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教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知识必备,人物生平,创作背景,整体感知,划分朗读节奏,边防驻军的鼓声,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何况况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今天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看看诗人如何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理解诗意。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境,品读重点句,体悟思乡怀亲之情怀。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被称为“诗圣”,其诗历来享有“诗史”之称。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月夜忆舍弟杜 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秋夜的边塞传来孤雁的哀鸣。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却都分散在各地,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1、本诗题为“月夜”却不从月夜写起,这是为什么?
作者没有从月夜写起,而是抓住“戍鼓”“雁声”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通过叙写自己的所见和所闻,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战时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既交代了月夜的背景,又渲染出浓重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融情于景。“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露那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4、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教学课件ppt,共16页。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优质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月夜忆舍弟,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读准字音,疏通大意,诗歌赏析,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视听结合,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承上启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月夜忆舍弟》,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