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怀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怀仁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
    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语 文
    命题:怀仁市教育局高级中学教研组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从唐朝讲起,它创立的那一天,就开启了一个以长安都城所代表的关中为中心(函谷关以东的)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众多人群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这主要表现在唐高祖和唐太宗初期对中原农耕地带的经营之中,随后,唐太宗和唐高宗又在这个基础上相继征服东西突厥、收降铁勒诸部等周边胡系势力,确立了将长城东西南北并合在一个异质性大型王朝之内的格局。
    为什么唐朝能够超越以往中原王朝国家的传统格局呢?通常的理解是,这属于“大一统思想”的践行,是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胡汉混融”思路及其方针政策颁行带来的结果。情况的确如此,但是如果没有此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系与周边各族势力的相互混合交融,唐朝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群交往为后续容纳广泛的唐王朝奠定了基础,这可以揭示出中国表征的东亚古代王朝“累积性建构”的基本特质:第一,王朝的相互转换,通常是后者通盘继承前者并延此顺行发展;第二,汉系王朝解体之后,周边异质性力量一旦崛起或强盛,也常常参与中原的角逐并与之汇合,其“果实”随之被后起的王朝全盘接收进而开启“坐大式”的建构道路。
    正是在跨越中原内外、兼纳胡汉各系人群的“循环式”衍进中,中国王朝更替之后的再建构就呈现出超越前者的趋势。一旦这种建构达不到规模或局限在某个特定地域,抑或当它衰竭之时,就会被能量更大的后起者所替代。换言之,自秦朝开始,古代中国王朝的演变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王朝前后的更替多是后者延续前者而非改弦更张,整体上呈前后延续而非断裂之倾向,单个王朝虽然存时长短不一,但被整体的延承所遮盖,前后贯通、“大一统”就成为它的基本特性。这是我们对中国古代王朝历史演进的一个总结。
    如果想更清楚地说明它的特性,东西方的对比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参照。围绕地中海建立的罗马帝国,它的多人群组合、多地域连接、多文化聚合形成的超越式帝国,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与东亚秦汉隋唐王朝有对应和参考的价值。就单独帝国的延续而言,罗马帝国存续时间之长久,超过中国历代的任何王朝,然而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之后各自解体,要么被欧洲境内其他王国、公国和诸侯延承,要么就被奥斯曼王朝推翻;即便是欧洲随后崛起的王朝帝国的新格局,也多是在日耳曼主导的势力统辖之下,与罗马帝国不发生直接关联(尽管有统治者口头或书面的承诺)。
    这又与古代中国王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国家的建构有如此的差别?这是一个令学术界感到颇有意思的话题。限于条件,我们这里无法给出详细答案,但曾经的罗马帝国的不同发展模式,至少能够为我们理解中国王朝的“累积性”特征并做出阐释,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摘编自李鸿宾《唐宋时期王朝都城变迁的历史考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朝以后,历代都是以关中为中心、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人群的政权建设模式。
    B. 从唐朝开始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有赖于前面朝代的基础,这和中国的“家天下”的世袭制度有关。
    C. 由于研究条件及研究水平有限,作者还无法给出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国家的建构差别原因的详细答案。
    D. 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分解继承历史并对比中国历史,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王朝的“累积性”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异质性大型王朝”建立的原因及其特征。
    B. 文章多选用短句,论证条理清晰、语言严谨准确,说服力强。
    C. 文章举罗马帝国事例的时候采用了对比论证,这增加了论证的力量。
    D. 文章大多的论证段落都是先阐述理论,再举实例论证,这使得文章论证有理有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朝能将长城东西南北并合在一个异质性大型王朝里,不仅有前朝的功劳,更有唐朝几代任皇帝的苦心经营。
    B. 唐王朝践行了“大一统思想”,这是其能够超越以往没有践行这一思想的中原王朝国家传统格局的主要原因。
    C.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使得中原汉系与周边各族势力相互混合交融,这为唐朝的混融胡汉的政权模式打下了基础。
    D. 一旦一个王朝的发展受限,抑或力量衰竭,就会被更强大的力量代替,这使得王朝更替后的再建构呈现超越前者的趋势。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唐朝以后,历代都是以关中为中心、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人群的政权建设模式”理解有误,这种建设模式主要在唐朝,原文是“如果从唐朝讲起,它创立的那一天,就开启了一个以……”;
    B.“从唐朝开始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有赖于前面朝代的基础,这和中国的‘家天下’的世袭制度有关”理解错误,属无中生有,原文是“这属于‘大一统思想’的践行”“累积性建构”,说的是和对前朝的全盘接收有关;
    C.“由于研究条件及研究水平有限”分析错误,原文是“限于条件,我们这里无法给出详细答案”指的并不是“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有限”。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B.“文章多选用短句”分析错误,文章长短句结合,以长句为主,比如“如果从唐朝讲起,它创立的那一天,就开启了一个以长安都城所代表的关中为中心(函谷关以东的)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众多人群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主要原因”错,于文无据,原文是“为什么唐朝能够超越以往中原王朝国家的传统格局呢?通常的理解是,这属于‘大一统思想’的践行,是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胡汉混融’思路及其方针政策颁行带来的结果”并没有说“主要原因”。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
    第三条本市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 照以下标准分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 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
    市房屋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义务。
    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市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查处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行为的指导和监督。
    ……
    (节选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材料二:

    (摘编自网络某公众号)
    材料三:
    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分类。如果政府预算能够考虑到“前端”需要,提供专项资金激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对分类指导志愿者、从事“二次分拣”的保洁工等给予补贴,加大环卫分装、分运设备的投入,那么垃圾分类的推行效果就会更明显。
    北京 北京市从2011 年起,每年新增多个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府陆续向试点小区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并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分类运输、处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
    上海 在上海市,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交可回收物便能换得积分,并获得自己的一本“绿色账户”。今后,加入“绿色账户”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有希望获得上海市动物园等五大公园的门票。
    杭州 在杭州市部分社区回收厨余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余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
    (摘编自张春燕《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环卫科技网)
    4. 根据材料,下列行为不符合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的一项是
    A. 王晓红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自家没开包装的过期药品都投放到有害垃圾桶。
    B. 某社区有一居民临时找了个空塑料矿泉水瓶,装了油漆,用完后就把空桶扔到了路边的可回收物垃圾桶。
    C. 一场秋雨过后,复兴小学的学生刘娜娜把校园内枯黄的落叶清扫收拢在一起,并倒入湿垃圾桶。
    D. 文文准备把她的废弃陶瓷花盆扔到垃圾桶,仔细阅读《条例》后,她就把陶瓷花盆扔到干垃圾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海市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立法工作,所以条例第一条内容体现出依法治理先要有法可依。
    B. 从《条例》第五条,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管理,是在人民政府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各部门分工明确的系统工作。
    C. 在农村,将剩饭剩菜喂养牲畜家禽,瓜皮果核还有残花落叶用作肥料等,是对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D. 源头减量、前端分类和循环利用是生活垃圾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它们各自独立,互不关联。
    6. 请结合材料,概括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前端分类的具体措施。
    【答案】4. B 5. D
    6. ①北京:立足制度建设,推行分类试点社区
    ②上海:建立奖励机制,回收物品可换礼品。
    ③杭州:落实定点监督,分类实名制促环保。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装过油漆的容器属于有害垃圾,应该按照有害垃圾分类处理,“用完后就把空桶扔到了路边的可回收物垃圾桶”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互不关联”错,根据原文“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分类”,可见三者是有密切联系的。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结合材料三“北京市从2011年起,每年新增多个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府陆续向试点小区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并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分类运输、处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可概括出“北京:立足制度建设,推行分类试点社区”;
    结合材料三“在上海市,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交可回收物便能换得积分,并获得自己的一本‘绿色账户’。今后,加入“绿色账户”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有希望获得上海市动物园等五大公园的门票”可概括出“上海:建立奖励机制,回收物品可换礼品”;
    结合材料三“在杭州市部分社区回收厨余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余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可概括出“杭州:落实定点监督,分类实名制促环保”。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权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 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 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 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8. 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都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C 8. 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对国家的忠贞与坚定。
    9. ①凸显了屈原在百姓眼中的重要性,同时体现了百姓对屈原深厚的感情。②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屈原没有做出解说,表明他不在意个人的荣辱及品格是否高尚等价值问题。③省略掉屈原和渔人大量的对话,使他这个形象更有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思考的空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统治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第一次,“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想象秦兵入侵,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
    第二次,“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面向西北——郢都,那是楚国都城所在的方向;秭归,那是屈原的故里。行三拜九叩大礼,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对国家的忠贞与坚定。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渔翁问“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从渔翁的问话中可以知道,他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凸显了屈原在百姓眼中的重要性,同时体现了百姓对屈原深厚的感情。
    屈原面对渔翁的问询,“屈原点了点头”;面对老渔父的问询,“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没有任何地解说,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不在意个人的荣辱及品格是否高尚等价值问题,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
    省略掉屈原和渔人大量的对话,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更能够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使他这个形象更有张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B.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C.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D.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鼎,相传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B. 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非华夏部落统称,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C. “以鼎与楚”的“以”字,与《论语》中“仁以为己任”的“以”意思相同。
    D. 子,是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多指的是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错和张仪对秦国的扩张与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张仪高瞻远瞩,提出了“伐韩”的策略,为秦国设计了走向强大的有效途径。
    B. 在张仪看来,据有传国之宝,并按照地图户籍,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人都会俯首听命的,这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根本。
    C. 在司马错看来,对地盘狭小而百姓穷困的秦国而言,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才更有可操作性,所以他选择了以攻蜀国来强秦的道路。
    D. 秦惠王可谓是一位善于纳谏,兼听则明的君主,他果断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攻蜀,蜀地划归秦国的版图后,秦国越发强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去和戎、狄等蛮夷之邦争夺,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2)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
    “二周之郊”是偏正结构,作“临”的宾语,不应分开,排除AB;
    “知”的宾语是“不救”,“九鼎宝器”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应在“不救”后断句,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B.“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错误,应为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均为介词“把”。句意: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张仪高瞻远瞩,提出了‘伐韩’的策略,为秦国设计了走向强大的有效途径”错误,依据原文应为司马错提出的伐蜀才让秦国走向强大,从原文中“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可知。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而”,可是,转折连词;“顾”,反而;“去”,距离;“王业”,霸王之业。
    (2)“然”,这样、如此;“富”,使……富强;“广”,扩张。
    参考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是韩国、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①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②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③。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南郑抗金前线,奉调回京安置时所作。②江海轻舟:脱胎于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③《长杨赋》:西汉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桐叶晨飘蛩夜语”,托物起兴,“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了由朝至夕的凄清萧瑟的景象,渲染了作者的心境。
    B. “黯黯长安路”这句既写出当时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已被金人占领的现实,又暗寓作者对南宋朝廷抗金不利的不满。
    C. “应如故”是诗人的猜想,诗人希望当年自己横戈盘马的散关渭河依旧,这其实是一种对国事的忧虑。
    D. 这首词以扬雄的《长杨赋》作结,表明自己虽感叹此生不遇,但仍对朝廷怀有希望。
    15.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D 15. ①想到将来黯淡前途,作者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②表达了自己奉调回京不被重用的愤慨不平与③心有不甘的无奈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仍对朝廷怀有希望”错误,诗句意思是,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可知以扬雄的《长杨赋》作结,表明对朝廷的失望。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我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海轻舟”源于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表明有隐归之意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报国无路,则只有归隐江湖才不负一个读圣贤书之人!然而词人对个人的进退是无所萦怀的,感慨的是“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一卷兵书”亦有两重含义,既可实指他曾向王炎提出的“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的进军策略,也可喻之为抗敌兴国的重大抱负,然而朝中没有能抗金之臣,抗金志士亦零落无存,国家社稷岌岌可危。这两句从慨叹转为悲愤。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厂,其实在于抒发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河山的悲愤与心有不甘的无奈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靶子,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
    (3)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征夫以此来保家卫国,文人常常借此来表现战争或战斗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迩之事父 ②. 远之事君 ③.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④. 以致天下怨谤也 ⑤. 王于兴师 ⑥. 修我戈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迩、事、谏、谤、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_____________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
    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_____________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
    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 );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这种_____________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结合文段内容,参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形式,为文中括号处写一个句子。
    【答案】17. ①芸芸众生;②悲天悯人;③小中见大。
    18. 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
    19. 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可知,这里应强调他们是普通人,可填“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第二空,修饰“情怀”,再结合上文“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可知,可填“悲天悯人”。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第三空,结合“见微知著”可知这种写法是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反映大主题,可填“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意思是从小处可以看出大的问题或道理。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改短句,首先应当找出句子主干,然后将其他成分变成单独的句子,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顺序。
    画曲线的句子主干是“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可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这个定语放到主语前面,变成“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
    然后将原句的定语“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提取出来,变成单句,改成“弥漫在字里行间”“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
    最后调整一下句子顺序,“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放在最前面;将“弥漫在字里行间”放在“格外令人动容”前面。
    整理答案为: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根据分号可知,要写的句子应与“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构成并列;
    分析句子结构,应采用“他以一个……(身份)的……”,“于……(四字短语)中”,“……(动词)着……的……”,“……(动词)着……的……”;
    内容方面,梁晓声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因此可定位身份为“文人”,文人的特点是“敏锐”,与“哲人”“时代的风云变幻”“家国故事”不同,此处应着眼于他的细致,体现普通百姓的情感。
    据此仿写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答案】①分析对偶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②表达效果: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两组句子结构相同,都是并列加动宾的两组短语;字数相同,都是十个字;结尾字“物”“神”符合仄起平收的对联格式。
    从词性方面加以分析,画线句中,“剪纸”“灯谜”与“秧歌”“花鼓”都是名词,“剪纸灯谜”与“秧歌花鼓”两个并列短语相对,“描绘”与“传播”两个动词相对,“城乡风物”与“时代精神”两个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相对,“描绘城乡风物”与“传播时代精神”构成两个动宾短语相对。
    对偶的表达效果可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分析,①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讲究平仄,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②内容上,高度集中地概括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渲染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人类何时能登上火星甚至在火星上生存成为热点话题。①___________,而火星上能够大量产生水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分解水合矿物质,②___________。直觉上看,开凿冰层似乎更加容易,然而,火星上的冰层一般存在于寒冷的极区,那里的低温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③___________,因为飞船在极区无法获得火星自转带来的起飞助力。
    【答案】 ①. 人类要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水 ②. 另一个是开凿火星上的冰层 ③. 也给飞船起飞带来极大挑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这段材料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如何才能在火星上生存。
    ①处,由前面“人类何时能登上火星甚至在火星上生存成为热点话题”和后面“而火星上能够大量产生水的途径有两个”可知,横线处应是说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一个条件,结合后面“产生水的途径”可知,此处所需条件是“需要水”。
    ②处,由前面“而火星上能够大量产生水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分解水合矿物质”可知,此处应是说产生水的另一个途径,句式应为“另一个是……”,结合后面“开凿冰层……”可知,另一个途径应是开凿冰层。
    ③由前面“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可知,后面应是说“也给……”,这样两句才能构成递进句式;由前面“火星上的冰层一般存在于寒冷的极区,那里的低温……”可知,后面是说低温带来的困难,结合后面“因为飞船在极区无法获得火星自转带来的起飞助力”可知,此处的困难是“给飞船起飞带来极大挑战”。
    四、(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间万物,生长最美。有人说,生长是滋出嫩芽,抽出枝条,努力朝向阳光的“向上”蓬勃,也有人说,生长是毛竹四年深钻地底、胡杨立身沙漠的向下“扎根”;还有人说,唯有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没有“向下”的扎根,就没有“向上”的蓬勃。
    以上材料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关于万物生长的相关论述。材料分别论述对生长的看法,有人认为人生应努力“向上”,向阳生长,从这个点可以思考,人生也是如此,要努力向上,仰望星空,确立远大目标。有人认为生长是向下“扎根”,深钻地底。由此可思考,人生应当要沉潜、修行、丰富自身,充实自己的能力。还有人是把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结合起来,认为向下生长是为向上生长积蓄能量,打好基础,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由这个点可以思考,向下生长和向上生长二者不可偏废,对立统一的。向下生长,是在为向上生长汲取力量,向上生长,则是为向下生长指明生长的目标和方向。在立意时,既可以选择其中一点进行论述,“奋力向上,向阳生长”或“向下扎根,汲取力量”进行写作。还可以综合二者立意,既需要扎根厚土,也需要向阳向上。
    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既需要扎根厚土,也需要向阳向上。接下来先论述扎根厚土,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沉潜下来,积蓄力量。再论述在打好基础前提下,应当向上向阳,要有远大而明确的目标,为沉潜修行指明方向。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在时代大潮中既应当奋力向上生长,又应当努力向下积聚力量。
    立意:
    1.奋力向上,向阳生长。
    2.厚植深土,积蓄力量。
    3.向下沉潜,向上奋进。




    相关试卷

    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