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草莓榨汁 C. 高粱酿酒 D. 冰雪融化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液态氧 C. 不锈钢 D. 食盐水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测溶液pH
4.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5. NH4HCO3是一种化学肥料,下列关于NH4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H4HCO3属于盐
B. NH4HC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 NH4HCO3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D. 农作物叶色发黄时可施用NH4HCO3
6.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双面使用纸张 B. 回收废弃塑料 C.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7. 下列操作能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 增加溶剂 B. 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 D. 振荡溶液
8.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Fe2O3→FeSO4 B. NaOH→Ca(OH)2
C. CuO→Cu(OH)2 D. CO2→H2O
9.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B. 钢材制作铁轨
C. 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D.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10. 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食盐水浸泡去除水垢
B. 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甘蓝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
D.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11. 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 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 一氧化碳、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 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出现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D.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蓝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4.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氮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 温度计中水银热胀冷缩的原因主要是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15. 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A.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隔绝空气加强热
B.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钾——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硝酸铜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银——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元素 ______ 。
(2)2个碘原子 ______ 。
(3)硝酸 ______ 。
(4)镁离子 ______ 。
1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______ 。
(2)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的硬度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3)铁锅用于炒菜,主要利用铁良好的 ______ 性;铁锅易生锈,日常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 ______ 。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主要原理是 ______ 。
18. 锂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如图中,甲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乙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②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与锂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 。
(2)一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价;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R+LiC6=LiCoO2+C6,其中R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9.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为 ______ (填选项字母)。
A.10℃~20℃
B.20℃~30℃
C.30℃~40℃
D.无法确定
(2)60℃时,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把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 g。
(3)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为提纯氯化钠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 。
20.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形成酸雨,是因为煤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和 ______ 元素。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其中二甲醚(CH3OCH3)是煤气化产物之一,二甲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润滑油、汽油、 ______ (填一种即可)等产品。
(3)如图是液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②该化学反应中氨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
2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是因为容易破坏其表面致密的 ______ (填化学式)薄膜。
(2)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______ 。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 ______ 。
22.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红棕色固体,B属于单质,E广泛用于制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C和D反应生成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 ______ 。
(2)C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 。
(3)D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3. 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海同学准备配制10%的NaCl溶液,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的序号表示小海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______ .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______ .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mL).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亮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4.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装置,请回答。
(1)若用A和C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当观察到 ______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选择B和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选项字母)。
A.仪器连接时,将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要用水润湿管口
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C.先往锥形瓶中放入石灰石,塞紧橡皮塞,再从长颈漏斗口加入稀硫酸
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在B和D装置之间插入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______ ,气体应从 ______ 端(填“a”或“b”)通入。
25.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2)在实验二中,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 ______ 。从微观角度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 。
(3)在实验三中,当观察到 ______ 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为了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重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______
______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6. 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C6H10O5)n,请计算。
(1)纤维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2)纤维素中为 ______ 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27.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雅取12.5g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8.1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B、草莓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则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B、液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氧气,则属于纯净物,该选项正确;
C、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则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3.【答案】A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A错;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
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D错。
故选:B。
熟记以下物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等。
5.【答案】B
【解析】解:A、NH4HCO3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属于铵盐,属于盐类物质,故A说法正确;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说法错误;
C、NH4HCO3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故C说法正确;
D、农作物叶色发黄时可施用NH4HCO3,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化肥的分类,氮肥的作用,盐的特点和碳酸氢铵的制作方法考虑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分类方法和作用。
6.【答案】C
【解析】解:A.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浪费,保护资源,该选项正确。
B.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该选项正确。
C.生活污水是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该选项不正确。
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C。
A.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浪费。
B.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生活污水是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分析解答。
7.【答案】C
【解析】解: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故选:C。
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及其影响情况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Fe2O3不能一步转化为FeSO4,故A错误;
B.NaOH与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等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Ca(OH)2,故B错误;
C.CuO与水不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Cu(OH)2,故C错误;
D.CO2可一步转化为H2O,例如:CO2+2NaOH=Na2CO3+H2O,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NaOH与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等不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CuO与水不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Cu(OH)2进行分析;
D、根据CO2可一步转化为H2O进行分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温度较低的性质,属于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钢材制作铁轨,是利用钢材的延展性,属于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有颜色的光的性质,属于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A
【解析】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食盐水反应,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C、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酒精浸泡得到溶液,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甘蓝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D、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故选:A。
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
C、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D
【解析】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错误;
B、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选项错误;
D、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因此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故选:D。
A、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材料的分类,有机物的判断方法。
12.【答案】A
【解析】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13.【答案】D
【解析】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带正电荷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溶液的特征、单质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
B、氮元素为7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5,则氮原子最外层电子不属于稳定结构,故解释不正确;
C、温度计中水银热胀冷缩的原因主要是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汞原子大小不变,故解释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解释不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隔绝空气加强热,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均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答案】Ne 2I HNO3 Mg2+
【解析】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若只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这个字母必须大写;若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所以氖元素写为Ne;
(2)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碘原子表示为2I;
(3)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硝酸写为HNO3;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镁离子写为Mg2+。
故答案为:(1)Ne;
(2)2I;
(3)HNO3;
(4)Mg2+。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肥皂水 大于 导热 保持清洁和干燥(或涂食用油)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解:(1)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2)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3)铁能制成锅,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则保持铁锅干燥能防止铁锅生锈。
(4)水蒸发吸热,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一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答案为:
(1)肥皂水;
(2)大于;
(3)导热;保持清洁和干燥(或涂食用油);
(4)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3)根据铁的导热性进行分析;
(4)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6.941 BD B +3 CoO2
【解析】解:(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核外三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与锂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一般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钴酸锂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1)+x+(−2)×2=0,x=+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计算出R中共含有一个钴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R的化学式为CoO2。
故答案为:(1)①6.941;
②BD;B
(2)+3;CoO2。
(1)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有关化合价的计算等即可顺利解答。
19.【答案】B 饱和 89.1 蒸发结晶
【解析】解:(1)由表可知20℃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30℃氯化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为20℃至30℃。
(2)6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故该温度下100g 水中加入110g 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把该溶液降温到10℃时,溶解度变为20.9g,故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110g−20.9g=89.1g。
(3)由图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故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为提纯氯化钠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1)B;
(2)饱和;89.1;
(3)蒸发结晶。
(1)根据题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6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1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0.9g,进行分析解答。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方法、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硫 柴油 置换反应 2:1
【解析】解:(1)煤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和硫元素,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二甲醚与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
(3)①该反应为液氨和氧气点燃生成氮气和水,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由图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比为2:1。
故答案为:(1)硫;;
(2)柴油;
(3)①置换反应;
②2:1。
(1)根据煤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和硫元素,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进行分析;
(2)根据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析;
(3)根据该反应为液氨和氧气点燃生成氮气和水,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粒观点的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Al2O3 Fe+CuSO4=Cu+FeSO4 Al(NO3)3、Zn(NO3)2、Fe(NO3)2 金属的回收利用(或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即可)
【解析】解:(1)在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是因为容易破坏其表面致密的Al2O3薄膜;
(2)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铁>氢>银,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锌有剩余,锌会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说明溶液中还有硝酸亚铁,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2(NO3)3、Zn(NO3)2、Fe(NO3)2;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或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Al2O3;
(2)Fe+CuSO4=Cu+FeSO4;
(3)Al(NO3)3、Zn(NO3)2、Fe(NO3)2;
(4)金属的回收利用(或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即可)。
(1)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据此解答;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解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铁>氢>银,据此解答;
(4)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2.【答案】C 灭火 复分解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解:A是红棕色固体,故A是氧化铁,B属于单质,故B可能是碳,E广泛用于制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故E是碳酸钠,C和D反应生成E,故C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钠,F能与氧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故F属于酸,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B是碳,故填:C;
(2)C是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故填:灭火;
(3)D是氢氧化钠,F属于酸,二者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4)E→D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是红棕色固体,故A是氧化铁,B属于单质,故B可能是碳,E广泛用于制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故E是碳酸钠,C和D反应生成E,故C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钠,F能与氧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故F属于酸,据此解答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②⑤①④③ 17.5g 157.5 小于
【解析】解:(1)称量食盐的质量首先打开广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将取得的食盐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将称得的食盐放到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2)NaCl质量为:15g+2.5g=17.5g;
(3)总溶液质量为:17.5g10%=175g,所以需要水质量为:175g−17.5g=157.5g,所以水的体积为:157.5mL;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亮仰视读数,量取到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②⑤①④③;(2)17.5g;(3)157.5;(4)小于.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根据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3)用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分数,算出总溶液质量,再减去溶质的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即可;
(4)根据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考虑.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考虑.
24.【答案】 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AB 浓硫酸 b
【解析】解:(1)A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则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2)A、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再慢慢将玻璃导管旋转插入乳胶管中,A正确;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B说法正确;
C、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不是稀硫酸,C不正确;
D、二氧化碳检验时,应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燃着的木条,D不正确。
故选:AB;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且干燥气体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使药品和氧气充分接触。故答案为:浓硫酸;b。
(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排水法收集分析;
(2)A、根据连接仪器操作分析;
B、根据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析;
C、根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检验分析;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5.【答案】生成蓝色沉淀 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H+和OH−生成水分子 气球变大 2NaOH+CO2=H2O+Na2CO3 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解析】解:(1)实验一中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
(2)氢氧化钠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反应发生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则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生成水分子。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H2O+Na2CO3。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可通过检验碳酸钠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
(1)生成蓝色沉淀;
(2)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H+和OH−生成水分子;
(3)气球变大;2NaOH+CO2=H2O+Na2CO3;
(4)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分析;
(2)氢氧化钠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据此分析;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据此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检验生成物中有碳酸钠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6:10:5 氢
【解析】解:(1)一个纤维素分子中含有6n碳原子、10n个氢原子、5n个氧原子,纤维素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6:10:5;
(2)纤维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n):(1×10n):(5n×16)=36:5: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故答案为:(1)6:10:5;
(2)氢。
(1)根据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7.【答案】4.4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4.4g
10644=x4.4g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12.5g×100%=84.8%;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故答案为:(1)4.4;
(2)84.8%。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一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使气体溶解度增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