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 B.5.7×102
    C.6.0×102 D.6.3×102
    2、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感知地震装置,由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制成,早于欧洲1700多年如图所示,为一现代仿制的地动仪,龙口中的铜珠到蟾蜍口的距离为,当感知到地震时,质量为的铜珠(初速度为零)离开龙口,落入蟾蜍口中,与蟾蜍口碰撞的时间约为,则铜珠对蟾蜍口产生的冲击力大小约为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圆形空间区域内存在关于直径ab对称、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一金属导线制成的圆环刚好与磁场边界重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使圆环向右平动,感应电流先沿逆时针方向后沿顺时针方向
    B.若使圆环竖直向上平动,感应电流始终沿逆时针方向
    C.若圆环以ab为轴转动,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D.若圆环以ab为轴转动,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4、在真空中某点电荷Q的电场中,将带电荷量为q的负试探电荷分别置于a(0,0,r)、b两点时,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Fa、Fb分别在yOz和xOy平面内,Fa与z轴负方向成角,Fb与x轴负方向成角。已知试探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a=F,静电力常量为k。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的大小Fb大于F
    B.a、b、O三点电势关系为
    C.点电荷Q带正电,且大小为
    D.在平面xOz上移动该试探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5、自然界的电、磁现象和热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揭示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并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
    D.库仑设计了电荷扭秤实验,并总结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库仑定律”
    6、中微子失踪之谜是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的问题,原来中微子在离开太阳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中微子振荡”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科学家通过对中微子观察和理论分析,终于弄清了中微子失踪之谜,成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若中微子在运动中只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并已知μ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  )
    A.一定与中微子方向一致 B.一定与中微子方向相反
    C.可能与中微子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只能与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甲所示),距离它r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k为常数),其磁场分布与负点电荷Q的电场(如图乙所示)分布相似。现假设磁单极子S和负点电荷Q均固定,有带电小球分别在S极和Q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B.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C.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D.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0,副线圈上接一个滑动变阻器R,原线圈的输入端接在一个输出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上,理想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用U1、U2、U3表示,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上移动滑动触头P,U3与U1的比值变大
    B.向下移动滑动触头P,U3与U2的比值不变
    C.移动滑动触头P,当U3减小时,R0消耗的功率也减小
    D.移动滑动触头P,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之比始终都等于
    9、如图所示,在竖直纸面内有四条间距均为L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与L3,L4之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长边ad=3L,宽边cd=L,质量为m,电阻为R,将其从图示位置(cd边与L1重合)由静止释放,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3时恰好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始终处于同一竖直面内,cd边始终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ab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1后线圈要做一段减速运动
    B.ab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3后线圈要做一段减速运动
    C.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2和L4的时间间隔大于
    D.从线圈开始运动到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4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为2mgL-
    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
    B.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D.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的交流电)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之________(填“前”或“后”)释放纸带
    (3)将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依次记为、、、、…,测得,,,。请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2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所给器材中,哪个组合较好?
    ①长1m左右的细线②长30cm左右的细线③直径2cm的塑料球④直径2cm的铁球⑤秒表⑥时钟⑦最小刻度线是厘米的直尺 ⑧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⑧ C.②④⑥⑦ D.②③⑤⑦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液槽中水的折射率,M是可绕轴转动的平面镜。光线从液槽的侧壁水平射入水中,若要求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能从水面射出,求:平面镜应与水平所成夹角α的取值范围。

    14.(1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物块A和B,A、B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1kg,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对物块A施加一大小I=40N·s,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物块A获得一个初速度,t=1s后与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很短,A、B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A与B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B的正前方20m处有一危险区域,请通过计算判断碰撞后A、B是否会到达危验区域。

    15.(12分)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s=10cm2的上端开口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不计的轻活塞a下面封闭长度为l=30cm的理想气体,上面通过轻绳与质量为m=4kg重物b相连,重物b放在一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重物b接触,但不拴接,气缸和光滑活塞a导热性能良好。开始时,外界温度为T0=300K,弹簧弹力大小为F=20N,现缓慢降低温度,已知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为P0=1×105P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①弹簧与b物体刚分离时,气缸中气体的温度;
    ②从开始状态到b物体离开弹簧时,气体内能减少了40J,则气体与外界交换了多少热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开始总动量为零,规定气体喷出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m1v1+p,解得火箭的动量,负号表示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以及知道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速度必须相对于地面为参考系。
    2、A
    【解析】
    铜珠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蟾蜍口的速度为: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知:
    Ft-mgt=0-(-mv)
    解得:

    A.,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若圆环向右平动,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先沿逆时针方向后沿顺时针方向,A正确;若圆环竖直向上平动,由于穿过圆环的磁通量未发生变化,所以圆环中无感应电流产生,B错误;若圆环以ab为轴转动,在0~90°内,由右手定则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在90°~180°内,由右手定则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以后a、b两点电势按此规律周期性变化,CD错误.故选A.
    4、C
    【解析】
    由题,Fa、Fb分别在yOz和xOy平面内,可知点电荷Q即在yOz平面内,也在xOy平面内,所以Q一定在坐标轴y上,过a点沿F的方向延长,与y轴交于Q点,设OQ之间的距离为y,由几何关系得



    aQ之间的距离

    连接bQ,则b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Q的方向。由几何关系得

    可知b点到O点的距离也是r,b到Q之间的距离也是2r
    A.b与a到Q点的距离相等,根据库仑定律可知,试探电荷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与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是相等的,所以

    故A错误;
    B.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指向Q,根据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可知,Q带正电,由于距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所以O点的电势高,b与a点的电势相等,即

    故B错误;
    C.由于点电荷Q带正电,根据库仑定律

    解得点电荷Q的电荷量为

    故C正确;
    D.平面xOz上各点到Q的距离不一定相等,所以各点的电势不一定相等,则在平面xOz上移动该试探电荷,电场力不一定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是安培,所以A错误;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所以B错误;
    C.安培发现了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并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不是法拉第,所以C错误;
    D.库仑设计了电荷扭秤实验,并总结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库仑定律”,符合物理学史。所以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中微子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过程中动量守恒,已知μ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只能得出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能与中微子同向也可能反向。
    A. 一定与中微子方向一致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一定与中微子方向相反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可能与中微子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只能与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与分析不符,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BC
    【解析】
    AC.要使小球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洛仑兹力与重力的合力应能充当向心力;在甲图中,若小球为正电荷且逆时针转动(由上向下看),由左手定则知其受洛仑兹力斜向上,与重力的合力可以指向圆心,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若小球为负电荷,但顺时针转动,同理可知,合力也可以充当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故AC正确;
    BD. Q带负电,若小球带正电,则正电荷在图示位置各点受到的电场力指向Q,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可能充当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但若小球带负电,小球受电场力逆着电场线,其与重力的合力不能提供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不可能在Q的正下方,小球不会做匀速圆周运动,故B正确,D错误。
    故选ABC。
    8、ABD
    【解析】
    A.向上移动滑动触头P,则R变大,则次级电流减小,初级电流减小,R0的电压减小,由于U2=U1-UR0,而U1不变,则初级电压变大,次级电压也变大,即U3变大,则U3与U1的比值变大,选项A正确;
    B .U3与U2的比值等于变压器的次级与初级线圈的匝数比,则向下移动滑动触头P,U3与U2的比值不变,选项B正确;
    C.移动滑动触头P,当U3减小时,则U2也减小,由于U2=U1-UR0,而U1不变,则UR0变大,则此时R0消耗的功率变大,选项C错误;
    D.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可知,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电阻R消耗的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分析原线圈电路可知,电阻R0与原线圈串联,电流相等,功率P=UI,则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之比等于R0两端电压与原线圈电压之比,电压表V1、V2的示数为U1、U2,则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之比为,选项D正确;
    故选ABD。
    9、BC
    【解析】
    A.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3时恰好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从L3到L4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到L4时ab边开始到达L1,则ab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1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ab边从L2到L3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改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不受安培力,线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边进入下方磁场的速度比cd边进入下方磁场的速度大,所受的安培力增大,所以ab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3后线圈要做一段减速运动,故B正确;
    C.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3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cd边从L3到L4的过程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

    cd边从L2到L3的过程中线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设此过程的时间为t1,由运动学公式得



    故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2和L4的时间间隔为

    故C正确;
    D.线圈从开始运动到cd边经过磁场边界线L4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得

    故D错误。
    故选BC。
    10、ACE
    【解析】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体积变大,但气体的温度可能也变大,压强不一定变小,A正确;
    B.根据热力学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对外做功,则温度不一定升高,B错误;
    C.气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要根据气体升温过程是否伴随做功来决定,C正确;
    D.气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决定,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可能不同,D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E正确。
    故选ACE。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0.1 后 0.24 0.80
    【解析】
    (1)[1]频率为的交流电,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2]实验时,需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3)[3] 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4] 纸带的加速度大小

    代入数据得

    12、B
    【解析】
    单摆模型中,小球视为质点,故摆线长点,测量误差越小,故要选择长1m左右的细线①;
    摆球密度要大,体积要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才小,故要选择直径2cm的铁球④;
    秒表可以控制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的时刻,比时钟的效果要好。故选择秒表⑤;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越小,读数越精确,故要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⑧。
    A.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A错误;
    B.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B正确;
    C.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C错误;
    D.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D错误;
    故选B。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
    【解析】
    设光线在水中反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

    也即
    C=60°
    若光在右侧发生全反射时,作出光路如图1,则由几何光系可知


    若光在左侧发生全反射时,作出光路如图2,则由几何光系可知:



    解得

    14、 (1) 15m/s (2) 物块A不会到达危险区域,物块B会到达危险区域
    【解析】
    (1)设物块A获得的初速度为v0,则
    I=m1v0
    A与B碰撞前的运动过程有:
    v1=v0-at
    其中
    a=μg
    解得:A与B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
    v1=15m/s
    (2)A与B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则有
    m1v1=m1v1′+m2v2
    =+
    解得:
    v1′=5 m/s,v2=20 m/s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xA==2.5 m
    xB== 40m
    即物块A不会到达危险区域,物块B会到达危险区域。
    15、①150K;②气体向外界放了47J的热量
    【解析】
    ①最初弹簧的压缩量

    对被封闭的气体,初始状态
    K

    对活塞

    解得
    Pa
    b与弹簧分离时T2,
    对活塞

    解得
    Pa
    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联立解得
    K
    ②从开始到b物刚离开弹簧时,活塞下降了△x=10cm,则外界对气体做功: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可解得
    Q=-47J
    即气体向外界放出了47J的热量。

    相关试卷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物理pdf、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物理二摸考试试卷pdf、202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物理二摸考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物理试题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