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整合提升4第4章地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整合提升4第4章地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3页。
第四章 地貌章末整合提升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考向1 常见的地貌类型[命题视角]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是高考题中的常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地貌成因的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1年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据此完成第1~2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2.黄土高原上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崎岖不平的地貌景观,B项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冰川侵蚀的影响不大,C项错误。与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无关,A、D项错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项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项错误。[答案]1.B 2.C考向2 地貌观察的内容[命题视角]地貌观察的内容是高考题中的易考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该类题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与高度、坡度、地貌和地形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解析]第1题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处,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且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第2题,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改造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答案]1.D 2.B
第四章 地貌章末整合提升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考向1 常见的地貌类型[命题视角]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是高考题中的常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地貌成因的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1年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据此完成第1~2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2.黄土高原上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崎岖不平的地貌景观,B项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冰川侵蚀的影响不大,C项错误。与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无关,A、D项错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项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项错误。[答案]1.B 2.C考向2 地貌观察的内容[命题视角]地貌观察的内容是高考题中的易考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该类题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与高度、坡度、地貌和地形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解析]第1题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处,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且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第2题,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改造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答案]1.D 2.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