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寨卡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结构层次
B. 寨卡病毒能引发疾病,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C. 寨卡病毒具有的唯一细胞器为核糖体
D. 寨卡病毒不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没有细胞器,没有拟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且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因而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寨卡病毒在活细胞中寄生,因而能引发疾病,其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也不会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B错误;
C、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会有细胞器,C错误;
D、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物,没有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能力,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因而不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生长,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
B. DNA、磷脂分子都含有腺嘌呤,其元素组成都是C、H、O、N、P
C. 镁元素与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构成有关,铁元素与血红蛋白的构成有关
D. 胰岛素、细胞膜、脂肪共有的化学元素只有C、H、O
【答案】B
【解析】
【分析】1、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组成,含有的元素是C、H、O、N、P;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
2、无机盐的功能有: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详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因此被称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A正确;
B、ATP含有腺嘌呤,磷脂不含腺嘌呤,两者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B错误;
C、镁元素与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构成有关,铁元素与血红蛋白的构成有关,C正确;
D、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胰岛素、细胞膜、脂肪共有的化学元素只有C、H、O,D正确。
故选B。
3. 下图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③是胞嘧啶,则该核苷酸一定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B. 蓝细菌细胞内的②只有一种
C. 人体遗传物质中的③有5种,②有2种
D.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②③方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由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2、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
【详解】A、若③是胞嘧啶,则该核苷酸可能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也可能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蓝细菌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②五碳糖有2种(核糖或脱氧核糖),B错误;
C、人体遗传物质是DNA,DNA中的③有4种(A、T、C、G),②有1种(脱氧核糖),C错误;
D、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的五碳糖是核糖;DNA的含氮碱基是A、T、C、G,RNA的含氮碱基是A、U、C、G,两者不同点表现在②③方面,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膜、视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膜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
C. 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
D. 生物膜将不同的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可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和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主要有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正是由于丰富的生物膜系统上附着着多种多样的酶,各种化学反应得以有序而高效的进行,在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方面,生物膜系统也发挥重要作用。
【详解】A、视网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不同细胞膜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B正确;
C、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C正确;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A。
5. 下列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B. 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C. 核糖体含有核酸,具有膜结构
D. 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中心体:存在于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A错误;
B、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B正确;
C、核糖体含有核酸,但不具有膜结构,C错误;
D、并非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D错误。
故选B。
6.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 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答案】B
【解析】
【分析】1、线粒体:①分布:普遍存在真核细胞中;②结构:双层膜;③成分:线粒体基质中存在DNA,RNA;④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中心体:①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②结构:无膜,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③成分:蛋白质。④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
B、①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必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再吸收丙酮酸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B正确;
C、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C错误;
D、②中心体和④核糖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不含磷脂,D错误。
故选B。
7.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 )
A.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
C.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的主要场所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有两个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由于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而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
B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但题干中没有涉及,BC错误;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A。
8. 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植物根尖的幼嫩细胞来观察
B. 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 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活细胞来观察
D. 用于制片的叶片应保持干燥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形态和分布。
【详解】A、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用来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A错误;
B、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的,所以活细胞的细胞质不是静止的,B错误;
C、叶绿体小的细胞不容易观察,叶绿体太多会重叠在一起,都会影响观察,因此要选择含叶绿体少而大的活细胞来观察,C正确;
D、用于制片的叶片要保持湿润,否则叶片细胞会失水,影响观察,D错误。
故选C。
9.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了一个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
A. 高 B. 低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某同学观察到了一个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或者质壁分离平衡状态。若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若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若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浓度相等。因此,无法判断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
故选D。
10. 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植物体中有水分集流,植物体的水分集流是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实施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个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植物细胞不属于水分集流
B. 水分集流通过通道蛋白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C. 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D. 若水通道蛋白遭到破坏,水分子也能进出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植物体中有水分集流,该过程是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实施的,即该过程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且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详解】A、由分析可知,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单个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植物细胞不属于水分集流,A正确;
B、水分集流通过水通道蛋白是易化扩散,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B正确;
C、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该过程中水分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错误;
D、若水通道蛋白遭到破坏,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 细胞膜两侧各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C. 性激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D. 饮酒时酒精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般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神经细胞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
B、神经细胞膜两侧各种带电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错误;
C、性激素为脂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D、酒精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D。
12. 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①
2mL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
37℃、10min
3滴碘液
②
2mL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
95℃、10min
3滴碘液
③
2mL淀粉溶液+2滴浓盐酸+2mL新鲜唾液
37℃、10min
3滴碘液
A. 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①淀粉溶液和唾液在37℃的条件下作用10min,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不变蓝;
②95℃的条件下,淀粉酶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滴加碘液变蓝;
③酸性条件下,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滴加碘液变蓝;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B. 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但不能降解真菌、细菌等生物的细胞壁
C. 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组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A、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C,但是37°C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A错误;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酶具有专一性,因此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但不能降解真菌、细菌等生物的细胞壁,B正确;
C、与无机催化剂相对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而表现为高效性,因此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组,C正确;
D、酶是催化剂,同时酶本身是蛋白质或RNA,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如被蛋白酶分解,D正确。
故选A。
14. 如图所示为ATP的结构及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生成ADP时图一中的c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常用于吸能反应
B.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 图一中的a代表腺苷,A代表的是腺嘌呤
D. 细胞中ATP分子的含量很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一分析,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特殊化学键;图二向右代表ATP的水解,向左代表ATP的合成。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水解时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
【详解】A、ATP生成ADP时图一中的c键断裂,c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水解并释放能量,所释放的能量常用于吸能反应,A正确;
B、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不是可逆反应,其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不可循环利用,B错误;
C、图一中的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代表的是腺嘌呤,C错误;
D、ATP和ADP在细胞中的含量都很低,D错误。
故选A。
15. 如图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图解,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X、Y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②和⑤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B. 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图中能生成ATP的代谢过程有是①③④⑤
D. 人体细胞内⑤不能进行是因为缺少催化该过程的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①④为无氧呼吸的乳酸发酵过程, ①⑤为酒精发酵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过程②和⑤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物质Y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
C、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ATP,故图中能生成ATP的代谢过程有①②③,C错误;
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细胞内⑤不能进行是因为缺少催化该过程的酶,D正确。
故选C。
16.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但甲醛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
B. 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法探索了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
C. 通过检测CO2中的C在含碳物质中出现的顺序,探究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 美国科学家阿尔农经研究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中会发生水的光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1、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水,没有二氧化碳),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
2、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3、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4、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详解】A、科学研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糖,A错误;
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用18O分别标记两组实验中的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全部来自H2O,B错误;
C、CO2是暗反应的原料,检测14CO2中14C在暗反应含C物质出现的顺序,可以推测C元素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C正确;
D、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D错误。
故选C。
17. 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 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 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
【详解】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
B、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起不到层析的效果,B错误;
C、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
D、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
故选D。
18.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产生还原型辅酶,下列有关还原型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者产生的还原型辅酶实质上不是同种物质
B. 光合作用中,还原型辅酶是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掉的
C.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还原型辅酶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
D. 二者产生还原型辅酶的过程均发生在膜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是指还原性辅酶II(NADPH),呼吸作用过程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是指还原型辅酶I(NADH),不是同一种物质,A正确;
B、光合作用中,还原型辅酶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B正确;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型辅酶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还原型辅酶,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细胞呼吸产生还原型辅酶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错误。
故选D。
19. 下述内容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所共有的是( )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含少量DNA和RNA③能产生氧④能产生水⑤能进行能量转换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详解】①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①正确;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②正确;
③叶绿体能产生氧气,线粒体不产生氧气,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
④线粒体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产生水,④正确;
⑤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能产生ATP,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阶段,产生ATP,⑤正确。
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两者都含有相关的酶催化反应,⑥正确。
故选C。
20.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是一种分裂失控、代谢旺盛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B. 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
C. 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D. 衰老的细胞内水含量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癌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A错误;
B、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而凋亡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细胞坏死,膜通透性增大,B错误;
C、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效率降低,C错误;
D、衰老细胞内水含量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变大,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及原核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
C 原核生物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原核生物中只有少数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A错误;
B、原核生物中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B错误;
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C错误;
D、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体积较小,D正确。
故选ABC。
22.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B. 红细胞运输氧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C. 水稻植株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交流信息
D. 激素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完成识别与结合,A正确;
B、红细胞运输氧气不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B错误;
C、水稻植物,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交流信息,C正确;
D、激素可以通过血液(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但只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正确。
故选ACD。
23.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C.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氧来自氨基
D. 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NADPH用于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答案】B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第一、第二阶段均产生氢,第三阶段氢和氧结合生成水。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的过程。
【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
B、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和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B错误;
C、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氧来自羧基,C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中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NADPH用于暗反应中将固定的CO2(C3)还原成(CH2O),D正确。
故选BC。
24.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适宜的条件下,ATP和酶都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 所有的酶和ATP都一定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 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ATP供能
D.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答案】AD
【解析】
【分析】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
【详解】A、在适宜的条件下,ATP和酶都能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A正确;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些含有S,因此不一定含有C、H、O、N、P五种元素,B错误;
C、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酶(蛋白质或RNA)的合成也一定需要ATP供能,C错误;
D、形成ATP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呼吸作用),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有机物中化学能(如暗反应合成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AD。
25.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与新鲜种子比较,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加快
C.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细胞呼吸与光照无关,所以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风干种子自由水含量下降,代谢减慢,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低,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错误;
C、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中都可以合成ATP,C正确;
D、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D错误。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5分.
26.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若A在动、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d的名称为_________。
(2)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出计算公式)。
(3)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种,分子中__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1) ①. 糖原 ②. 脂肪 ③. 性激素
(2)m×n—(n—2)×18
(3) ①. 4##四 ②. 含氮碱基##碱基
(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碱基序列)
【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动物第二特征的作用。
【小问1详解】
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为糖原,故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若A在动、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脂肪。由图可知,d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第二特征的作用,故d的名称为性激素。
【小问2详解】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若某种B(蛋白质)分子由n个b(氨基酸)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
【小问3详解】
物质C为DNA,则c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共有4种,分子中(含氮)碱基(A、T、C、G)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小问4详解】
物质C所示的DNA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碱基序列)决定的。
27. 图甲是动物的某分泌细胞。科学家通过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____”上填文字)
(1)科学家所采取的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常用的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图中该细胞所分泌的蛋白质⑥有可能是____(填字母)。
A.血红蛋白 B.抗体 C.呼吸酶
(2)⑥这一分泌蛋白首先是由[____]合成的,然后依次在细胞的[____]和[ ___]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____]提供。
(3)图乙为分泌蛋白分泌前后几种膜面积变化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为______(填字母)。
A. 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
B.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C.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答案】(1) ①. 同位素标记 ②. 差速离心 ③. B
(2) ①. ⑤ ②. ④ ③. ③ ④. ⑦ (3)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为细胞膜,②为囊泡,③为高尔基体,④为核糖体,⑤为内质网,⑥为分泌蛋白,⑦为线粒体。
【小问1详解】
科学家所采取的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方法称为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的是亮氨酸;常用的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称为差速离心法,根据不同离心速度将不同大小细胞器分开;图中所示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属于分泌蛋白的是抗体,血红蛋白和呼吸酶都是胞内酶。故选B。
【小问2详解】
⑥这一分泌蛋白首先是由④核糖体合成的,然后在细胞的⑤内质网、③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⑦线粒体提供。
【小问3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对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根据该过程,分泌蛋白分泌前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故a、b、c分别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8. 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b代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c、d代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a、e代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②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mol/L和0.14mol/L,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mol/L和0.38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中的_____(填a/b/c/d/e)表示。
③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填a/b/c/d/e)表示。
(2)若图代表某生物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填结构特点)。
【答案】(1) ①. 自由(简单)扩散 ②. 协助(易化)扩散 ③. 主动运输 ④. 吸收 ⑤. a ⑥. c
(2) ①. 胞吐 ②. 流动性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b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d为协助扩散。
【小问1详解】
①b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自由扩散。c、d的运输均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均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a、e的运输均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为主动运输。
②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mol/L和0.14mol/L,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mol/L和0.38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吸收物质X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可用图中的a(C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表示。
③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为图中c的运输方式。
【小问2详解】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过程是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29. 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向A~E 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如下表,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溶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显色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A
B
C
D
E
pH
5.60
6.20
6.80
7.40
8.00
砖红色深浅
+
++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在本实验中,pH是______________量,温度是___________量,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适pH可能是__________左右。
(2)若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选用__________(填“碘液”、“斐林试剂”或“碘液或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3)能否用H2O2溶液、过氧化氢酶以及蒸馏水来验证酶的高效性?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生物体内各项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自变 ②. 无关变 ③. 还原糖 ④. 6.80
(2)斐林试剂 (3)不能
(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淀粉分解的速率),观测指标是砖红色深浅,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实验目的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在本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因此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还原性糖。从实验表格中的结果可以看出,pH值在6.80时砖红色沉淀最深,说明淀粉已经被完全水解,而其他pH条件下砖红色沉淀较浅,即淀粉未完全水解,因此淀粉酶的最适pH可能是6.80左右。
【小问2详解】
由于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形成还原性糖而不能水解蔗糖形成还原性糖,因此最好加入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由于蔗糖无论是否分解都不能与碘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进行检测。
【小问3详解】
证明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应该为催化剂的种类,且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因此不能用H2O2溶液、H2O2酶以及蒸馏水来验证酶的高效性。
【小问4详解】
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0.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依据是否需要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2)图中D是_______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
(3)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中,正常光照下,用含有0.1%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当用绿光照射该溶液,短期内小球藻细胞中C3的含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为C3还原提供能量的物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中,提取新鲜菠菜叶片的色素并进行分离后,滤纸条自上而下两条带中的色素合称为___________。分析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可知,其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____光。
【答案】(1)光反应、暗反应
(2) ①. ATP ②. 光能/太阳能
(3) ①. 增加 ②. ATP和NADPH
(4) ①. 类胡萝卜素 ②. 蓝紫光和红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可知,A是光合色素,B是O2,C是NADPH,D是ATP,E是C3,G是C5。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依据是否需要光,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小问2详解】
图中D是在光反应过程中由ADP和Pi合成的储存能量的ATP,叶绿体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
【小问3详解】
由于植物对绿光吸收很少,当用绿光照射该溶液,小球藻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生成的ATP和NADPH减少,C3还原速率减慢,短时间内CO2固定速率不变,因此短期内小球藻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均可为C3还原提供能量。
【小问4详解】
提取新鲜菠菜叶片的色素并进行分离后,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两种色素是滤纸条自上而下前两条色素带,分别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合称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1. 某种猴的体细胞中有24对染色体,图甲是该猴体细胞增殖时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某细胞周期内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比值如图乙所示。图丙是该猴的正常体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可能发生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______段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乙中,处于AB段与EF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处于CD段的分裂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核DNA数=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③过程形成的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不同组织、器官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却有显著差异,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___________。
【答案】(1)b+c (2) ①. 不同 ②. 2:1:2 ③.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3) ①. 自由基学说 ②. 端粒学说
(4) ①. 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②. 全能性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a、c为分裂期,b、d为分裂间期;乙图中BC段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CD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着丝点(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EF段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处于后期和末期;丙图包括了细胞增殖、衰老和分化的过程。
【小问1详解】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较长,分裂期较短,b+c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小问2详解】
AB段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其染色体数为48,EF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为96,故AB 段与EF 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处于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含1个DNA分子,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核DNA数=2∶1∶2;DE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一个,是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小问3详解】
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小问4详解】
图丙③过程,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不同组织、器官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却有显著差异,根本原因发生了细胞分化,即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通过④⑤⑥⑦过程,经过核移植后的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新的个体,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中高二11月月考 生物 (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