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展开课时跟踪练17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汕头模拟)模型构建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制作一个线性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错误的是( )
A.需要准备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等材料
B.A、T、G、C四种碱基的大小和形状应该相同
C.需要制作两条碱基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
D.末端的磷酸基团可以体现DNA双链的反向平行
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因此需要准备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等材料,A项正确;A、T、G、C四种碱基的大小和形状应该不同,B项错误;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需要制作两条碱基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C项正确;末端的磷酸基团可以体现DNA双链的反向平行,D项正确。
答案:B
2.(2022·广东惠州模拟)研究发现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
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
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
解析: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则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能破坏氢键,DNA双链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项错误;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双链解旋,B项错误;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项正确;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对DNA新链的形成有利,D项错误。
答案:C
3.(2022·北京丰台区模拟)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为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几乎都被15N标记;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不同时期的大肠杆菌,提取DNA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子代DNA的两条链可能都含有15N
B.1号带中的DNA的氮元素都是14N
C.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3号带的DNA为亲代大肠杆菌的DNA
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培养液中含有14NH4Cl,所以子代DNA的两条链不可能都含有15N,A项错误;1号带中的DNA的氮元素都是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B项正确;3号带分布在试管的下端,说明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为亲代大肠杆菌的DNA,D项正确。
答案:A
4.(2022·广东深圳模拟)DNA指纹法在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场提取DNA样本,为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提供有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不同人体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不同人体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不同
C.不同人体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不同人体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相同,都是A、T、C、G,A项错误;不同人体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都相同,B项错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项错误;DNA指纹根据人与人之间的遗传信息不同,遗传信息储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也就是所含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
答案:D
5.(2022·陕西咸阳模拟)将马蛔虫(2n=4)的甲、乙两个精原细胞核DNA双链用32P标记,接着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B.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C.乙在减数分裂Ⅰ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D.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解析: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甲在第1个细胞周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4,A项错误;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在第二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则形成的8个DNA分子中,有4个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另外4个DNA分子都只含31P,而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甲在第2个细胞周期后,有2个或3个或4个细胞含32P,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B项正确;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乙经过减数分裂Ⅰ后,形成的2个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在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有4条染色体含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2或4,C项错误;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将形成4个精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32P,故4个细胞均含32P,D项错误。
答案:B
6.(2022·广东茂名二模)科学家研究发现槲皮素有潜在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槲皮素处理一定数量的胃癌细胞24h后观察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据此推测槲皮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原因不可能是抑制( )
A.细胞的缢裂 B.纺锤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 D.DNA的复制
解析:细胞缢裂发生在分裂末期,若抑制细胞的缢裂,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A项不符合题意;纺锤体形成发生在前期,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B项不符合题意;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若抑制着丝点的分裂,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C项不符合题意;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若抑制DNA的复制,细胞会停留在分裂间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少,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2022·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阶段性考试)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其中G碱基有100个。先将该DNA分子置于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再转入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下列对2次复制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15N的脱氧核糖核酸占100%
B.含14N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占25%
C.2次复制共需要G碱基300个
D.离心处理后,轻密度带占
解析:将含15N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培养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一条链为15N链,一条链为14N链,接着放入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共有4个DNA分子,其中2个全为15N的DNA,另外2个为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分子,即含14N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占25%,A、B项正确;复制两次所需的G碱基数(22-1)×100=300(个),C项正确;离心处理后,只有重带和中带,没有轻密度带,D项错误。
答案:D
8.(2022·广东佛山二模)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中科院李国红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该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
B.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
C.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D.可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来鉴定复制起始位点
解析: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使DNA解旋后并开始复制,A项正确;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B项正确;DNA两条链为反向平行,DNA复制时的多起点双向复制可提高DNA分子的合成效率,C项正确;DNA中不含尿嘧啶,故DNA复制过程中不会利用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D项错误。
答案:D
9.(2022·广东茂名化州模拟)如图表示有关DNA分子中的部分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量,则符合甲曲线变化
B.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G+T)/(A+C)的量,则符合甲曲线变化
C.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A+T)/(G+C)的量,则符合乙曲线变化
D.若x、y分别表示DNA一条链和整个DNA中嘌呤/嘧啶的量,则符合乙曲线变化
解析:DNA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量是互为倒数的关系,此情况不符合甲曲线变化,A项错误;DNA两条互补链中(G+T)/(A+C)的量互为倒数,B项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两条互补链中(A+T)/(G+C)的量是相等的,此情况符合乙曲线变化,C项正确;由于DNA中A=T,G=C,A+G=T+G,嘌呤=嘧啶,嘌呤/嘧啶始终等于1,但DNA一条链中嘌呤/嘧啶的量不确定,D项错误。
答案:C
10.(2022·山东济南模拟)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催化DNA链从5′端向3′端延长。科学家用含有3H的脱氧胸苷掺入到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中,然后分离标记的DNA产物,发现短时间内首先合成的是“较小的DNA片段”,接着出现较大的DNA分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与解旋方向均相同
B.DNA聚合酶将“较小的DNA片段”连接成较大的DNA分子
C.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D.T2噬菌体DNA复制3次后,含有放射性的DNA所占的比例为100%
解析: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且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A项错误;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能将“较小的DNA片段”连接成较大的DNA分子,B项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方式,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项错误;T2噬菌体DNA复制3次后,每个DNA分子均含有放射性的3H的脱氧胸苷,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2022·河北邢台质检)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某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模式图。
解析:(3)据DNA分子中的A占30%,可知T占30%,C占20%,G占20%。当其中的G全部被7乙基化后,新复制的两个DNA分子中G的比例不变,仍为20%。(4)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第二次复制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其中2个DNA分子是亲本链和第二次复制子链形成的,另2个DNA分子是第一次复制子链和第二次复制子链形成的。
答案:(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相同 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配对 (3)20%
(4)如图
课时质量评价18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这是一份课时质量评价18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18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18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7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7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