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
试卷类型:Ⅰ、Ⅱ卷 学科:化学 测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4 O 16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50分)
1. 2023第五届“丝绸之路”宁夏·银川国际马拉松比赛于5月21日7:30鸣枪开赛。运动员所穿的五彩缤纷的运动服,大量使用莱卡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菜卡纤维属于
A. 盐 B. 有机高分子 C. 无机非金属材料 D. 烃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莱卡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有机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
2.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硫酸铜与Fe发生反应生成了Cu,Fe+CuSO4=Cu+FeSO4,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3. 1984年,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从物质分类角度考虑,NaClO属于
A. 氧化物 B. 盐 C. 碱 D. 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溶液中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
【详解】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因此属于盐类。
答案选B。
4.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B. 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 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
D. 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全部就地填埋处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垃圾首先要分类回收利用,然后再处理,而不是全部就地填埋,故D错误;A、B、C均正确,故选D。
5.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其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孔雀石颜料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使用时勿入口中
B. 孔雀石颜料耐酸和碱腐蚀
C. 孔雀石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D. 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CO3•Cu(OH)2中含有的铜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有毒,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A选项正确;
B.CuCO3•Cu(OH)2中含有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则孔雀石颜料耐碱不耐酸,B选项错误;
C.元素的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而CuCO3•Cu(OH)2中除O元素外,C、H、Cu均为最高价,无还原性,不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C选项正确;
D.CuCO3•Cu(OH)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纸张中的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所以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6. 表为某人体检报告的部分项目检查结果,其中表示下列三项指标的物理量是
序号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8
*尿素
Urea
4.18
m mol/L
2.78~7.14
19
*葡萄糖
Glu
5.1
m mol/L
3.9~6.1
20
*尿酸
UA
310
μ mol/L
210~416
A. 质量分数 B. 溶解度 C. 物质的量浓度 D. 摩尔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项指标的物理量均为物质的量与体积的比值,为物质的量浓度,故选C。
7. 下列物质中,与浓硝酸作用变黄的是
A. 油脂 B. 淀粉 C. 蛋白质 D. 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故C正确;故选:C。
8. 工业上由下列物质冶炼制取金属单质时,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的是
A. HgO B. NaCl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工业可以采用加热分解HgO的方法来制备汞,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钠单质,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一般通过热还原法由氧化铁制备铁单质,C符合题意;
D.工业上可以采用加热分解Ag2O的方法来制备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为黄色:2Fe2++Cl2=2Fe3++2Cl-
B. 向铜粉中滴加稀硝酸,产生气体:Cu+4H++2NO3-=Cu2++2NO2↑+2H2O
C. 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u2++2OH-=Cu(OH)2↓
D. Na2O2是重要的供氧剂: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将为,溶液变为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正确;
B. Cu和稀反应放出的是NO,不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 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和反应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 ,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三“看”),第一看:符不符(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第二看:平不平(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第三看:拆不拆(即离子、分子形式的书写是不是有问题)。
10.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aCl B. C. NaOH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A.NaCl中只含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
B.中只含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NaOH中含离子键和O-H共价键,C符合题意;
D.氯化镁中只含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粗盐的提纯 B. 钢铁的锈蚀 C. 食物的腐败 D. 金属的冶炼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粗盐的提纯中除去杂质离子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钢铁的锈蚀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铁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食物的腐败过程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金属的冶炼过程有金属单质产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 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C. 钠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
B.钠是金属,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B正确;
C.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C错误;
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在空气中燃烧发生黄色火焰,D正确;
故选C。
13. 已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Mg约含有个镁原子 B. 标准状况下,18g 的体积约为22.4L
C. 1mol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答案】A
【解析】
【详解】A.1mol Mg约含有个镁原子,选项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8g 即1mol水的体积不是22.4L,选项B错误;
C.1个中含有2个O原子,1mol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选项C错误;
D.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4. 下列过程中能体现浓硫酸脱水性的是
A. 使蔗糖变黑 B. 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
C. 干燥某些气体 D. 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蔗糖变黑是浓硫酸将蔗糖中的氢元素和碳元素以2:1的比例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脱去,A正确;
B.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体现氢氧化性和酸性,B错误;
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体现吸水性,C错误;
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体现强氧化性,D错误;
故选A。
15.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燃料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 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D. 如图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与反应条件无关,选项B错误;
C.化学变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选项C正确;
D.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6. 半导体材料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下列物质中常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是
A. Si B. CaSiO3 C. SiC D. Si3N4
【答案】A
【解析】
【分析】能导电的材料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必要条件,通常选择半导体材料,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
【详解】A.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硅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高纯度的硅可以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A正确;
B.CaSiO3属于盐,固体不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故B错误;
C.SiC不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故C错误;
D.Si3N4不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7.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铜是正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B. 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C. 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该原电池锌与硫酸反应,铜与硫酸不反应,说明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详解】A.铜是正极,铜表面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其表面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锌是负极,锌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其质量逐渐减小,故B正确;
C.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则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醋酸除水垢 B.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 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 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醋酸除水垢主要是醋酸和碳酸钙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属于氯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
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B。
19.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原子少电子,水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正确;
C.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项错误;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20.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数为18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中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层数为3,核外电子总数为18,说明该粒子为硫离子,然后根据硫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A、核外电子数为18,故A正确;
B、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B正确;
C、属于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粒子,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及意义,解题关键: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正确表示方法,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能够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性质。
21. 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对Co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中质量数60, 故A正确;
B、Co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故B错误;
C、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其中子数=60-27=33,故C正确;
D、Co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故D正确;
选B。
22. 将少量固体分别投入到盛少量水的烧杯中,再滴入酚酞,溶液不会变为红色的是( )
A. Na B. Na2O C. Na2CO3 D. 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变红,故A不选;
B.加入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变红,故B不选;
C.Na2CO3水解呈碱性,加入酚酞变红,故C不选;
D.NaCl为中性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不会变为红色,故D选;
故选D。
23. 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酸性:H2CO3>HNO3
B. 碱性:NaOH>KOH
C. 非金属性:S<Cl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F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N>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HNO3>H2CO3,A错误;
B.元素的金属性:K>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碱性:KOH>NaOH,B错误;
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Cl,C正确;
D.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F,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4. 6.5 g的锌片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2.24 mL B. 22.4 mL C. 224 mL D. 2240 m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6.5 g Zn的物质的量n(Zn)==0.1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0.1 mol Zn反应产生0.1 mol H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H2)=0.1 mol×22.4 L/mol=2.24 L=2240 mL,故合理选项是D。
25. 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
B
将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
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点燃的氢气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火焰呈苍白色,且有大量白雾产生
燃烧不一定需要参与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也可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二氧化碳,A错误;
B.Cl2的氧化性强于I2,则Cl2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B正确;
C.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溶液中不含银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正确;
D.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正确;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Ar
(1)③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2)①、②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的高低,此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3)④、⑥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④_______⑥(填“>”、“<”或“=”);
(4)④、⑤和⑥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5)⑦的一种氧化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此污染现象称为_______;
(6)④、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N (2) ①. CH2=CH2 ②. 碳碳双键
(3)> (4)Na
(5)酸雨 (6)OH-+H+=H2O
【解析】
【分析】根据周期表的位置可知该八种元素依次为H、C、N、Na、Mg、Al、S、Cl。
【小问1详解】
③的元素符号是N。
【小问2详解】
C、H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的高低,此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小问3详解】
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递减,故原子半径:④>⑥。
【小问4详解】
同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递减,故金属性最强的是Na。
【小问5详解】
S的一种氧化物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
【小问6详解】
④、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HClO4,两者均为强电解质,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H2O。
27.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仪器,C、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硫酸),E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2)请补全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
(3)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4)E中铁丝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烧杯G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MnCl2 ②. MnO2
(3) ①.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②.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4)2Fe+3Cl22FeCl3
(5) ①.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②. Cl2+2NaOH=NaCl+NaClO+H2O
【解析】
【分析】在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HCl极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溶解,所以C中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D中含有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在加热条件下,铁丝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不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以用碱性物质吸收氯气,以此解答本题。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变为+2价,为氧化剂为MnO2;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E中在加热条件下,铁丝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小问5详解】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氯气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所以G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8. 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和,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可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测得某废腐蚀液中含 1.5mol/L, 3.0mol/L, 1.0mol/L,HCl 3.0mol/L。取废腐蚀液200mL按如下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废腐蚀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KSCN溶液,若溶液显_______(填“红色”或“蓝色”、“紫色”),证明废液含有。
(2)上述方法获得的铜粉中含有杂质,除杂所需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操作Ⅰ是_______,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普通漏斗和_______。
(4)溶液中加入Fe粉,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红色 (2)HCl
(3) ①. 过滤 ②. 玻璃棒
(4)2Fe3++Fe=3Fe2+
【解析】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废腐蚀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过量铁粉先后与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过滤得到含有铁粉的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得到氯化铁溶液。
【小问1详解】
向少量废腐蚀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废液中含有氯化铁;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过滤得到的铜中含有过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将铁粉转化为氯化亚铁可以除去铜中的杂质铁粉,故答案为:HCl;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操作Ⅰ是过滤,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普通漏斗和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
【小问4详解】
氯化铁可以和单质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9. 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或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或实验方法:A.饱和溶液 B.蒸发结晶 C.的溶液 D.加热 E.NaOH溶液
序号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1)
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
_______
(2)
提取氯化钠溶液中的NaCl
_______
(3)
鉴别白色沉淀和
_______
(4)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_______
(5)
除去固体中的
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B ③. E ④. A ⑤. D
【解析】
【详解】(1)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烷不能,故用C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
(2)提取氯化钠溶液中的NaCl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B;
(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而Mg(OH)2不溶于NaOH溶液,故选E;
(4)乙酸能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选A;
(5)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固体中的,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长周期元素的是, 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简单的有机物,物质结构基础与元素周期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配制250mL 0, 下列关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