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环球影城于2021年9月20日正式开园,开园时间为当天中午12点,闭园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世界环球影城增加至五个,其余四个分别位于美国洛杉矶好菜坞、佛罗里达奥兰多、日本大阪和新加坡圣淘沙,下图为“世界五大环球影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环球影城正式营业当天,图中五个地点中正午人影最长和白昼最短的分别是( )
A. 新加坡、北京 B. 奥兰多、大阪 C. 北京、新加坡 D. 北京、奥兰多
2. 北京环球影城迎来第一位游客时,洛杉矶正值( )。
A. 9月19日早上 B. 9月19日晚上 C. 9月20日早上 D. 9月20日半夜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环球影城正式营业为9月2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非常接近赤道,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五个地点中,北京纬度最高,距离赤道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人影最长,排除AB: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图中五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最低,白昼最短,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北京环球影城迎来第一位游客的时间为北京时间9月20日12时;读图可知,洛杉矶的经度约为120°W,与120°E相差240°,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其地方时为9月19日20时,正值9月19日晚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022年7月14日22时38分,小明在青岛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超级月亮”发生时,从天体运动位置看( )
①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②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③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④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超级月亮”比平常看起来更大、更亮,说明此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离地球距离较近,①正确:地月系位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对于“超级月亮”没有影响,②错误,C、D排除:能够观察到“超级月亮”时应该是农历的十五,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③错误、④正确,A排除、B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38分,即120°E的地方时为22时38分,所以140°E附近为0时,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大致与A、B、C图对应,D图错误。7月14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大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大范围出现极夜,由此可排除A、B选项;综上分析,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C图,故选C。
【点睛】超级月亮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
江心洲(江河中的岛屿))是由心滩不断增大而形成,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下图为著名的橘子洲,它位于湘江长沙段,这里基本上是平直河道,图中东侧为主航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江心洲面积最大的时候应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如果仅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段河流流向及江心洲面积可能增长的方位是( )
A. 向南,西部 B. 向北,南部 C. 向南,东部 D. 向北,北部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图示江心洲位于湘江中,湘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湘江流域降水最少,形成河流的枯水期,冬季湘江水位最低,江心洲周边出露水面之上的面积大,整个江心洲面积最大,D符合题意,排ABC。故选D。
【6题详解】
图文信息表明,橘子洲所处河段是平直河道,图中东侧为主航道,说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流河水向东偏转,东侧的侵蚀作用强于西侧,橘子洲位于北半球,河水应向右偏转,即河流东侧为右岸,故河流自南向北流,排除AC;材料信息表明,江心洲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橘子洲南部为洲头,北部为洲尾,因此江心洲面积可能增长的方位是北部,D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D。
【点睛】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有的江心洲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有的江心洲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它们都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
2022年6月22日小明同学使用香港天文台网站进行探究学习,他在平台上输入某地经纬度后,得到下图所示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图中所示时间为北京时间,粗线是当日的太阳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可能位于( )
A. 圣地亚哥(33°S,70°W) B. 西安(34°N,108°E)
C. 洛杉矶(34°N,118°W) D. 乌兰巴托(48°N,107°E)
8. 推断该日我国驻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79°W,0°)大使馆国旗旗杆影子在当地时间三个时刻的指向变化( )
A. B.
C. D.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示显示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方时)观看太阳仰角为80°,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0°,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得出当地纬度约为:90°-80°+23°26’=33°26’N:北京时间12:50时,当地时间为正午,可知当地经度约107.5°E,该地最接近西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基多在赤道地区,6点日出东北,18点日落西北,正午太阳在正北,因此大使馆国旗旗杆影子6点朝向西南,正午朝向正南,18点朝向东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铬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慢中。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理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读该区域位置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为右图中哪类岩石( )
A. 乙 B. 丙 C. 丁 D. 戊
10. 莫勒国家公园巨大红色岩体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A. 岩浆喷发-冷凝成岩-地壳抬升-岩石氧化
B. 岩浆喷发-冷凝成岩-流水侵蚀-岩石氧化
C. 冷凝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岩石氧化
D. 冷凝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岩石氧化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示物质循环过程可知,沉积物经过④形成丁,可知丁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戊可以转变成沉积物,应为变质岩或岩浆岩,又因沉积岩丁经过⑤可形成戊,则戊只能为变质岩,⑤为变质作用;戊经过⑥转化成甲,则甲为岩浆,⑥为重熔再生;岩浆甲可以转化成乙和丙,则乙和丙为岩浆岩,根据其位置高度,可以进一步判定乙为侵入岩,丙为喷出岩。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丁为沉积岩、戊根据材料“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可知,化石存在于沉积岩,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10题详解】
纽芬兰岛附近海底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铬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沉积岩的特征是:1、层理构造显著。2、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3、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沉积岩是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C.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D. 上覆沉积物主要是内力作用结果
12. 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可信的是( )
A. 图中曾经出现过两次褶皱 B. 仅经历过一次地壳抬升和下沉
C. 岩浆活动发生于石灰岩形成之前 D. 断层发生于岩浆活动之后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石灰岩变质,B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上覆沉积物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岩层有两次不同方向的倾斜,则据此判断该地曾经出现过两次褶皱,A正确;该区域存在两个侵蚀面、三个不同序列的沉积岩层,因此该区域经历了两次地壳抬升,三次地壳下沉,B错误;断层顶部的砂岩层、石灰岩层被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可能晚于图中石灰岩形成的时间,C错误;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A。
【点睛】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软流层。断层发生后,有上覆岩层形成,再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断层形成在花岗岩形成之前。溶洞景观由石灰岩被流水溶蚀、侵蚀造成。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迪纳拉山脉是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山脉,西起阿尔卑斯山,沿亚得里亚海海岸向东南延伸,长达645千米。该山脉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等地貌。下图示意迪纳拉山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迪纳拉山脉形成得益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B.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14. 迪纳拉山脉( )
①南部在冬季溶蚀作用更显著②东侧深受盛行西风影响③西侧森林广布④主要由花岗岩构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迪纳拉山脉西起阿尔卑斯山,沿亚得里亚海海岸向东南延伸,可判断出该山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B正确、ACD错。故选B。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迪纳拉山脉南部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溶蚀作用更显著,①正确;该山脉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距海较近,山脉西侧位于冬季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森林广布,②错、③正确;山脉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说明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④错。①③正确,故选B。
【点睛】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张裂,背向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板块消亡边界,1、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如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2、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新西兰东南部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海浪侵蚀 C. 风力作用 D. 海浪堆积
16. 未来,摩拉基海滩圆形巨石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受风化、剥蚀影响,体积变小 ②矿物质继续结晶,体积变大
③海平面上升,巨石被淹没 ④受风化影响,崩解破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某些巨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由于巨石长期出露水面,受昼夜温差大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岩石开裂,形成龟甲状花纹,其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而风力作用可能只是岩石表面开裂的影响因素之一,C选项表述并无A选项准确全面,排除C,A正确。出露水面以上的巨石有龟甲状花纹,所以与海浪侵蚀无关,B错。该岩石的花纹特点的形成与海浪堆积关系不大,D错。故选A。
【16题详解】
未来,该地的石头受到持续受到外力风化,剥蚀的影响,其体积可能变小。同时,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巨石可能被淹没。巨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也可能崩解破碎,①③①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矿物质结晶体积变大需要覆盖很厚的海泥条件,同时需要漫长的地质时间演化,不是该地巨石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②错。故选B。
【点睛】 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暑假,浙江某中学地理教师带孩子赴象山游玩,在沙滩嬉戏的过程中,潮起潮落间,孩子通过观察向父亲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沙滩上会有一条条小河(沙滩表面细小的水沟)出现?下图为该地理教师绘制的沙滩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对比河流地貌,孩子眼中“小河”形成的外力作用( )
A. 类似于流水侵蚀 B. 类似于流水搬运 C. 类似于流水沉积 D. 两者无可比性
18. 以下关于沙滩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C. 东北方向为海洋 D. 西北方向为海洋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小河”是在沙难上出现的,而且“小河”是沙滩表面细小的水沟,水沟是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对比河流地貌,孩子眼中“小河”形成的外力作用应该类似于流水侵蚀,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根据该地理教师绘制的沙滩局部示意图可知,“小河的走向应该是西南—东北,并在东北方向消失。根据上题可知小河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浪是从海上来的并在沙难上消失,所以东北为沙滩,西南为海洋,CD错;沙滩地势高于海洋水面,所以推测沙滩地势特征东北高西南低,B正确, A错误;故选B。
【点睛】沙难、沙嘴、水下沙坝等是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六、海蚀拱桥等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 气温:由暖到冷再到暖 B. 降雨:由晴朗到阴雨再到晴朗
C. 气压:由高到低 D. 风向:由西北风转到东南风再到东北风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图中①地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适宜洗车,因此,①地洗车指数数值低,A正确;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有降雨天气,洗车指数高,B错误;③地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但随着冷锋移动,将迎来大风降水天气,不宜洗车,洗车指数高,C错误;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降水天气,洗车指数高,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结合上题分析,②、④都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在暖气团,气温较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气温由冷到暖再到冷,A错误;冷锋雨区位于锋后,暖锋雨区位于锋前,因此降雨情况是由阴雨到晴朗再到阴雨,B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变化可知,气压变化是由高到低,C正确;风向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即由西北风转到西南风再到东南风,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甲图为江淮准静止锋,乙图为云贵准静止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 )
A. “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 B. 云贵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
C. 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 D. 昆明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22. 下列关于甲图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
B. “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
C. 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
D. 当副高势力较弱时,江淮梅雨期会缩短,甚至出现“空梅”现象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乙图可知,贵阳处于雨区,“天无三日晴”是贵阳天气的真实写照,A错误。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与云贵高原的阻挡有关,B正确。昆明四季如春,四季变化不分明,C错误。昆明冬季温和,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A正确。“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B正确。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C正确。当副高势力较弱时,准静止锋在江淮停留时间更长,江淮梅雨期会增长,D错误,故选D。
【点睛】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冬季侵袭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源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由于长途跋涉,加上沿途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为减弱,冷空气就逐渐“静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进入冬半年后,因气压带、风带南移,西风带也随之南移。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分成南北两支。北支西风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东等地流向太平洋;南支西风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东流,经印度洋北部进入云南,形成西南暖湿气流,沿准静止锋锋面抬升,在贵州上空形成云系和降水。
23. 下图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 )
A. 甲气流的方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 乙气流是该处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
C. 丙气流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 D. 丁气流加剧了非洲大陆西岸的干燥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全球大气环流图可知,甲为盛行西风,风向稳定,A错误:乙气流为赤道低压,不是该处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错误: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形成沿岸上升补偿流为寒流,加剧了非洲大陆西岸的干燥,D正确。故选D。
2015年9月新加坡持续三周受烟霾困扰,污染指数创新高。起因是苏门答腊岛一带传统农耕方式“烧芭”的方式垦荒,每年6月砍倒树木,8月在热带雨林中放火烧芭、清地,燃后的灰烬可作肥料,利于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另辟新地。“烧芭”时当地正值干旱及强风季节,“烧芭”产生的烟霾飘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邻近国家,新加坡等邻国恰好位于下风向位置,使污染指数不断攀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苏门答腊一带“烧芭”时盛行的“强风”是(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25. 每年6月至8月“烧芭”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较为干旱,其成因正确的是( )
①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
②6月至8月,赤道低压北移,降水少
③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苏门答腊一带“烧芭”时正值每年的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到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①正确;6月至8月,赤道低压北移,降水少,②正确;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盛行西南风,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③正确;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不到,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第Ⅱ卷(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昼长/h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晨线。
材料二:下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圭表示意图”。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
(3)左图中当地球运行至④位置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4)当地球从②位置运行至③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5)右图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左图中______位置(填字母)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______方向,右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_______地区(填纬度范围),这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_______。
【答案】(1)(20°N,135°W)
(2)见右图。画图时要注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同时注意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3)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夜现象。
(4)先变慢,后变快 (5) ①. ④ ②. 南北 ③.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④. 46°52’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日照时间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等为载体,涉及地球公转、自转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信息可知,该图示北极俯视图,此时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发生极昼现象的界线互余,由此可以推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OA对应的地方时为0时,对应的经度为45°E,与OA处于相同经线圈的经线所对应地方时为12时,由OA的经度可以推出12时所对应的经度,也即为太阳直射的经度。因此太阳直射20°N,45°E为0时,135°W为12时,太阳直射点为(20°N,135°W)。
【小问2详解】
作图步骤:第一步,根据材料一和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可知,A、B点在赤道上,所以作AB线并延长可得到赤道;过B点作赤道的垂线,即地轴;在地轴北端可作地球自转方向。第二步,根据“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知C点位于南回归线;作南回归线,并根据对称原则作北回归线等。极圈的确定要根据回归线的位置,先连接BC,然后过B点作BC的垂线,垂线与大圆交于两点,则这两点所在纬度则为南北极圈纬度,进而画出南北极圈。70°S和70°N纬线的确定方法同南北极圈的确定方法。第三步,结合上题分析和条件,70°N以北为极昼,则太阳直射20°N,作20°N、70°N、20°S和70°S纬线;“M点为中心”,可作晨线和太阳光线;作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参见答案图)
【小问3详解】
结合图可知,图1中当地球运行至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夜现象。
【小问4详解】
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当地球从②位置运行至③位置时,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到赤道,从夏至日(6.22)到秋分日(9.23),离远日点(每年的7月初)先近后远,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小问5详解】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到达全年最小值,影长达全年最长,地球公转至④时为冬至日。正午太阳在天空中位于正北或正南,因此影子应朝正北或正南,故“圭”的两端应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观测点以南,因此主要适用于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等于46°52’,不随纬度变化。
27.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近年来,图中A河流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答案】(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发现。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4)上游大坝在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小题,涉及到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且岩石类型主要是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图中部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海底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向上拱形成背斜,露出海平面形成岛屿。
【小问2详解】
图中甲河谷位于背斜的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疏松,容易受到流水、风力等外力的侵蚀,图中甲河谷长期受到流水侵蚀,形成河谷。
【小问3详解】
不能发现。图示甲区域为背斜,可能有石油、天然气,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是储油良好构造,是地下水的良好存储构造。
【小问4详解】
图中可见,河流上游建设大坝,枯水期水源受到拦蓄,使下游河水减少,入海河水减少,使海水倒灌;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水倒灌;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一些季节降水减少,入海径流减少,海水倒灌;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也可引发河流减少,海水倒灌。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1)说明圣母河下游牛轭湖发育的过程。
(2)从地质作用(即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图示南部区域含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3)说明含有大颗粒的金矿石主要沉积在甲处附近的原因。
(4)推测大部分淘金者来圣母河淘金的季节及原因。
【答案】(1)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侧蚀作用强烈,易成河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由于流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截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
(2)内力挤压作用使岩石(层)易发生断裂;南部山地地区降水较多,岩石裂隙易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谷和裂隙,含有金矿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不断出露。
(3)圣母河上中游分界点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出山口前,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含有金矿的砾石;出山口后,地势趋平,流速减慢,比重大的大颗粒岩石(砾石)首先在此沉积。
(4)冬季(或旱季)。该区域虽降水丰沛,但季节变化显著,每年6-8月为当地的旱季,含有沙金的沙滩出露较多;同时,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圣母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内力作用、水文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圣母河下游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向下侵蚀减弱,使河流越来越弯曲,易成河曲;受惯性等作用,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进一步使河流弯曲,促使河曲不断发育,由于流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河岸,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干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该区域处干板块的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南部地区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同时,内力作用也使得南部地区岩层易发生断裂,裂隙发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变化大,加之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流水侵蚀能力较强,流水侵蚀使得南部地区峡谷和裂隙发育,最终使得含有金矿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出露地表。
小问3详解】
沙金形成之后由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河流侵蚀搬运作用不断向河流下游运动,甲处位于圣母河上、中游分界点,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落差大,流速较快,出山口后,地势趋平,流速减慢,颗粒大的易在此沉积。因此大颗粒的金矿石主要沉积在甲处附近。
【小问4详解】
该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涉水活动的时间应选择在枯水期。所以当地淘金者选择淘金的季节应为当地的冬季(或旱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每年6-8月为当地的旱季,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沙滩出露面积大,便于发现沙金。同时,旱季降水少,多晴天,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流速慢,开采沙金的安全性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2021年某月,青岛市经历了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下表示意该时段的相关天气信息。
日期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气温(℃)
3~12
-4~8
-7~-3
-9~-4
-8~-3
-4~4
天气变化
晴
14时由晴转阴
阴
白天小雪夜晚多云
晴
晴
风力风向
(1)指出影响本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画出示意图(要求标出气团名称,运动方向,雨区)。
(2)23日与24日最高气温差异较大,从时间角度分析其原因。
(3)说明青岛本次降雪的形成条件。
【答案】(1)冷锋(系统);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前后,该地23日14时之前为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受冷气团的持续影响,最高气温降幅较大;24日为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最高气温低。
(3)影响该城市的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充足;暖气团被迫抬升,气温下降且达到凝结温度;冷气团势力较弱,作用时间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岛市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气温差异的原因与形成降雪的条件分析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表格的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带来阴天、降雪、降温的天气,符合冷锋过境时的特征,因此是冷锋天气系统,冷气团向暖气团推移,暖气团被迫抬升,雨区出现在锋后。
【小问2详解】
由表格可知,23日14时由晴转阴,14时为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天气状况为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最高气温较低,加上持续的偏北风影响,气温持续下降,导致24日最高气温明显低于23日。
【小问3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22日该地吹3级的南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为降雪提供充足的水汽;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占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气温下降达到凝结的温度;由于冷气团的移动速度慢,作用时间长,容易形成降雪。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气或气象预报预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21年1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乙高压区气流运动状况(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2)分析图中东北部甲低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3)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A处附近)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
(4)我国北方即将可能遭受什么气象灾害? 说明此季节北方此灾害多发的原因。
【答案】(1)水平方向: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2)温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在太平洋上保留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
(3)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暴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4)寒潮。多发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地梯度大,风力大:我国北方距亚洲高压源地(蒙古西伯利亚)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洲部分地区1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等压线的判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锋面气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平方向上,高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气流呈辐散状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当地位于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形成顺时针旋转辐散的气流。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高空向地面下沉补充(或空气冷却下沉)。
【小问2详解】
图中显示,东北部甲低压中心纬度较高,位于副极地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南移至60°N以南;此时亚欧大陆因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保留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上,形成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日本北海道西部位于低压槽附近,与甲低压中心构成锋面气旋,结合锋面气旋的判读,A处附近锋面应为冷锋,且逆时针方向运动,所以A处附近即将经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时,该地受锋面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暴雪天气。冷锋过境后,该地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朗。
【小问4详解】
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南侧形成了强大的亚洲高压,强大的气压将会迫使寒冷气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我国北方即将遭受大风、降温的寒潮天气。1月为冬季,亚洲高压强,而我国北方离亚洲高压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大;由于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大,导致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强劲,导致我国很容易受到寒潮影响。
精品解析: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建设“木制小亭”的原因是, 田纳西河流域, 下图中a、b、c三处分别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 武汉都市圈形成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