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5分)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主要地区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3节世界主要国家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环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形成与演化及圈层结构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环境第2节地球自转的意义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课件鲁教版,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中国的地形,2干湿地区,考题点睛,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中国自然地理1.中国的四至
(1)山脉①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b秦岭、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脉、f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脉、g祁连山脉。④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⑤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脉。(2)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3)四大盆地:E四川盆地,F柴达木盆地,G塔里木盆地,H准噶尔盆地。(4)三大平原:L东北平原,M华北平原,N长江中下游平原。(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中国的气候(1)温度带
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河流:①松花江、②淮河、③湘江、④黄河、⑤雅鲁藏布江、⑥额尔齐斯河、⑦塔里木河。(2)湖泊:⑧青海湖、⑨洞庭湖、⑩鄱阳湖。
二、中国人文地理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中国铁路干线a陇海—兰新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昆线、i京九线、j京包—包兰线。
考点一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考题示例(2021辽宁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 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 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 000米高空相距较近。(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第(2)题,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 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雪)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归纳提升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2.中国的气候(1)气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降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①空间差异
③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中国的河流(1)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气温较高的7—9月为汛期。
(2)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3)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对应训练(2021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位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完成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半山腰位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第2题,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上部是冬季风在山地背风坡的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第3题,半山腰云是水汽凝结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
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
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读图,完成4~6题。
4.该段时期内( )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
5.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6.2003—2011年的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B.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C.该时期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D.含沙量较其他月份高
答案 4.C 5.A 6.B解析 第4题,图示7—9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高,而11月至次年4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低,说明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第5题,输沙量与径流量、含沙量密切相关,而含沙量又主要取决于水土流失情况。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区域水土流失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则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第6题,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3月降水较少;随着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建成,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增强,1—3月长江水量增多,该时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考点二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考题示例(2021广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产业热度空间变化较大;热点区域由嘉定区向昆山市转移;嘉定区热度有所下降,由以热点区域为主转为以次热点、过渡区域为主;太仓市热度有所提升,由以冷点区域为主转为以次冷点、过渡区域为主;昆山市热度显著上升,由以冷点、次冷点区域为主转变为以热点、次热点区域为主。(2)嘉定汽车产业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昆山、太仓制造业基础雄厚,经验丰富;毗邻上海,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先进,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大,区域协作条件好;利用上海便利的交通条件输入原料、输出产品;上海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答出4点即可)
(3)三地需发挥各自的优势,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山、太仓两市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山、太仓两市应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交通运输效率。
解析 第(1)题,属于描述类的试题。描述地理事物不同时间的空间变化,要注意抓住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的变化,二是部分的变化。第(2)题,属于分析评价类试题。该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可从产业基础、科技、政策、协作条件、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从产业协同的角度考虑,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可以从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产业链、形成规模效益、提升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等方面回答。
归纳提升1.我国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
对应训练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粮食产量超百亿斤(1斤=0.5千克)的地级市数目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数目最多的是( )A.东部季风区B.东部地区C.北方地区D.东北地区2.多年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但却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崎岖,水热条件的限制较大B.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相对较少C.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D.农业科技落后,农产品单产较低
答案 1.A 2.B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除内蒙古自治区外,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均位于东部季风区。东部地区、北方地区、东北地区的表述不够准确。第2题,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却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是因为该省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粮食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河南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南省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河南省农业科技较发达,单产高。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东省潍坊市(下图)位于小清河下游,发展了海洋化工、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面料、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化学纤维、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食品饮料、造纸包装等工业,80%的工业原料依靠烟台、青岛等港口运输,然后通过铁路、公路转运。到2022年,随着小清河复航,潍坊市将拥有自己的出海口。
(1)推测濒临莱州湾的潍坊市发展海运条件较差的原因。(2)概述潍坊市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3)说明小清河整治对潍坊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 (1)海水浅,缺乏航海条件;与青岛等港口相比,位于海湾内部,地理位置较差;人工开挖航道投资大,泥沙淤积严重;后期维护成本高。(2)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有政府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距离青岛港、龙口港、小清河沿岸港口较近);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3)对小清河进行整治,恢复通航,利于水陆联运,方便工业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和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②作物分布,古长城,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阶梯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第44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气候,3气温,4降水,2长江,续上表,3黄河,②四大盆地,③三大平原,答案1C2A,答案3C4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