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1.结合史料,分析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基本史实及发展趋势,了解官吏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把握科举制的兴起和发展的基本史实,辩证地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等素养3.了解隋唐至宋元时期监察制度和官吏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培养时空观念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1)汉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2)汉朝的选官制度。①察举制。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微思考1材料 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和廉各一人。六年时间过去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从此,察举制才得以顺利推行。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察举制下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认识察举制?提示:标准:儒家道德和廉洁。认识:一方面,察举制下人才选拔的范围更加广泛,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更多为官或晋升的机会;另一方面,察举制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2.官吏考核制度(1)秦汉时期:上计制。
(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3.监察制度(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 御史大夫 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 刺史 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
2.官吏考核制度(1)隋唐时期的官吏考核制度。①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标准:唐朝以 品德 和 才能 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监察制度(1)隋唐时期的监察制度。
(2)宋朝: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 台谏合一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元朝的官员选拔制度(1)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2)元朝在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
3.明清时期的官吏考核制度
4.监察制度(1)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 都察院 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3)内容。①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 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 ②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微思考2材料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南北分卷制度实行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为了避免因南北方地域差异而导致的录取不公平现象,明政府实行南北分卷制度。影响:缓解了南北方举子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保证了北方举子的录取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的均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一 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宋朝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唐宋选官制度的作用。提示:变化趋势:进士出身为相者所占的比例增加;入仕途径由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其他入仕途径所占比例减少);入仕途径逐渐多样化。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素养阐释材料一表格反映了唐朝至宋朝入仕途径的变化,据此可知进士出身为相者所占的比例增加,入仕途径由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呈现逐渐多样化趋势,并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唐宋选官制度的作用。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材料二 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表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问题探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进士时空数量分布的特点及成因。提示:特点:北方籍进士数量持续下降,南方籍进士处于垄断上升态势。成因:南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南方地区教育较为发达;南方地区社会相对稳定。
素养阐释材料二表格体现出北方籍进士数量持续下降,南方籍进士处于垄断上升态势。北宋时期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重变化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考查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的素养。
核心归纳科举制的影响(1)积极作用。①选拔人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②巩固统治: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③推动读书风气盛行:客观上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形成了向心力。④提高行政效率: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2)消极影响: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统治者选拔有进步思想的人才。
学以致用下表是宋朝宰相的祖辈任官情况表,表格反映出两宋时期(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世家大族影响巨大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A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看出两宋时期出身于“无官职记录”家庭的宰相数量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平民有机会在朝中担任宰相,可见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及功能的加强,社会阶层流动加强,A项正确,D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出身于高、中级官员家庭的宰相数量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在减弱,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
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材料一 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其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隋唐时期和宋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也随之日益完善。唐朝的监察机构分为谏官组织和御史台两部分。谏官负责规劝皇帝,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台实行分署办公,成立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在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率领之下各司其职,构成一个严密的中央监察系统。宋朝实行台谏合一制度,除了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外,还有皇帝派遣的“通判”负责对各州官吏的监察。元朝比较重视监察制度的规范化,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如《设立宪台格例》是中国监察制度历史上第一部完
整的中央监察法规。——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元三代监察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
提示:(1)特点: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分割或制衡相权;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2)表现:监察系统趋于严密;监察机构权力扩大;监察法规逐渐完善。
核心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影响(1)发展历程。①先秦时期(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②秦汉时期(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负责监察,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整的监察体系。③隋唐时期(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④宋元时期(强化阶段):宋朝设独立机构谏院,元朝制定整套监察法规。⑤明清时期(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2)影响: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然而基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学以致用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随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的,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由此可以推断出( )A.学者认为古代监察制度属于应该摈弃的糟粕B.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要求统治阶级内部实现民主C.古代监察制度体现了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D.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核心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发展、完善,由此可以得出,监察制度下监察官员对官员的监督体现的是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故C项正确。
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要追溯到汉朝的察举制。但就汉朝察举制度的原始用意而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要追溯到汉朝的察举制,但其原始用意是以品德和才学举官,从这个角度讲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具有进步性,值得肯定,故C项正确;A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排除;题干材料并未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进行比较,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对科举制和察举制进行比较,排除D项。
2.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A.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科举制、察举制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知反映的是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材料“金榜高悬姓字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依据考试选官的科举制,故C项符合题意。
3.汉朝皇帝的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汉景帝时的晁错、汉武帝时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在一定程度上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故A项正确;御史大夫属于外朝官员,不能体现内朝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御史大夫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也没有反映御史大夫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D项错误。
4.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可用于研究( )进士题名碑这些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1 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A.分封制 B.监察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设有进士科目,故D项正确;分封制是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A项;监察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家世、道德和才能,排除C项。
5.明仁宗指出:“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故“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实行这一办法的主要目的是( )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可知南北科举取士人数大致均衡,这有利于均衡政治势力,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桓灵时谣》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摘编自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三《隋唐五代》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培养·史学思维,1选官制度,豪强大族,中央集权,2考核制度,3监察制度,御史大夫,1隋唐,2宋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堂教学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洋务运动,经济特科,时务策,大学堂,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文官考试,考试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上计制,官员赏罚,中央集权,御史大夫,巡视监察,阶级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