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12 地表雕刻师精品ppt课件
展开《地表雕刻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外部的哪些自然力量能改变地表形态。
2.探究地球外部自然力量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3.会设计温度、风改变地表形态的模拟实验。
【教学重点】
探究地球外部自然力量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
会设计温度、风改变地表形态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页岩,镊子,酒精灯及其配套器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出示图片提问: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是什么力量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学生汇报:地震、火山喷发、大陆漂移等。
师:除了地震、火山喷发、大陆漂移这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还有什么力量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本节课就来研究地球外部哪些力量也能改变地表的形态。(板书课题)
二、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1、师出示图片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利用已有的知识,开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能改变地表形态吗?是如何改变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太阳代表温度变化这种自然力量。白天,太阳暴晒地表的岩石,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晚上气温降低,岩石体积收缩。夏天,岩石体积膨胀,冬天岩石体积收缩,长年累月,岩石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最后无法承受而破碎。说明温度的变化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生2:风有力量,既能携带沙砾磨蚀大岩石的底部,也能将小的碎石、沙砾、土壤颗粒搬离原来的地方。在风力作用下,可形成不同的风蚀地貌形态。说明风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生3:流水和海浪都有力量,一方面能携带水中沙砾持续磨蚀、切割、冲击大岩石的水下部分,改变河道形状,另一方面能利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解岩石。此外,岩石碎块被雨水冲刷到山脚下,一些碎石落入河中,被河水长时间地冲刷,棱角在不断地摩擦中变光滑了,就变成了圆圆的卵石。说明流水和海浪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生4:冰川在岩石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会磨蚀岩石,破碎岩石的表层。说明冰川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2、师:除温度、风、流水、冰能改变地表的形态外,还有其他外部力量也能改变地表的形态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陨石撞击、植物生长、动物生命活动、人类活动等也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3、师生小结: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至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如地震、火山喷发、大陆漂移等;另一方面来至于地球外部力量,如温度、风、流水、冰、陨石撞击、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等。地球内部力量带来的变化较大、较快,地球外部的力量带来的变化较小、较慢。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学生地球外部自然力量——太阳、风、水、冰川、海浪也能改变地表形态,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到困惑——激发了探究的求知欲。]
三、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1、师提问:如何设计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呢?
2、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3、师生小结:
实验名称:岩石的变化是否与温度的变化有关。
实验材料:
坩埚钳、薄片页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水槽。
实验设计: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薄片页岩。在酒精灯的外焰上
加热一段时间后,将页岩迅速浸入水中。
(2)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
(3)反复几次,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
4、师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
生1:实验现象: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破碎。
生2:实验分析:反复加热和冷却石块,较好模拟了自然界季节或昼夜的温差。在给岩石加热或侵入冷水时,岩石外层与内部受热不均,热胀冷缩的程度不一样,长期不均匀的热胀冷缩交替会使岩石逐渐破碎。
生3:实验结论: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发生破碎的现象。
四、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1、师提问:如何设风对岩石的影响实验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师生小结:
实验名称:岩石的变化是否与风有关。
实验材料:
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
实验设计:
(1)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
(2)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3)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4)观察托盘里的情况。
2、师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
生1:实验现象: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
生2:实验分析:用吸管吹风,模拟的是自然界中风对地表的影响。玉米碎粒和玉米粉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碎石和小沙粒。
生3:实验结论:风具有搬运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
五、分析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1、师出示图片提问:温度、风、水等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破碎的岩石是因为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生2:岩石女王头像是因为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
生3:海边沙丘是因为海风和海水搬运沙粒堆积成沙丘。
生4:亚马逊河是因为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生5:海蚀拱桥是因为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拱桥;
生6:溶洞是因为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地球表面始终处于( )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 )的力量外,( )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主要是( )、( )、( )在不停的改变地表形态。
二、判断题
1、岩石坚硬无比,所以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2、地球表面一直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 )
3、岩石受热不均会导致岩石破碎。( )
4、风不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起来。( )
5、地球内部的力量影响了地表的形态,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
三、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将一薄片页岩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将烧热的页岩立即放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1、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燃着的酒精灯代表自然界中温度较( )的环境。
3、实验中,当岩石受热不均,有的地方( ),有的地
方( ),如此反复,岩石就会破碎。这种现象被
称为( )。
4、这个实验属于( )。【选填“对比实验”或“模拟实验”】
5、自然界中,能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还有( )和( )等。
【板书设计】
12.地表雕刻师
内部因素:地震 火山、大陆漂移
外部因素:温度 水 风 陨石撞击 人类活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12 地表雕刻师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12 地表雕刻师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地表雕刻师》第二课时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地表雕刻师》第二课时教案docx、12岩石的成因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表雕刻师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表雕刻师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2《地表雕刻师》课件pptx、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2《地表雕刻师》教案docx、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2《地表雕刻师》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3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3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光的反射》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光的反射》教案docx、制作一个潜望镜mp4、月光是从哪里来的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