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彬州市彬中2023年高三3月高考考前仿真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彬州市彬中2023年高三3月高考考前仿真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彬州市彬中2023年高三3月高考考前仿真物理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检验电荷q放在电场中,q受到的电场力为F,我们用来描述电场的强弱。类比于这种分析检验物体在场中受力的方法,我们要描述磁场的强弱,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下图所示,ab间接入u=200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t为热敏电阻,且在此时的环境温度下Rt=2Ω(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忽略保险丝L的电阻,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路正常工作,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B.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
C.原副线圈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2︰1
D.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输入功率不变
3、如下图所示,光滑半圆槽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好位于槽的边缘处.若将线烧断,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 ( )
A.零 B.向右 C.向左 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重力均为G的两小球用等长的细绳a、b悬挂在O点,两小球之间用一根轻弹簧连接,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两细绳a、b与轻弹簧c恰好构成正三角形。现用水平力F缓慢拉动右侧小球,使细绳a最终竖直,并保持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状态时,水平拉力F等于
B.最终状态与初态相比,轻弹簧c的弹性势能保持不变
C.最终状态与初态相比,右侧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加上力F做的功
D.最终状态与初态相比,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5、核反应方程表示中子轰击原子核可能发生的一种核反应,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了。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核聚变
B.中的X为33
C.中含有56个中子
D.该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为
6、如图,两根细杆M、N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M杆顶端A和N杆中点B之间有一拉直的轻绳。两杆的高度均为4.0 m,两杆之间的距离为2.0 m。将一个小球从M杆上的C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o水平向右抛出。已知C点与A点的距离为0.8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若要使小球能碰到轻绳,则vo的最小值为( )
A.2.5 m/s B. C.4.0 m/s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为粗细均匀的裸铜导线制成的半径为r的圆环,PQ为圆环的直径,其左侧上方的圆面积内存在垂直圆环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圆环的电阻为2R。一根长度为2r、电阻为R的均匀金属棒MN以圆环的圆心O点为旋转中心,紧贴着网环以角速度ω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圆环始终接触良好,开始时MN与PQ重合( )
A.金属棒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B.时间内通过金属棒MN的横截面电荷量为
C.金属棒中电流的有效值是
D.金属棒旋转一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8、如图,正四棱柱abcd—a′b′c′d′的两条棱bb′和dd′上各有一根通有相同恒定电流的无限长直导线,则( )
A.a点磁场方向平行于db连线
B.a、c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C.ac连线上由a到c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D.穿过矩形abb′a′和矩形add′a′的磁感线条数相等
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放在水平面上,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o。开始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长度为L,现在小物块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物块向右运动距离L,小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和弹簧系统机械能改变了(F-μmg)L
B.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接着又减小再增大
C.小物块在弹簧悬点正下方时速度最大
D.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等于拉力F和摩擦力做功之和
10、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两导轨上端接有电阻R(其余电阻不计),虚线MM′和NN′之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虚线NN′和PP′之间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B1>B2)。现将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从MM′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杆在下落的过程中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且始终保持水平,已知ab棒到达NN′和PP′之前已经匀速运动。则ab棒从MM′运动到PP′这段时间内的v–t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所给器材中,哪个组合较好?
①长1m左右的细线②长30cm左右的细线③直径2cm的塑料球④直径2cm的铁球⑤秒表⑥时钟⑦最小刻度线是厘米的直尺 ⑧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⑧ C.②④⑥⑦ D.②③⑤⑦
12.(12分)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向心力的公式F=m和F=mω2r后,分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心力。同学们用细绳系一纸杯(杯中有30 mL的水)在空中甩动,使纸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来感受向心力。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保持质量、绳长不变,增大转速,绳对手的拉力不变
B.保持质量、绳长不变,增大转速,绳对手的拉力增大
C.保持质量、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不变
D.保持质量、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增大
(2)如图甲所示,绳离杯心40 cm处打一结点A,80 cm处打一结点B,学习小组中一位同学用手表计时,另一位同学操作,其余同学记录实验数据。
操作一:手握绳结A,使杯在水平方向每秒运动一周,体会向心力的大小。
操作二:手握绳结B,使杯在水平方向每秒运动一周,体会向心力的大小。
操作三:手握绳结A,使杯在水平方向每秒运动两周,体会向心力的大小。
操作四:手握绳结A,再向杯中添30 mL的水,使杯在水平方向每秒运动一周,体会向心力的大小。
①操作二与一相比较:质量、角速度相同,向心力的大小与转动半径大小有关;
操作三与一相比较:质量、半径相同,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大小有关;
操作四与一相比较:________相同,向心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②物理学中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法。
③小组总结阶段,在空中甩动纸杯的同学谈感受时说:“感觉手腕发酸,感觉力不是指向圆心的向心力而是背离圆心的离心力,跟书上说的不一样”,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正确吗?答: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随着航空领域的发展,实现火箭回收利用,成为了各国都在重点突破的技术。其中有一技术难题是回收时如何减缓对地的碰撞,为此设计师在返回火箭的底盘安装了电磁缓冲装置。该装置的主要部件有两部分:①缓冲滑块,由高强绝缘材料制成,其内部边缘绕有闭合单匝矩形线圈abcd;②火箭主体,包括绝缘光滑缓冲轨道MN、PQ和超导线圈(图中未画出),超导线圈能产生方向垂直于整个缓冲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当缓冲滑块接触地面时,滑块立即停止运动,此后线圈与火箭主体中的磁场相互作用,火箭主体一直做减速运动直至达到软着陆要求的速度,从而实现缓冲。现已知缓冲滑块竖直向下撞向地面时,火箭主体的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火箭着陆,速度恰好为零;线圈abcd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忽略不计;ab边长为l,火箭主体质量为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重力加速度为g,一切摩擦阻力不计,求:
(1)缓冲滑块刚停止运动时,线圈ab边两端的电势差Uab;
(2)缓冲滑块刚停止运动时,火箭主体的加速度大小;
(3)火箭主体的速度从v0减到零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电能。
14.(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y轴沿竖直方向。在x=L到x=2L之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比荷为k的带电微粒从坐标原点以一定初速度沿+x方向抛出,进入电场和磁场后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离开电场和磁场后,带电微粒恰好沿+x方向通过x轴上x=3L的位置,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带电微粒的初速度;
(3)带电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的纵坐标。
15.(12分)图示为一由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组成的玻璃砖截面图。,,为的中点,。与平行的细束单色光从点入射,折射后恰好到达点。已知光在真空中速度大小为。求:
(1)玻璃的折射率;
(2)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将检验电荷q放在电场中,q受到的电场力为F,我们用来描述电场的强弱;类比于这种分析检验物体在场中受力的方法,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2、B
【解析】
根据变压器初次级的匝数比求解次级电压有效值即为电压表读数;熔断电流是指有效值;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环境温度升高,则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次级电压不变进行动态分析.
【详解】
ab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由于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可知次级电压有效值为100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选项A错误;次级电流有效值为 ,则初级电流有效值,则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 选项B正确;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原副线圈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1︰1,选项C错误;若环境温度升高,Rt电阻减小,但是由于次级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次级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错误;故选B.
【点睛】
要知道有效值的物理意义,知道电表的读数都是有效值;要知道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并会计算;要会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
3、A
【解析】对于系统来说,整体的动量守恒,系统的初动量为零,当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小球和圆槽具有共同的速度,根据总动量守恒可知,此时的速度都为零,所以圆槽的速度为零,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D
【解析】
AB.以左边小球为研究对象,初状态受到重力、弹簧弹力和细绳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细绳拉力,其中θ=30°,则
根据对称性可知,初状态细绳b的拉力大小为,末状态以右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细绳b的拉力和水平方向拉力而平衡,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其中α>θ,则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Gtanα,由于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轻弹簧c的弹性势能改变,后来三边构成的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故α≠60°,则,故AB错误。
C.最终状态与初态相比,根据能量守恒可知,两球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加上力F做的功,而左侧小球机械能减小,故右侧小球增加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加上力F做的功,故C错误;
D.两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外力F做的功,由于F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A.裂变反应是较重的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分裂成几个中等的原子核,可知该反应属于裂变反应,故A错误;
B.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的核电荷数X为
故B错误;
C.Ba的核子数为144,其中的质子数为56,所以中子数为
故C错误;
D.该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为△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
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要使小球恰能碰到轻绳,则轨迹与轻绳相切,此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此时位移偏向角满足
即
其中
由几何关系
解得
v0=4m/s。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BD
【解析】
A.只有当MO、NO分别切割磁感线时,环中才有电流。MO、NO中感应电动势
故A错误;
B.金属棒中有电流时,电流为
半个周期内通过金属棒MN的电荷量
故B正确;
C.在一个周期内,只有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金属棒中才有电流,即
所以金属棒中电流的有效值
故C错误;
D.依题意的
即
故D正确。
故选BD。
8、AD
【解析】
A.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bb′处通电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外,dd′处通电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沿ab向下,且两导线在a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由矢量合成可知,a点磁场方向平行于db连线,故A正确;
B.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dd′处通电导线在c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bb′处通电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沿cd向上,且两导线在c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由矢量合成可知,c点磁场方向平行于db连线,但与a点磁场方向相反,故B错误;
C.由于ac与bd相互垂直,设垂足为M,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M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则ac连线上由a到c磁感应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bb′处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穿过矩形abb′a′的磁通量为0,dd′处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穿过矩形add′a′的磁通量为0,则穿过矩形abb′a′和矩形add′a′的磁感线条数别为dd′处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和bb′处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由于两导线电流相等,分别到两距形的距离相等,则穿过矩形abb′a′和矩形add′a′的磁感线条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9、BD
【解析】
物块向右移动L,则运动到右边与初始位置对称的位置,此过程中受重力、拉力F、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功能关系和动能定理判断机械能和动能的变化;根据小物块的位置判断弹簧长度的变化以及弹簧弹性势能可能的变化情况.
【详解】
物块向右移动L,则运动到右边与初始位置对称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先减小后增大到原来的值,弹簧可能先伸长量减小,到恢复到原长,然后压缩,且压缩量增加到达悬点正下方;继续向右运动时,压缩量减小,然后伸长到原来的值,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接着又减小再增大,选项B正确;此过程中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不等于mg,则除弹力和重力外的其它外力的功不等于(F-μmg)L,则小物块和弹簧系统机械能改变量不等于(F-μmg)L,选项A错误;小物块在弹簧悬点正下方时,合外力做功不是最多,则速度不是最大,选项C错误;因整个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弹力做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等于拉力F和摩擦力做功之和,选项D正确;故选BD.
10、BC
【解析】
A.若第一阶段匀速,则
冲入第二磁场以后
则金属棒会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
B.若刚进入第一磁场时速度过大,则由
则金属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直到匀速;冲入第二磁场以后会加速,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性质为加速,所以选项B正确;
CD .若刚进入第一磁场时速度过小,则由
则金属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匀速;冲入第二磁场以后会加速,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性质为加速,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B
【解析】
单摆模型中,小球视为质点,故摆线长点,测量误差越小,故要选择长1m左右的细线①;
摆球密度要大,体积要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才小,故要选择直径2cm的铁球④;
秒表可以控制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的时刻,比时钟的效果要好。故选择秒表⑤;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越小,读数越精确,故要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⑧。
A.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A错误;
B.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B正确;
C.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C错误;
D.综上所述,①④⑤⑧组合较好,D错误;
故选B。
12、)BD 角速度、半径 质量大小 控制变量 不正确,见解析
【解析】
(1)[1].由题意知,根据向心力公式F向=mω2r,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有T拉=mω2r;保持质量、绳长不变,增大转速,根据公式可知,绳对手的拉力将增大,故A错误,B正确;保持质量、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根据公式可知,绳对手的拉力将增大,故C错误,D正确。
(2)①[2][3].根据向心力公式F向=mω2r,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则有T拉=mω2r;
操作二与一相比较:质量、角速度相同,向心力的大小与转动半径大小有关;
操作三与一相比较:质量、半径相同,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大小有关;
操作四与一相比较:角速度、半径相同,向心力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
②[4].物理学中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③[5].该同学受力分析的对象是自己的手,但实验中受力分析的对象是纸杯,绳的拉力提供纸杯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心,绳对手的拉力与“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背离圆心,故该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2)(3)
【解析】
(1)ab边产生电动势:E=BLv0,因此
(2)安培力,电流为,对火箭主体受力分析可得:
Fab-mg=ma
解得:
(3)设下落t时间内火箭下落的高度为h,对火箭主体由动量定理:
mgt-=0-mv0
即
mgt-=0-mv0
化简得
h=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的电能为:
E=
代入数据可得:
14、 (1);(2);(3)
【解析】
(1)进入电场和磁场后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2)粒子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联立解得
(3)竖直方向有
圆心的纵坐标为
联立解得
15、 (1);(2)
【解析】
(1)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
由折射定律
得
(2)设玻璃的临界角为,则
由几何关系知
由于
光在面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知
由于
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从点射出,由几何关系知
,
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所用的时间
结合
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2023年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六)考试物理试题,共15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考模拟最后十套:物理试题(九)考前提分仿真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引力常量为G,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