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7页。
第三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
[知识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的地区多上升气流
B.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
C.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
D.风带1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南、北两侧吹,说明该气压带为高压带,排除A、B选项;该气压带两侧都有风带且风向不同,排除C选项。第2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南半球,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
[知识点1]读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图,完成第3~4题。
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里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压带,从a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可知其为副热带高压带,又因b气压带在a气压带的北部,因此图示环流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第4题,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位可以判断该图所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b气压带为低压带,Q地盛行西南风。
[知识点2]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第6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
[知识点2](2022年山东潍坊月考)下图为30°N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气温、气压分布图,近地面A对应亚洲大陆,B对应太平洋。据此完成第7~8题。
7.关于图中A、B气温(T)、气压(P)判断正确的是( )
A.1月份:TA>TB
B.1月份:PA>PB
C.7月份:PA<PB
D.气温年较差:ΔTA>ΔTB
8.7月份A、B间的风向为( )
A.正西风 B.西北风
C.正北风 D.东南风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上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上,TA<TB,故A项错误。同理,冬季陆地近地面气压高于海洋,高空相反,A、B位于5 500米等高面,属于高空,故PA<PB,故B项错误。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近地面气压低于海洋,高空则相反,PA>PB,故C项错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海上低于陆地,故D项正确。第8题,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在近地面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陆地(指向西),A、B位于高空,所以A、B间的气压梯度力与近地面相反,指向东,高空不考虑地面摩擦力,风向可大致右偏90°,与等压线平行,风向最终指向正南,为北风,所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知识点2]9.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是________(填“1月”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D地7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1)1月 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 (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3)西北 东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2022年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图是北京、上海、广州、檀香山(火奴鲁鲁,约158°W,21°N)四地气压距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使③④两地的气压年变化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洋流分布
2.①②两地气压年变化的差异可反映( )
A.①地气压年变幅小于②地
B.②地较①地更加远离海洋
C.①地全年降水量多于②地
D.②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①地
3.当四地气压差异最小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B.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D.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1.B 2.D 3.B 【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檀香山位于太平洋的岛屿中,夏季受夏威夷高压影响,而北京、上海、广州位于亚欧大陆,夏季受低压影响。四条曲线中,④地夏季气压最高,因此④为檀香山。陆地热容量比海洋小,所以冬夏季气温变化更明显;夏季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热低压,相对于陆地,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相对于陆地,海洋形成低压。使③④两地的气压年变化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B项正确。第2题,气压距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越大,说明年变幅越大,因此①地气压年变幅大于②地,A项错误;①地气压变幅大于②地,相对于②地,①地离海洋更远,①地全年降水量少于②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②地,故B、C项错误,D项正确。第3题,四地气压差异最小时也就是气压距多年平均值差异最小的时段(距平值接近0),读图可知,应是10月份前后,为我国秋季。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应是夏季,A项错误;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应是秋季,B项正确;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应是春季,C项错误;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是冬季,D项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安徽芜湖期末)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暖空气流到冷海面时,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下表是某年6月4—9日青岛海域天气情况。据此完成第4~5题。
时间
4日
6—7日
8日
23:00
9日
19:00前
9日
19:00—
22:00
海雾
开始
出现
最强
开始
减轻
轻雾
加重
能见度
小于
2 000 m
170 m
大于
2 000 m
大于
8 000 m
3 900~
4 400 m
4.这次青岛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是( )
A.蒙古高压和盛行西风
B.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
C.蒙古高压和极地东风
D.夏威夷高压和极地东风
5.青岛海域4日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答案】4.B 5.A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海雾是暖空气流动到冷海面形成的海—气现象,此次青岛海雾发生在6月,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显著,东南季风即是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将暖湿气流带到东亚大陆,另外,青岛位于中纬度地区,还受中纬西风的影响,故大气环流背景为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B项正确;6月,亚洲大陆升温快,蒙古高压势力减弱,对青岛影响较小,且其南下气流为冷空气,形成海雾可能性小;极地东风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青岛位于中纬度。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青岛海雾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威夷高压位于青岛的东南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夏季风风向为偏南风,故A项正确。
[区域认知]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地表面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地表面温度总是比海洋表面温度高
B.陆地表面温度与海洋表面温度均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风逐年增强
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答案】6.C 7.C 【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7题,1966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热带高压带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出现南旱北涝;1993年与之相反。
[综合思维]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月等压线图,完成第8~9题。
8.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答案】8.C 9.D 【解析】第8题,图示以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判断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第9题,图中乙地位于北太平洋上,且为低压中心。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综合思维]10.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指出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并说出其成因。(6分)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4分)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理由: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成因: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高压中心位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亚洲高压。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亚欧大陆夏季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第三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
[知识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的地区多上升气流
B.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
C.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
D.风带1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南、北两侧吹,说明该气压带为高压带,排除A、B选项;该气压带两侧都有风带且风向不同,排除C选项。第2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南半球,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
[知识点1]读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图,完成第3~4题。
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里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压带,从a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可知其为副热带高压带,又因b气压带在a气压带的北部,因此图示环流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第4题,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位可以判断该图所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b气压带为低压带,Q地盛行西南风。
[知识点2]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第6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
[知识点2](2022年山东潍坊月考)下图为30°N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气温、气压分布图,近地面A对应亚洲大陆,B对应太平洋。据此完成第7~8题。
7.关于图中A、B气温(T)、气压(P)判断正确的是( )
A.1月份:TA>TB
B.1月份:PA>PB
C.7月份:PA<PB
D.气温年较差:ΔTA>ΔTB
8.7月份A、B间的风向为( )
A.正西风 B.西北风
C.正北风 D.东南风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上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上,TA<TB,故A项错误。同理,冬季陆地近地面气压高于海洋,高空相反,A、B位于5 500米等高面,属于高空,故PA<PB,故B项错误。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近地面气压低于海洋,高空则相反,PA>PB,故C项错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海上低于陆地,故D项正确。第8题,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在近地面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陆地(指向西),A、B位于高空,所以A、B间的气压梯度力与近地面相反,指向东,高空不考虑地面摩擦力,风向可大致右偏90°,与等压线平行,风向最终指向正南,为北风,所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知识点2]9.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是________(填“1月”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D地7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1)1月 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 (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3)西北 东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2022年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图是北京、上海、广州、檀香山(火奴鲁鲁,约158°W,21°N)四地气压距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使③④两地的气压年变化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洋流分布
2.①②两地气压年变化的差异可反映( )
A.①地气压年变幅小于②地
B.②地较①地更加远离海洋
C.①地全年降水量多于②地
D.②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①地
3.当四地气压差异最小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B.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D.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1.B 2.D 3.B 【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檀香山位于太平洋的岛屿中,夏季受夏威夷高压影响,而北京、上海、广州位于亚欧大陆,夏季受低压影响。四条曲线中,④地夏季气压最高,因此④为檀香山。陆地热容量比海洋小,所以冬夏季气温变化更明显;夏季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热低压,相对于陆地,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相对于陆地,海洋形成低压。使③④两地的气压年变化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B项正确。第2题,气压距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越大,说明年变幅越大,因此①地气压年变幅大于②地,A项错误;①地气压变幅大于②地,相对于②地,①地离海洋更远,①地全年降水量少于②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②地,故B、C项错误,D项正确。第3题,四地气压差异最小时也就是气压距多年平均值差异最小的时段(距平值接近0),读图可知,应是10月份前后,为我国秋季。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应是夏季,A项错误;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应是秋季,B项正确;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应是春季,C项错误;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是冬季,D项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安徽芜湖期末)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暖空气流到冷海面时,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下表是某年6月4—9日青岛海域天气情况。据此完成第4~5题。
时间
4日
6—7日
8日
23:00
9日
19:00前
9日
19:00—
22:00
海雾
开始
出现
最强
开始
减轻
轻雾
加重
能见度
小于
2 000 m
170 m
大于
2 000 m
大于
8 000 m
3 900~
4 400 m
4.这次青岛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是( )
A.蒙古高压和盛行西风
B.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
C.蒙古高压和极地东风
D.夏威夷高压和极地东风
5.青岛海域4日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答案】4.B 5.A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海雾是暖空气流动到冷海面形成的海—气现象,此次青岛海雾发生在6月,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显著,东南季风即是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将暖湿气流带到东亚大陆,另外,青岛位于中纬度地区,还受中纬西风的影响,故大气环流背景为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B项正确;6月,亚洲大陆升温快,蒙古高压势力减弱,对青岛影响较小,且其南下气流为冷空气,形成海雾可能性小;极地东风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青岛位于中纬度。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青岛海雾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威夷高压位于青岛的东南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夏季风风向为偏南风,故A项正确。
[区域认知]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地表面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地表面温度总是比海洋表面温度高
B.陆地表面温度与海洋表面温度均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风逐年增强
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答案】6.C 7.C 【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7题,1966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热带高压带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出现南旱北涝;1993年与之相反。
[综合思维]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月等压线图,完成第8~9题。
8.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答案】8.C 9.D 【解析】第8题,图示以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判断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第9题,图中乙地位于北太平洋上,且为低压中心。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综合思维]10.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指出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并说出其成因。(6分)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4分)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理由: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成因: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高压中心位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亚洲高压。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亚欧大陆夏季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