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整套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题解,阅读,感知,思考,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名师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科普小论文的语言表述方式,并能在写作中自觉运用其方法。(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章中涉及到的科学现象和作者观点。(三)审美鉴赏与创造能欣赏、评价加来道雄在本文中呈现的语言风格,分析其思想情感。(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借助本文的学习,理解、包容和借鉴加来道雄在文中所呈现的科学领域、西方社会的文化,取其精华。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建议1.提供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比读懂“这一篇”文章更重要。2.避免纠缠文中科学术语,重在激发学生探求欲望。3.引导学生合作自读比讲解分析更有效。(二)教学示例(按课时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的精神。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介绍 作者作品加来道雄(MichioKaku),博士,美籍日裔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都广受赞誉,《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他主持着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还在《晓闻热线》《60分钟》《早安美国》以及《拉里·金直播在线》之类的全美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二、导入你是否对自然界有过好奇之心?是否也因此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阅读课文,看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尽事业的向往,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道路的?三、题解 文题诠释文章标题中的“教育”,严格意义上说是作者的自我教育。由于内容充满生活味,文中涉及的一些原本深奥的理论物理学问题,也变得可感可知。再者,一篇叙述“历程”的文章,却一反常态地选取三件最有代表性的事进行叙写,借以表达文章主旨,揭示“教育历程”的要素。四、阅读,感知,思考,讨论1.疏通字词、正音。2.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结构】(1)图解(根据具体情况定)童年青年(壮年)鲤鱼世界的幻想(想象)爱因斯坦的故事(理论)→实验→(理论物理学家) (2)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童年趣事引导“我”成为物理学家。第二部分:(第2—14段)具体叙述童年的两件趣事及其对“我”的影响。第三部分:(第15—18段)叙述高中阶段沉浸于科学实验之中。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教师适时引导。(1)如何理解文章题记?【分析实用类文本中引用的作用】爱因斯坦这句话,表明了他研究理论物理的目标和意义,作者加以引用,既表示对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精神的崇敬和对爱因斯坦探索宇宙的意义的理解,也表明他一生求索的目标以及他对自己探索宇宙本质的意义的认识。(2)文章重在反映作者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按从童年到小学、初中、高中的时间顺序叙事?【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宗旨在于告诉读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在作者看来,他的经历中三个方面的成长是最最关键的:(1)童年时期由观察小池中的鲤鱼而想象水池中鲤鱼“科学家”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了想象力和对事物研究的兴趣;(2)童年时期由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到决心完成爱因斯坦未竟的事业;(3)高中阶段看了许多书后建立实验室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的情况和体验。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既让读者看到了作者从小开始的成长历程,让读者明白了一个物理科学家成长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成长因素”。如果一味按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顺序叙事,最有价值的内容必将被冲淡,标题中的“教育”意义也难以得到突出。(3)作者说,丰富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力并引导自己走上理论物理研究而且最终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是“童年的两件趣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件“趣事”,并回答:(1)你觉得这两件“趣事”有趣吗?(2)作者认为这两件事情有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从加来道雄走上理论物理研究之路的经历中受到什么启发?【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文本意蕴】两件趣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一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一件事是否有趣,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取决于一个人对事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自小喜欢思考问题,尤其喜欢透过现象去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对于鲤鱼在水中游这种现象,对于老师讲的一个探索宇宙本质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便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件事都极其平常。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对这个领域的事物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4)作者能有所成就,除了他“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的求索精神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是什么?【概括文章主旨】他能超越一般世人所无法超越的世俗的约束,大胆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使他的科学研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5)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写作特色【分析文章写作技巧】(1)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形象的描述,可以增强感性认识。本文对鲤鱼世界,尤其是那场暴雨之后,对鲤鱼“科学家们”的心理行为的遐想,描述得栩栩如生。作者借助想象,让鲤鱼“科学家们”会看会想,会提出问题,会说话,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引出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此生动活泼的笔法,如此丰富多彩的联想,甚至会引发我们一系列关于“鱼”的文学记忆:庄子笔下自得其乐的濠梁之鱼,《汉乐府·江南》中“东奔西钻、南游北走地戏于莲叶间”活泼欢快的小鱼,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那“皆若空游无所依……恬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在写到最后建成电子感应加速器时,他写道“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妈妈常常在摇头”,这些生动的描述,形象再现了作者进行科学实验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他浓厚的兴趣、无限的热情。(2)恰当准确,周密严谨。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以逻辑谨严著称。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作者,行文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用恰当准确的词句来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如文中“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一句,“可能”说明作者并未武断地下断论,因为作者当时是一个孩子,并没有掌握充足的资料,没有实践经验,是自己的一种推测。“某种”也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是对两者之间联系的程度加以限制,而不是对其全面的可能进行肯定。词语选用严谨,分寸感把握得很准确。(3)简洁凝练,词约意丰。作者善于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谈到决心学习爱因斯坦的理论时,他说:“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短短两句话,内涵深广。“花了好多时间”,表明我投入学习研究的时间之多;“静静阅读”,表明我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明我阅读面之宽,涉猎范围之广;“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回忆如此甜美温暖,表现了作者探究的兴趣是多么浓厚,对科学事业是何等的热爱。4.根据阅读和讨论,学生提出不理解之处,集体思考、讨论,教师适时引导。【课时作业】1.对文章题记的作用理解有误的是( )【分析实用类文本中引用的作用】A.表达对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精神的崇敬B.表达对爱因斯坦探索宇宙的意义的理解C.表明作者一生求索的目标 D.提醒读者要树立科学精神【答案】D【简析】题记没有提醒读者的作用。2.选择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理解。【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答案】(略)【简析】言之成理即可。5.作业设计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幻想十分有趣,如果我们以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假如有一位动物(狗、猫、鸡、燕子等)“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它写了一篇“科普文章”来理解、全诗人类行为之谜。你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一回代笔人怎么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提示,作者简介,背景资料,相关的理论物理学知识,初读课文,基本内容解析,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巩固运用,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课文分析,手法借鉴——引用手法,用技法·写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