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回答问题。
[山]咏铁山坪
清牟兰舟
重重铁岭试登临,古寺深藏纪焚音,夹路藤穿留虎迹,怪风呜咽哨龙吟。
昏鸦造晚霜天冷,老树摸秋色斑斓,到此蓬莱应未远,一声长啸气萧森。
铁山遥峙古川东,秋老荒林瞥眼红。一色丹枫霜隐隐,四围碧障雾迭起。
风吹鸟语天边外,荒僻人家树杪中。偶向长坪翘首望,悬岩高耸石玲珑。
[水]嘉陵江江面开阔,水势péngpài,岸边芦苇摇曳,时而有成群的水鸟掠过。“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若是赶上有雾,江面则烟波浩瀚,雾霭ménglóng,千里风光含烟带月,让人深深陶醉在这如梦似幻的景象里。华灯初上,fánmì的星子似乎坠落在江中,与岸边的万家灯火一起点缀着江面,形成了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山城夜景。
[雾]平凡的都市生活孕育着大美景致。桥梁、列车、云海,如诗如画。近日,都市风光短视频《重庆云海列车》刷屏无数,家喻户晓,纷纷前往。视频制作者目不窥园,将古典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纵向移镜,俯瞰追随列车钻入嘉陵江上的云海。作品以歌曲《大鱼》中最空灵的两段为配乐,将人间易逝的美表现得慷慨淋漓。人世奔忙,需要诗情。《重庆云海列车》就是献给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鞠躬尽瘁的影像抒情诗。
1.第一段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呜咽wū yěB.斑斓bānlánC.迭起diē qǐD.荒僻hāngpì
2.阅读第二段,根据拼音书写汉字。(3分)
péngpài
ménglóng
fánmì
3.依次填入第二段“含烟带月碧于蓝□”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B.”!C.!”D.。”
4.第三段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家喻户晓B.目不窥园C.慷慨淋漓D.鞠躬尽瘁
5.参照示例,从重庆的山、水、雾中选择一个对象,运用多感官互通的手法具体描绘。(3分)
示例: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
我选择描绘重庆的【 】:
6.(4分)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抗日战争期间流寓重庆。如图是他在此期间创作的漫画,题为《愿作安琪儿空中收炸弹》。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分析其寓意。
7.(6分)名著阅读。
(1)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文段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2)请从下列两部名著中,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内容阐释理由。
《西游记》《骆驼祥子》
8.(5分)综合性学习。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请参与“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准备在江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北嘴测候亭开展。
【链接材料】
测候亭 (见图),位于现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中央公园内。这座亭阁式建筑建于1932年,约两层楼高,砖石结构,挑檐屋顶,别致而漂亮,当地人称它“八角亭”。它见证了西南地区最早使用气象仪器进行现代气象观测的历程。如今,在测候亭顶部还保留有风向仪等气候测量仪器。
【我来写宣传词】
(1)今天的测候亭已经成为江北嘴的一处文化地标。请阅读链接材料,参考渝中区解放碑的宣传词为测候亭拟写一则精炼的宣传词。(2分)
解放碑宣传词:重庆繁盛之窗 山城丰碑脊梁
【我来当小导游】
(2)读图:你的组员江小贝现在正在福音堂这个位置,他不知道怎么走到测候亭,请你为他导示一条最快捷的道路吧。(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词积累。(10分,每空1分)
9.(10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④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⑤《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⑥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⑦《登飞来峰》中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
(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杳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闲。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③矣。迨④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木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注释]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致:情趣。④迨:及,等到。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枝
③陶后鲜有闻
④及其茎叶既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2.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断句。(限断两处)(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13.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它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哪种价值?结合[甲][乙]两文回答。(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文后问题。(22分)
文本一: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 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节选课文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文本二: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呜呜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节选课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本三: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节选课文杨绛的《老王》)
概括•事件
14.分别概括文本一、二、三的内容。
文本一:
文本二:
文本三:
赏析•语言
15.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文本一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16.文本二描写生动细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请对下面的语句进行赏析。
①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从修辞的角度)
②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呜呜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从描写的角度)
17.联系文本三,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有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感悟•形象
18.在上面的三个文本中,你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8分)
剃头匠
旧时,管理发的师傅叫剃头匠,赵巍的父亲就是。在赵巍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拖拉着一条腿,拿着推剪剃刀,弯腰佝背给客人理发剃须。
赵巍平时是不去父亲店里的,他怕父亲逼他学剃头。父亲不介意赵巍对自己职业的不敬,没事还拿赵巍开玩笑,说赵巍小时候抓周,“官印”和“元宝”都不拿,硬提着剪子不松手,还说赵巍的手指细长,拿剃刀稳当,天生就适合做个剃头匠。
赵巍有学要上,自然不会学做剃头匠,却在小学的时候,差点因为父亲的职业和同学打一架。这事也不能怪赵巍,是一名叫冷锋的同学主动挑起的。生在干部家庭的冷锋,在班里看不起赵巍,认为赵巍除了学习好,没什么可骄傲的,并学着赵巍父亲走路的样子,对同学们说,看看他父亲,就是个瘸子,整天拖拉个腿,给别人剃头滑稽极了。
这话传到赵巍的耳朵里,可把赵巍气坏了,当面找冷锋对质。
“冷锋,你说谁爸是瘸子?”
“是你啊!你爸拖拉个腿,不是瘸子,是什么?”
“我爸是战斗英雄,不许你这样侮辱我爸,”赵巍握紧了拳头,脸红红的,不知道嘴里怎么会冒出这样一句话。
“战斗英雄?赵巍,你骗谁啊!谁听说过战斗英雄没工作,专门给人剃头的吗?”冷锋哈哈大笑起来。
赵巍两眼喷火,像个斗架的公鸡,冲着冷锋大喊:“不许你侮辱我爸,我和你拼了。”一下子冲了上去。
围观的同学赶紧将两人分开,并有同学迅速告诉了李老师。
在李老师面前,赵巍羞愧得不敢抬头,李老师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赵巍的头,说:“孩子,记住。你爸爸是个英雄,虽然他身有残疾,却不要国家养活,也不求别人施舍,凭自己一双手,养活一家人,不容易啊!你回班可以说爸爸是个战斗英雄,老师会帮你的。”
在当天的课堂上,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赵巍的爸爸老师认识,他家所在的居委会王主任是老师的朋友,知道赵巍家的情况。王主任说赵巍爸爸是参加过老山前线战斗的,那条伤腿是战斗中负的伤,最后告诉同学们好好相处,要学会尊重长辈。赵巍在底下坐着,眼睛里泪花点点,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从小患小儿麻痹落下的残疾,是老师帮他圆了谎。
赵巍到底没有接父亲的班,而是学了医。手里握的不是剃刀,而是手术刀。父亲在赵巍接到医学院通知书的那天中午,特地办了一桌酒宴。记得父亲当时喝醉了,一边喝酒,一边说,咱这手艺传男不传女,可惜到了我这一代要失传了。罪孽啊!
赵巍笑了,他赢了,谁说抓周拿了剪刀,就一定做剃头匠啊!
赵巍在医院工作兢兢业业,现在成了所在科室的主任,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让老父亲看到自己的成功,记得父亲临终前,流着泪和自己说:“孩子,你是对的。做医生比剃头匠体面多了,咱这手艺不中用了。现在大街上剃头的,大多不进理发店,改去什么美容院了。唉,爸爸是跟不上时代了!”头一歪,就走了。赵巍心里空落落的,鬼使神差留下了那一套剃具,没有让它们与父亲一起下葬。
新冠肺炎越闹越凶,开始有人死亡了。赵巍和同事们严阵以待,每天进入工作间,都全副武装。口罩、防护服、手套,一样不能少。
“今天又有两个死亡病例。”护士小丽说。
“通知家属了没有?”赵巍问。
“有一人是流浪汉,口齿不清,被巡警送来后确诊的,寻找不到家属。”小丽回答道。
赵巍愣了一下:“哦,那就直接通知殡仪馆吧。”
“不,等等。”赵巍像想起了什么。
“流浪汉也是人,没有家人,也要体体面面地走,那头发胡须也该理理了。”赵巍自言自语道。
“可谁愿给死人理发啊!再说,疫情如此严重,到哪找人呢!”小丽说。
“我来。”赵巍脱口而出。
他想起了父亲,那年街道失火,一家三口烧死了,没有理发店、美容院愿给死人修发洗容,因为给死人修容,以后谁还找你理发,不吉利啊!于是,街道主任没办法了,找到了闲居在家的父亲,老人家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就去了,临走一分钱没收,从此封了剃具。
“该给剃具解封了,让我也做一回剃头匠。”
赵巍在心里默念道。
(选自江山文学网 作者泉坞山人 有删改)
19.从赵巍的角度,补全故事情节。
小时抓周,提剪子不松手————考上医学院,成为医生——
20.联系上下文,揣摩划线句子父亲的心理。
21.“剃具”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其作用。
22.“谁是小说主人公”对此话题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从篇幅、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角度)
四、作文(55分)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作一题。
①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繁星》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冰心《春水》
读了着两首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②在本学期语文教材要求的写作板块中,我们进行了“怎样选材”的写作实践。教材告诉我们,选择材料一定要围绕中心。本次期末考试作文需要你在“怎样选材”上体现出你的思考。
命题作文: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从“怎样选材”的角度,你需要注意:
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
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
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