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生锈 B. 纸张燃烧 C. 葡萄酿成酒 D. 水结成冰
2. 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火碱 B. 金刚石 C. 碘酒 D. 洁净的空气
3. 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
D. 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无色变成蓝色
4.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倾倒液体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5.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 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 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6.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 烧碱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生石灰
7.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亮氨酸是氧化物
B.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8. 对于下列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表示离子 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 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
9.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元素符号是Ga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0.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B.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 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
D. 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2.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B. 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S+O2− 点燃 SO2
B. 3C+2Fe2O3− 高温 4Fe+3CO2↑
C. 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
D. CuSO4+BaCl2=BaSO4↓+CuCl2
14.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C. 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15.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6.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可能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锌
D. 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铜和银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FeCl2
CuCl2
铁粉
B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硫酸
D
CuO粉
Cu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19. 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生活中常用的纯碱中所含的阴离子是 ______ 。
(2)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 ______ (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S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 ______ 。
(4)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0.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人类必须爱惜水——节约用水,保护水——防治水污染。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用来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______的净化程度最高。
(3)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可向废水中撒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对废水进行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1.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填字母,下同),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 。
(2)图E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 ______ 。
2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______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3)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3. 钢、铝合金,塑料和合成橡胶等是制造共享单车的主要材料。
(1)上述材料所涉及到元素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导电性②延展性③不易燃烧④有金属光泽⑤易生锈⑨导热性
(4)铜、铁、镁、铝是合金中最常见的金属,其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4.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 ______ 。
②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③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______ (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25.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
(2)小明用利用温度计测出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如图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_7(填(用“<”“﹦”或“>”);
(3)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BaCl2 B.HCl C.CuSO4 D.NaCl
(4)在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现象为______。
26.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1℃时,将15g A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②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③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27. 黄铜是以Zn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1)步骤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蓝色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______ (填离子符号)。
(3)固体D的成分有 ______ (填化学式)。
(4)步骤I、Ⅱ中均涉及的操作名称为 ______ ,此操作和步骤Ⅱ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
(5)蓝色溶液A的质量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28. 如图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装置回答。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3)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_(填“a”或“b”)导入。
2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4)Na2CO3、NaHCO3溶液呈减性。
【提出猜想】
(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9
该溶液显碱性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______ 溶液
有 ______ 生成
猜想(4)不成立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和(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0.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 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 ______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C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会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硫酸显酸性,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答案】D
【解析】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醋酸和蔗糖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微粒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
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故不符合,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
本题考查了物质贮存及变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31×100%≈55%,故B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3):14:(16×2)=72:13:14:3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
【分析】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元素的概念。
【解答】
A、图中第二种微粒为原子,因为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故A错误;
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故B正确;
C、核外电子排布前三种相同,与第四种不同,它们的电子层不同,故C错误;
D、前三种不能表示同一种元素,因为核内质子数不同,故不是一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解:
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夜间厨房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以清除可燃物,防止失火,但不能开灯查看,开灯时会产生明火,容易点燃泄漏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故A错误;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B正确;
C、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故C错误;
D、测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应该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即可,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开灯时会产生明火,容易点燃泄漏的天然气去分析解答;
B、根据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测溶液pH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答案】C
【解析】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试管中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没有产生气体、没有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多用一次性碗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并减少空气中粉尘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含有毒重金属离子、腐蚀性等,可防止水体污染,故不合题意;
D.塑料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回收废弃塑料、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本题就需要从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使用新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方面分析解答。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产生。
13.【答案】C
【解析】解:A、S+O2− 点燃 S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3C+2Fe2O3− 高温 4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CuSO4+BaCl2=BaSO4↓+CuCl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解答】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故选项错误;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D.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正确,因为M是交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解: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错误;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错误;
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类推错误;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类推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类推正确。
故选D。
17.【答案】D
【解析】解:由金属活动性>Cu>Ag,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说明锌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银、铜、锌,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锌,观察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由金属活动性>Cu>Ag,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氯化铜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可以实现除杂的目的,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了杂质和主要物质,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故C错误;
D、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除去了主要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氯化铜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19.【答案】碳酸根离子 SO2 +4 C2H5OH
【解析】解:(1)生活中常用的纯碱是碳酸钠,其中所含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
(2)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SO2;
(3)在Na2SO3 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硫的化合价为+4;
(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1)碳酸根离子;
(2)SO2;
(3)+4;
(4)C2H5OH。
(1)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分析回答;
(2)根据煤燃烧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气体分析回答;
(3)根据化合价原则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4)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分析回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不大,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应加强学习。
20.【答案】(1)②;
(2)活性炭;蒸馏;
(3)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以及净化水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1)①用洗菜水冲厕所能节约用水,正确;
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污染,错误;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故填:②;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故填:活性炭,蒸馏;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1.【答案】AC D 79.90 2:3或3:2
【解析】解:(1)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根据图示,A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B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图E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3)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方程式可知,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2:3或3:2。
故答案为:(1)AC;D;
(2)79.90;
(3)2:3或3:2。
(1)根据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以及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分析回答;
(3)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粒子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和微观模型图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钙 C 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解:(1)幼儿及青少年缺少钙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A.NH4HCO3中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KCl中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C;
(3)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钙;
(2)C;
(3)Al(OH)3+3HCl=AlCl3+3H2O。
(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2)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分析。
本题涉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化肥的分类方法、中和反应原理,难度不大。
23.【答案】Al 有机物 ①②④⑥ Mg>Al>Fe>Cu
【解析】解:(1)上述材料所涉及到的元素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铝。故填:Al;
(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物;
(3))①导电性、②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⑥导热性均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均属于物理性质,
故填:①②④⑥;
(4)铜、铁、镁、铝是合金中最常见的金属,其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Mg>Al>Fe>Cu。
故填:Mg>Al>Fe>Cu。
故答案为:(1)Al;(2)有机物;(3)①②④⑥;(4)镁、铝、铁、铜(或Mg>Al>Fe>Cu,有无“>”均对)。
(1)地壳中元素含量较多的前四位依次是,氧、硅、铝、铁,所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2)根据三大有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3)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多少、物质类别、物质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等即可顺利解答。
24.【答案】A 镍 H2 置换反应 C
【解析】解:(1)A.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故该选项错误;
B、利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选项正确;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故该选项正确;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A;
(2)①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说明镍在化学反应前后没变,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镍;
②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原子种类及数目:3Fe、8H、4O,反应后原子种类及数目:3Fe、4O,则4X中含有8H,则X是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③甲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物质和甲酸反应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不与甲酸反应;错误;
B.食醋显酸性,不与甲酸反应;错误;
C.草木灰(含碳酸钾)水,和甲酸反应,则会减轻痛痒;正确;
故答案为:①镍;②H2;置换反应;③C。
(1)根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以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回答;
(2)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推断X的式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分进行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的全球变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它必然注定会是中考热点之一.
25.【答案】红色 H2SO4+2NaOH=Na2SO4+2H2O < C 有气泡生成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填:红色;
(2)硫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小于7,故填:H2SO4+2NaOH=Na2SO4+2H2O;<;
(3)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是硫酸铜,故填:C;
(4)C点溶液呈酸性,加入碳酸氢钠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观察到有气泡生成,故填:有气泡生成。
根据已有的酸和碱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6.【答案】60 C>B>A 降温结晶
【解析】解: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15g A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0g;
②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中的溶剂最多,A中的溶剂最少,降温到t1℃,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③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答案为:(1)60;
②C>B>A;
③降温结晶。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Zn+H2SO4=ZnSO4+H2↑ Cu2+、Zn2+ Cu、Zn 过滤 小于
【解析】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Cu2+、Zn2+;
(3)蓝色溶液A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铜、过量的硫酸,过量的锌把硫酸铜、硫酸完全反应,过量的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还有剩余的锌;故填:Cu、Zn;
(4)步骤I、Ⅱ中均涉及的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操作是过滤;
(5)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CuSO4+Zn=Cu+ZnSO4160 161,H2SO4+Zn=H2↑+ZnSO498 161,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则蓝色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C的质量。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
(2)Cu2+、Zn2+;
(3)Cu、Zn;
(4)过滤;
(5)小于。
(1)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蓝色溶液A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铜、过量的硫酸,过量的锌把硫酸铜、硫酸完全反应,过量的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进行分析。
(4)根据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进行分析。
(5)根据CuSO4+Zn=Cu+ZnSO4160 161,H2SO4+Zn=H2↑+ZnSO498 161进行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28.【答案】2KMnO4− △ K2MnO4+MnO2+O2↑ C a
【解析】解:(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
(2)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
(3)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a导入。
故填:2KMnO4− △ K2MnO4+MnO2+O2↑;C;a。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9.【答案】CO2+2NaOH=Na2CO3+H2O NaHCO3和Na2CO3 氯化钡 白色沉淀 不需要
【解析】解:【查阅资料】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时有碳酸氢钠生成,则可能有碳酸氢钠、碳酸钠两种生成物,故猜想(3)溶质为NaHCO3和Na2CO3;
【设计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9,说明溶液显碱性;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不反应。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同时除去了溶液中的碳酸钠;
【讨论交流】(1)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不需要,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
(2)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NaHCO3和Na2CO3;
【设计实验】氯化钡;白色沉淀;
【讨论交流】(1)不需要;
。
【查阅资料】根据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提出猜想】根据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时有碳酸氢钠生成,进行分析。
【设计实验】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不反应进行分析。
【讨论交流】(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进行分析。
(2)根据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0.【答案】72:11 14.3%
【解析】解:(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12×12+1×22+16×14+65×100%≈14.3%.
故答案为:(1)72:11;(2)14.3%.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答案】6.5 18.3%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至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
65 73 2
x y 0.2g
632=x0.2g x=6.5g
732=y0.2g y=7.3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g40.0g×100%≈18.3%。
故答案为:
(1)6.5;
(2)18.3%。
根据图示可知,至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8页。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