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175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06 《谏太宗十思疏》-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重点,基础积累,高考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本”“克”“诚”三字及次常用字“简”。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3.梳理文化现象和理解性默写。
(第1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理( )②下愚( )③明哲( )④当( )⑤神器( )⑥域中( )⑦崇( )⑧极天( )⑨休( )⑩胜( )
治理得好,太平 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主持,掌握 帝位 天地间推崇 天之极处,指至高无上的皇权喜庆,福禄克服
2.理解性默写①文章开篇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所说的“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想要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得分点:长、固、浚)
(第2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凡百( )②景( )③殷忧( )④道( ) ⑤善始者( ) ⑥下( )⑦纵情( ) ⑧傲物( ) ⑨行路( )
所有的大 深深忧虑治国之道 开头做得好的臣民 放纵情感 看不起别人 路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⑩其( ) ⑪忽( )
5.理解性默写①文中概括的历代君王能创业而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内心却不服气。(得分点:虽、董、振、苟)
(第3段)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7.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可欲( )②作( )③谦冲( )④牧( )⑤满溢( )⑥下( )⑦盘游( )⑧敬( )
贪图的东西 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 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谦虚 养 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 居于……之下 游乐。这里指田猎 慎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⑨壅蔽( )⑩纳下( )⑪谗邪( )⑫黜恶( )⑬谬赏( )⑭垂拱( )⑮化( )⑯司( )⑰役( )⑱亏( )
被堵塞蒙蔽 采纳臣下的意见 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斥退奸恶的人 不恰当地奖赏 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百姓)得到教化管理役使,劳损毁坏,减损
8.理解性默写①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便会人尽其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得分点:弘、简、播、效)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本
金文 “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字(像一棵树)下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部。表示植物的根部。
根本,基础草木的根本来的,原来的原来,本来推究
【识记方法】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甲骨文 “克”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人肩上扛着重物累弯了腰。表示肩负、负担,引申为“能够”。
能够,胜任克制,约束战胜,攻下
【识记方法】 “克”的本义是“战胜、攻克”。攻克堡垒,意味着杀敌制胜,进一步引申出“克制、约束”等义。后又虚化为助动词“能够”。
“诚”字本来写作“誠”,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成声。表示言语真诚。
真诚,真心如果,果真确实,的确
【识记方法】 “诚”的本义是“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心: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安: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危:形容词作名词,危难的情况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人
能: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作动词,达到远方形容词作动词,保持到底使动用法,使……牢固使动用法,使……端正使动用法,使……安宁意动用法,以……为乐意动用法,以……为忧
判断句 标志词:也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以被动句 壅蔽:被堵塞蒙蔽
7.文化常识(1)谏太宗十思疏“谏”是“____________”的意思,一般用于下对上。___________也可以称为“谏”,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谏”在古代专用于对帝王、上级、尊长的劝告,规劝其改正不当的言行。“疏”,原本是“______”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用“疏”。
(2)人君当神器之重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______。(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以镇天下”是“强宗室”的目的,“故皇再从三从弟……”以“故”字领起,是“强宗室”的具体行为,“以镇天下故皇”于理不通,由此排除A、D两项。“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是名词性短语,作主语,因比较长,一般在它和谓语之间停顿;而“虽童孺皆为王”是一个紧缩复句,中间不应再断开;太宗问群臣遍封宗子对天下有没有好处,这里的“利”应是“于天下”之利,因此“于天下利乎”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 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 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 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 急务。
“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庶务,指各种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 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 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 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 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文中唐太宗没有表明这一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得分点:患、密,句意通顺)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得分点:恶、乐,句意通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06 《石钟山记》-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重点,基础积累,基础夯实,余韵徐歇,桴止响腾,赴任就职于是本来,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有大石当中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 《过秦论》-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重点,基础积累,基础夯实,囊括四海之意,荒之心,并吞八,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以致天下之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兼爱》-2023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重点,基础积累,基础夯实,纷乱之事,同“无”没有,重点梳理,劝勉勉励劝说劝告,通假字,多义实词,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