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0分)
1.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迫使部分森林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四肢着地逐步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前肢获得解放的古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在群体交流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营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
A. 使用语言交流 B. 两足直立行走 C. 学会制造工具 D. 用火烧烤食物
2. 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B.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C. 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子宫
D.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产出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3. 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身体的形态和功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变化的是( )
A. 身高突增 B. 性器官迅速发育 C. 肺活量显著增大 D. 头发不断长长
4. 随着身体的发育,同学们需要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得更多的营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B. 人体可以消化膳食纤维
C. 无机盐是指食物中添加的食盐 D. 人体每日需摄入大量维生素
5. 消化道由多个器官组成,下列关于消化道部分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口腔中有牙齿和舌,能将食物切断、磨碎和搅拌
B. 胃能蠕动搅磨食物,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C. 小肠内壁有大量的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大肠内没有绒毛状突起,不能吸收由小肠推送来的任何物质
6. 为保证身体健康,我们不仅要做到均衡膳食,还应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相关做法科学的是( )
A. 速食食品替代正餐 B. 吃水果前用清水浸泡冲洗
C. 经常不吃早餐上学 D. 不爱喝水,而喜欢喝饮料
7. 学习了生物学后,同学们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不随地吐痰、吃饭时不大声说笑、不大声喊叫。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痰是在咽部形成的 B. 大声喊叫易使声带受损
C. 咽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 D. 吃饭时说笑易使食物进入气管
8. 如下表是某人统计的每小时在不同活动中的耗氧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
A. 相同时间内,睡眠需要的能量最少
B. 耗氧量的多少与活动消耗的能量有关
C. 相同时间内,散步时的呼吸频率比“坐”慢
D. 对人体健康来说,慢跑是科学有效的活动
9. 当你游泳时屏住呼吸,时间稍长会感觉到很难受,这是因为此时人体无法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B. 呼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 通过气体扩散,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D. 血液中的氧气通过红细胞运送到组织细胞
10. 人在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会丢失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此时血液成分中含量降低的是(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他观察到的血管及血液在不同的管中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中的血液将汇集到①
B. 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 ②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D. ③中血液的流速比①中慢
12.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至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因此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时需及时输血。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内血量不影响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B. 输血前必须了解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C. 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D. 抢救大出血的病人需要输入全血
13.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部分),与①中液体相比,健康人②中液体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水
B. 血细胞
C. 尿素
D. 无机盐
14. 小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情况下,测定自己在完全休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时,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水分散失途径
汗液(毫升)
尿液(毫升)
呼出气体(毫升)
休息(一天)
100
18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600
A. 人体排出水分有多种途径
B. 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C. 运动时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较休息时少
D. 运动这一天比休息这一天排出的水量要大许多
15. 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而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眼球通过调节角膜的曲度,能使人看清楚远近的不同物体
B. 眼球通过控制瞳孔放大或缩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 外界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等折射后,落在视网膜上可形成物像
D. 视觉神经将视网膜获得的信息传给大脑特定区域才能产生视觉
16. 临床发现,有的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是已经丧失说话能力,只能发出单个声音,该病人受损的部位是( )
A. 脊髓 B. 小脑 C. 脑干 D. 大脑
17. 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继续生长为大蝌蚪,但不能发育成蛙。在饲养缸的水中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
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停止生长 D. 甲状腺激素可调节蝌蚪发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8. 某同学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各消化腺大致分泌的消化液数量如下表:
消化腺名称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消化液名称
唾液
胃液
①
胰液
肠液
消化液数量(毫升)
1500
2000
500
1500
1500
(1)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最终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______ ,这就是消化的过程。
(2)表中①是______ ,它对______ 具有促进分解的作用。
(3)胰腺能分泌胰液,其内部的胰岛能分泌胰岛素,简要说出两种分泌物在人体内输送方式的不同点:______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消化道内,______ 中消化液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从这一角度推测,该器官具有______ 功能。
19. 血液循环的发现经历了人们长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伦认为人体左、右心室间的肌肉壁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可经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在血管中湖涨潮落般地往复运动。16世纪,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体左、右心室间的肌肉壁上并没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是经过肺到达左心室。17世纪,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心室容纳的血液为56.8克,心跳每分钟72次,则一小时内由心脏压出的血液应为245.4千克,这相当于人体重的三到四倍,这一结果彻底否定了盖伦的错误学说。
材料二:17世纪及之后,大量实验证明,人的心脏就像“水泵”,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舒张时静脉中的血液又流回心脏。心脏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依据哈维的实验结果______ (填“能”或“不能”)推断血液在体内是循环的,理由是______ 。
(2)据材料二,血液流经心脏时先后经过的结构是:静脉→ ______ →动脉。当心室收缩时,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处______ (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3)经研究发现,人体左、右心室中血液的含氧量不同,其中含氧量较高的血液存在于______ (填“左心室”或“右心室”)里。
(4)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在体内循环流动,这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义是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0. 19世纪早期,俄罗斯科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复杂反射的实验,如图呈现了“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建立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狗接受食物刺激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______ 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唾液腺属于该结构基础的______ 。
2)实验前,铃声对狗分泌唾液来说是无关刺激;实验中使这只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______ ,其建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 。
(3)在狗已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反射”后,若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则这种反射______ (填“能”或“不能”)持久存在下去。这种现象对你学习的启示是______ (答出一项即可)。
21.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当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变成酸雨降落到地面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植物枯萎、植被退化。为探允酸雨是否对植物牛存有不利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模拟探究实验:
选取100粒绿豆种子,均分放至A、B两个实验盘中,每天定时取等量的清水喷洒A实验盘中的种子、取等量pH为5的溶液(模拟酸雨)喷洒B实验盘中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的种子数记录如下:
组别
种子数/粒
每天定时定量喷洒
温度
发芽数/粒
A
50
清水
20°C
44
B
50
pH为5的溶液
20°C
6
回答下列问题。
(1)B组种子发芽率为______ 。
(2)该实验设置A组为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 。
(3)依据本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该实验中,你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是______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列出一项即可)。
(4)人类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污染性气体排放的持续治理,酸雨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人类活动依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______ (列出一项即可),你能为减少人类对环境破坏所做的事有______ (列出一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从猿到人的进化: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故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B。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熟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A正确;
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B正确;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胎盘呈扁圆形,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C错误;
D、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D正确。
故选:C。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体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解: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此时体形开始发生变化,A正确。
B、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B正确。
C、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心脏的收缩能力提高和肺活量显著增大,C正确。
D、头发不断长长,不是青春期发育变化的特点,其它年龄阶段如儿童期、成年期等也有此变化,D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
掌握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在更新的物质基础,所以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A正确。
B、人体可以消化膳食纤维。B错误。
C、人体需要的无机盐有很多种,食盐在主要含无机盐钠、所以“无机盐是指食物中添加的食盐”的说法是错误的。C错误。
D、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5.【答案】D
【解析】解:A、食物入口后,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磨碎食物,A正确。
B、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由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B正确。
C、小肠内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正确;
D、大肠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错误。
故选:D。
(1)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
(2)大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无消化功能。
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6.【答案】B
【解析】解:A、速食食品替代正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A错误。
B、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喷洒过农药,通过清水浸泡冲洗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B正确。
C、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危害身体健康,C错误。
D、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每天要喝足量的水,利于身体健康。饮料不能代替饮用水,因为饮料含糖较多,易造成肥胖,D错误。
故选:B。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主要考查的是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知识,注意掌握。
7.【答案】A
【解析】解:A、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可见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A错误。
B、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有显著的变化,如长度、宽度、厚度明显增加,充血、肿胀等,很容易受伤。为了保护声带,应避免大声尖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B正确。
C、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正确。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D正确。
故选:A。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8.【答案】C
【解析】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睡眠耗氧量最少,故需要的能量可能最少,正确;
B、呼吸作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水+能量,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故耗氧量的多少与活动消耗的能量有关,正确;
C、相同时间内,散步比坐每小时耗氧量多,故散步时的呼吸频率比“坐”快,错误;
D、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慢跑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低、节奏较慢,长期坚持有益健康,正确。
故选:C。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呼吸频率越快,呼吸深度越深。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A、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引起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A正确。
B、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引起胸廓的上下左右径缩小,B错误。
C、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C正确。
D、血液中的氧气在血液中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红细胞运送到组织细胞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B。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的过程及其原理。
10.【答案】A
【解析】解: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人在严重腹泻的情况下,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此时血液成分中含量降低的是血浆。
故选:A。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11.【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①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②中的血液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②中的血液将汇集到①,A正确。
BC、图中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C正确
D、③中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①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③中血液的流速比①中快,D错误。
故选:D。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是静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动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2.【答案】A
【解析】解:A、每个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次失血超过1500毫升以上时,就会严重影响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A错误;
B、大量输血前,一定要检查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是否适合,因为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C正确;
D、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抢救大出血的病人需要输入全血,D正确。
故选:A。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 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 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体的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
13.【答案】B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①肾小球中的液体是血液,②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因此正常情况下,血液与原尿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故选:B。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14.【答案】C
【解析】解:A、排尿是人体排出水分的重要途径,人体内的水分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皮肤排出汗液也能排出体内水分,A正确。
B、由图可知,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B正确。
C、由图可知,运动时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较休息时多,C错误。
D、由图可知,运动这一天比休息这一天排出的水量要大许多,D正确。
故选:C。
排泄是组织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只要熟练掌握了排泄的概念、途径及意义,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A、晶状体曲度的变化使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小,所以眼球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错误。
B、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所以眼球通过控制瞳孔放大或缩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B正确。
C、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等,在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下,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C正确。
D、视网膜上有许多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最终形成视觉,D正确。
故选:A。
1.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
2.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
3.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与语言无关,A错误。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与语言无关,B错误。
C、脑干主要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与语言无关,C错误。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该病人已经丧失说话能力,表明受损的部位是大脑中的语言中枢,D正确。
故选:D。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意可知:此实验中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正确;
BC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不会停止生长,蝌蚪能继续发育成大蝌蚪,但不能发育成蛙,BD正确;C错误。
故选:C。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 胆汁 脂肪 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 小肠 消化
【解析】解:(1)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的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这些物质可以被细胞吸收,该过程就是消化的过程。
(2)表中①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块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3)胰腺是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胰岛是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各处。
(4)表中显示,唾液在口腔,胃液在胃内,胆汁、胰液、肠液都在小肠内,所以小肠中的消化液种类和数量最多,消化液与消化过程有关,从这一角度推测小肠具有消化的功能。
故答案为:(1)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
(2)胆汁;脂肪
(3)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
(4)小肠;消化
根据题干,表格中①是胆汁。
掌握人体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能 每小时心脏压出的血液是245.4克,这样大的血量是不可能即刻生成或同一时间由静脉储存,因此血液是在体内循环的 心房→心室 关闭 左心室 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解析】解:(1)哈维的实验结果能推断血液在体内是循环的,因为每小时心脏压出的血液是245.4克,这样大的血量是不可能即刻生成或同一时间由静脉储存,因此血液是在体内循环的。
(2)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血液流经心脏的顺序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力增大,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被压入动脉。
(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是因为它与主动脉相连,能将血液泵出心脏,右心室连接的是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4)心脏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 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故答案为:(1)能;每小时心脏压出的血液是245.4克,这样大的血量是不可能即刻生成或同一时间由静脉储存,因此血液是在体内循环的;
(2)心房→心室;心室;关闭;
(3)左心室;
(4)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 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掌握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非条件反射 反射弧 效应器 铃声和食物的多次结合 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不能 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解析】解:(1)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狗接受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反射的过程中,唾液腺受到神经信号的控制,从而分泌唾液,做出对食物刺激的反应。所以唾液腺属于该结构基础的效应器。
(2)实验前,铃声对狗分泌唾液来说是无关刺激;实验中使这只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铃声和食物的多次结合。其建立成功的标志是:即便不喂食物,只要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3)条件反射需要强化刺激,如果不强化刺激的化,已经建立的反射也会消失。假如在狗已经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这种反射就会消退,这种反射不能持久存在下去。这启示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故答案为:(1)非条件反射;反射弧;效应器;
(2)铃声和食物的多次结合;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3)不能;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如不强化也会消退。
熟练掌握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是答题关键。
21.【答案】12% 形成对照 酸雨会使种子发芽率降低 种子的发芽率 应再设置pH为4的溶液、pH为3的溶液作为实验组,重复实验 汽车尾气 提倡低碳绿色出行
【解析】解:(1)B组50粒种子有6粒发芽,发芽率为12%。
(2)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即设置对照组,变量为酸雨,形成对照。
(3)清水组,种子发芽率为88%,而酸雨组发芽率仅为12%,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酸雨会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判断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是种子的发芽率。为使实验更加可靠,应设应再设置pH为4的溶液、pH为3的溶液作为实验组,重复实验,若实验结果相同或相似,可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存有影响。
(4)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提倡低碳绿色出行,自行车上下班。
故答案为:
(1)12%;
(2)形成对照;
(3)酸雨会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率;应再设置pH为4的溶液、pH为3的溶液作为实验组,重复实验;
(4)汽车尾气;提倡低碳绿色出行。
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
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