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优秀课后作业题
展开3.2.3 酸碱中和滴定 针对练习
一、选择题
1.准确量取24.9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2.下列有关酸碱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准备工作: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润洗对应的滴定管
B.量取15.00 mL待测液:在25 mL滴定管中装入待测液,调整初始读数为10.00 mL后,将剩余待测液全部放入锥形瓶
C.判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突变,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变化
D.读数: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为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
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用蒸馏水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4.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B可准确量取25.00 mL的溶液
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C.滴定管装入液体前需用待装液润洗
D.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不影响测定结果
5.在25 ℃ 时,用0.125的标准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
A.13 B.12 C.10 D.11
6.关于下列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可用于测溶液的pH
B.②是用酸性溶液滴定溶液
C.③是滴定时手的正确操作
D.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7. 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 现用0.10 mol·L-1 HCl溶液滴定10.00 mL 0.05 mol·L-1 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A.10.00 mL B.5.00 mL
C.大于5.00 mL D.小于5.00 mL
9.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
A.配制500 mL 1 mol·L-1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1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配制100 mL 5 mol·L-1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
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10. 某学生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盐酸的
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7.45
第二次
25.00
0.00
30.30
第三次
25.00
0.00
17.55
A.该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0.115 5 mol·L-1
B.当溶液从无色刚好变成红色时,则达到滴定终点
C.达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则测定结果偏低
D.实验中锥形瓶应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11.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12. 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13.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NaOH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酸性
B.B点表示盐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D.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滴入盐酸中
14.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图1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2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 5 g H2C2O4·2H2O固体
C.用图3所示操作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4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
15. 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
[提示] 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溶液
CH3COOH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HCl溶液
氨水
酚酞
浅红色→无色
C
酸性KMnO4溶液
K2SO3溶液
无
无色→浅紫红色
D
碘水
亚硫酸溶液
淀粉
无色→蓝色
二、非选择题
16. 我国国标推荐的食品药品中钙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为利用Na2C2O4将处理后的样品中的Ca2+沉淀,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CaC2O4固体溶于过量的强酸,最后使用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Ca2+的含量。针对该实验中的滴定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KMnO4溶液应该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除滴定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溶液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4)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装入KMnO4溶液前未润洗滴定管
b.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端悬有一滴溶液
d.滴定过程中,振荡时将待测液洒出
(5)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测定某品牌的钙片中的钙元素(主要为CaCO3)含量,其实验过程如下:取2.00 g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内加入20.00 mL浓度为0.10 mol·L-1的盐酸(盐酸过量),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用酒精灯将锥形瓶内液体加热至沸腾,数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3滴酸碱指示剂,用浓度为0.1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8.00 mL。[提示:Ca(OH)2微溶于水,pH较低时不会产生沉淀]
据此回答:
①为使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滴定过程中的酸碱指示剂应选择________(填“石蕊”“甲基橙”或“酚酞”)溶液。
②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此2.00 g钙片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___g。
17. 某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实验用品:0.1 mol·L-1 HCl溶液、0.1 mol·L-1NaOH溶液、蒸馏水、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甲、乙、丙三组同学锥形瓶中的溶液所取体积均为20.00 mL,且所用的试剂完全相同,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别如图中a、b、c所示,其中乙和丙两组同学的操作上都存在着不足或失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pH计应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若将pH计放入c(H+)=
0.000 1 mol·L-1的标准溶液中校准,则pH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
(2)甲组同学滴定时选用的滴定管为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润洗滴定管应选用实验用品中的________进行润洗。
(3)乙组同学操作上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丙组同学的曲线与甲组同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
B.滴定使用的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前后对滴定管进行读数的视线分别如图所示
18. 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2~3滴指示剂,
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操作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2)滴定并记录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20.00
20.00
20.00
20.00
(初读数)
0.10
0.30
0.00
0.20
(终读数)
20.08
20.30
20.80
20.22
(消耗)
19.98
20.00
20.80
20.02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他的计算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__________(填“>”“<”或“=”)20.02。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管,而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故应选用50 mL的酸式滴定管。
2.答案:B
解析: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润洗对应的滴定管,避免待测液和标准液被稀释引起较大误差,A正确;根据滴定管结构可知,调整初始读数为10.00 mL后,将剩余待测液全部放入锥形瓶,待测液体积大于15.00 mL,B错误;滴定时,指示剂变色后并在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变化,即可认为已经达到滴定终点,C正确;读数时眼睛要平视,由于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所以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为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D正确。
3.答案:B
解析:滴定操作的顺序一般为检漏、水洗、润洗、注液、滴定。
4.答案:C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选用酸式滴定管盛装,图B为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A错误;滴定过程中,为了及时判断滴定终点,眼睛要时刻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B错误;为了避免待装液被稀释,滴定管装入液体前需用待装液润洗,C正确;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会使测定结果偏大,D错误。
5.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时pH=7,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由知。由知,25 ℃ 时0.1的NaOH溶液中,即其pH=13。
6.答案:D
解析: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故D项错误。
7. D [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
8. C [用0.10 mol·L-1 HCl溶液滴定10.00 mL 0.05 mol·L-1 NaOH溶液正好需5.00 mL HCl溶液。现盐酸被稀释,其浓度小于0.10 mol·L-1,中和NaOH所需体积大于5.00 mL。]
9. C [示意图为:
A项先计算所需体积再量取,俯视读数使得所量液体体积小于所需的体积,使配得溶液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使配得溶液浓度偏低;假设C项是将由滴定管放出20.00 mL待测NaOH溶液到锥形瓶中,起始时液面在“0”刻度处,俯视液面已超过20.00 mL刻度后才认为恰好为20.00 mL,放出的液体偏多,消耗的盐酸偏多,所测浓度偏高;D项NaOH是标准溶液,俯视使读数偏小、V(标准)偏小,待测液浓度偏低。]
10. 【解析】选A。第三次实验数据偏离正常误差,舍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是28.875 0 mL,根据该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V[NaOH(aq)]=c(HCl)×V[HCl(aq)],c(NaOH)=
=0.115 5 mol·L-1,故A正确;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时,酚酞遇氢氧化钠显红色,当溶液从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消耗酸的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锥形瓶若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所以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故D错误。
11. 【解析】选A。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量取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使读数偏大,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使读数偏小,滴定前后刻度差为10.00 mL,但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偏大。
12. 【解析】选B。由滴定起始时pH=1可知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1,A错;曲线a起始时溶液pH=1,可知是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13. 【解析】选B。一般先分析图形题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后由特殊点(起点、交点、终点、转折点等)和曲线变化趋势化学内涵解题。A点pH>7,溶液呈碱性,A错误;B点对应的pH=7,表明NaOH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C点的pH<7,说明酸有剩余,溶液中还含有氯化氢溶质,C错误;开始时溶液pH大于7,后pH逐步变小,应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D错误。
14. 【解析】选C。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应用玻璃棒引流,A项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得0.157 5 g固体,B项错误;用图3所示操作能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C项正确;应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盛装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D项错误。
15. B [A项,锥形瓶中为酸,加入酚酞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溶液变为浅红色,故现象为无色→浅红色,正确;B项,锥形瓶中为碱,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酸性,应选择指示剂甲基橙,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错误;C项,高锰酸钾为紫色,滴入高锰酸钾前溶液无色,到达滴定终点为浅紫红色,故现象为无色→浅紫红色,正确;D项,碘遇淀粉变蓝色,加入碘前无色,滴加碘反应至终点,碘遇淀粉呈蓝色,正确。]
16. [解析] (1)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3)KMnO4溶液本身可以作为指示剂,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变为浅紫色。
(5)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将溶解的CO2气体赶出;该滴定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由于它的变色范围为8.2~10,会使Ca(OH)2形成沉淀析出,造成误差偏大。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 + NaOH===NaCl+H2O
8.00 mL×0.10 mol·L-1 8.00 mL×0.10 mol·L-1
CaCO3所消耗的HCl为20.00 mL×0.10 mol·L-1-8.00 mL×0.10 mol·L-1=12.00 mL×0.10 mol·L-1, m(CaCO3)=×100 g·mol-1=0.06 g。
[答案] (1)酸式 烧杯、锥形瓶
(2)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3)无 浅紫 (4)ac (5)①甲基橙 ②将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赶出 ③0.06
17. 【解析】(1)pH=-lg c(H+)=-lg 0.000 1=4.00。
(2)甲同学所进行的实验为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的
0.1 mol·L-1 HCl溶液,故所用的滴定管应为碱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润洗时要使用0.1 mol·L-1 NaOH溶液。
(3)由b曲线知,在滴定过程中,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过大。
(4)滴定至终点时丙所用体积比甲、乙多,原因可能是A、B两项,C项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会使测得的NaOH溶液体积较少。
答案:(1)4.00 (2)碱式 0.1 mol·L-1 NaOH溶液
(3)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太大
(4)AB
18. 答案:(1)⑤②①③④⑥;酸式滴定管;酚酞
(2)不合理;第3次滴定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该值应舍去;<
解析:(1)在用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盐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②①③④⑥。操作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酸式滴定管;为了使滴定结果准确,可用酚酞作指示剂,以减小滴定误差。(2)该同学的计算不合理,原因是第3次滴定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偏离真实值,应舍去。根据滴定曲线可知,在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0,此时没有达到滴定突跃(指示剂未变色),所以。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课一练</a>,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训练题</a>,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实验数据的处理,某同学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0,75 g食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域的中和滴定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域的中和滴定复习练习题,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H突跃,THANKYOU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