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设计
展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字塔》一篇略读课文,由《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 金字塔》两篇短文组成。基于“学习支架是促进学 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载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 实践中要利用词卡、表格、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帮 助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 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 会认“译、愧、熠”等 10 个生字,理解“熠熠发 光、遐想、泛滥、精湛”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词卡归类等方式,了解埃及金字塔在外 观、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 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 借助表格、阅读比较等方式,感受两篇短文 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 根据课文内容及课外积累,大胆推测,尝试 解开建造过程、技艺等金字塔之谜。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 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根据课文内容及课外积累,大胆推测,尝试 解开建造过程、技艺等金字塔之谜。
【教学过程】
一、利用词卡式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梳理信息
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古代
建筑?你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
教学预设:
◇中国著名古建筑:故宫、长城、布达拉宫......
◇世界著名古建筑: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 场、柬埔寨吴哥窟......
(2)揭示课题,出示金字塔图片,了解学情: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2. 初读课文,提取信息。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默读课文,说说自己对 金字塔有了哪些新的了解。用横线画出自己最感 兴趣的信息,填写词卡,贴到黑板上。
(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词卡,梳理信息。 教学预设(根据学情进行梳理): ◇《金字塔夕照》:1看到的,如金色、尼罗河、
三座金山等;2感觉到的,如古老、神秘等。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1胡夫金字塔,涉及 重量、面积、体积、高度、建造时间、建造材料、建造 工艺等;2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涉及天文历法、造船
技术、建筑成就等。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重在鼓励学生自主 学习。大板块设计、整体性教学是略读课文教学的 基本策略。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浏览课文 中的两篇短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有关信息,随机 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 梳理有关金字塔的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词卡式学习 支架,首先引导学生提取自己对埃及金字塔最感兴 趣的信息,填写词卡并张贴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 生对词卡进行归类。在信息提取、归类、梳理的 过程中,促使学生展开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归 纳能力。)
二、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1. 引导:刚才从两篇短文中,大家了解了很多 有关埃及金字塔的重要信息。请大家再次仔细阅 读这两篇短文,想一想,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
教学预设:
◇文章内容不同:《金字塔夕照》描写了金字塔 在夕阳下的美景及作者的遐想;《不可思议的金字 塔》介绍了胡夫金字塔及古埃及的成就。
◇ 语 言 风 格 不 同 :《 金 字 塔 夕 照 》 语 言 生 动 优 美,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语 言简洁客观,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文章体裁不同:《金字塔夕照》是一篇由段落 组成的写景散文,知识性弱;《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是一篇由文字、数据等组成的说明文,知识性强 ——简要介绍非连续性文本。
◇表达方法不同:《金字塔夕照》主要运用静态 描写、反复渲染等描写方法;《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 引导:两篇短文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之处。阅读时可以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 相互印证,让我们对埃及金字塔的认识更加全面深 刻。请找出两篇短文相互印证的地方,分别填写在 鱼骨图中的上下括号里。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两个不同表达方式的 文本组成,为比较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教学素材。此 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表格式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 对比:首先,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语言风格、文章 体裁、表达方法等方面对两个文本进行比较,抓关 键词填写不同之处,指导学生了解由文字、数据、图 标等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表达 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介绍方式;其次,引导 学生进行互文阅读,并用鱼骨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 炼要点,感受两个不同表现形式的文本各自的价 值。在读文、填表、比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关联、 分析和评价等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利用导图式学习支架,鼓励学生大胆推测
1. 引导:读了两篇短文,我们不得不赞叹埃及 金字塔的确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同时,金 字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仔细阅读《不 可思议的金字塔》短文旁的批注,四人小组选择其 中一个疑问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知 识大胆推测,用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你们的推测 过程及结论,把小组学习的思维导图贴在黑板上。
2. 交流各小组的思维导图,讨论推测是否有 依据。
教学预设(根据学情相机指导)3. 小结:关于埃及金字塔的这些疑问,至今科 学家还没有给出科学的说明。你读了课文后,对埃及金字塔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有兴趣的同学 课外还可以继续搜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深入 阅读,也可以利用假日跟家人到埃及实地考察金字 塔,选用课文中的表现方式或者其他自己喜欢的表 现方式,记录自己的埃及之行。
(设计意图: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文本信息的 过程,更是一个基于文本信息展开探究学习的过程。此环节充分利用短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批 注中的疑问,借用导图式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根据 课文内容及课外积累进行大胆推测,激发学生阅 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有依据地阐 述理由,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独 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思维及创新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