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数学九上PPT课件+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3.综合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2.进一步掌握并巩固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相关知识;
1.探究菱形面积的多种求法 ;
复习旧知
菱形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轴对称图形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情境导入
如图:学校新修的菱形花园,沿两条对角线有两条小路 AC、BD, 你能用含有AC、BD的代数式表示菱形的面积吗?
A
B
C
D
你能通过割补把菱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
新知讲解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吗?
能.过点A作AE⊥BC于点E,则S菱形ABCD=底×高 =BC·AE.
E
思考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能否利用对角线来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呢?
新知讲解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试用对角线表示出菱形ABCD的面积.
你有什么发现?
菱形的面积 = 底×高 =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归纳总结
A
B
D
C
a
h
O
菱形的面积 = 底×高 =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转化的思想方法
新知讲解
例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为10cm.求:(1)对角线 AC 的长度; (2)菱形 ABCD 的面积.
新知讲解
(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与BD相交于点E,
∴AC=2AE=2×12=24(cm)(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ED=90°(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新知讲解
(2)解:菱形ABCD的面积=△ABD的面积+△CBD的面积
=2 × △ABD的面积
思考:你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菱形的面积吗?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且在△AOB中,AB=13,OA=5,OB=12.求菱形ABCD两对边的距离h.
典例精讲
例: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且AC=18,BD=10。问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
解:
做一做
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是 。请证明。
菱形
证明:∵ AB//DC,AD//BC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过点A、C作AE⊥BC,CF⊥AB,垂足分别为E、F.
则AE=CF,而S四边形ABCD= AB ×CF= BC× AE∴BC=AB∴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A
D
B
C
E
F
课堂练习
1.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BD与△ABC的周长相等B.△ABD与△ABC的面积相等C.菱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对角线之和的两倍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两倍
B
课堂练习
2.如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0cm和24cm,则菱形的边长是( )A.10cm B.24cm C. 13cm D.17cm
C
课堂练习
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C=6 cm,BD=8 cm,则菱形的高AE为___ cm.
4.8
2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
(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且2DE=BC.又∵BE=2DE,EF=BE,∴EF=BC,EF∥BC,∴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又∵EF=BE,∴四边形BCFE是菱形;
课堂练习
方法总结: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时,要结合条件灵活选择方法.如果可以证明四条边相等,可直接证出菱形;如果只能证出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可以尝试证出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定义法或判定定理1来证明菱形.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性问题
2.菱形的面积
=底×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面积=底×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第9页练习题1,2题。【选做题】教材第9页习题1.3的3、4、5题.
课程结束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2 视图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522《视图》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522《视图》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视图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521《视图》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521《视图》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投影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511《投影》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511《投影》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