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蓝溪中学初中毕业预测化学试题1(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蓝溪中学初中毕业预测化学试题1(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蓝溪中学初中毕业预测化学试题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 年 9 月 16 日下午,长沙电信大楼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消防用水汽化 B.钢筋断裂 C.外墙燃烧 D.玻璃破碎
2.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 B.氮气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 B. 加热液体
C. 蒸发 D. 稀释浓硫酸
4.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纤维素(C6H10O5)n
5.双峰有众多地方特产,下列地方特产中主要材料由金属制成的是
A.青树坪米粉 B.金蚌的刀 C.永丰辣酱 D.双峰大米
6.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害己,也造成周围人被动吸烟——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变瘪的乒乓球用热水浸泡可以恢复——分子的大少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C.一水多用,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D.大力开采地下水,缓解淡水危机
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案中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C.NaOH和Ca(OH)2溶液:滴加K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
D.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有无气泡
9.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2H表示2个氢分子 B.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三价
C.Al表示1个铝离子 D.表示3个过氧化氢分子
1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的HCl气体
通入足量NaOH溶液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
13.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先将固体溶解,然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依次加入溶液的顺序也可以是、NaOH、
B.过滤后的滤渣中含有、、和
C.所加试剂中的可用代替
D.该方案并不完整,需要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通电,电解生成两种气体的体积变化
B.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C.足量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A.A B.B C.C D.D
15.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7.6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到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22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30g B.0.40g C.0.60g D.0.90g
二、填空题
16.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水分子_____。
(2)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
(3)人体血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某矿泉水瓶标签标示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g/100mL)如下:钙≥400、钾≥3….。这里的钙、钾是指_______(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
(4)我们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
三、简答题
18.某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A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色;
(3)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在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末,现象为_____。
四、填空题
1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3)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
(4)t1°C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至t2°C (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用“>”“丙
【详解】(1)t1°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 = 1:2;
(2)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该物质是丙;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t1°C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至t2°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固体全部溶解,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只有部分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20.(1)能
(2)④⑥/⑥④
(3)
(4)27
【详解】(1)由图可知,动植物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
(2)由图可知,该图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有植物光合作用、海水吸收等,即填④⑥。
(3)由图可知,在反应、分离室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则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生成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的质量为。
21.(1)试管
(2)①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满
(4) C 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上橡皮管处有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生成二氧化碳,关闭止水夹,U型管右侧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则会出现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右面液面下降会与隔板上的大理石分开,从而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气体则无法再产生,故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长进短出,故从b端通入气体,装置内气体装满后从c端排出,则验满方法应为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满。
(4)氢气由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则需要控制稀硫酸的流速,图示装置中能够控制液体流速的是分液漏斗,故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22.(1)AB
(2)
(3)猜想四/四
(4) 无气泡产生 碳酸钠(合理即可)
【详解】(1)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锥形瓶A内产生大量气泡,符合题意;
B、A中生成了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会将A中液体压入集气瓶B中,故集气瓶B中液面上升,符合题意;
C、由于A装置中导管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二氧化碳不会进入B中,故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A中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A中液体压入B中,B中有气泡产生,说明A中盐酸过量,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最终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即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故溶液中不可能含盐酸,故猜想四不合理;
(4)结论为猜想三不成立:故溶液中不含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结论为猜想二不成立,故溶液中不含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氯化钙。
23.(1)0.2g
(2)解:设与铝反应的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x=9.8g
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详解】(1)由图像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校联考初中学业冲刺作业(四)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校联考初中学业冲刺作业(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年级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