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1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乙】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以此名重一时。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成语推断法”,联系“负荆请罪”,推测文中“负”字意为“背着”。
B.通过“偏旁推断法”,“堵”与土有关,推测其意为“墙”,此处形容观者之多。
C.通过“课内迁移法”,联系“睨之久而不去”推测文中的“睨”意为“斜着眼看”。
D.字典中的“纵”字有“放开”“竖向”“猛然向前”等义项,通过“语境分析法”,推测文中的“纵”意思是“竖向”。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坚 不 可 出 哀 求 良 久
11.你认为卖油翁和卖蒜叟的人物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要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乙】
ㅤㅤ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讯立辨(立即)
B.调南安军司理参军(调任)
C.敦颐独与之辨(只)
D.将弃官去(离开)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杀 人 以 媚 人 吾 不 为 也
(5)①【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来写周敦颐的。
②请阅读【乙】文,简要概括周敦颐是用怎样的实际行动追求君子品格的。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 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③栏楯:栏杆。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每移案 (2)人至不去
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借 书 满 架 偃 仰 啸 歌 冥 然 兀 坐 万 籁 有 声
广东省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14.根据上文,你认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乙】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①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节选自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沈复的妻子。
10.阅读古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务
方法
句子
释义
字词解释
课内迁移
宜乎众矣
(1)宜省俭而雅洁
(1)
成语推断
置之不理
(2)置一梅花盒
(2)
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12.本文中作者提到“二三知己”,如果刘禹锡生活在清代,你认为他有可能成为作者(沈复)的知己吗?请联系《陋室铭》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回答。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成语勾连法:不辞辛劳
A
及鲁肃过寻阳
字源推测法:,辵(chuò) 表行走,“咼”
是“骨”的初文,在此作声符。
B
(2)阅读下面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写出正确的翻译。(3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回忆往事罢了。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仲淹苦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①不充日昃②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饘(zhān)粥:稀饭。②日昃(zè):太阳过中午渐渐向西边落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去之南都 (2)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1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或 夜 昏 怠 辄 以 水 沃 面 往 往 饘 粥 不 充 日 昃 始 食
12.《范仲淹苦学》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乙】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以此名重一时。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成语推断法”,联系“负荆请罪”,推测文中“负”字意为“背着”。
B.通过“偏旁推断法”,“堵”与土有关,推测其意为“墙”,此处形容观者之多。
C.通过“课内迁移法”,联系“睨之久而不去”推测文中的“睨”意为“斜着眼看”。
D.字典中的“纵”字有“放开”“竖向”“猛然向前”等义项,通过“语境分析法”,推测文中的“纵”意思是“竖向”。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坚 不 可 出 哀 求 良 久
11.你认为卖油翁和卖蒜叟的人物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9.D
10.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
11.①两人均本领高强、技艺精湛。②两人遇到挑衅时均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自信从容。
【解析】9.本题考查字词的解说。
D.“老人鼓腹纵之”意思是:老人把肚子一挺放开了他。“纵”意思是“放开”。
故选D。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牢固得拔不出来,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拔其拳”是杨二的动作,“已夹入老人腹中”是杨二拳头的状态,“坚不可出”是结果,“哀求良久”是杨二的状态。据此可断句为: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和【乙】文“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可知,卖油翁和卖蒜叟都本领高强、技艺精湛;从【甲】文“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和【乙】文“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可知,卖油翁和卖蒜叟遇到挑衅时均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自信从容。
卑不亢、自信从容。
【点睛】参考译文:
【乙】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相公,精通拳脚,能够用双肩扛起运粮船。因此杨二相公一时名声大震。每逢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武艺的时候,看的人围得像一堵墙。有一天,有一位卖蒜的老人,不断地发出咳嗽声,他斜着眼看杨二练武并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一拳向砖墙打去,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气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打死了你可不要怪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老人让杨二先休息三天,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解开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从十步外冲向老人一拳打上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牢固得拔不出来,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老人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终究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要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乙】
ㅤㅤ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讯立辨(立即)
B.调南安军司理参军(调任)
C.敦颐独与之辨(只)
D.将弃官去(离开)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杀 人 以 媚 人 吾 不 为 也
(5)①【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来写周敦颐的。
②请阅读【乙】文,简要概括周敦颐是用怎样的实际行动追求君子品格的。
(3)C
(4)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5)①与王逵争辩
②面对残酷凶悍的同事,周敦颐坚持己见,公正断案,有着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正如同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纤尘不染,长茎正直。
【分析】参考译文: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周敦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 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③栏楯:栏杆。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每移案 (2)人至不去
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借 书 满 架 偃 仰 啸 歌 冥 然 兀 坐 万 籁 有 声
8.(2分)(1)书桌,办公桌。 (2)离开。
9.(3分)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多出三处,整句不给分)
【乙】译文参考: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方位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向前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在庭院周围环绕,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广东省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14.根据上文,你认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12.B
13.(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敢于承担责任的好官。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乙】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①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节选自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沈复的妻子。
10.阅读古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务
方法
句子
释义
字词解释
课内迁移
宜乎众矣
(1)宜省俭而雅洁
(1)
成语推断
置之不理
(2)置一梅花盒
(2)
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12.本文中作者提到“二三知己”,如果刘禹锡生活在清代,你认为他有可能成为作者(沈复)的知己吗?请联系《陋室铭》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回答。
10.(1)应当 (2)放,放置
11.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12.二人有可能成为知己。二人生活清贫,却都随遇而安,情趣高雅,生活态度积极。刘禹锡遭遇贬
谪身处陋室,但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之人高雅,生活富有情趣。沈复生活贫苦省俭,却不乏雅洁,妻子为他精心准备了梅花状的盒子用以盛放食物,他如数家珍地将此记录下来,并纳入《闲情记趣》篇。
【解析】10.考查词语释义。
(1)宜乎众矣:应该有很多。宜,应当。宜省俭而雅洁:应节省勤俭并且高雅洁净。
(2)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置,放,放置。置一梅花盒:放置一个梅花盒。
11.考查断句。句意:将它放置在桌前,就如一朵墨色的梅花覆盖在桌上;打开盖子看,像菜装在花瓣中。根据句意可断句为: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12.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代了环境的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代了主人交往之人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交代了主人活动之雅致。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乙文中作者细致记录了妻子为他做的梅花盒的形状“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使用方法“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从中既可以感知作者生活的清贫,也可以感知作者不以清贫为意,于清贫中活出了雅趣来。所以刘禹锡与沈复二人可以成为知己,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高雅积极。
【点睛】参考译文:
(乙)贫穷的人起居衣食以及所用所住,都应节省勤俭并且高雅洁净。节省勤俭的方法,可以叫做“就事论事”。我喜好浅酌,不喜欢吃太多的菜。芸曾经放置过一个梅花盒:用六个二寸白瓷的深口碟子,中间放置一个,外围放置五个,用灰漆烤就成,它的形状类似梅花。底盖都是凹状,盖子上面有手柄像花蒂。将它放置在桌前,就如一朵墨色的梅花覆盖在桌上;打开盖子看,像菜装在花瓣中。一盒六种颜色,二三好友可以随意在里面取食物,吃完再添置。又制作了一个矮边的圆盘子,用来放置杯子筷子酒壶等物品,可以随处安放,方便移动。这些便是节省食物的一个方面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成语勾连法:不辞辛劳
A
及鲁肃过寻阳
字源推测法:,辵(chuò) 表行走,“咼”
是“骨”的初文,在此作声符。
B
(2)阅读下面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写出正确的翻译。(3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回忆往事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B.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到;到达;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有误,句中重点词语有: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句意为: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答案:(1)①推托;②到;到达。(2)①x
【分析】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仲淹苦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①不充日昃②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饘(zhān)粥:稀饭。②日昃(zè):太阳过中午渐渐向西边落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去之南都 (2)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1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或 夜 昏 怠 辄 以 水 沃 面 往 往 饘 粥 不 充 日 昃 始 食
12.《范仲淹苦学》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10.(1)离开 (2)曾经
11.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12.示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胸有大志(胸怀天下),才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不论在何种困难下,都要能坚持(勤奋)学习;学习要有吃苦的精神。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离开到南都。去:离开。
(2)句意为:五年未曾脱过衣服睡觉。尝:曾经。
11.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本句的意思是“有时夜晚疲倦了,往往用冷水洗脸。他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太阳偏西才吃第二顿饭”,所以断句为: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12.本题考查谈启示。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实际来谈。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告诉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范仲淹“慨然有志于天下”告诉我们要胸有大志(胸怀天下),才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何种困难下,都要能坚持学习,学习要有吃苦的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了长山朱氏。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庭和身世,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地刻苦学习,五年未曾脱过衣服睡觉。有时夜晚疲倦了,往往用冷水洗脸。他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太阳偏西才吃第二顿饭。终于,他领会并精通了六经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