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0391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全一册课件打包17套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授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特定区域,基础清单,中心城区,外围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差距,服务范围,距离衰减规律,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思路本章内容是区域发展,侧重于对“发展”的探讨。通过具体案例重点探讨了大都市、产业转型地区、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脆弱区四类不同的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内容的学习不能局限于学习空洞的理论,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地区,举一反三,真正理解区域如何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培养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2.学习技法(1)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本节的主要概念是大都市。在理解大都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大都市不同的辐射范围理解其不同的辐射功能。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从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理解上海市的辐射功能,从交通、通信、金融、贸易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理解辐射载体。联系家乡所在城市,与上海的辐射功能相对照,深入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
(2)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本节学习可结合工业区位的分析思路,在鲁尔区区域图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的条件,结合工业联系的知识,了解鲁尔区的主要产业部门,进而分析产业部门的弊端,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教材归纳解决的措施。本节的学习可按照“区域特征→发展条件→主要产业→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步骤展开。
(3)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本节学习可遵循德国鲁尔区的学习思路,先是根据教材图2-3-5和图2-3-6两幅地图,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认识阜新的位置特征以及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对比多特蒙德的案例,分析阜新的转型条件,确定阜新的转型方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从自然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然后结合人类活动分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结合材料或生活体验认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措施。按照“区域特征→生态问题→分析原因→认识危害→提出治理措施”的思路学习。
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大都市 经济 交通
二、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1.上海概况
小知识:“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基本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城内居民大多是“母城”的通勤职工,每天沿交通线钟摆式流动。通常生产劳动、文娱生活和部分购物活动利用“母城”设施解决。“卧城”是初级形式的卫星城。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有机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想一想1:一个城市的辐射能力大小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怎样的关系?【答案】一个城市的辐射能力大小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由于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与城市周围地区有密切的关系,还与其他城市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以交通、通信设施为联系途径的信息、物质、人员和资本的流动,也表现为思想、技术等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他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强。
小拓展1:星期日工程师“星期日工程师”又称科技人员业余兼职,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通过事先联系,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在完成本职工作且不侵害国家和单位技术、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民营经济和各类企业提供各种无偿和有偿服务。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
小拓展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上海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由于距离、交通、城市等级、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辐射强度在空间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想一想2:试从上海自身和周围受辐射地区两个角度,分析上海大都市对外辐射的影响?【答案】对上海自身的影响:①有利于解决中心城区产业过度集聚、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②有利于企业寻找新的发展 机会。对周围受辐射地区的影响:①可以获得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②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③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④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等级的提高,使区域空间组织日趋完善。
1.大都市辐射的内容之一是( )A.文化B.交通C.通信D.人【答案】A 【解析】大都市作为辐射源,是实现辐射功能的物质基础。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是辐射内容;交通、通信、人等是辐射的载体。
2.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范围的是( )A.江苏B.浙江C.湖南D.安徽【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
3.右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为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B.重化工业C.旅游休闲业D.交通等基础设施【答案】D
【解析】沿黄城市带深居内陆,对外联系少,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扩大其对外联系范围,促进资源开发及经济建设,是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举措。
4.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著名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及国际投资中心。关于其服务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南京、杭州等城市提供行政管理服务 ②可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 ③其交通运输服务职能可辐射到国外 ④为上海市民提供行政管理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
【解析】南京、杭州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其主要为这两个省份提供行政管理服务,上海只为上海市的管辖范围提供行政管理服务,①错误;上海可以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其交通运输服务职能可辐射到国外,可以为上海市民提供行政管理服务,②③④正确。
5.以下不属于上海未来城市定位的是( )A.金融中心B.贸易中心C.制造中心D.科技创新中心【答案】C
【解析】上海集聚了我国大量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和与金融活动有关的服务业,将来应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范围内担负商业职能,应该定位为贸易中心;上海科技发达,可以定位为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利润比较低,作为发达城市的上海不应该定位于制造中心。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点轴渐进扩散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信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右图是我国某区域城市空间扩散示意图。
大城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1)中心城市会吸引哪些利于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答案】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2)引起中心城市空间扩散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劳动力成本升高、生活质量下降等。(3)中心城市与周围县、镇之间会产生哪些要素的流动?【答案】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4)从距离的角度说明该中心城市现阶段扩散与计划扩散的差别,并说明原因。【答案】差别:现阶段扩散距中心城市的距离近。原因: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通过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来完成,其作用和距离与关系紧密相连,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
1.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考向:结合示意图判断城市辐射功能]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2.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辽中南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图示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相互重叠,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程度逐渐降低。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北京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最高。
G60科创走廊始于上海市松江区,是指G60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即“产城融合”)的科技走廊,未来沪苏湖合高铁开通后,沿线将联结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个城市,覆盖面积7.62万平方千米,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引擎。图甲为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图乙为上海市松江区产业布局示意图。
(1)G60科创走廊的发源地为上海市松江区,该区域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简述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答案】距松江大学城较近,人才聚集;距高速公路、虹桥机场近,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周边多风景区,环境优美。
(2)G60科创走廊依托交通廊道,打造跨区域高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区域扬长避短。试分析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的发展条件。【答案】有利条件:地价低;生态环境好。不利条件:开放程度低;资金、人才少;基础设施较差,对外联系不便。(3)简述G60科创走廊对发挥上海辐射功能的意义。【答案】发挥上海市的科技研发创新功能,引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科技发展。
城市的辐射功能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辐射功能强弱主要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以及城市的功能有关,通常以城市腹地范围作为衡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就越强。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城市的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但它的服务范围却有可能非常广,如安徽黄山等旅游城市。因此,要理解清楚城市的服务功能并不等同于城市的辐射功能。
[考向: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2022年上海崇明一模)根据“十四五”规划,未来上海将继续引进海内外人才,上海吸引高端人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B.农业发达,物产丰富C.创业环境好,发展质量高D.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答案】C
【解析】上海吸引高质量人才的最主要因素是创业环境好,科技水平高,给高质量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的机遇,C项正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不大,A项错误;上海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不占主要经济地位,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小,B项错误;四季分明,气候宜居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不大,D项错误。
(2021年吉林通化开学考试)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会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首店经济中的“首店”,指的是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个地区首次开设门店,例如全球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行业首店、体验首店等,或是已入驻的品牌设立创新模式的概念店等。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据此完成第2题。
2.上海成为我国首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便捷B.位置优越C.市场广阔D.政策优惠【答案】C 【解析】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会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对首店的吸引力最大,因此首店数量最多,C项正确。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称为城市辐射。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辐射作用的具体表现。【答案】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2)分析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答案】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受上海辐射强度大,其中苏州最大;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
(3)简要说明上海辐射影响长江经济带的途径。【答案】通过金融中心建设的平台;利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平台;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利用国际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等等。
[考向1:上海大都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年来,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 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大都市圈发展过程是( )①多中心孤立集聚阶段 ②多中心强联系阶段 ③多中心郊区扩展阶段 ④空间聚合阶段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辐射带动能力强大,①正确;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②错误;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③正确;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需要进口,④错误。
第2题,在区域发展早期,会出现若干个相互孤立的、小型的乡镇;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原本分散的乡镇会逐渐集聚起来,并发展出规模较大的城市,其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张到外围地区。随着区域发展日渐成熟,规模较大的城市增多,空间上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最后的结果是城市相互依存,发展腹地相互交错,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交错密集。因此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是①③②④,B项 正确。
[考向2:上海对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辽宁丹东期末)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圈,对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第3~ 4题。
3.相对于其他城市,影响上海市经济辐射力的主导因素是( )A.对外开放水平B.科技研发实力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通达状况4.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B.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D.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圈,对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上海在这几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在交通、科技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并没有与其他城市拉开太大差距,故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C项正确。第4题,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呈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所致,D项正确。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第26页 探索1.电影院的建筑、片源、经营方式等。2.火车、轮船、汽车等。教材第29页 思考辐射内容:产业、金融、交通、科技、人才、文化等。辐射载体:交通、通信、人等。
教材第30页 思考上海大都市区:以上海为核心,与上海具有交通通勤、产业分工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地区作为辐射范围,交通出行圈在90分钟以内的地域组合。上海带动上海大都市区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上海大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教材第31页 活动上海为南通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南通则提供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二者之间实现了“研发、孵化和前台在上海,生产、转化和后台在南通”的互利共赢发展。
教材第32页 思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出行圈大概在3个小时以内。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了大量的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并与其共享基础设施,提供创新治理模式,引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
教材第32页 活动(1)上海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上海。(2)物流、资金流、技术流。
教材第33页 思考长江经济带是贯穿我国东西的横向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依托黄金水道、上海港口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教材第34页 活动“T”型空间结构是由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地带这两个一级轴线组成,上海处于这两个轴线的交会处,处于核心枢纽地位。上海是长江经济带中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以及物流集散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海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中间位置,与其他沿海城市的城市联动较好,可以辐射带动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教材第36页 比较1.巴黎是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产业中心,具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与周围地区交通便利。2.
教材第36~37页 作业题1.略。2.
3.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地铁、轻轨和高架电车等);交通线里程长,路网密集,覆盖范围广;出行时间短,方便快捷。
上海市的辐射功能助推昆山发展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总面积931平方千米。昆山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辐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一大批上海技术人员驻留昆山,“星期日工程师”奔波两地。
昆山市邻近上海虹桥机场,京沪高铁的建设使上海与昆山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公共交通卡上海、昆山两地通用,上海与昆山的往来更加方便。依托邻近上海的优势,昆山承接上海的辐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昆山高科技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1)上海向昆山释放了哪些生产要素?【答案】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2)上海对昆山的辐射依托的载体有哪些?【答案】交通、通信、人等。(3)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发展乡镇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答案】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经济;交通便捷;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授课ppt课件,共45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说课课件ppt,共43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授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辐射带动,产业带动,福建沿海,综合交通,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大都市的集聚,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