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垂线暑假作业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097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2垂线暑假作业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097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2垂线暑假作业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097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精品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2垂线暑假作业一、单选题1.如图,CD⊥AB,BC⊥AC,垂足分别是 D,C,则表示点 C 到线段 AB 的距离的是( )A.线段 AC的长度 B.线段BC的长度C.线段 CD的长度 D.线段BD的长度2.如图,斑马线的作用是为了引导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路.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 )
A.垂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数学知识时刻都在应用,比如跳远运动中的成绩问题,如图,有三名同学甲、乙、丙在同一起跳点P处起跳后的落地脚跟为A,B,C,现在只能有两名同学可以参加比赛,不借助其他测量工具,仅仅根据图形和基本数学原理即可确定人选,这里用到的数学原理是( )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垂线段最短4.如图,点A是直线m外一定点,点B,C是直线m上的两定点,点P是直线m上一动点,已知AB=6cm,BC=10cm,当动点P移动到点C处时,PA恰好垂直于AB,且此时PA=8cm,则当动点P在直线m上移动时,线段PA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5.如图,直线
与直线CD交于点O,
于点O,则
与
的关系是( )
A.互为对顶角B.相等C.互补D.互余6.如图,直线
,
相交于点O,
,垂足为O,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
,
,则∠AOC等于( )
A.58° B.42° C.32° D.22°8.直线l外一点P,则点P到l的距离是指( )A.点P到直线l的垂线的长度 B.点P到l的垂线C.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 D.点P到l的垂线段9.点P为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5cm,PB=7cm,PC=3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A.等于3cm B.大于3cm C.小于3cm D.小于或等于3cm10.如图,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结AC,使AC=2AB,P在线段BC上连结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
A.3.5 B.4 C.5.5 D.6.5 二、填空题11.如图,
,则
的度数为_________.
12.如图所示,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一点
,
平分
,
,若
,则
的度数为__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则CD<CA,理由是_____.
14.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C处,作CD垂直于河岸,沿CD挖水沟,则水沟最短,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
15.已知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AOE=35°,则∠DOF等于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6.如图,∠1=28°,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
1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70°,OF⊥CD,垂足为O,求∠EOF的度数.
18.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
的直角顶点O放在直线
上.
(1)若线段
的长是点C到直线
的距离,则点D在直线
______(填“上”或“外”).(2)比较
与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9.如图,直线
交于点
,
于点
,且
的度数是
的4倍.
(1)求
的度数;(2)求
的度数.2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OF⊥OE于O,若∠AOD=70°,求∠AOF度数
参考答案:1.C2.A3.D4.C5.D6.B7.C8.C9.D10.D11./
度12.
/
13.垂线段最短.14.垂线段最短15.55°或125°16.62°17.55°18.(1)上(2)
19.(1)∠AOD=36°,∠BOD=144°;(2)∠BOE =54°20.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5.1.2 垂线测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1.2 垂线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