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 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96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 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968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 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968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46分)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溶液和胶体本质区别是( )
A.微粒直径的大小 B.观察外观 C.电泳 D.丁达尔效应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溶液 B.淀粉胶体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在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与分散剂分离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碘酒(单质) B.空气(混合物) C.葡萄糖(酸) D.硫酸(氧化物)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和水反应: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6.纳米科技从本世纪初开始成为产业,为世人所瞩目,这是因为纳米粒子的直径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由纳米材料作为分散质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是( )
A.能通过滤纸,属最稳定的分散系 B.属于介稳体系
C.有丁达尔效应,没有布朗运动 D.一定能发生电泳现象
7.《荷塘月色》(文/朱自清)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发生了散射现象
B.雾是一种胶体
C.发生丁达尔现象
D.空气中的小水滴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8.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不正确的是
①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 ②化合物:BaCl2、Ca(OH)2、HNO3、HD
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C70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9.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Na2CO3)、食盐
B.氢硫酸(H2S)、烧碱(NaOH)、硫酸铜
C.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醋酸、熟石灰、苛性钾(KOH)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下口放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D.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11.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NaCl、KCl、HClO3、BaCl2:盐类
B.NaClO、KClO3、Cl2、HClO:含氯化合物
C.空气、Fe(OH)3胶体、CuSO4•5H2O:混合物
D.H3PO4、HNO3、HCl、H2SO4:酸类
1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变浑浊
Al(OH)3酸性弱于HSO
B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有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Cu粉溶解
Cu2+的氧化性弱于Fe3+
D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大量气泡出现
Fe3+可催化H2O2的分解
A.A B.B C.C D.D
13.一种用溶液浸取黄铁矿(主要含,还含有少量难溶性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可以向操作后的溶液X中加入KSCN溶液,检验是否反应完全
C.溶液X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制得“绿矾晶体()
D.实验室中可以利用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胶体
二、填空题
14.Al2O3难溶于水,熔点很 ,是典型的 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其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Fe(OH)3胶体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利用FeCl3和沸水反应制备的Fe(OH)3胶体中常混有FeCl3和HCl。已知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取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 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浑浊物;用 (填方法或现象)证明胶体已经制成。
(2)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本质特征是 。
16.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 ,这表明 (根据微粒电性作答),这种现象称为 。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 丁达尔现象,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再向烧杯中加入用稀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三、实验题
17.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 1mol·L-1的 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 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
(2)证明有 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3)已知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向所制得的 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 。
18.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100mL的大试管中先加40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大试管的下层溶液中出现的现象为 。
(2)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下降”或“上升”)。
(3)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 mL~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 。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
②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 。
参考答案:
1.A
【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溶剂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纳米),胶体(1纳米-100纳米),浊液(大于100纳米),所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直径的大小。
故选A。
2.B
【分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
【详解】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不是胶体,由于溶质微粒太小(<10nm),光全部通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
B.淀粉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C.氯化钠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由于溶质微粒太小(<10nm),光全部通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不是胶体,由于溶质微粒太小(<10nm),光全部通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
3.C
【详解】A. 胶体具有吸附性,但不能消毒杀菌,故A错误;
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故B错误;
C. 胶体在加热、加电解质、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时会发生聚沉生成沉淀,则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故C正确;
D. 胶体的胶粒能透过滤纸,因此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的分散质和分散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A.由2种或2种以上成分混合在一起的分散系为混合物;
B. 由2种或2种以上成分混合在一起的分散系为混合物;
C.葡萄糖属于单糖类;
D. 氧化物必须由2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必为氧元素;硫酸是由氢、氧、硫三种元素组成;
【详解】A. 碘是单质,碘溶在酒精中,形成的碘酒为混合物,故A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葡萄糖属于糖类,不是酸,故C错误;
D.硫酸是由氢、氧、硫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必须由2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必为氧元素;所以硫酸属于含氧酸,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应为:,故A错误;
B.离子方程式元素不守恒,应为:,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为氧化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开,应为:,故C错误;
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纳米粒子的直径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则纳米材料作为分散质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A. 胶粒能通过滤纸,但不属于最稳定的分散系(溶液为最稳定的分散系),A不正确;
B.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B正确;
C. 胶体既有丁达尔效应,又有布朗运动,C不正确;
D. 带电的胶粒能发生电泳现象,但不带电的胶粒不能发生电泳现象,D不正确。
故选B。
7.D
【详解】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是因为薄雾是一种胶体,属于气溶胶,对光发生散射作用,其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nm~100nm,答案选D。
8.A
【详解】①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明矾属于盐、冰醋酸属于酸、氯化银属于盐、纯碱是盐,符合电解质的概念,都是电解质,故正确;
②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aCl2、Ca(OH)2、HNO3都是化合物,HT是氢气的单质,故错误;
③因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混合物,故错误;
④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C60、C70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故④正确;
故答案选A。
9.B
【详解】A.纯碱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
B.氢硫酸是酸、烧碱是碱、硫酸铜是盐,故B正确;
C.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不是碱,故C错误;
D.苛性钾是KOH,是碱,不是盐,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详解】A. 苯的密度小于水,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上口倒出,A错误;
B. 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汽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正确;
C.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均不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C错误;
D.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但不能说明无Fe2+,D错误;
答案选B。
11.D
【分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含氯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氯元素的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详解】A.HClO3属于酸,故A错误;
B.Cl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H3PO4、HNO3、HCl、H2SO4均属于酸,故D正确;
答案选D。
12.B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变浑浊,NaAlO2+NaHSO3=Al(OH)3↓+Na2SO3,说明Al(OH)3酸性弱于HSO,故A正确;
B.硝酸银过量,且浓度未知,为沉淀生成,由现象不能比较Ksp(AgCl)、Ksp(AgI),故B错误;
C.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氧化剂Fe3+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Cu2+,Cu2+的氧化性弱于Fe3+,故C正确;
D.过氧化氢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则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故D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根据已知信息可知,Fe2(SO4)3溶液浸取黄铁矿时反应的高子方程式为:,过滤,得到FeSO4溶液,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Fe2(SO4)3溶液浸取时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和S单质,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若向浸没后中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3+,说明没有完全反应,故B正确;
C.溶液X为Fe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可制得“绿矾晶体(),故C正确;
D. 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故D错误;
故选D。
14. 高 两性 Al2O3 + 2OH- = 2AlO2- + H2O
【分析】Al2O3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偏铝酸钠和水。
【详解】Al2O3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 + 2OH- = 2AlO2- + H2O,故答案为:高;两性;Al2O3 + 2OH- = 2AlO2- + H2O。
15.(1) 过滤 丁达尔效应
(2)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详解】(1)制取Fe(OH)3胶体的实验操作是在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当溶液出现红褐色出现,停止加热,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因为胶体可以通过滤纸,而浊液的成分不能通过滤纸,所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浑浊物;因为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即一束光照射胶体,出现光亮的通路,故可以用丁达尔效应证明胶体已经制成。
(2)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16. 逐渐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 电泳 无 溶液和胶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1)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
(2)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详解】(1) )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所以向阴极移动,即阴极附近溶液颜色加深,是电泳现象,故答案为逐渐变深;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电泳;
(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所以半透膜外的液体是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无;溶液和胶体;有白色沉淀;
【点睛】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半透膜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胶体和浊夜中分散质不能通过,故可以利用渗析法除去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
17. 丙 用一束激光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 丁达尔效应 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详解】(1)甲同学向1mol•L-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彻底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
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综上所述丙同学操作正确;
(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可以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可证明为胶体;
(3)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会引起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继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铁会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沉淀会溶解,所以现象为: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18. 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上升 2Na+FeSO4+2H2O=Fe(OH)2↓ +Na2SO4+H2↑
【详解】(1)煤油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因此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所以大试管的下层溶液中出现的现象:白色絮状沉淀;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大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大试管内的溶液下降,把试管内的溶液压入长颈漏斗中,所以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上升。
(3)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
19. 丙 出现红褐色沉淀 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Fe(OH)3胶粒带正电 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详解】(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继续加热直至出现红褐色液体为止,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因此丙同学的操作正确;若不停加热,胶体会发生聚沉,因此会看到红褐色沉淀产生;
(2)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因此操作: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3)①因为氢氧化铁显红褐色,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向阴极移动,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则,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
②硫酸是电解质,会造成胶体的聚沉,因此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硫酸过量,氢氧化铁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即沉淀消失,溶液显黄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金属材料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