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湘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15
    (2022安徽宣城联考)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2019年,大气中CO2浓度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平的148%,海洋吸收了大量的额外热量,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30多年来,我国近岸珊瑚消失了约80%,实现碳中和(CO2产销平衡)是我国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下图为1958—2018年全球和中国近海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1958—2018年,中国近海与全球海洋的表层水温距平变化(  )
    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幅度差异较大 D.完全一致
    2.200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导致(  )
    A.强台风增多 B.海平面下降
    C.鱼类资源减少 D.鱼群陆续北迁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中国近海表层水温与全球海洋水温变化,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A、B错误。1958—2018年,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升降幅度约1.5℃,全球海洋水温升降幅度约0.6℃,两者的幅度差异较大,C正确,D错误。第2题,200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层水温持续升高,会导致气候异常,强台风增多,A正确;海水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海冰融化增多,海平面升高,B错误;鱼类资源主要受人为原因影响大,海水温度升高,鱼类资源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C错误;鱼群受洋流影响,可能北迁,也可能南迁,D错误。
    (2022山东昌乐二中月考)观测发现,过去40年里,全球变暖使北极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目前只剩下约350万平方千米。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变暖速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然而“极地放大效应”在南极却不明显。据此完成3~4题。
    3.相对南极大陆,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极地区地面辐射更强,地面热量散失得更多
    B.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增温不明显
    C.北极海冰融化多,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变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极地放大效应”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全球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
    B.北冰洋航道通航时间缩短
    C.北极地区极光现象明显增多
    D.欧洲和北美洲极端天气增多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与中低纬度海域热量交换快,海冰融化速度快,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升温更迅速,C正确。第4题,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说明降水更多,但全球变暖也会导致全球很多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异常,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冰山融化速度加快,通航时间增加,B错误;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与气温高低关系不大,C错误;全球变暖引起的“极地放大效应”会使得北极地区气候异常,导致欧洲和北美洲极端天气增多,D正确。
    (2022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由于全球变暖,环北极圈多年冻土已开始退化,随着冻土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从而形成滑塌现象,在平坦的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热融湖塘。热融滑塌使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读图,完成5~7题。

    5.除环北极圈外,可能存在热融湖塘的地区是(  )
    A.加拿大北部 B.巴西高原
    C.青藏高原 D.大分水岭
    6.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是(  )
    A.气候变暖→多年冻结层厚度变薄→地表凹陷→积水成湖
    B.气候变暖→形成地下冰楔→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塌陷,积水成湖
    C.气候变暖→活动层厚度变厚→地表凹陷→积水成湖
    D.气候变暖→形成地下冰楔→冰楔体积增大,使地表凹陷→积水成湖
    7.热融滑塌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
    A.加剧全球变暖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减缓冻土融化速度 D.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答案 5.C 6.B 7.A
    解析 第5题,可能存在热融湖塘的地区是有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区,巴西高原地处热带,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地处中低纬度,排除B、D;加拿大北部位于环北极圈,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在环北极圈之外,且海拔高,有多年冻土分布,因此可能存在热融湖塘,C正确。第6题,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环北极圈夏季气温升高,位于上层的冻土活动层融化;水分顺着裂隙下渗,冻结之后形成冰楔;冰楔体积增大挤压裂隙周边土层,使之松散;随着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地表塌陷形成洼地;水(或地下水、雨水)在洼地汇集,形成热融湖塘。B正确。第7题,根据材料“热融滑塌使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可知,热融滑塌会使冻土蓄闭的二氧化碳溢出,从而加剧全球变暖,A正确;热融滑塌的形成使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热融滑塌使下部冻土出露地表,加之湖岸不断坍塌后退,使冻土融化加速,C错误;热融滑塌大多形成在平坦的地区,因此诱发的地质灾害并不多,D错误。
    (2022山东青岛一模)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碳源”和“碳汇”的变化。下表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万吨)。据此完成8~10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
    用地
    未利
    用地
    碳排放
    总量
    “碳源”与
    “碳汇”的比值
    2000
    44.05
    -27.75
    -0.16
    -10.58
    426.31
    -0.03
    431.85
    12.21
    2005
    43.53
    -28.24
    -0.15
    -10.65
    752.89
    -0.03
    757.35
    20.39
    2010
    43.10
    -28.19
    -0.13
    -10.78
    1 190.41
    -0.03
    1 194.37
    31.52
    8.鄱阳湖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9.2000—2010年,鄱阳湖区碳排放量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促使气候增暖 B.增加土壤肥力
    C.提升生态安全 D.改善人居环境
    10.为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
    B.提高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
    C.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D.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答案 8.B 9.A 10.D
    解析 第8题,鄱阳湖区林地的碳排放量为负值且其绝对值最大,即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因此“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第9题,2000—2010年,鄱阳湖区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多,“碳源”与“碳汇”的比值也增加较多,因此会促使气候增暖,A正确;与增加土壤肥力关系不大,B错误;不会提升生态安全,C错误;与改善人居环境关系不大,D错误。第10题,耕地碳排放量较大,增加耕地面积不利于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A错误;提高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和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与土地利用方式关系不大,B、C错误;湖区碳排放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因此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D正确。
    (2022江苏扬州中学开学考试)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
    B.企业乙占地面积更小
    C.企业甲碳排放总量更大
    D.企业乙交通运输量更小
    12.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  )
    A.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下降
    B.高科技企业空间集聚增强
    C.重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加
    D.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减弱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企业甲向外出售配额,说明企业甲碳排放量少,能源使用效率高;企业乙应是生产部门,碳排放量大,占地面积要更大;企业乙的交通运输量更大。第12题,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因为轻工业碳排放量小;高科技企业本身碳排放量就少,受其影响较小;重工业需要研究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技术研发投入会增加;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增强。
    (2022重庆高考二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据此完成13~14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
    排放量/t
    亩均净
    碳汇量/t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注: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1亩=1/15公顷。
    13.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
    A.畜牧养殖
    B.地膜大量使用
    C.秸秆燃烧
    D.农业机械耗能
    14.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答案 13.B 14.D
    解析 第13题,设施作物复种模式主要是蔬菜和瓜果类多茬轮作,需要大量使用地膜来改善黄土高原区的热量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因此增加了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使碳排放量增加,B正确。第14题,退耕还林,农户耕地数量减少,提高经济效益,需要依靠技术,增加单位耕地面积投入,通常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A、C错误;比较设施作物复种模式和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后者的碳排放量更低,并且净碳汇量明显高于前者,应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首选,D正确,B错误。
    15.(2022江西南昌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2030年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步下降。为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国家积极实施技术创新、能源变革和经济调整三大减排战略。下图是我国2020至2025年碳排放量变化(含预测)统计图。

    (1)推测2020至2025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上升的原因。
    (2)分别说明三大减排战略对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积极意义。
    答案 (1)经济规模扩大,化石燃料消耗增加。
    (2)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变革:降低化石燃料消费比重。经济调整:压缩高能耗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9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9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胶莱人工海河得以建成,将,雾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6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6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白天,磷虾在海水深层活动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5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5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里坡,首批国家公园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