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展开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①主要类型和特征。
②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特别提醒]1.天体类型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天体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等。但应注意人造航天器只有在离开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运行时,才能被称为天体。2.天体判断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地球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等。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下图所示)。
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①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②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可观测宇宙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探测宇宙的能力不断增强,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2.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
①八大行星:由里往外分别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③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特别提醒]1.准确理解“同向性”:同向性是指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并不是指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2.小行星带位于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特别提醒]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作用(1)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3)氧气可供生物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1.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的判读(1)看方向。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中的方向要根据文字材料或图示信息来判断:如果是从北极上空来俯视的,则绕日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自转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均为自西向东。(2)看天体运行轨迹。看天体是绕太阳运行还是绕行星运行:如果绕日运行则可能为行星或者可能为彗星,如果是绕行星运行则可能为卫星。
(3)看相对位置关系。①凌日:当某一地内行星(水星、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凌日”的现象。②冲日:当某一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该行星的中间,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冲日”现象,这时的行星最亮,易于观测。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和谐的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①“安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2)适宜的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2021·湖北卷)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性能先进、全球布局的深空网,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保驾护航。图1示意佳木斯深空站,图2示意全球主要深空站分布。据此,完成第1题。
1.单个深空站无法实现对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主要是因为(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当航天器背对地球时,无法直接与地球建立信号联系,故需要多个深空站连续工作。故B正确。
(2022·湖北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模拟预测)2021年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进入“探日”时代,下图示意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3题。
2.“羲和号”进行“探日”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A.引力较小 B.通信不畅C.空气阻力 D.天气复杂3.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空间分布呈现“北多南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科技水平 B.交通、海陆分布C.交通、科技水平 D.城市、海陆分布
解析:第2题,“羲和号”进行“探日”时,易受到太阳风等太阳活动的影响,与我国地面监控站联系的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出现通信不畅问题,B项正确。“羲和号”进行“探日”时需离开大气层进入太空,太空中无引力,因此“羲和号”卫星在设计过程会考虑引力问题,引力问题不是遇到的最大困难,A项错误。太空中没有大气,因此不会有空气阻力,C项错误。无大气,不会有天气现象,
D项错误。故选B。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北半球多,南半球少,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北半球发达国家数量较南半球多,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相对更高,因此经济、科技水平是影响航天发射场分布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海陆分布不是影响航天发射场分布的主要因素,B、D项错误。南、北半球没有明显交通条件的差异,C项错误。故选A。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2)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和热;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②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特别提醒]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1)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
(2)来源于太阳辐射之外的能源。①潮汐能: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②地热能:能量来源于地球内能。③核能:能量来源于发生核变的原子核。
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太阳黑子,B层的太阳耀斑,其变化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特别提醒]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3)太阳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现象的产生有关,但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现象主要是受太阳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2.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关系两者有区别但又有所关联。太阳风可以单独发生,但在发生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时常伴有强烈的太阳风。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全球太阳辐射分布(1)空间分布。
①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②同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如下图所示:
(2)特例分析。①高值中心——青藏高原。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②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4.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和利用(1)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越充足,光合作用就越强,对农业生产越有利。例如,新疆南部绿洲农业发展瓜果、棉花生产,充分利用的就是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太阳能。但是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并不意味着热量充足。比如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是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热量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很差,温度较低,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2)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2022·湖南岳阳市十四中二模)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曾是沙化严重的半荒漠草地,如今,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植被也重新回到这片沙化的土地,上面光伏发电,下面放养羊群,形成牧光互补,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据此,完成1~2题。
1.荒漠中建立光伏电站,光伏板下的草地植被得到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伏板使沙粒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B.光伏板减弱光照与风力,气温降低,蒸发减少C.光伏板反射作用导致气温升高,利于草类生长D.光伏板增加了大气降水,利于草类生长2.该地草类植被增多后反而使光伏发电量大增,最合理的解释是( )A.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B.植被增多,气温日较差减小C.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增加,云量增多D.植被增多,风沙活动减弱,大气能见度提高
解析:第1题,荒漠中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地表蒸发旺盛,地表水资源匮乏,植被难以生长,建立光伏电站后,光伏板能有效的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光伏板下的土地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其地表蒸发减弱,水分条件得以恢复,利于草类生长, B项正确。荒漠地区植被难以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较少,并非土壤因素,A项错误。光伏板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地面的温度应降低, C项错误。光伏板并不能增加大气降水,D项错误。故选B。第2题,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与光伏发电并无直接关联,A项错误。光伏发电主要受太阳辐射及天气影响,气温日较差与光伏发电并无关联,B项错误。云量增多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发电量应减少,C项错误。地表植被增多,使得荒漠地区的风沙活动有所减弱,大气能见度提高,太阳辐射增强,发电量大增,D项正确。故选D。
(2022·湖北模拟预测)下图示意山东省1970—2009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其中5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据此,完成3~4题。
3.泰安日照时数与周围地区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C.地形 D.大气环流4.与6月相比,山东省5月平均日照时数较多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 B.降水少C.沙尘天气多 D.昼长长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6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6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电磁波,可见光,生物化学,大气运动,不稳定,光球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湘教版,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可观测,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可观测宇宙,小行星,流星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