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炼字炼句专题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宋词炼字炼句专题练习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古诗歌赏析导学及练习
展开古诗词鉴赏方法专题
班级 姓名
一、目标:1、掌握常见鉴赏方法 2、会综合运用方法鉴赏古诗
二、重点:炼字、意境、情感、哲理
三、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炼字品析
1、题型 某词用得妙在何处(某词好在哪里?说说某词的作用)?
2、方法:先解释词的基本意思义 ,再结合该词所在的诗句说说意思 、作用(也可换其它词比较,有修辞的结合修辞手法赏析)。
3、例题讲解 说说“牧童归去横牛背”中“横”字之妙。先理解字义,此处是“骑、跨”之意,再换常字比较,若用“骑”,只能说明规矩的坐在牛背上,用“横”说明两腿在牛背的同一边,这样答案就是“横字较好的表现了牧童的顽皮可爱”。
4、当堂演练,说说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海日生残夜
断肠人在天涯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二、内容理解
1、 提问类型 A、某个词指的是什么 B、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 C、写出某句诗的大意
2、 答题方法 A、理解字词基本含义 B、通读全句或全诗,在语境中深层理解 C、联系作者生平、形象理解
3、 例题讲解
A、 说说杜甫《春望》的“望”字包括哪些含义。先找“望”的基本义:眺望、期望、看望、声望,再通读全诗,整体把握:首联望到山河破碎,春天凄凉之境;颈联是写内心期望:与家人团聚,国家安定。这样答案就是,看到山河破碎,春天满目凄凉之境,诗人希望与家人团聚,国家安定。
B、 有人说“结楼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门庭冷落与诗人的孤寂,谈谈你的看法。此题要联系作者生平人格去答,陶渊明是要过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这样答案就是,此句描写了陶渊明淡泊宁静,洁身自好的生活。
4、 当堂演练
A、“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有那两层含义
B、说说“铁马冰河入梦来”中“入梦”的含义
C、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大意(即翻译)
三、描绘画面
1、 提问类型:A、用自己的话描绘某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B、某句诗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2、 答题方法: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 例题讲解:
(1)请描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所展示的画面
泰山像一个巨人(比喻),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的齐鲁大平原。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大海吞日月、包蕴万千的宏伟景象。
4、 当堂演练:A、说说下面各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说说“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课时
四、艺术手法
1、 提问类型 :A、描写了哪些景物 ?从哪个角度写景? B、用了何种写法?
2、 解题方法:先确定描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物,再依次检索景物种类;
写景方法: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写法)有:
A、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夸张、衬托、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反语、用典。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B、表达方式(描写为主):动静结合,远近景结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同侧面描写相结合,以乐写哀(反衬),以声衬静,白描。
C、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D、 写景角度:一般有视觉、听觉、嗅觉。
E、 写法答题思路:运用了什么手法(修辞方法),通过描写什么,写出了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运用典故:典故也是修辞,提问类型 : A、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 ?表达什么意思 ?有怎样表达效果?
解题方法:了解典故的基本意思和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典故效果一般是使情感抒发的含蓄深沉。)
3、 例题讲解: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几句中的“风景异”,“异”在哪里?
异在大雁南飞,边声四起,烟笼千山,孤城落日等四方面。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从哪个角度写景?
从视觉写景。
C、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运用何种写法,写出了景物的何特点和作用?
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通过描写钟声,写出了竹林宁静幽深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D、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何意思和作用?
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重新启用之,此句运用典故自比,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像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
4、当堂演练
A、说说“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写法和角度
B、说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写法及作用
C、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运用了何种写法及作用?
D、说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的写法和作用
五、分析意境
1、 提问类型:A、某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气氛)?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绘某一句意境?B、诗中景物有何特点?
2、 思路纠错:意境,是意象综合起来产生的特点。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意境为翻译。
3、 答题方法: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也可用一个单音节词:优美、热闹、宁静、幽深、凄凉、衰败、辽阔、雄奇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4、 例题: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此句描绘了一幅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B、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沙漠、孤烟、落日等意象,营造了辽阔、雄奇、壮美的意境。
5、练习:A、说说“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B`、“古道西风瘦马”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六、情感体味
1、 提问类型 :某诗或某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 答题方法:A、题材提示:田园诗和咏物诗一般抒发喜爱赞美乡村山水美景,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思乡诗一般抒发思乡怀亲,孤独惆怅之情;送别诗一般抒发依依难舍,担忧、孤独惆怅之情;边塞诗一般抒发建功报国,壮志难酬,思乡怀亲之情;咏史诗一般抒发借古讽今,表示对当朝统治者不满和警示。B、二是分析意象。杨柳、孤蓬、浮云等意象常表达离愁别绪;明月、归雁常表达思乡怀亲;鲜花、绿草、春风、白云、红日、好鸟常表达欣喜赞美;秋风、孤灯、衰草、枯树、寒夜、骤雨常表达悲伤、孤独、思念。C、三是抓住表情感的诗眼,如《春夜喜雨》的“喜”,“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心远地自偏”的“心远”等,还有如寒、思、霜鬓、无眠也含蓄地表达了情感;四是记住一些情感专业词: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洁身自好、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物是人非等。
注意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写景抒情要看景物特点和作者创作背景。
3、 例题讲解:杜甫的《登高》和刘禹锡的《秋词》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通过无边落木、百年多病、艰难苦恨、霜鬓潦倒等意象和“悲”秋的诗眼,《登高》抒发的是世事艰辛、家仇国难的悲凉之情;通过“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和“胜春朝”的诗眼,《秋词》抒发了激越向上的赞秋之情。
4、 当堂演练,说说下面诗句或诗歌抒发的感情
思君不见下渝州
《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
七、哲理领悟
1、提问类型: 某句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2、思考方法:哲理一般蕴含在理趣诗、咏史诗、咏物诗中。大多寄理于物,寄理于史,一语双关。
3、例题讲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了什么哲理?
此句的哲理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思想活跃,知识丰富。
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哲理?
蕴含的哲理是只要锲而不舍,就会出现新的希望,新的境界。
4、当堂演练,说说下面诗句蕴含的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八、形象感知
1、 提问类型: 整首或某句诗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用?
2、 思考方法:(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先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如诗人形象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洁身自好的陶渊明,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愁苦悲哀的李煜等,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创作背景作具体分析。
3、例题:A、试简要分析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B、说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了一个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4、 当堂演练,说说下面诗句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形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三课时
九、名句鉴赏
1、 提问类型 : 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鉴赏其妙处。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A、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B、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2、 解题方法:如果是写景抒情名句,则分析其运用何种写法、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是哲理名句要说出表层含义即深层含义,采用什么写法,寄寓了什么哲理。一般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赏析。
3、 例题讲解:
A、 请欣赏“明月别枝惊鹊”的写景妙处。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描写明月、鹊等景,描绘出和谐静谧的月夜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B、 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表达效果。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使音节整齐,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花、鸟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4、 当堂演练,赏析下面各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四课时
十、分析语言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饱含深情、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3、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越女词(其三)》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5、 练习:说说《游子吟》的语言特点
十一、综合练习,赏析答题
1、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A、“排” 字好在哪里?
B、为何说“秋日胜春潮”?
C、本诗抒发了作者何感情?
古诗鉴赏答案
一、炼字品析
“生”,诞生之意。这里指太阳从大海里诞生,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
“断肠”,极度悲伤之意,用夸张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之情。
“共剪”,一起剪掉之意,这里是用虚写的手法,想象与夫人团聚后一起剪掉烛花的欢乐场景,反衬了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二、内容理解
A、一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二是象征南宋王朝的危局。
B、“入梦”是进入梦里的意思,这里指作者在梦中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杀敌报国,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C\、略
三、描绘画面
1、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2、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描绘了一幅静谧、凄凉、萧瑟的日暮秋景图。
四、表现手法
A、运用了一声衬静的写法,用鸡声反衬山中的寂静,使山中显得更加寂静,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写景角度是听觉。
B、运用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烘托了作者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豪情壮志。
C、运用白描的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法,简笔勾画六中景物,营造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D、运用典故。用姜太公渭水垂钓遇文王重用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五、分析意境
A、杨花落,子规啼,描绘了一种凄凉悲伤的意境。
B、古道西风瘦马,三种景物的特点是荒凉、萧瑟
六、情感体味
1、思君不见下渝州: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七、哲理领悟
1、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
3、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八、形象感知
A、刻画了一个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愁苦思乡的断肠人形象。
B、刻画了一个在梦中杀敌报国,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九、名句鉴赏
1、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写法,用“夕阳”衬托游子的思乡之情。再用夸张手法,以“断肠”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2、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写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秋的赞美之情。
3、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将抽象之愁化为具体形象,以舟轻愁重,渲染愁情深重。
十、分析语言
1、先记叙慈母缝衣,在描写恐迟归的心理,最后直接抒情,语言朴素无华,饱含深情,真挚感人。
十一、综合练习,赏析答题
1、A、“排”是“冲击”之意,抒发了作者的豪情。
B、因为秋高气爽,晴空碧蓝,仙鹤穿云,矫健多姿,充满生机,所以秋胜春。
C、表达了虽然被贬,但不消沉,仍傲然向前的乐观情绪。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共13页。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诗歌鉴赏词句赏析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诗歌鉴赏词句赏析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阅读古诗文,回答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古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词句赏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