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0分)
1. 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冰雪融化 C. 干冰升华 D. 纸张燃烧
2.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 )
A. CO(NH2)2 B. Ca3(PO4)2 C. KNO3 D. K2SO4
4.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细颗粒物
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蔗糖 C. 汽油 D. 冰块
6. 以下是几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C. 牛 奶(6.3~6.6) D. 鸡蛋清(7.6~8.0)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氧化钙 B. 石油 C. 水泥砂浆 D. 生铁
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9. 一定质量的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液化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的数目 B. 分子的间隔 C. 分子的体积 D. 分子的质量
1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11.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摄取碘元素
B. 为避免粮食浪费,将霉变的大米清洗后食用
C. 为焙制松软的糕点,使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
D. 为防止肉类食品变质,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
12. 下列对生产、生活中一些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 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
C. 家庭电路中常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13. 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
C.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4.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B. 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15.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A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
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
C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原子 ______
(2)硅元素 ______
(3)2个氢离子 ______
(4)乙醇 ______
17. 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水电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X的数值是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18. 日常防疫中蕴含化学知识。
(1)医用外科口罩对空气中的粉尘、飞沫主要起到 ______(填一种化学操作的名称)和吸附的作用。
(2)监测体温使用的测温枪的塑料外壳属于 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防疫用的“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4)合理膳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______(填字母)。
A.馒头
B.牛肉
C.黄瓜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______(填“甲”、“乙”或“丙”)。
(2)甲、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 ______℃。
(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填一种)。
(4)t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 ______(填“甲”或“乙”)的饱和溶液。
(5)t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是氧化物,A、E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1)D的类别为 ______(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为 ______。
(3)写出E的一种用途 ______。
(4)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1.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全世界展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1)冬奥会场馆所用电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风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
(2)冬奥火炬采用氢气作燃料。从燃烧产物分析,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______。
(3)冬奥火种灯燃料是丙烷(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点燃4H2O+3CO2,则X的数值为 ______。关闭火种灯的燃料开关,会使火焰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22. 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从多角度了解。
(1)金属的性质
①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将铝丝浸入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呈蓝色。此时溶液中含有 ______(填数字)种溶质。
(2)金属的冶炼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里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金属材料的应用
铁制品应用广泛,作医疗器械时,通常使用不锈钢而不用纯铁,主要是因为两者相比,不锈钢具有 ______(答一点)的性能。
(4)金属资源的保护
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寻找金属代用品
B.任意开采金属矿物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做了以下几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 ______ 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2)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______ 。
(3)观察到C试管中有 ______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4)在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4.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2)实验二,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物质总质量减小,原因是 ______。
(3)实验三,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铁钉生锈,B、C中铁钉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比A、B、C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______和氧气等同时接触。
(4)实验四,加热蒸发食盐水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______时,停止加热。
2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用高锰酸钾并选择A、E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 ______时,开始收集。
(3)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里,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 ______(填物质名称)。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26. 某品牌免洗手消毒凝胶,是以乙醇和正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凝胶,其中正丙醇的化学式为C3H7OH。请计算:
(1)一个正丙醇分子中含有 ______个原子。
(2)正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7.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g。请你计算:
(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判断,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C、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D、K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水蒸气属于空气中成分,不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气体,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B错。
C、二氧化氮属于有毒气体,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C错。
D、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D错。
故选:A。
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钙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石油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水泥砂浆中含有水和砂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生铁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8.【答案】D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该使用火柴自下而上进行引燃,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颗粒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颗粒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存水平,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忌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判断;
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判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9.【答案】B
【解析】解:一定质量的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液化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数目、分子的体积、分子的质量均不变。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故A错误;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不包括蒸馏,故B错误;
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故C正确;
D、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污染水源和土壤,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进行分析;
B、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不包括蒸馏进行分析;
C、根据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进行分析;
D、根据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防治等,注意理解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11.【答案】C
【解析】解: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是过多食用碘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说法错误;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症状;说法错误;
C、碳酸氢钠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说法正确;
D、由于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不可在肉类中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说法错误。
故选:C。
A、人体摄取的营养素要维持一个相对平衡;
B、从黄曲霉素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症状去分析解答;
C、从碳酸氢钠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去分析解答;
D、根据亚硝酸钠的性质来分析。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答案】A
【解析】解:A、工业生产中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被水冲走,故B正确;
C、家庭电路中常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C正确;
D、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进行分析;
B、根据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被水冲走进行分析;
C、根据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
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乳化作用,氧气的用途等,注意理解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被水冲走。
13.【答案】B
【解析】解:A、碳的单质不都是黑色固体,如石墨是深灰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机物的特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不一定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分子的构成不一定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带正电荷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分子的构成不一定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带正电荷的粒子、常见原子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符合题意;
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发生的反应和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He Si 2H+ C2H5OH
【解析】解:(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氦原子表示为He;故答案为:He;
(2)硅元素表示为:Si;故答案为:Si;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离子表示为:2H+;故答案为:2H+;
(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
A、根据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进行分析;
B、根据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进行分析;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D、根据常见的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注意理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17.【答案】24.31 8 失去 分解反应 2:1(或1:2)
【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X的数值是12−2−2=8,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电子。
(2)图二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由微粒的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
故答案为:(1)24.31;8;失去;
(2)分解反应;2:1(或1:2)。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X的值,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原子的性质;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答案】过滤 合成材料 +1 A
【解析】解:(1)医用外科口罩对空气中的粉尘、飞沫主要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故答案为:过滤;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监测体温使用的测温枪的塑料外壳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合成材料;
(3)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和为0,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故答案为:+1;
(4)A.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B.牛肉富含蛋白质;
C.黄瓜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A。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
19.【答案】丙 t1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乙 甲=乙=丙
【解析】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故答案为:丙;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因此甲、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t1℃;故答案为:t1;
(3)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故答案为: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4)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因此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乙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乙;
(5)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时,甲、乙的溶解度为30g,50g水中最多溶解15g,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0g,50g水中最多溶解5g,因此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2℃,固体均完全溶解,因此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故答案为:甲=乙=丙。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盐 H2O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解:(1)由分析可得,D是碳酸钙,属于盐,故答案为:盐;
(2)C是水,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3)E是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A和B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E能生成D,则E可以是氢氧化钙,C是氧化物,D能生成C,C和氢氧化钙能互相转化,则C是水,B是氧化物,和氢氧化钙能反应,和碳酸钙和互相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反应生成A,A和二氧化碳能反应,能反应生成C,且A和E的物质类别不同,则A可以是氢氧化钠,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
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抓住题中给出的信息,确定部分物质,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推理,要求学生对所用知识掌握全面。
21.【答案】(1)温室效应增强
(2)产物是水,无污染
(3) 5;清除可燃物
【解析】解:(1)因为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即为温室效应,减排二氧化碳,进而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增强;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故答案为:产物是水,无污染;
(3)由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 点燃 3CO2+4H2O,由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相等,则2X=3×2+4,
解得:X=5。
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熄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故答案为:5;清除可燃物。
(1)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
22.【答案】4Al+3O2=2Al2O3 3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硬度大或耐腐蚀 AC
【解析】解:(1)①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答案为:4Al+3O2=2Al2O3;
②金属活动性:镁>铝>铜,将铝丝浸入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铝和硫酸镁不反应,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铜3种溶质;故答案为:3;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3)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故作医疗器械时,通常使用不锈钢而不用纯铁;故答案为:硬度大或耐腐蚀;
(4)保护金属资源,应防止金属锈蚀、寻找金属替代品、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故答案为:AC。
(1)根据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镁>铝>铜进行分析;
(3)根据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进行分析;
(4)根据保护金属资源,应防止金属锈蚀、寻找金属替代品、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铁的冶炼,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3.【答案】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NaOH+CuSO4=Cu(OH)2↓+Na2SO4 氢氧化铜 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气泡 HCl+AgNO3=AgCl↓+HNO3
【解析】解:(1)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继续加稀盐酸,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蓝色沉淀会逐渐溶解,且溶液变为蓝色,所以通过稀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可证明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2)氯化钠与稀盐酸交换成分所形成物质中没有气体或水或沉淀,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3)C试管中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则观察到C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得出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4)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
故答案为:(1)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2NaOH+CuSO4=Cu(OH)2↓+Na2SO4;氢氧化铜;
(2)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水或沉淀;
(3)气泡;
(4)AgNO3+HCl=AgCl↓+HNO3。
(1)根据硫酸铜溶液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稀盐酸与氯化钠不反应因为两者混合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进行分析;
(3)根据稀盐酸能与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根据稀盐酸能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和硝酸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4.【答案】与氧气接触 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散到空气中 水 较多固体
【解析】解:(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物质总质量减小,原因是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散到空气中。
(3)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铁钉生锈,B、C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等同时接触。
(4)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故答案为:
(1)与氧气接触;
(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散到空气中;
(3)水;
(4)较多固体。
(1)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3)根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铁钉生锈,B、C中铁钉无明显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长颈漏斗 2KMnO4− △ K2MnO4+MnO2+O2↑ 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 BD 浓硫酸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当观察到E装置中导管口有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故答案为:2KMnO4− △ K2MnO4+MnO2+O2↑;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因此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D;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浓硫酸。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以及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干燥气体的方法来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6.【答案】12 9:2
【解析】解:(1)1个正丙醇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故答案为:12;
(2)正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故答案为:9:2。
(1)根据1个正丙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8;
(2)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g+80g=142g
2NaOH+H2SO4=Na2SO4 +2H2O
80 142
8g 142gx
80142=8g142gx
x=10%
【解析】解: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0g×10%=8g
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g+80g=142g
2NaOH+H2SO4=Na2SO4 +2H2O
80 142
8g 142gx
80142=8g142gx
x=10%
故答案为:
(1)8;
(2)10%。
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使气体溶解度增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