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氮气作粮食保护气
C.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D.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制作过程中用到无定性热塑性材料——聚碳酸酯(PC),其具有耐热、抗冲击、阻燃性等特点。聚碳酸酯属于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二氧化碳、水 B.水银、过氧化氢、海水
C.稀有气体、火碱、酒精 D.臭氧、液态氧、洁净空气
4.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2Al+O2═2AlO B.实验室制备CO2:CaCO3CaO+CO2↑
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
5.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设计实验
A
NaOH是否变质
检验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
和
鉴别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配制
计算,称量5.0g NaCl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
D
粗盐中混有、、杂质
提纯
取样溶解,依次滴加过量的、、NaOH和稀盐酸四种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6.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逐渐减少
7.3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甲、乙中,分别加入40gKNO2、NaCl两种固体,充分溶解。依据KNO3、NaCl的溶解度表中数据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温度
KNO3
NaCl
20℃
31.6g
36.0g
30℃
45.8g
36.3g
A.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10
C.降温至20℃,甲、乙中溶液质量相等
D.在20℃到30℃的温度范围内,某温度下甲、乙溶解度相等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 KNO3、NaCl
B.K2CO3、NaOH、稀HCl、BaCl2
C.FeC13、KOH、稀HCl、稀H2SO4
D.稀HCl、 Na2CO3、稀H2SO4、Na2SO4
10.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l(OH)3可以和NaOH溶液继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13+、Fe2+ B.H+、Ba2+、Al3+
C.H+、Mg2+、Al3+ D.只有Mg2+、A13+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亚铁离子______;
(2)写出+3价铝元素的氧化物______;
(3)碳酸铵______;
(4)氦气______。
12.“微观一宏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小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飞机 B.柴火取暖 C.风力发电
(3)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
A.汽车限号行驶 B.垃圾分类回收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三、流程题
14.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某工厂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晶体,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步骤Ⅰ中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B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溶液A的质量______(填“>”“<”或“=”)溶液C的质量。
(4)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个。
四、推断题
15.国家环保都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做完实验所得的两种废液中含有8种离子,分别为H+、K+、Ba2+、Ag+、OH-、C1-、,和(不考虑H2O解离出H+和OH-),且两种废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1)甲溶液呈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是______(选填离子符号)。
(2)甲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五、实验题
1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甲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装置D,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7.小明同学在超市里看到“食用碱面”(如图所示),他想知道该“食用碱面”的成分,请教老师后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钠盐。
【作出猜想】
小明及其他同学猜想其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 ②NaCl ③ ④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小明与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来确认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
【进行实验】
(1)取适量该“食用碱面”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把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①: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①正确
实验②:在第二份溶液中加入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正确
【交流讨论】
(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仅仅通过实验①不能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也可能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通过对实验①②的分析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把酚酞溶液滴入该“食用碱面”的溶液中,溶液变红,就可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这种说法对吗?并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18.科学家们在银河星系中央的星云中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星际分子的不断发现可帮助人们了解生命的起源,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19.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氮气作粮食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B
【详解】由题文可知,聚碳酸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
3.B
【分析】根据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判断。
【详解】A、氮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水都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银是单质,过氧化氢是化合物,海水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火碱(即氢氧化钠)、酒精(即乙醇)都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臭氧、液态氧都是单质,洁净空气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氢氧化钠变质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若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变质,故A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NH4)2SO4中有铵根离子,加碱研磨会释放氨气,故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SO4,可以鉴别,故选项B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为:,则溶剂水的质量为50g-5g=45g,故称量5.0gNaCl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故选项C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钙,除镁离子和除硫酸根离子无先后顺序,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因为碳酸钠不仅要除去原有杂质氯化钙,还要除去前面引入的过量的杂质氯化钡,这样才可以在加盐酸之前把溶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剩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而选项D中把氯化钡加在了碳酸钠的后面,故选项D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a点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图中a点所示溶液显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b点时,pH为7,溶液显中性,酸和碱完全中和,即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c点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溶于水的,溶液里Na+没有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5.8g,加入40g硝酸钾在100g水中可以全部溶解。所以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错误;
B、3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g,故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3:100,B错误;
C、降温至20℃,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甲中溶液质量为131.6g,氯化钠溶解度为36.0g,乙中溶液质量为136.0g,C错误;
D、在20℃到30℃的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存在交集,故某温度下甲、乙溶解度可以相等,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和水,该选项的物质间的转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得到氢氧化钾和硫酸钡沉淀,该选项的物质间的转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无法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直接得到硫酸钠,该选项的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的物质间的转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试题分析:B中碳酸钾遇到氢氧化钠不会反应,没有现象,遇到盐酸会产生气体,遇到氯化钡会反应产生沉淀。故选B.
考点:物质的鉴别
10.C
【详解】A、由图可知,一开始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氢离子,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无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B、由A可知,溶液中含氢离子,一开始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待氢离子完全反应后,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铝,故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沉淀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C、由A可知,溶液中含氢离子,一开始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待氢离子完全反应后,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镁,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铝,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继续增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减小,由于存在氢氧化镁沉淀,沉淀不会减少至零,符合题意;
D、由A可知,溶液中含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1)2Fe2+
(2)Al2O3
(3)
(4)He
【详解】(1)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故填:2Fe2+;
(2)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所以+3价铝元素的氧化物可用Al2O3表示;故填:Al2O3;
(3)在化合物中,碳酸根显-2价,铵根显+1价,所以碳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CO3;故填:;
(4)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可表示为He;故填:He。
12.(1)一个铜原子
(2)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
【详解】(1)Cu是铜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
(2)从图2可知,该反应只有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参与反应,先结合形成碳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从微观解释该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反应前为NH3和O2,反应条件为点燃,反应后为N2和H2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13.(1)CH4
(2)AC
(3)ABC
【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2)A、太阳能飞机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利用了新能源;
B、柴火取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没有利用新能源;
C、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新能源;
故填AC;
(3)A、汽车限号行驶,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B、垃圾分类回收,不但回收了可再利用的资源,还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故填ABC。
14.(1)防止发生火灾(或发生爆炸)
(2)混合物
(3)
(4)3
【详解】(1)步骤Ⅰ中,黄铜渣中的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燃烧发生火灾或发生爆炸,故填:防止发生火灾(或发生爆炸);
(2)黄铜渣中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因此固体B是铜和杂质组成的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黄铜渣中的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以及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 A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溶液C是由溶液A加过量锌粉得到的,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64份质量的铜,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由此可知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C的质量,故填:;
(4)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反应分别有:锌和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3个,故填:3;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有关性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15.(1) 酸性 K+、OH-、Cl-、
(2)腐蚀下水道
【详解】(1)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甲溶液显酸性,含有氢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则乙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银离子、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共存,则银离子、钡离子存在于甲中,则甲中还必有阴离子硝酸根离子;银离子与氯离子不共存,氯离子存在于乙中,则乙中还必含有阳离子钾离子;
由分析可知: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是K+、OH-、Cl-、;
(2)甲中溶液显酸性,会和铁反应导致下水道被腐蚀。
16.(1)酒精灯
(2) A a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引流
【详解】(1)仪器甲的名称是酒精灯。
(2)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态,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A;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应该短管进,长管出,则氧气需从a端通入。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玻璃棒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是引流。
17.(1) 产生白色沉淀 稀盐酸 ③或④
(2)
(3)能同时满足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4)不对,由于碳酸氢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详解】(1)实验①:根据实验结论是猜想①正确,该“食用碱面”的成分是硫酸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第二份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猜想③或④正确;
(2)由于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实验①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 Na2SO4 ,也可能是 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同时满足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所以通过实验①②的分析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 ;
(4)由于碳酸氢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把酚酞溶液滴入该“食用碱面”的溶液中,溶液变红,就可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 ,该说法是错误的。
18.(1)
(2)
【详解】(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
(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知道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19.(1)Na2SO4、NaOH
(2)解:设100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详解】(1)pH=13时,溶液仍为碱性,部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2SO4、NaOH;
(2)见答案。
2023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