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2讲海水的运动课件
展开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考点一 海浪和潮汐1.海浪(1)类型。
(2)影响。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海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3)防御措施。①需密切关注海浪预报。②具体措施:a.工程措施,如修建海堤。b.生物措施,如种植海岸防护林等。[知识拓展]波浪能的特点:波浪能具有能量大、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2.潮汐(1)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其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3)规律。①一天两次海水涨落。②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4)应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特别提醒]1.月球的引潮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其引力是太阳引力的2.17倍,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2.潮汐能的特点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潮汐发电对环境污染很小;是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其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1.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潮汐的形成和影响(1)潮汐的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即新月时,月球位于日地连线之间,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农历每月十五,即满月时,日、地、月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也会叠加,形成大潮。如下图: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和廿二、廿三,即弦月,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最小,形成小潮。如下图:
因三者的位置关系与月球的位置直接相关,所以,潮汐变化周期与月相变化周期相似。
(2)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3)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潮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们对潮汐的利用主要是根据潮汐的周期性规律展开的:①载重较大的船舶选择涨潮时进出港口;②潮间带采集,即赶海,需在落潮期间进行;③利用潮汐发展海带、贝类等养殖;④观潮活动需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⑤海边冲浪活动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⑥海钓需要选择涨潮时段,此时鱼类活动比较活跃;⑦潜水活动选择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时段,利用海底较为湍急的潮汐流进行探险;⑧盐场建设:涨潮时带来高盐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海水晒盐;⑨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潮汐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2022·甘肃兰州一模)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口处,修建于公元1053-1059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面由重达几十吨的天然石板铺设而成,左图为洛阳桥景观,右图为洛阳桥的船形桥墩。据此,完成1~2题。
1.洛阳桥的桥墩呈船形的主要原因是( )A.延续浮桥形状 B.减轻浪涛冲击C.节省建筑材料 D.提高通航能力
2.仅从地理的视角,推测当时架设桥面石板的最佳农历时间是( )A.三月初七前后 B.六月初八前后C.八月十五前后 D.腊月初一前后
解析:第1题,洛阳桥桥墩呈船型,主要是为了减少对水流的阻力,从而保护桥墩。洛阳桥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水量较大对桥墩的冲击较强、且沿海地区易受潮汐和风暴潮影响,两头尖的船形有利于减小迎水冲击带来的侵蚀,提高桥梁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从而保护桥墩,B正确。桥墩呈船形并不是为了延续浮桥形状,A错误;船型桥墩不能节省建筑材料,C错误;桥墩形状对提高河流通航能力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第2题,洛阳桥地处洛阳江入海口,面临大风大浪的气象条件和淤泥遍布的地质条件;桥面由几百块石板铺设而成,每块石板重达几十吨,在没有机械的年代,石料的运输和铺设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建造难度大,资金费
用高。在古代,为了将每块重达几十吨的石梁架设在桥墩上,必须利用自然的力量,涨潮时,可以利用潮水的浮力将运巨石的船行驶到桥墩附近,待退潮时水位降低,石梁可缓慢下降到刚好架设在桥墩上,所以要借助涨潮时潮水的力量,八月十五前后会出现一年中的最大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1为某地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2为该地某日潮汐时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1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2中的( )A.0时前后 B.8时前后C.16时前后 D.20时前后
4.该地潮汐发电( )A.年发电量较稳定 B.受天气影响大C.日发电量较稳定 D.该日可发电2次
解析:第3题,据图1可知,大海水位接近水坝顶部,海湾水位较低。据图2可知在,4时左右和16时左右潮位较高。读图1,此时应是涨潮时刻且潮位较高的时刻。读图2,16时前后,其潮位较高,且处于涨潮时刻,C项正确。第4题,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A项正确,B项错误;由于每日潮高不定,其日发电量不稳定,C项错误;此发电装置为双向水轮机,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该日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该日可发电4次,D项错误。
考点二 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类型(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3.成因(1)主要动力:盛行风。(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
4.分布规律(1)分布规律。
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渔场的形成与洋流的关系
[拓展延伸]1.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022·山东青岛二模)2021年4月,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将于2023年春季前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分批排放到太平洋。为了处理这些核废水,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包括蒸发释放、点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五种处理方案,但最后选择了排入大海。据此,完成1~2题。1.日本政府最后选择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其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A.投入少 B.技术要求低C.耗时短 D.安全系数高2.日本核废水入海极易引发国际争端,其主要原因是( )A.福岛及其周边海域将遭受二次伤害B.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无法完全消除C.核污染将随洋流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D.海洋物种减少导致海洋产业链发展受阻
解析:第1题,相比于其他的核废水处理方案,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投入的成本更少,A正确。想要将核废水排放入大海,需要对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处理,降低浓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耗时长,因此B、C错误。大量核废水排入大海,有较大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A。第2题,海洋具有连通性,核废水入海后会在洋流的作用下不断扩散,核污染会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威胁各国人民生命健康,此种做法易引发国际争端,C正确。A、B、D项不是核废水排入大海易引发国际争端的主要原因。故选C。
秋刀鱼是西北太平洋典型的洄游鱼类,生长适温范围为10~24 ℃,最适温度15~18 ℃。每年冬季,秋刀鱼在图示海域南侧产卵,春季进行北上洄游,洄游的主要区域在西北太平洋的两条洋流——黑潮与亲潮的交汇区内(见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黑潮与亲潮交汇处为秋刀鱼的生长提供的优势条件为( )A.丰富的营养 B.平稳的水流C.适宜的气温 D.充足的光照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海水的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海水的运动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海水的性质,考点二海水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3讲海水的运动考点2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3讲海水的运动考点2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沿着一定方向,盛行风,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洋流分布,墨西哥湾暖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3讲海水的运动考点1海浪和潮汐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3讲海水的运动考点1海浪和潮汐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讲海水的运动,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海浪和潮汐,火山爆发,急剧升降,周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