(g)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 ΔH=+2a kJ·mol-1。(5)合成氨反应为N≡N+3H—H→6N—H,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946 kJ·mol-1+3×
436 kJ·mol-1-6×391 kJ·mol-1=-92 kJ·mol-1。则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生成1 mol NH3能放出46 kJ热量。
答案:(1)= (2) < (3) >
(4)CH4(g)+H2O(g)===CO(g)+3H2(g)
ΔH=+2a kJ·mol-1
(5)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6
17、【解析】(1)根据氨气的电子式可知肼的结构式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则结构式为H—O—O—H。(2)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 4H2O(l) ΔH=-641.625 kJ·mol-1。(3)H2O(l)===H2O(g) ΔH=+44 kJ·mol-1,则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 4H2O(l) ΔH=-817.625 kJ·mol-1。则16 g液态肼(物质的量为0.5 mol)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08.812 5 kJ。(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答案:(1) H—O—O—H
(2)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25 kJ·mol-1
(3)408.812 5
(4)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18、答案(1)5.0 (2)温度计 (3)a (4)①4.0
②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3.5 kJ·mol-1
解析(1)配制230mLNaOH溶液,需要选用250mL的容量瓶,m(NaOH)=0.50mol·L-1×0.25L×40g·mol-1=5.0g。
(2)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需要测定溶液温度,因此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温度计。
(3)测定中和热需要烧杯内液体温度上下一致,所以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上下运动,故选a。
(4)①4次实验温度的差值分别为4.1℃、4.8℃、3.9℃、4.0℃,第2次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弃,则其余3次数据的平均值为=4.0℃。
②Q=c·m·Δt=4.18J·g-1·℃-1×80g×4.0℃=1337.6J,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的ΔH=-=-=-53.5kJ·mol-1。
19、答案:(1)=
(2)①D;②63%
(3)
(4)C
解析:(1)在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等于890.3 kJ。
(2)①1 g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47.36 kJ,故D图符合题意。②的转化率。
(3)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①即得。
(4)已知,则与反应生成与的反应吸热,故A项不可行;使分解生成碳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不可行;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与海底开采的反应生产合成气(CO、)是合理的,C项可行;用固态碳合成,以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的,故D项不可行。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