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上第三单元 任务二 活动一:讲讲玲玲的心情故事(课件PPT+教案+导读单)
展开(二)任务活动二 一封信和一幅画
1.认识两位新朋友——玲玲和露西
(1)指导学生根据任务单预习。
提示: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必须要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预习单则是有效的学习支架。除了常规的朗读任务外,可以提取出难读的句子呈现在预习单上,还可以将生字按一定规律分类呈现在预习单上。比如:按韵母分组“玲、评、另、并”“灯、冷、重”等等,将这一活动中重点讨论的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进行前置性思考。比如:玲玲会做什么?露西会做什么?你喜欢她们吗?条件许可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增加互动,实现学生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2)组织课堂交流。
A.展示朗读,检测字词。
走进《玲玲的画》
教师导语:玲玲画了一幅画。她要干什么?……可是,画儿却被弄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哭有什么用呢?有没有好办法?……
相机出示第1小节、第2-4小节,第5-8小节,展示并指导朗读。
适机教学生字:
★详。扩词,学生动作演示了解“端详”的意思。
★玲。字源识字法,出示图片,知道“王”表示美好的事物,“玲玲”是玉器发出的声音。扩展王字旁的字。
★拟声词:叭。情境模拟练习:玲玲在画画,(叭)的一声弄脏了画。急得玲玲( )哭,引来一群小伙伴。小公鸡( ),小花猫( ),小鸭子( ),小喜鹊( )。大家急得团团转,团团转。
走进《一封信》
教师导语:爸爸出国要过半年才能回来。今天,露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写信前,她做了什么呢?……露西开始写信了,她写了什么?……可是,露西觉得自己写得不好,还把纸揉成了一团。妈妈说:“那我们一起写吧!”……于是,露西又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相机出示第2小节、第3小节、第6小节、第7-14小节。其中,第6小节指导读出感叹号中鼓励的语气。第7-14小节可采用开火车方式朗读。
朗读中检测学生多音字预习情况:朝 重 结。
教学生字:鲜。用加一加的方法,了解本义是味道美好。后引申为新鲜的明丽的等意思,比如鲜花、鲜肉,鲜明。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扩展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B.根据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思考:玲玲和露西会做什么?你喜欢她们吗?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玲玲和露西会做的事情。
出示动词短语填空,学生根据课文填一填,读一读。
(收拾)画笔 (参加)评奖
(开)空调 (洗)(削)土豆 (修)台灯
画一(幅)画 写一(封)信 画一(束)鲜花
适机教学短语中生字:评、奖、封、束、削、修 。由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么学这些生字的。
(提示:除了学生自我检测,互相检测,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展示反馈。朗读时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比如《玲玲的画》一文,读好“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爸爸说的“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坏事。”同时,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生字教学原则,采用学生分享、教师点拨等灵活的形式,集中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2.讲讲玲玲的心情故事
(1)欣赏玲玲的画。
出示三幅画。联系课文给三幅画排排序,说说理由。
(2)玲玲的心情变变变。
A.提供几个哭脸、笑脸表情。学生根据玲玲心情变化过程,贴一贴。
B.学生在课文找到玲玲写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吗?用波浪线划出来。
(得意地端详、伤心地哭、满意地笑)
C.讨论交流: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她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得意地端详:重点指导想象评奖时的开心得意。
伤心地哭:重点指导想象玲玲的着急,指导朗读,读出伤心的语气。
满意地笑:重点指导观察图画,比一比添上小狗以后与一开始的画,同一个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指导朗读第8小节,读出温馨的感觉。
(提示:低年级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个教学环节采用图文对照方式,用图画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生切入文句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步骤进行分解或者整合。体会玲玲的心情,指导朗读相关语句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同身受地体会玲玲的心情。如可以通过提问:你有没有看着自己的作品特别得意的时候?当你的作品被损坏了,你是怎么想的?借助自己的经验体会人物心情。)
(3)心情故事我来讲。
A. 连一连。
出示图画和心情符号,连一连。
提示:这里(既是对课文内容与脉络的回顾与梳理,又有助于学生体会人物心情,将故事讲得更加完整、更具体。)
B.讲一讲。
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一讲玲玲的故事。
提示:讲述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练习的时间,先讲给自己听,再讲给同桌或小组同学听,最后在全班分享。还要提醒学生,讲故事不是读课文,不需要与课文中的话完全一样,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如有条件,可以借助学习平台,请学生上传讲述录音,大家互听互评,以此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与热情。
(4)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
A.讨论:当玲玲得意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满意的时候,爸爸说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快去睡吧 画点儿什么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指导朗读爸爸的话。
B.讲故事:玲玲是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你有没有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呢?
C.读故事:读《鲁班造伞》《我自己想出来的》《落墨成蝇》,联系玲玲和自己的故事想一想,说一说: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是什么?
提示:(全文由玲玲的对话展开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爸爸在故事最后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但是,这两句话是全文理解的难点,必须联系课文中玲玲的故事,留心生活中的事例,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爸爸所说的话。可以拓展阅读这一主题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道理。教学过程中,建议可以开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型故事会,在阅读、分享与交流中,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听我读读这封信
(1)听我读。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找一找露西写的两封信。第一封信,用直线划出来。第二封信用波浪线划出来。然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第一封信:
分行出示,逐句朗读,最后连贯朗读。
讨论:为什么爸爸不在,我们就很不开心呢?(没有人逗我玩;没有人修台灯;家里很冷清。)
第二封信:
学生读露西的第二封信。其他同学评一评有没有找对。
出示露西写的内容:亲爱的爸爸,……。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点拨预设1:这封信,是露西与她的妈妈合作完成的呢。读读妈妈的话,想一想,省略号里,露西到底写了什么。
点拨预设2:情境角色模拟,注意人称的转唤,强调前后句的连贯自然。
出示完整的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爸爸,请您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 ,我们就可以修理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呢。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指导朗读,读出开心与思念。
教学生字:期(学生介绍识记的方法。也可以联系生活组词。)
两封信的内容的梳理提取,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信件的内容穿插在对话中,学生不容易找到。建议可以让学生先圈画标记相关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小组内把两封信的内容摘录下来,或者在小组内先口头说一说,由此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读一读。最后教师出示完整的信件内容。读第一封信的同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说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对他们的思念。朗读第二封信时,可以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指导感悟。教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露西。教师以愉快的语气带动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露西想到生活中美好事情时的快乐心情。
(2)你最喜欢哪封信?
组织讨论:露西写了两封信,你最喜欢哪一封呢?为什么?
A.学生整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学生能够抓住两封信中的某一句进行比较,应肯定其说话有理有据。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向他那样进行有指向,有目的的对比思考。
B.教师分别出示四组句子进行朗读,比较:
第一组:
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第二组: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第一、二组中,引导关注“不开心”与“挺好”,可以发现这两句都是露西都是说的真话。但是第一组中说不开心,爸爸可能会担心;。同理,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也是让人担心难过的。第二组就不一样了,爸爸知道露西她们我们过得生活很精彩,就会放心。此时可引导学生再联系生活体会到要学并学习如何会体谅父母。))
第三组: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两句其实都好。第一句让人感觉到爸爸爱女儿。第二句让人感觉到家里的小狗特别活泼可爱,生活特别温馨。建议孩子写第三封信,把这两句话都可以写进去。))
适机指导:“一边……一边……”说话。
第四组: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第一句话是“无计可施”,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句话就是告诉孩子,碰到困难可以想办法。显然要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提示:)
(理解这篇课文,重点在两封信的比较上。从还原信件到体会心情到齐读信件,追问原因,这样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领会到两封信的含义以及带给爸爸的不同心情。这两封信,不论是从书信写作的结果,还是写作的过程,第二封信都比第一封信好。然而,第一封也有它的优点,比如说真话,而且是露西独立完成的,表达也很直接。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敢说话,说真话。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自然引导,理性喜欢,带着孩子一路欣赏,创造性欣赏,最终达成目标。)
(3)露西喜欢哪封信?
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聚焦露西的表现,关注细节。(第一封,露西揉成一团。第二封,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
4.我要写封信。(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
(1)聊玩具,猜猜老师的玩具。
教师导语:假如请小朋友给远方的朋友写封信,你会跟大家分享什么呢?如果,你能分享一下你最喜爱的玩具,也许,远方的朋友知道了,下次见你就会给你带个玩具呢。
学生聊一聊自己喜欢的玩具。
教师展示自己的玩具。学生摸玩具,猜玩具。
提示:(《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写话学习。如何让学生由说到写,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语言思维培养中最困难的地方。这里创设猜一猜的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课堂写话的学习场域中。教学中,要通过看,摸,说,猜几个环节,要让学生不断地把获得的实物感受转化为储存在头脑中的词语表达出来,激活学生的词语表达,把阅读和生活中积累到的词语无痕地运用到写话中,为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写玩具的样子作丰富的词语储备。同时,渗透有序观察玩具的方法。)
(2)说玩具,说说自己的玩具。
学生说说最喜爱的玩具的样子。
学生交流中,帮助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小结:原来要写好玩具样子的方法可多了,我们可以抓住形状、颜色 、最吸引人的部位,还可以抓住材料来写呢。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桌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
(提示: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自己的玩具,同桌互相说说玩具。有的孩子的玩具是可以按照部位顺序来观察的,但是有的玩具部位是不清晰的,比如男孩子最喜欢的手枪等,这时候就要求老师及时发现学生表达的困难之处。可以提供一些同题写话资源,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如何观察玩具,介绍玩具。思维导图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促进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3)玩一玩,说说最喜欢的玩具。
说说自己的玩具最好玩的地方。
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说一说。
教师继续帮助绘制思维导图。比如:
提示:(这里要,充分尊重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中要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玩一玩。交流玩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老师随机采访,可以是玩法的演示,还可以教同伴玩一玩等。这样,把玩和学的过程充分展开,围绕“好玩”做足文章。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预设或随机提供一些句式给学生,比如“一……就……”,“只要……就……”等等,让学生既有句式的规范引领,又不缺乏个性表达。)
(4)写一写,评评最爱的玩具。
教师导语:现在,我们就可以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啦。写在哪里呢?
写话格式指导。
写一写,同桌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提示:(写话格式指导尽量要生动有趣。比如,可以将方格比作一个个小房子,开头要空两个小房子。写到第二行,第二行的小房子就不要空着。写完半句话,要用逗号;写完一句话,要用句号。逗号和句号是淘气的小朋友,他们每个人都要独占一个小房子。他们喜欢呆在小房子左下角。有时候,一句话刚好在最后一个房子里结束,这时候,逗号、句号可不能孤零零地住在小房子里,要有最后一个字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在强调格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强调写字姿势,努力将字写漂亮。建议这里可以制作一个格式指导微视频,既形象直观,又方便每一位学生反复看,及时巩固。)
【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
这一学习活动内容丰富,而且直接体现了单元教学重点。不管是课文阅读,还是写话、口语交际,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提取文本的信息,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并乐于与人交流,乐于表达。
【建议课时】6-7课时
【教学资源】
1.课文朗读录音、相应的图片等
2.自主预习单
3.文章《鲁班造伞》《我自己想出来的》《落墨成蝇》
4.师生共同准备的玩具
5.《写话基本格式》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