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课时跟踪练31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课时跟踪练31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南海一号”的发现与存在,说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31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分别代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2.福州为优化开发区域,其主体功能是( )A.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B.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C.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D.保护水源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3.关于图中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技孵化区,应发展创新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B.城镇化地区,应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C.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区内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D.农业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区域主要农产品供给解析:第1题,福州、泉州、厦门城镇化发展水平高,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结构等,②属于优化开发区;③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能够成为重要的增长极,③是重点开发区域;④位于福建省中部,农业发展条件好,主要提供农产品,④为限制开发区;①地位于武夷山脚下,森林等自然风光较好,起到重要的生态作用,①为禁止开发区,所以选D,A、B、C错误。第2题,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A正确;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是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通过重点发展,成为增长极,B错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C错误;保护水源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D错误,所以选A。第3题,甲位于武夷山,属于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区内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科技孵化区多分布在优化开发区,A错误;城镇化地区,应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多属于重点开发区,B错误;农业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区域主要农产品供给属于限制开发区,D错误,所以选C。答案:1.D 2.A 3.C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江经济带”再次被“点名”。“长江经济带”近五年已经连续被《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七次。据此,完成4~6题。4.川渝地区钢铁工业发达,与长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产业基础雄厚C.矿产资源丰富 D.发展历史悠久5.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侧重发展( )A.国际金融、钢铁工业 B.精密仪表、文化创意C.化学工业、服装制造 D.机械制造、跨境电商6.“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在长江上游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绿色工程B.将成渝钢铁工业迁至武汉,保护上游水质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域推进高技术产业D.长江三角洲推进防护林建设,防治滑坡、泥石流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川渝地区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C正确;川渝地区的科技力量、产业基础均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A、B错误;发展历史悠久不是该地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D错误。故选C。第5题,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起到龙头作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国际金融、精密仪表、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等应分工给矿产资源等丰富的上中游地区,A、C、D错误,B正确。故选B。第6题,在长江上游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绿色工程,对维护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A正确;将成渝钢铁工业迁至武汉,既不现实,也不利于保护中游水质,不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错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域推进高技术产业,属于经济发展,不属于生态工程,C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域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建防护林主要用于护堤防台风防水蚀,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A。答案:4.C 5.B 6.A2020年6月7日央视网直播了对“南海一号”沉船的发掘。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南宋初外运瓷器失事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现保存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的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十大宝岛之一。下图是海陵岛示意略图。据此,完成7~8题。7.“南海一号”的发现与存在,说明( )A.中华民族始终主导着海洋贸易B.自古以来就存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C.中华文明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洋D.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标志国际合作8.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利于( )A.加强对我国海洋权益的控制B.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C.保障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稳定D.宣示我国海洋主权管辖权利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该船是距今800多年南宋初外运瓷器失事的木质远洋商船,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可知,中华文明一直参与海洋之中,从来没有离开海洋,C正确;体现了中华民族参与海洋贸易,但不是主导海洋贸易,A错误;没有体现海洋经济竞争的相关信息,B错误;“南海一号”的发现与存在没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相关信息,D错误。所以选C。第8题,海陵岛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对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B正确;该海域为我国领海,对于海洋权益、海洋国土安全、海洋主权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答案:7.C 8.B防空识别区通常以一国领海基线、国境线、实际控制线为基准,达到雷达探测的最大距离,一般要超出专属经济区、国境线与实际控制线范围。下图中,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据此,完成9~10题。9.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 )①巩固国家安全 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10.下列维护钓鱼岛权益的举措,不可行的是( )A.积极倡导收复主权 B.加强对钓鱼岛定期巡航C.加快向钓鱼岛移民 D.管控分歧维护地区稳定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东海防空识别区位于中国、韩国、日本之间,海洋国土争端频繁,故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全民海洋意识,①②正确;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不是主要目的,且公海可以捕鱼,③错误;防空识别区是基于空中防御需要,并不能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④错误。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组合正确,C正确。故选C。第10题,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A不符合题意;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钓鱼岛的定期巡航,有效地维护了钓鱼岛的权益,B不符合题意;加快向钓鱼岛移民会加剧争端,目前暂时不合适,C符合题意;我国始终从地区和平稳定的双边关系大局出发,管控分歧、维护地区稳定,D不符合题意。依据题目要求,故选C。答案:9.C 10.C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较大进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未来,京津冀三地要立足各自功能定位,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最有可能被北京疏解的部门是( )①证券交易所 ②服装设计中心 ③汽车制造中心 ④建材批发市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实际上,许多企业迁往天津、河北的意愿较低,其原因是津冀两地( )A.市场需求少 B.配套条件不足C.劳动力数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解析:第11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高级第三产业等,因此①②符合,③④占地面积较大,不符合重点发展的范畴,故选D。第12题,许多企业在北京的协作企业较多,配套设施齐全,不愿意外迁,B正确;津冀两地的市场需求并不少,A错误;劳动力数量多且相对较廉价,C错误;环境污染严重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答案:11.D 12.B13.2021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局之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6亿多人口,贡献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的黄金经济带。材料二 近日,华东师大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上海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该指数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1)简述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提出长江流域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对策。(4)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为长江三角洲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资源、市场、科技、产业基础等)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长江经济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温暖湿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长江及其支流流经,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价值高,陆路交通便捷;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开发较好,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区域之间协作条件好,对外联系便利。第(2)题,本题主要从通航时间、通航里程、交通及运输需求等方面来分析。长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河道宽阔,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河流流程长,干支流水系发达,通航里程长;冬季气温在0 ℃以上,河流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长江与多条铁路和运河相交,可实现水陆联运;入海口有上海港,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可河海联运,海陆交通便利;长江沿线地区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城市众多,人口数量大,客货运输需求量大。第(3)题,水污染方面:建设水污染处理厂,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实行达标排放;发展科学技术,利用3S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与预警。水生态方面:上游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植被,提高森林的覆盖率,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中游退田还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改善长江地区生态环境;调整流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污水排放;建立并完善河长制度,统筹协调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同防同治;加强立法建设,提高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职能,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第(4)题,读图,长江中上游地区煤、铁、铜、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生态良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城市密集,市场潜力巨大;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资金充足,科技力量雄厚;所以中上游地区可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矿产资源、水电能源、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及广阔的消费市场;长江三角洲为中上游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优质的人才支持;另外,可将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两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答案:(1)自然:位于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有长江“黄金水道”,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大;科技发达,人才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区域协作条件好,初步形成开放经济格局。(2)自然: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河道宽,水流平稳,无结冰期;流程长,水系发达,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与多条铁路和运河相交,可水陆联运;入海口有上海港,可河海联运;沿线资源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客货运输量大。(3)水污染:建设水污染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发展科技,利用3S技术监测水污染。水生态: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退田还湖,保护湿地,改善长江生态;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减少污水排放;完善河长制度,统筹协调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制建设,让水污染治理有法可依;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4)中上游地区矿产丰富,水能充足,生态良好,劳动力廉价,市场潜力巨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信息发达;中上游可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矿产、能源、劳动力和市场;长江三角洲为中上游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持,将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材料二 有人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1)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2)海洋污染是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说出山东半岛周边海域海洋污染的污染物来源。(3)试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4)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岸线长,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基础好;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海洋科技水平高;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战略规划,具有国家政策支持。第(2)题,污染物的来源可从陆地和海洋两方面分析。伴随山东半岛各城市群的发展,大量人口不断向半岛、沿海地带集中,陆地生产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半岛地区的海洋生产规模的扩大,近海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垃圾,输入半岛海域的陆源和海源污染物不断增加,山东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第(3)题,渤海海域相对封闭,由材料可知,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可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第(4)题,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避免盲目,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提高综合竞争力。答案:(1)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2)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海洋上的资源开发、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垃圾。(3)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热点情境维护南海权益,共3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