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0880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
展开虚词可分为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和叹词
三、高考常见18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补充1:辨析“而”字的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1)语法辨析:“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而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2)意义(代入)辨析: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句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补充2:辨析“而”字的修饰、承接关系
(1)语法辨析:“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2)意义(代入)辨析: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6.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那么”“就”“便”。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四讲+文言实词理解(三)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四讲+文言实词理解(三)教案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买进粮食,三语法推义,归顺服从,四邻字推义,与“怨”同义怨恨,与“拔”同义提拔,与“短”反义长,与“宽”同义宽恕,与“乱”反义,五对称推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三讲+文言实词理解(二)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三讲+文言实词理解(二)教案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规律和特点,第二个“君”“臣”,第二个“师”,第二个“生”,公方正,第一个“圣”和“愚”,第一个“明”,第一个“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七讲+文言断句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七讲+文言断句教案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微观,考情概览,断句的基本方法,断句步骤,二断句基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