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文默写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诗文绘景:李白的诗中有“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苏轼的词中有“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柳宗元的文中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
(2)诗文传情:《关雎》中的“悠哉悠哉,____________”表达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无比思念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了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____________,但余钟磐音”则表现了诗人常建淡泊的情怀和对佛门超凡脱俗的神秘境界的礼赞。
(3)诗文咏志: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巧妙设喻,用“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大道之行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应该怎样去选拔人才,营造和睦的社会风气。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未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1.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一组同学整理本学期的诗文,写了一段朗诵词,请你帮他们补全诗句,完成交流材料。
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诗词从来不只局限于一方小小的书斋,那些藏在古诗词里动人的家国情怀,早已在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中传承下来。“吏呼一何怒! ① !”“ ② ,
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声声呐喊,是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④ , ⑤ ”是白居易目睹宫人的凶残掠夺后喷薄而出的郁愤之情;“ ⑥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至死不渝的赤诚情怀;“ ⑦ ,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即使身处寒境,依然坚守的报国理想;“欲济无舟楫, ⑧ ”是孟浩然身在太平盛世却不能为民谋利的惭愧之情。徜徉诗海,厚植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将踏着先辈的足迹,传铮铮风骨,承家国情怀,无愧先辈,无愧华夏!
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诗中有美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 ”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禅房花木深”,其中的四字后来成为成语,成了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
(2)诗人的眼睛始终关注着苦难,白居易《卖炭翁》中“ , ”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同情。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同时,表露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理想。
(3)陆游钟情梅,在《卜算子·咏梅》中,他用“ , ”两句诗表明了他坚持真理、至死不渝的精神。韩愈钟情马,在《马说》中,他以诗为文,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
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下面是小凯同学对所学古诗文名句做的梳理单,请你补充完善。(6分)
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1)杜甫于“天明登前途,独与 老翁别”的叙述中暗含了复杂的情 感:有悲悯,有控诉,有赞扬;又 于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的抒怀中表明了舍已为人、至 死不悔的济世心愿。
(2)"一车炭千余斤”与" "的对比中,暗含了白居易 鲜明的爱憎情感。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庄子借“海运则徙于南冥”“水 击三千里, ”的大鹏形象, 阐发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4)陶渊明虚构了“黄发垂髫, "的桃源胜境,表达了对太 平盛世的憧憬。
(5)儒家在《礼记》中构想了“谋 闭而不兴, ”的大同社会,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对高洁志趣的坚守
(6)"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身遭贬谪的苏轼对理想的坚守。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10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梦回大唐:王勃“海内存知己,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抒发了作者在困顿时,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 ”写出了卖炭老人矛盾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2)游历大宋:苏轼“ ,寂寞沙洲冷”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陆游“ ,只有香如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
之心。
(3)遇见《礼记》:《虽有嘉肴》中“ ,弗学, ”告诉我们要重视实践,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 , , ”写出了我国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读下面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诗句
出处
表现手法或情感
① ,
② 。
《送友人》
以“浮云”喻朋友,以“落日”隐喻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③ ,④ 。
《关雎》
水鸟引发联想,表现小伙对文静美丽姑娘的爱慕。
⑤ ?
⑥ 。
《卖炭翁》
运用设问的修辞,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⑦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以梅花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⑧
《卜算子.黄州定院寓居作》
表达作者贬谪黄州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⑨
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以描述开篇,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的无可奈何的情状。
山西省临汾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在古诗文苑中漫步,含英咀华,探寻经典诗文之美。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丽之景。“_________,白露为霜”,晚秋之景引人惆怅;“水击三千里,_________”,恢宏之景令人赞叹;“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幽静之景使人豁达。
(2)诵读经典,我们共叙离别之情。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借“浮云”和“落日”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诵读经典,我们共感忧国之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中,我们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从“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古诗文默写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诗文绘景:李白的诗中有“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苏轼的词中有“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柳宗元的文中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
(2)诗文传情:《关雎》中的“悠哉悠哉,____________”表达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无比思念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了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____________,但余钟磐音”则表现了诗人常建淡泊的情怀和对佛门超凡脱俗的神秘境界的礼赞。
(3)诗文咏志: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巧妙设喻,用“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大道之行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应该怎样去选拔人才,营造和睦的社会风气。
2.(10分)
(1)白水绕东城 缺月挂疏桐 参差披拂
(2)辗转反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万籁此都寂
(3)端居耻圣明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10分。出现错字、别字、填字、漏字等,则该空不得分。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未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1.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一组同学整理本学期的诗文,写了一段朗诵词,请你帮他们补全诗句,完成交流材料。
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诗词从来不只局限于一方小小的书斋,那些藏在古诗词里动人的家国情怀,早已在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中传承下来。“吏呼一何怒! ① !”“ ② ,
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声声呐喊,是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④ , ⑤ ”是白居易目睹宫人的凶残掠夺后喷薄而出的郁愤之情;“ ⑥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至死不渝的赤诚情怀;“ ⑦ ,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即使身处寒境,依然坚守的报国理想;“欲济无舟楫, ⑧ ”是孟浩然身在太平盛世却不能为民谋利的惭愧之情。徜徉诗海,厚植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将踏着先辈的足迹,传铮铮风骨,承家国情怀,无愧先辈,无愧华夏!
1.(8分)
【答案示例】
①妇啼一何苦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半匹红纱一丈绫
⑤系向牛头充炭直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拣尽寒枝不肯栖 ⑧端居耻圣明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8分。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
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诗中有美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 ”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禅房花木深”,其中的四字后来成为成语,成了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
(2)诗人的眼睛始终关注着苦难,白居易《卖炭翁》中“ , ”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同情。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同时,表露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理想。
(3)陆游钟情梅,在《卜算子·咏梅》中,他用“ , ”两句诗表明了他坚持真理、至死不渝的精神。韩愈钟情马,在《马说》中,他以诗为文,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
2. 波撼岳阳城 曲径通幽处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详解】本题考查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易错字:波、撼、岳、幽、炭、厦、庇、俱、碾。
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下面是小凯同学对所学古诗文名句做的梳理单,请你补充完善。(6分)
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1)杜甫于“天明登前途,独与 老翁别”的叙述中暗含了复杂的情 感:有悲悯,有控诉,有赞扬;又 于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的抒怀中表明了舍已为人、至 死不悔的济世心愿。
(2)"一车炭千余斤”与" "的对比中,暗含了白居易 鲜明的爱憎情感。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庄子借“海运则徙于南冥”“水 击三千里, ”的大鹏形象, 阐发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4)陶渊明虚构了“黄发垂髫, "的桃源胜境,表达了对太 平盛世的憧憬。
(5)儒家在《礼记》中构想了“谋 闭而不兴, ”的大同社会,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对高洁志趣的坚守
(6)"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身遭贬谪的苏轼对理想的坚守。
2. (6分)
( 1 ) 何 时 眼 前 突 兀 见 此 屋 ( 2 ) 半 匹 红 纱 一 丈 绫 ( 3 ) 抟 扶 摇 而 上 者 九 万 里
(4)并怡然自乐 (5) 盗窃乱贼而不作 (6) 零落成泥碾作尘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10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梦回大唐:王勃“海内存知己,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抒发了作者在困顿时,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 ”写出了卖炭老人矛盾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2)游历大宋:苏轼“ ,寂寞沙洲冷”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陆游“ ,只有香如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
之心。
(3)遇见《礼记》:《虽有嘉肴》中“ ,弗学, ”告诉我们要重视实践,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 , , ”写出了我国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天涯若比邻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忧炭贱愿天寒(重点字:庇、炭)
(2)拣尽寒枝不肯栖 零落成泥碾作尘(重点字:碾)
(3)虽有至道 不知其善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重点字:睦)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读下面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诗句
出处
表现手法或情感
① ,
② 。
《送友人》
以“浮云”喻朋友,以“落日”隐喻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③ ,④ 。
《关雎》
水鸟引发联想,表现小伙对文静美丽姑娘的爱慕。
⑤ ?
⑥ 。
《卖炭翁》
运用设问的修辞,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⑦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以梅花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⑧
《卜算子.黄州定院寓居作》
表达作者贬谪黄州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⑨
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以描述开篇,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的无可奈何的情状。
2.(10分)①浮云游子意②落日故人情③窈窕淑女④君子好逑⑤卖炭得钱何所营?⑥身上衣裳口中食⑦零落成泥碾作尘⑧寂寞沙洲冷⑨八月秋高风怒号⑩卷我屋上三重茅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10分。只要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山西省临汾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在古诗文苑中漫步,含英咀华,探寻经典诗文之美。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丽之景。“_________,白露为霜”,晚秋之景引人惆怅;“水击三千里,_________”,恢宏之景令人赞叹;“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幽静之景使人豁达。
(2)诵读经典,我们共叙离别之情。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借“浮云”和“落日”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诵读经典,我们共感忧国之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中,我们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从“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1)蒹葭苍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曲径通幽处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忧炭贱愿天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共4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篇名句默写, 经典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