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6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7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冰川融化,机械破碎,化学成分,侵蚀切割,山高谷深,稳定区,冲积平原,上游方向,横向环流,曲流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小提醒]风化作用≠风力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热胀冷缩)、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而风力作用是指由风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
    三、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1.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主要类型(1)水蚀作用。
    小技巧1:六个角度归纳常见外力作用的表现(1)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指示风化作用。(2)河谷中的碎石堆积一般指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3)坡面的沟壑纵横指示流水的侵蚀作用。(4)峰林和溶洞等指示流水的侵蚀作用。(5)沙丘指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6)海边的嶙峋岩壁指示海浪的侵蚀作用。
    【 名 师 助 学 】
    新视点:球状风化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质较为均匀的岩石如花岗岩、辉绿岩和某些砂岩中,常见球状风化作用。岩石剥离就像剥洋葱,由表及里、层层往里风化剥离脱落,岩石棱角的地方最容易风化剥离而脱落,最后剩下的未受风化的、岩石内部的部分呈球形,形成岩球,大的有几百吨,小的则可以握于手中。
    小技巧2:两个角度看流水的侧向侵蚀(1)当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想一想:黄土高原的成因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相同吗?【答案】不同。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新视野: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强劲的风挟带大量的沙子前进,遇到障碍物时,风的行动变慢了,挟带沙子的能力下降,沙子就顺着坡面堆积。当风爬到坡顶时,早已“筋疲力尽”,只能将剩余的沙子全部卸下来。沙丘两侧的沙子阻碍少,会“跑”得更快一些,于是在两侧“长”出顺风延伸的翼角,新月就这样形成了。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水滴石穿”描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暴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于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第2题,“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
    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如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3.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4.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侵蚀—搬运 D.搬运—侵蚀—沉积【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根据河谷的发育过程,一般是河床不断加深变宽,故发育过程为②①④③。第4题,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故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故以沉积作用为主。
    5.下列地貌景观中,表示风蚀蘑菇的是(  )
    【答案】B 【解析】根据各地貌景观的特征可以判断,A项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扇;B项为风蚀蘑菇,B项正确;C项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角峰等;D项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表层,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的过程。在地貌上,该作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长期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崩解为岩屑。图甲示意盐风化原理,图乙为崖壁盐风化穴图。某地理研学小组多次考察发现,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 情 境 探 究 】
    (1)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穴形成的基本条件。【答案】具有可渗水孔隙(裂隙)的岩石结构;渗入水分含盐量较大;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2)研学小组发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发生在岩石东南侧。试分析其成因。【答案】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南侧比北侧光照强,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若地壳运动导致陡崖上升,推测陡崖上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答案】陡崖上升,盐风化穴分布高度增大;岩层表面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崩塌消失。
    1.物理风化作用(1)形成过程。
    【 整 合 提 升 】
    (2)主要类型。①温差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反复膨胀和收缩,使岩石发生崩解的作用,多在温差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过程如图所示。
    ②冰劈作用:由于气温的变化,岩石裂隙中的水反复结冰和融化,从而造成岩石裂隙不断扩大,使岩石发生崩解的作用(如图),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及高山区。
    ③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由于岩石裂隙中的盐类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发生崩解的作用(如图),多发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氧气、二氧化碳、水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使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3.生物风化作用
    [考向: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2022年河北石家庄期末)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图甲为球状风化平衡石景观图,图乙示意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第1~3题。
    【 学 以 致 用 】
    1.正确表示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2.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粉砂岩3.推测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于地表的直接原因是(  )A.砂岩风化崩塌  B.外力剥蚀砂岩C.断层上升运动  D.岩层断裂下陷
    【答案】1.B 2.A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因此由图乙可解释其形成过程:完整而没有裂隙的岩石上覆砂岩层(②);上覆砂岩层及土层被剥蚀且出现较小裂隙(①);表层覆盖物全部被剥蚀,下层的岩石节理明显(④);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许多球状风化平衡石(③)。因此形成过程是②①④③。第2题,风化平衡石呈球状,岩石应比较坚硬,故排除水溶性强的石灰岩和较松软的粉砂岩,C、D项错误;
    玄武岩比较坚硬,但是通常出露于地表,有气孔结构,上题中的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原来埋藏于地下,B项错误;花岗岩是由于岩浆侵入慢慢冷却凝固而成,形成于地下且硬度高,耐腐蚀,容易形成球状风化地貌,A项正确。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崩塌一般发生在较陡的斜坡,图乙中砂岩并非位于陡崖或陡坡,风化导致重力崩塌的可能性小,A项错误; 砂岩因外力剥蚀而消失,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地表,B项正确; 由图乙可知,岩层并未发生断层,下层岩石出露的直接原因是表层覆盖物被剥蚀,C项错误;如果岩层断裂下陷,则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更难出露,D项错误。
    下面为北京某中学学生在不同时间旅行时拍摄的河流地貌景观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河谷的形态、河流地貌的景观图或示意图,判断出河流地貌的具体类型。
    (2)结合河流地貌形态判断其所在位置,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1.河流的侵蚀作用及侵蚀地貌(1)不同的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异。如图所示。
    (2)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深;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蚀作用减弱,河床变浅。(3)沟谷的发育过程。
    2.河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堆积地貌
    3.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1)原因分析。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因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2)应用。①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②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建码头。
    [考向1:河流的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在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两条河流因受侵蚀力的影响,分水岭一侧的河流的上游注入另一侧侵蚀力强的河流,成为此河的支流,这种现象称为河川袭夺。如图示意河川袭夺的过程。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河川袭夺所示意的是(  )A.大河袭夺小河    B.明河袭夺暗河C.直河袭夺弯河    D.低位河袭夺高位河2.图中发生乙河“抢水”现象,其最主要作用力为(  )A.向下侵蚀  B.侧蚀C.向源(溯源)侵蚀  D.溶蚀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图中丙河水位低于甲河水位,同时丙河支流乙河处的侵蚀作用最终使甲、丙两河相通,并使甲河成为丙河的一条支流,可判定是丙河袭夺甲河,故D项正确。第2题,图中甲河最终被丙河袭夺,原因是丙河的一条支流——乙河的向源侵蚀作用,即河岸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这种作用又称为溯源侵蚀。
    [考向2:河流的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2022年湖南名校期末联考)如图所示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砂和粉砂物质。读图,完成第3~5题。
    3.与冲积扇相比,山坡堆积物中的砾石(  )A.以砂砾为主    B.分选较好C.磨圆度较好    D.由重力作用形成4.山坡表面的砂和粉砂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板块张裂作用  D.冰川作用5.该地冲积平原的特征是(  )A.颗粒较粗  B.地下水易出露C.保水性能较差  D.粉砂、黏土较少
    【答案】3.D 4.A 5.B 【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冲积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麓地区,以砂砾为主,砾石分选性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A、B、C项错误;山坡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磨圆度较差,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D项正确。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祁连山西段,气候干旱,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砂和粉砂沉积在山坡上。第5题,读图分析,冲积平原位于冲积扇前缘,地势较低,地下水易出露,B项正确;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砂、黏土组成,颗粒较细,保水性能好,A、C、D项错误。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如图),该沙丘有逐年“长高”的趋势。
    (1)推测丹娘沙丘的沙源。【答案】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洪水期上中游流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平坦的河床处沉积,枯水期江心洲(河床)的泥沙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2)分析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答案】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经过江面,受阻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3)指出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并说明原因。【答案】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多,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
    1.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图。
    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 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考向1:风力作用与地貌形态](2022年福建福州期末)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如图为某沙丘2000—2010年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时间段该沙丘的成长速度为(  )A.快—慢  B.慢—快C.慢—快—慢  D.匀速2.沙丘a、b两侧的主要作用分别为(  )A.风力侵蚀、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堆积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2000年到2001年1年间增加的堆积层与2001到2003年2年间增加的堆积层、2003年到2006年3年间增加的堆积层、2006年到2010年4年间增加的堆积层厚度大致相同,可知,相同厚度的沉积层,所需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可知,图示时间段该沙丘的成长速度越来越慢,故选A项。第2题,根据所学可知,沙丘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因此可知,a坡为迎风坡,b坡为背风坡,迎风坡主要为风力侵蚀作用,背风坡主要为风力堆积作用,D项正确。
    [考向2: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差异]如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②长江三峡为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③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的侵蚀作用而形成;④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以及海水顶托作用大量沉积而形成的。第4题,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 教 材 疑 难 助 解 】教材第32页 探究1.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导致颈部明显缩小。2.人为手段保护:独特的地貌景观,科研价值大;在加固保护过程中会形成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是当地的重要标志,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自然逝去:应遵循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扰;自然风化、侵蚀后,还会有新的地貌景观形成;加固保护成本高,形成也不自然,与该区域整体景观不协调。
    教材第39~40页 活动1.风化作用深受气候影响,气温、光照、降水、风等气候要素不同,风化方式与风化强度各不相同。气候决定了风化作用的类型。冰冻气候带:冰劈作用,基本无化学风化。干旱、半干旱区:温差风化(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温暖潮湿区:化学风化显著,生物风化发育。炎热潮湿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强烈。
    2.风化壳的厚度取决于气候、地形、构造活动等许多因素。一般说来,在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构造活动比较稳定的地区,风化作用较强,剥蚀作用较弱,风化残余物质易于保存,故风化壳厚度 较大。
    教材第42~43页 活动1.(1)在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河床的侵蚀作用强,长期的溯源侵蚀使恶沟切穿分水岭,在地淤沟附近夺取了另一条河的上游河段。(2)旋锋峪附近河流上游被袭夺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削弱,导致大量砂砾石和亚砂土沉积下来。
    (3)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增大。地貌变化:袭夺处形成袭夺湾,在袭夺附近有时形成跌水,在被袭夺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在原沟谷的基础上发生侵蚀形成反坡,在反坡上会发育形成反流河;使恶沟延长,流域范围 变大。2.物质条件:河流挟带的泥沙。动力条件:河水流速、海潮能、波浪能、地壳升降等。
    教材第44~46页 活动1.(1)①黄土覆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类型上,且覆盖的厚度差不多;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厚度从沙漠边缘向外逐渐变薄;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和沙漠矿物成分相同,与所在地方的各种岩石成分极不相似;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 土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地表破碎,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形成长条形地形,称为黄土墚。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更多的土壤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墚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侵蚀的过程。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可以归纳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三个角度,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2.(1)该地区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这3次地震的顺序是C—B—A。地震从该地区地壳深处发生,之后造成的裂缝会随着岁月流逝慢慢被沉积物覆盖,裂缝上面会形成新的沉积岩层;当下一次地震发生时,新的裂缝穿过的沉积岩层将比前一次更多,之后裂缝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积物覆盖,形成更新的沉积岩层,以此类推可判断地震的先后顺序。(2)该区域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强烈的地震会使岩层产生裂缝,当裂缝产生后,该地区接受了新的沉积,沉积物会慢慢地将地表裂缝覆盖。所以在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遗迹。(3)略。
    3.(1)防洪:首先通过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用于泄洪;其次,得益于位于鱼嘴分水堤尾部、靠着宝瓶口的飞沙堰,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主流。灌溉:修筑分水堰鱼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时,部分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2)通过内江的弯道,让江水形成环流,加强对宝瓶口一侧河道的侵蚀,洪水中夹带的泥沙由飞沙堰流入外江,减少通过宝瓶口进入灌溉区的泥沙。
    4.(1)澳大利亚波浪岩:地质时期剧烈的岩浆活动使部分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被抬升,外力将其侵蚀而出露;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的变化,花岗岩表层剥蚀,且经风力吹蚀,较下层的外表被挖去,留下蜷曲状的顶部;雨水将矿物质和化学物质沿岩面冲刷,同时产生化学作用,留下一条条红褐色、黑色、黄色和灰色的条纹。美国波浪谷: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下层沉积物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砂岩,形成层叠状的结构,后随地壳抬升,砂岩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流畅的纹路,宛如波浪一般。(2)略。
    【 课 外 实 践 探 究 】模拟冲积扇【实验材料】小米、绿豆、黄豆等,矿泉水瓶,书,白纸。【实验步骤】Ⅰ.将白纸平铺在桌上。Ⅱ.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Ⅲ.将小米、绿豆、黄豆的混合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Ⅳ.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实验探究】(1)书本前的堆积体是否具有冲积扇的特征?【答案】堆积体呈扇形,外形具有冲积扇的特征。(2)堆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特点?【答案】堆积物的颗粒在扇缘处较粗,在扇顶处较细。(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冲积扇不同颗粒物的分布规律?为什么?【答案】不能。该实验的作用力是重力,缺少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在流水作用下,堆积物的颗粒在扇顶处较粗,在扇缘处较细。

    相关课件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主要风成地貌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基础清单,物理性状,二氧化碳,③生物风化作用,腐殖酸,碎屑状风化物,土壤母质,碎屑物质,冰川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外力作用,旋转能,引力能,太阳辐,地壳运动,断裂构造,波状弯曲,断块山,内部能量,火山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