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168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168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168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世人瞩目;课堂上刘洋做了一个“水球变懒”的实验,当她用针管向水球吹气,水球摆动幅度很大,如图甲所示;当她将一个小钢球置于水球内后,用同样大的力吹气,水球摆动幅度很小,变懒了,如乙图所示;由甲图可以说明力不仅能改变水球的形状还可以改变它的______;乙图中加入小钢球后,质量变大,______也变大,摆动起来就不容易。
2.认真观察并深入思考是我们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从局部放大的图中可以看到,雾凇是由针刺状冰晶组合而成,说明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没有经过______(选填“凝固”、“液化”或“凝华”)过程;雾凇大多出现在天气突然变冷的夜间,说明它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热量;用放大镜观察雾凇时,为了看到更大一点的像,会把放大镜远离雾凇一点,这样相当于让物体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焦点,像就变大了。
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夹砖器竖直提起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泥建筑砖块静止在空中。若每块水泥砖质量为1kg,则夹砖器对两块砖的总摩擦力为______N,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g=10N/kg)
4.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的“筒车”汲水装置。水流冲击水车转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水车轮子的______能;水车转动又提高了少部分水的高度,其实质是水流通过“筒车”这个机械装置,把自己整体的动能转化为一部分水的______能,达到了汲水浇田的目的。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示数变大的电表是______,灯泡的亮度将______,整个电路所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
6.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所示,按图1连接时A表有示数,LED发光;将LED两极反过来如图2连接时A表无示数,LED不发光。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两种情况下LED的电阻是否相同: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简述你判断过程______。
二、单选题
7.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
A.一张普通作业本纸的质量约为10g B.学校所用普通课桌高度约是1.50m
C.一般人的举力最大可达到50000N D.一般人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0.8s
8.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热量与其温度变化的图象。从图象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是铅块的三倍
B.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后铜块内能是铅块的三倍
C.质量相同时铜的比热容才是铅比热容的三倍
D.固体状态时,铜的比热容是铅比热容的三倍
9.如图所示,是我国辽宁号航母在海面上行驶,航母在全速航行时发动机的声音是很大的。下列关于在航母上空500m飞行的海鸥与甲板上的战士听到航母发动机声音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鸥听到声音的音调高 B.战士听到声音的音调高
C.海鸥听到声音的响度小 D.战士听到声音的响度小
10.一个苹果漂浮在水杯中,如图所示。若将其切成两块,重新放入水中,其中半块沉底。则余下半块的沉浮情况及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
A.一定漂浮,压强变小 B.一定沉底,压强变大
C.一定漂浮,压强不变 D.可能漂浮,压强不变
1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阻值已知。小明测量步骤如下:①只闭合开关S1,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②闭合开关S1和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则小明本次实验所测量Rx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试管中的水蒸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橡皮塞被水蒸气冲出试管口。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类似内燃机车工作过程 B.该实验过程类似蒸汽机车工作过程
C.蒸气将橡皮塞冲出,蒸气内能增加 D.橡皮塞落地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
三、多选题
13.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400N B.人做功的功率大小为4.4W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8% D.绳子自由端速度是0.06m/s
14.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B.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依靠电磁波来实现
C.核能、风能发电都经过电磁感应转化电能
D.家庭用电时,大功率电器的零线必须接地
四、作图题
15.放在水中的啤酒瓶变短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图所示,一瓶啤酒放在空水槽中时,瓶底附近的一个白色点在A处;当向水槽中加水后,眼睛放在图示位置观察,发现瓶子变短了,水槽底和瓶底附近的白色点升高到了A′处。请画出图示中的眼睛看到白点A的光路图。
16.吊环是有趣的体育运动之一,如图所示,是单杠上的一个吊环,请画出其所受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通过几何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论推理探究。S为发光体,其顶点发出的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无论物体左右怎样移动,这条光线不再变化;从S顶点发出的另一条光线b过光心,其左端点随S的左右移动而移动,但始终绕光心转动,在右边与a的折射光线相交成S的像。由这个几何动态图像就可得到:
(1)当S向左移动时b光线右端沿a的折射光线向上移动,像变______;当S向左移动到无限远时,像成在______,这时的像最小;
(2)反之,当S向右移动,b光线右端沿a的折射光线向下移动,当S移动到______位置时像与物体等大;
(3)当S继续向右移动到左焦点上时,此时b光线沿a的折射光线向下方移动到无限远处,可以认为此时的像是无限大(或不成像)。当越过左焦点继续向右移动,只能作a的折射光线与b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此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继续向右移动,虚像变小;
(4)综合以上理论推理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时,物体靠近______(选填“焦点”或“光心”)像就变大。
18.如图是小强在做“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第1次所测重力如图所示。
(1)请将第一次测量时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次序
1
2
3
4
5
……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______
2
3
4
(2)请在表格纸上自建坐标系,并将上述表格中所列数据对应的坐标点描在坐标纸上并连线______。从所作出的线型上可以猜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从图中也可以推算出:若质量为0.001kg的微小物体的重力约为______N,这个数值实验所用的测力计是测不出来的;
(3)大量实验与验证可得出重力G、质量m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常数g三者的关系式G=______。从小强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分析出该实验地的重力常数g=______N/kg。
1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电源是由四节全新干电池串联组成,有四个分别标有5Ω、10Ω、20Ω、4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A,30Ω”。
(1)请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______;
(2)当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控制______不变,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实现多次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
(3)当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多次实验数据的收集。实验过程中当换用较大的电阻后,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选填“右”或“左”)滑动,以控制电压不变。实验过程中,在不断更换电阻时,需要根据电路现有连接情况,选择合适的电阻,若选择______Ω的电阻将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______;
(4)由以上实验分步结论,可以得出综合结论是:______。用公式表达为:______。
六、计算题
20.小明家的四轮轿车总质量为1.6×103kg,与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08m2。当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600N,每行驶100km消耗的油量为5升。(汽油的热值为3.7×107J/L,g取10N/kg)求:
(1)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以72km/h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汽车以72km/h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效率。
七、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某电饭煲的电路原理图;在实际结构中,电阻R绕制于加热盘内,保温过程中其与加热片共同加热食物,磁钢限温器相当于一个开关,刚开始加热时,磁钢限温器闭合,电热片工作,处于加热状态;当加热温度达到105℃时,磁钢就会失去磁性,限温器断开,食品开始降温;随着温度降低,当温度低于60℃时,双金属片限温开关自动闭合,电路处于保温加热状态;当保温加热温度达到70℃时,双金属片限温开关自动断开,再次开始降温,进行保温循环过程,(磁钢限温器需要人工按压才能再次闭合;假定两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不随温度改变),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原理图中的A、B、C三个插线柱中,______是地线;
(2)加热工作状态时,加热片的电阻是多少______;
(3)保温加热工作状态时,电阻R的功率是多少______?
额定电压/V
220
加热功率/W
880
保温加热功率/W
440
参考答案:
1. 运动状态 惯性
【详解】[1]由甲图可以说明力不仅能改变水球的形状还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2]乙图中加入小钢球后,质量变大,小球的惯性也变大,摆动起来就不容易。
2. 液化 放出 靠近
【详解】[1]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没有经过液化过程,凝华时会放出热量。
[2][3]用放大镜观察雾凇时,为了看到更大一点的像,需要增大物距,放大镜应远离雾凇一点,这样相当于让物体靠近透镜的焦点。
3. 20 0
【详解】[1]工人师傅用夹砖器竖直提起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泥建筑砖块静止在空中。若每块水泥砖质量为1kg,两块砖受到的总重为
G=mg=2×1kg×10N/kg=20N
在竖直方向上,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有
f=G=20N
[2]两块砖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N。
4. 动 重力势
【详解】[1]水流冲击水车,带动水车转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水车轮子的动能。
[2]水车转动又提高了少部分水的高度,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其实质是水流通过“筒车”这个机械装置,把自己整体的动能转化为一部分水的重力势能。
5. 电流表A 变亮 变大
【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2]滑片向右移动时,阻值减小,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
可知,灯泡的电功率变大,灯泡变亮。
[3]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
电流变大,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6. 不相同 电源电压不变,由,可知是电阻不同引起的电流变化
【详解】[1][2]将同一个LED灯分别依次按图1和图2连接时,A表从有示数变成无示数,LED由发光变成不发光,在此电路中改变的只是电源的正负极的连接,其电源大小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分析判断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原因电阻不同引起的电流变化。
7.D
【详解】A.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50g,而5张纸的质量远小于一颗鸡蛋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的高度约为1.60米,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学生高度的一半,即约为0.8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般人可以举起30kg的物体,重力约为
G=mg=30kg×10N/kg=300N
远小于500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人的心跳是1分钟跳动75次,则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由图象可得当铅吸收的热量Q吸=4J时,Δt=6℃,则铅的比热容
铜吸收的热量Q吸′=8J时,Δt′=4℃,则铅的比热容
则
A.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可得铜块的温度是铅块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
B.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铅块,升高到相同的温度,不知道初始温度,无法判断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内能无法判断,故B错误;
C.固体的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与质量无关,故C错误;
D.固体状态时,铜的比热容是铅比热容的三倍,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B.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海鸥和战士听到的发动机的音调是相同的,故AB错误;
CD.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海鸥距离发动机较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小,战士离发动机近,听到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苹果漂浮在水杯中,苹果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将其切成两块,重新放入水中,其中半块沉底,说明这半块苹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另一半苹果的密度一定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余下半块会漂浮在水面上,由于半块沉底,半块漂浮,所以漂浮的半块浮力和原来相同,而沉底的半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原来这半块受到的浮力,即总的浮力变小,排开水的总体积变小,液面降低,由p=ρgh知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详解】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电阻R0被短路,电路为待测电阻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源电压U=I2Rx;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源电压为
U=I1(Rx+R0)
电源电压不变,则
解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B.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过程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类似蒸汽机车工作过程,故A错误,B正确;
C.在塞子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D.橡皮塞落地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3.AB
【详解】A.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人对地面的压力
故A正确;
B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人做功的功率
故D错误,B正确;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
故选AB。
14.BC
【详解】A.核能的获得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故A错误;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很快,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依靠电磁波来实现,故B正确;
C.核能和风能都是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而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C正确;
D.家庭用电时,为了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故D错误。
故选BC。
15.
【详解】连接A′和人眼(水中用虚线,空气中用实线)与水面有个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A点和入射点,根据光的传播方向是从水中到空气中,标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16.
【详解】过吊环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向上的拉力,因为拉力和重力是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二者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17. 小 焦点上 2f 焦点
【详解】(1)[1]当S向左移动时,此时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b光线右端沿a的折射光线向上移动,像变小。
[2]当S向左移动到无限远时,此时b光线几乎与主光轴重合,由图可知,像成在焦点上,这时的像最小。
(2)[3]根据
u=v=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当S向右移动,b光线右端沿a的折射光线向下移动,当S移动到2f位置时像与物体等大。
(4)[4]凸透镜成像时,物体靠近焦点,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8. 1 正比 0.01 mg 10
【详解】(1)[1]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
(2)[2]在表格纸上建立坐标系,描出重力跟质量的对应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从图中也可以推算出:若质量为0.001kg的微小物体的重力约为0.01N。
(3)[5][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像也能发现这两个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由表格中数据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均为g=10N/kg,则G=mg。
19. 电阻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右 40 定值电阻两端所控制的最大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至少为3V,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所选定值电阻阻值必须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0Ω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详解】(1)[1]滑片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故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2][3]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可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得出的结论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4][5][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串联分压的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所以定值电阻两端所控制的最大电压为3V,此时电路的最大电流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在电流表的量程范围内,电流表能安全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
U滑=U﹣UV=6V﹣3V=3V
电压表示数为变阻器分得电压的1倍,根据分压原理,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30Ω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大=1×30Ω=30Ω<40Ω
因此选择40Ω的电阻将无法完成实验。
(4)[7][8]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可知,根据以上实验分步结论,可以得出综合结论是: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达为:。
20.(1)2×105Pa;(2)1.2×104W;(3)32.43%
【详解】解:(1)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等于汽车所受重力G,则
F=G=mg=1.6×103kg×10N/kg=1.6×104N
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速度
v=72km/h=20m/s
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
F牵=f=600N
其功率为
P=F牵v=600N×20m/s=1.2×104W
(3)汽车行驶100km所做的功
W=Fs=600N×100×103m=6×107J
5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qV=3.7×107J/L×5L=1.85×108J
汽车的效率
答:(1)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汽车以72km/h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为1.2×104W;
(3)汽车以72km/h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效率32.43%。
21. B 55Ω 220W
【详解】(1)[1]原理图中的A、B、C三个插线柱中,B接入大地,故B是地线。
(2)[2]加热状态时,只有加热片接入电路,由
得,加热片电阻
(3)[3]保温加热时,是R与R加串联,根据
得,此时电路总电流为
加热片此时功率为
所以,R的功率等于保温时总功率减去加热片的功率,即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8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