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B.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C. 语言是人与动物唯一的区别
D.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我”指的是卵细胞 B. “上亿个同伴”指的是受精卵
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卵巢
3. 男性的下列器官中,与生殖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睾丸 B. 肾脏 C. 阴茎 D. 输精管
4. 青春期是一个人心智发展、生理机能、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有利于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走向绽放持久生命活力的成熟人生。以下的态度和做法错误的是( )
A.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 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
C.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体发育应有的一个特征
D. 人会经常犯错,要掩藏自己的错误,也无需改正
5. 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胆囊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B. 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
C.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D.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6. 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7.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
A. 蛋白质。脂肪 B. 蛋白质。糖类 C. 糖类。蛋白质 D. 水。维生素
8. 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昏厥,可能是下列哪种营养成分含量急剧减少引起的( )
A. 水分 B. 维生素 C. 血糖 D. 蛋白质
9. 如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 2021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 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 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 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按时进食
11.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体内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B. 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盖住咽,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C.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 只有深呼吸时,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
12. 游泳是人们在夏天最喜欢的消暑运动之一。但游泳溺水会造成生命危险,当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3.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
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 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
D.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14.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肺 B. 组织细胞 C. 气管 D. 血液
15.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 肺泡数量多
C. 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D. 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6. 如图甲、乙是人体呼吸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吸气状态,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 图甲所示吸气时,肺扩张导致胸腔容积扩大
C. 图乙是呼气状态,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D. 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状态时,对应图丙曲线的bd段
17. 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是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 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C. 进入人体内的氧气最终被细胞中的线粒体利用
D.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8. 下列血管和心脏结构中,流静脉血的有( )
①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上、下腔静脉 ④肺静脉 ⑤左心房 ⑥右心房 ⑦左心室 ⑧右心室。
A. ②③⑥⑧ B. ①④⑤⑦ C. ②③⑤⑦ D. ①④⑥⑧
19. 王婶的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红细胞为3.0(正常值3.5~5.0)×1012个/L,血红蛋白为100(正常值110~150)g/L.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 )
A. 含铁多的食物 B. 含磷多的食物 C. 含碘多的食物 D. 含钙多的食物
20. 如图所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 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 若②为胃,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21. 如图1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图,图2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3是子宫内的胎儿。请据图回答:
(1)女生小洁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C ______ 。
(2)图1中的C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 ______ ,然后缓慢移动并植入到图2中的5 ______ 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俗话说“母子连心”,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图3中的b ______ ,该器官和成熟的胎儿一起从母体中的产出,这个过程叫作 ______ 。
(4)小洁的母亲想要生第三胎,到医院检查发现输卵管堵塞,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上了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的“试管”相当于图2中的 ______ 这一结构。
22.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______ 两部分组成。
(2)豆浆和鸡蛋等食物中富含 ______ ,该营养物质开始在胃里被消化,对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同学们的生长发育特别有帮助。当食物行进到⑥ ______ 这个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时,其可以被彻底分解成 ______ 被吸收进入血液。
(3)明明的奶奶因患肝炎,医生建议在明明的奶奶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影响了③ ______ 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 ______ (选填“淀粉、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
23. 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新冠病毒检测的取样部位是 ______ ,该结构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同的通道。
(2)图中⑤ ______ 的壁上有C形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3)图中气体交换场所是② ______ 。
(4)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佩戴N95口罩。
(5)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 ______ (选填“收缩”或“舒张”)时,肺会扩大导致吸气,此时胸腔容积 ______ (选填“扩大”或“缩小”)。
24.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的器官,其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 。
(2)血液从 ______ 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最后由肺静脉回到 ______ ,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3)当血液流经B处时,血液中的氧气会 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血液变为 ______ 血。
(4)图中①与②、③与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在“双减”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七年级(3)班同学为了解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和大米中谁含有的能量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30
22
14
13
(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______。
(2)实验中,食物被烧掉的物质是 ______,剩下的灰烬是 ______。
(3)表格中,①应该为 ______克。
(4)通常,实验测定的能量比食物实际所含能量 ______(填“高”或“低”)。
(5)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根据表格数据计算每克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为 ______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进化历程。
【解答】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是人和动物也有根本的区别,如人类具有语言思想意识,能制造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动物只能使用简单工具,不能制造工具,没有创造性劳动。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A错误;
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错误;
C、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是人和动物也有根本的区别,如人类具有语言思想意识,能制造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故不是唯一本质区别,C错误;
D、在地面生活的古猿,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上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所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我”指的是精子,A错误。
B、“上亿个同伴”指的是精子,B错误。
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C正确。
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D错误。
故选:C。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与发育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解: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等构成,每一部分各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肾脏属于泌尿系统,不属于生殖系统,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男性的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
明确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4.【答案】D
【解析】解:A、青春期的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正确;
B、进入青春期,要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正确;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体发育应有的一个特征,正确;
D、人会经常犯错,这是正常现象,此时要勇敢面对错误,积极改正错误。而掩藏自己的错误对自身发展是不利的。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5.【答案】B
【解析】解:A、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A错误;
B、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B正确;
C、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C错误;
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D错误。
故选:B。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6.【答案】B
【解析】解:各种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②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④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够将淀粉彻底消化为葡萄糖;⑤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够将淀粉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①唾液腺④肠腺⑤胰腺分泌的。
故选:B。
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不同的: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此题考察的是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分解作用。
7.【答案】B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
关键点: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8.【答案】C
【解析】解: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所以,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昏厥,可能是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引起的,原因是血糖含量急剧减少引起的。
故选:C。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糖类的主要功能。
9.【答案】B
【解析】解:A、食物A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食物B中含钙、维生素D都较少,若长期以食物B为主食,易患佝偻病,B符合题意;
C、食物C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D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D错误。
故选:B。
这是一道识图题,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据此解答。
掌握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并能正确识图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预防坏血病,A正确。
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B正确。
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容易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C错误。
D、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D正确。
故选:C。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体交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
【解答】
A、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内被利用,A正确;
B、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吞咽时,喉上升,使会厌软骨覆盖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因此,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B错误;
C、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而不是全部是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有所增加,C错误;
D、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气体量是呼吸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深呼吸时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D错误。
12.【答案】B
【解析】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综上所述:溺水者常常会因缺氧而危及生命,这是因为溺水直接影响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
故选:B。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全过程的了解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正确;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而温暖吸入空气的是毛细血管,错误;
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正确;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正确。
故选:B。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14.【答案】B
【解析】解: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故选:B。
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在组织细胞。
15.【答案】A
【解析】解:肺泡的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弹性纤维和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与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关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也利于气体交换,故不符合题意。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6.【答案】D
【解析】解:AB、图甲是吸气状态。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AB错误;
C、图乙是呼气状态。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和肋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C错误;
D、乙表示呼气。b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D正确。
故选:D。
图中:甲表示吸气,乙表示呼气。丙图中:ab段个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b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掌握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正确;
C、从呼吸的全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界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的四个过程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从外界获取的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利用,C正确;
D、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其交换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
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结果及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即在心脏四个腔及血管中,全部流动着动脉血的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部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点。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联系血液循环的途径来考虑。
19.【答案】A
【解析】解: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形成贫血主要有三类原因:造血功能不良(常由于干细胞缺陷、造血原料不足、骨髓受到外来细胞或物质侵占等原因)、红细胞过度破坏及失血。血红蛋白为输氧的载体,故贫血后可发生全身组织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动后易气急等。在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红细胞;Hb表示血红蛋白。由上述血常规化验单可以看出,王婶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目都比正常值要小,所以王婶患了贫血症,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解读血常规化验单,首先明确的是血常规化验单中各项指的是什么?
血常规化验单中各项的识别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0.【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A错误;
B、图中虚线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为肺循环路线,实线为体循环路径,B错误;
C、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C错误。
D、②为体循环中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D正确;
故选:D。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21.【答案】受精卵 胚泡 子宫内膜 胎盘 分娩 2输卵管
【解析】解:(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2)图1中的C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然后缓慢移动并植入到图2中的5子宫内膜上,这代表怀孕的开始。
(3)胎儿生活在3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b胎盘、c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中的产出,这个过程叫作分娩。
(4)正常情况下精子与卵细胞是在输卵管部位结合,试管婴儿是指让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即“试管”内结合,因此“试管”相当于2输卵管。
故答案为:
(1)受精卵;
(2)胚泡;子宫内膜;
(3)胎盘;分娩;
(4)2输卵管。
图1中:A是卵细胞、B是精子、C是受精卵、D是胚泡、E是胚胎;
图2中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阴道、5子宫内膜;
图3中a子宫,b胎盘,c脐带,d胎儿,e羊水。
解答此题要掌握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2.【答案】消化腺 蛋白质 小肠 氨基酸 肝脏 脂肪
【解析】解:(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等。
(2)豆浆和鸡蛋等食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⑥小肠,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3)③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胆汁分泌受到影响,因此肝脏有病的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故答案为:(1)消化腺
(2)蛋白质;小肠;氨基酸
(3)肝脏;脂肪
观图可知:图示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肝脏、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咽 气管 肺 痰液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呼吸系统疾病 收缩 扩大
【解析】解:(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因此标号③咽既是呼吸道的器官,也是消化道的器官,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经过的通道。
(2)图中⑤气管的壁上有C形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3)②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气管和支气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上的纤毛向喉部不停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喉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液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呼吸系统疾病,不能随地吐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5)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完成吸气动作的一瞬间,肺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
故答案为:(1)咽
(2)气管
(3)肺
(4)痰液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容易传播呼吸系统疾病(意思对即可)
(5)收缩;扩大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中中①是鼻,②是肺,③是咽,④是喉,⑤是气管。
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24.【答案】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增加 动脉 房室瓣
【解析】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的器官,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因心室与动脉相连,把血液压送到身体各处,④左心室的壁最厚,与主动脉相连,血液所走的路线最远。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②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③左心房的循环。
(3)当血液流经B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将会增加,血液变为动脉血。
(4)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1)左心室;
(2)右心室;左心房;
(3)增加;动脉;
(4)房室瓣。
分析图示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主动脉、D是肺静脉、E是主动脉的分支血管、G是下腔静脉、H是上腔静脉、J是主动脉的分支血管、I和F是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
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核桃仁 有机物 无机盐 20 低 231
【解析】解:(1)食物释放的能量=食物的质量×4.2焦×水的毫升数×温度上升值。所以,相同质量的食物,相同体积的水,哪种食物能使水的温度上升得多,该种食物就含能量最多。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相同质量的四种食物中,核桃仁使水的温度上升得最多,所以其含能量最多。
(2)我们通常把食物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食物点燃后有机物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散发掉,水受热蒸发,剩下来的不能燃烧的灰白物质就是无机盐。所以食物被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
(3)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除了食物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大米的质量应与其他食物的质量相同,为20g。即表格中,①应该为20克。
(4)通常,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
(5)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则某种食物释放的能量=该食物的质量×4.2焦×水的毫升数×温度上升值。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克花生仁燃烧释放的能量为4.2×50×22=4620(焦),则每克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为4620÷20=231(焦)。
故答案为:(1)核桃仁;
(2)有机物;无机盐;
(3)20;
(4)低;
(5)23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计算方法:食物释放的能量=食物的质量×4.2焦×水的毫升数×温度上升值。
解题关键是熟记并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学会分析和计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老家河南,美食天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