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4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②风带北半球,答案1C2A,答案A,续上表,答案1D2C,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②亚热带气候景观,③温带气候景观,④寒带气候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即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
[特别提醒](1)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2)地处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太阳能、风能并不十分丰富。原因是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其不同季节的纬度不同,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1.理解气压带、风带形成的“三层次”(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和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的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a.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②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a.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b.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 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下图。
(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丙、戊;③高压气流分开,如甲、丙;④低压气流相聚,如乙、丁、戊。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2.图示高空西风(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上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上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高空形成西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登陆,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持续高温天气,C正确;中纬西风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向北快速移动,我国北方形成强降水,A错误;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不到江西和湖北地区,并且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多,B错误;北方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天气,D错误。故选C。第2题,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故选A。
(2022·广东高三专题练习)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3题。
3.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该纬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A项正确。
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1)原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形成高压。②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形成低压。
(2)影响。①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a.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b.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特别提醒]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图示法:
2.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分布及成因。
[特别提醒](1)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2)季风不仅存在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及美国东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
1.简图法示意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2022·全国模拟预测)下图为某时刻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间,下列地区的盛行风风向与甲地相同的是( )A.欧洲西部 B.地中海沿岸C.南亚地区 D.华北地区
2.此时,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 B.低温多雨C.高温多雨 D.低温少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以判断此时甲地受低气压控制,澳大利亚大陆出现低压,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甲地风向是西北风,其形成是由于赤道以北的东北信风带随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南风,地中海沿岸在冬季盛行西南风,南亚此时盛行东北风,华北冬季盛行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此时盛行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C正确。冬半年吹东南信风时高温干燥,A、B、D错误。故选C。
(2022·浙江卷)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读图,完成第3题。
3.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解析:海域主要为北印度洋,且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读图可知,此刻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①海区的洋流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流。②位于马六甲海峡,夏季北印度洋的海水呈顺时针流向,大量海水涌入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海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同时南海的沿岸流随西南风向东北,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由印度洋流向太平洋,A正确。
考点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如地中海气候。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5.气候与自然景观(1)原因: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2)气候影响自然景观的具体表现。①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a.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b.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南方地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②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旱季,而其北侧的马赛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赛马拉;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赛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1)主要气候类型的要素特征和典型景观。①热带气候景观。
(2)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要素的影响。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相应的植物。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不同的地貌及不同的土壤类型。
(3)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下图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据此,完成1~2题。
1.留尼汪岛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 )A.东部 B.南部C.西部 D.北部2.导致圣罗斯成为世界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温带气旋 D.热带气旋
解析:第1题,该岛屿位于南半球,且地势呈现出中高周低的特征,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岛屿东部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大,岛屿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降水最多的位置应该位于岛屿东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该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锋面雨在中纬度最典型,A、B错误;温带气旋主要影响温带地区,C错误;该地地处热带,四周临海,海洋上升气流旺盛,容易形成气旋,进而带来降水,D正确。故选D。
(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模拟预测)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月份可能为( )A.1月 B.4月C.7月 D.10月4.影响该月乙、丙两地降水差异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雨带移动C.台风影响 D.地形格局
解析:第3题,由我国部分地区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可知,图示区域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200 mm以上,降水量较大,图示区域主要是我国南方地区,雨季主要在夏季,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4题,乙、丙两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降水差异主要是雨带移动造成的,B错误;海陆位置、地形格局相差不大,不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A、D错误;台风影响是偶发因素,C错误。故选B。
考点四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
[特别提醒]热带气候类型的区别(1)从年降水总量上来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可从年降水总量和逐月降水量变化区分,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多于热带草原气候,逐月降水量变化,热带季风气候为突变且7月降水量接近600 mm,而热带草原气候为渐变。
[特别提醒]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判断方法(1)从雨热组合状况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2)从地理位置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特别提醒]区分温带气候的方法(1)7、8月降水多的为温带季风气候。(2)各月降水均匀(50 mm左右),最冷月均温大于0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
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
5.高原山地气候由于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及主要影响因素(1)气候要素——气温。①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②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a.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b.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c.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d.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e.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2)气候要素——降水。①形成条件:a.充足的水汽供应;b.气流上升使水汽饱和凝结;c.有足够的凝结核;d.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②降水的类型。
③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
④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a.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b.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受地形(迎、背风坡)因素的影响。c.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受洋流因素的影响。
2.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a.判断半球:根据最高温最低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半球。
b.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均温确定温度带。
c.以“水”定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3)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如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水文特征、土壤等。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再如斑马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4)根据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⑦北半球同一种自然带,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1~2题。1.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A.7月的热带季雨林 B.12月的热带季雨林C.7月的落叶阔叶林 D.12月的落叶阔叶林2.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 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 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解析:第1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分利用效率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要使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也就是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较小,而蒸散发量较大。我国7月的热带季雨林,高温多雨,降水量大,因此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总量较大,故A错误;7月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夏季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量较大,因此水分利用效率较大,故C错误;12月的热带季雨林,气温较高,气候干旱,因此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总量较小,且由于气候干旱,蒸散发量较大,因此比值较小,而12月的温带落叶阔叶林,12月属于冬季,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树叶已经掉落,没有叶面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水分利用率最低,故D正确。答案选D。
第2题,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属于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深居内陆,海拔较高,其高山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因此要提高水分利用率,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水量,使其水分增加,单位面积光合作用的合成有机质总量增加,故C错误;高山草甸的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说明气温降低,而气温降低,将会减缓光合作用的速率,从而导致合成的有机质总量减少,故A、D错误;月平均风速减小会减少蒸发量和蒸腾量,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故B正确。答案选B。
(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预测)湖泊水位与湖泊的水量收支密切相关。北半球某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流域内河流水。下图为该湖泊多年平均相对流量进出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湖泊最低水位出现在( )A.7月 B.10月C.1月 D.4月4.该湖泊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智利沿海C.新西兰北岛 D.日本群岛
解析:第3题,阅读材料,由图可知,10月之前,5-9月该湖泊水的相对流出量大于相对流入量,水位不断下降;而10月份之后,11月-次年3月,该湖泊水相对流出量小于相对流入量,水位回升;而10 月份湖泊水相对流出量等于相对流入量,由此可推断10月份湖泊水位最低。故A、C、D错误, B正确。答案选B。第4题,材料显示“北半球某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流域内河流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湖泊流域冬季补给量多,因此降水多;而夏季补给水量少,因此降水少,应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 A正确;智利和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故B、C错误;日本群岛位于季风气候区内,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D错误。答案选A。
气候特征、成因、影响类气候类主观题常结合区域地图,联系相关的统计图表,多用“描述”“说出”“分析”“判断”等行为动词,引领设问方向。命题视角主要有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的影响等。1.气候特征的描述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3.气候特征的比较
(2022·辽宁卷改编)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据此,完成下题。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 )A.湿热 B.冷湿C.干冷 D.干热[尝试解答] ________
(2022·陕西交大附中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下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2)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3)简述①②所在的湖泊地区气候与同纬度的西侧盆地地区气候类型及成因。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赤道穿过坦桑尼亚北部,说明该国纬度低,气温应该高,但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候凉爽;该国东临面积广阔的印度洋,受来自印度洋信风带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慢,起到了降温增湿的作用,所以坦桑尼亚气候凉爽湿润。第(2)题,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降水产生季节变化。差异:根据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较②地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均多。两地均位于内陆,一湖之隔,降水差异显著,应和湖泊及地形等因素有关。原因:读图可知,①地受来自印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热力环流和风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图形判读,冷热不均,太阳辐射能,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3气候与自然景观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水热条件,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特征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