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胎盘 B. 卵巢 C. 阴道 D. 子宫
2. 下列人体器官位于腹腔内的是( )
A. 气管 B. 肺 C. 胰 D. 心脏
3.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 鼻 B. 喉 C. 肺 D. 气管
4. 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其主要作用是( )
A. 清洁 B. 湿润 C. 温暖 D. 杀菌
5. 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6. 如图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该结构称为( )
A. 神经元 B. 神经 C. 神经末梢 D. 神经纤维
7. 下列器官都属于消化腺的是( )
A. 唾液腺、食道 B. 胰腺、大肠 C. 肠腺、肝脏 D. 胃腺、胆囊
8. 贫血症患者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成分是( )
A. 甘油和脂肪酸 B. 铁和蛋白质 C. 钙和维生素A D. 碘和葡萄糖
9. 血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0. 打针后用棉签按压伤口即可止血,起止血作用的血液成分主要是( )
A. 血浆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红细胞
11.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为3:4:3 B. 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
C. 适量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多吃高能量食物促进智力发育
12.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B. 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
C. 采食鲜艳的野生菌 D. 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
13. 果果同学意外受伤需大量输血治疗,爸爸(A型血)、妈妈(B型血)和姐姐(AB型血)都抢着献血,但医生说爸爸的血型最适合。果果同学的血型最可能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14.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 若B代表心脏的左侧心腔,则A、C都流动脉血
C. 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量都增加
D. 若B为大脑,则C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氧气增加
15. 2023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下列关于耳和听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以防中耳炎 B. 耳蜗能感受机械振动,产生听觉
C. 遇到巨大声响,迅速闭嘴、堵耳 D. 用尖锐物体掏耳朵容易损伤鼓膜
16.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近视防控已刻不容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近视患者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小 B. 近视患者眼球成像于视网膜后方
C. 近视患者恰当配戴凹透镜矫正 D. 坚持做眼保健操就可以避免近视
17. 《物种起源》中提到人和现代类人猿的骨骼、内脏、早期胚胎都非常相似,这说明( )
A.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B. 现代类人猿是由人类进化而来的
C.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共同祖先 D. 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类
18. 世卫组织将酒精定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对人体有害。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痹了驾驶员的( )
A. 大脑和小脑 B. 脑干和小脑 C. 大脑和脊髓 D. 脊髓和小脑
19.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 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B. 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
C. 皮肤汗腺排出汗液 D. 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
21. 青春期人体发生的主要变化包括( )
①独立意识减弱
②肺功能趋于完善
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④性器官发育和性成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 下列疾病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 胃溃疡 B. 侏儒症 C. 肺结核 D. 白血病
23. 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 图乙中,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
C. 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 一次心跳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24. 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D.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产量和生物的生存影响不大
25. 充足睡眠有益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比较不同睡眠状况对幼鼠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睡眠不足的幼鼠供氧能力减弱 B. 睡眠不足会影响幼鼠生长激素的分泌
C. 睡眠不足的幼鼠体重不断减轻 D. 幼鼠体重增长与生长激素分泌量有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0分)
26. 如图是人的早期胚胎形成过程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A是卵巢,可以产生B和分泌雌性激素。 ______ 。
(2)B和精子在C处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 ______ 。
(3)胚胎是生命的起点,发育的主要场所是D。 ______ 。
(4)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 ______ 。
27.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送去了猪肉白菜饺子等航天食品。([]内填序号)
(1)饺子皮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属于糖类。
(2)饺子馅中的蛋白质在[②] ______ 中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 ______ 后才能吸收利用。
(3)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 ],该结构具有 ______ 、 ______ 等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
(4)太空的失重环境容易造成航天员骨质疏松。因此,航天员要多补充富含 ______ (填维生素名称)的食物,以促进钙质吸收。
28. 如图1为食物的吞咽过程,图2为人体肺泡和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3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动作图解。
(1)当异物经过图1中[①] ______ 时,若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异物可进入[②] ______ ,阻塞呼吸道。
(2)异物阻塞会导致呼吸困难,使图2肺泡内的 ______ (填字母)含量不断降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生命活动所需的 ______ 供应不足,从而危及生命。
(3)如图3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时,施救者通过挤压,使患者的膈顶快速上升,胸腔容积 ______ ,肺内气压 ______ ,产生较强气流将异物排出,挽救生命。
29. 安全用药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方式,使药物顺利到达病灶处,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某些药物口服时会降低或失去药效。如口服胰岛素会依次在胃、 ______ 内被分解,尚未到达病灶就已失去药效.该现象称为首过清除。
(2)如图所示,某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 ______ 进入肝脏。药物会因肝脏代谢而药效减弱,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
(3)为避免首过清除,通常采取手臂静脉注射给药,药物可经过上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再随 ______ 循环和 ______ 循环到达病灶,保证正常药效。
(4)下列给药方式能避免首过清除的是 ______ 。(多选,填序号)
①直接吸入气雾剂
②肌肉注射青霉素
③口服连花清瘟胶囊
④外敷中国传统膏药
30. 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相关结构和人工肾脏血液透析示意图。([]内填序号)
(1)图甲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
(2)图乙中肾单位包括[ ______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大量运动或过量食肉会导致血液中的肌酐含量增加,肌酐可经肾小球进入[④] ______ ,但不能被肾小管 ______ 。因此,可通过尿液取样化验获取肌酐数值。
(3)肾脏功能衰竭的病人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以采用图丙所示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图中血管A的类型是 ______ ,与B相比,A中肌酐含量 ______ 。(填“增加”“减少”“不变”)
31. 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不同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类型不同,如图所示。
(1)肺部毛细血管多为连续型毛细血管,如图A,其基膜完整,且 ______ 连接紧密,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使 ______ 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顺利进行。
(2)肾小球毛细血管如图B,该管壁结构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______ 作用,保证了代谢废物顺利排出。
(3)分布在骨髓等处的毛细血管又称为血窦,如图C,其结构特点是通透性 ______ ,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 ______ 进入血液。
(4)人们发现一些药物可以在很多器官和尿液中检测到,但是脑组织中却没有。推测脑部毛细血管的形态最有可能是 ______ (填字母),这可以最大限度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以维持脑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5)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毛细血管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但都与其 ______ 相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
32. 四月杏花香满园,六月杏果酸黄甜。生物学习小组做多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A组
B组
C组
活动
吃酸杏
看A组吃酸杏
蒙眼听老师介绍酸杏
结果
大量分泌唾液
大量分泌唾液
大量分泌唾液
(1)三组实验反射弧的效应器均是 ______ ;B组实验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______ 上。
(2)如图所示,A组同学完成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B、C组同学完成唾液分泌还受到 ______ 的控制。
(3)从反射类型看,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______ 组,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______ 组。
33. 多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含有胃蛋白酶的复方制剂。为研究温度对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确定8个温度进行预实验。每组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酸碱度(pH)为2的多酶片溶液和1mL蛋白液,保温3min后再混合保温,观察并记录蛋白液变澄清所用的时间,每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每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 。
(2)实验以蛋白液“变澄清”作为观察指标,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蛋白液中的蛋白质会被 ______ 分解。当温度为62℃时,蛋白液30min内一直未变澄清,原因可能是 ______ 。
(3)分析实验结果,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 ______ ℃范围之间。
实验Ⅱ:在实验Ⅰ基础上,为进一步确定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及失活温度,科研人员设置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时间/min
4
3
3
3
2.5
2
1.8
3
4
5
6
9
15
30min内一直未变澄清
(4)分析实验Ⅱ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5)除温度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综合上述实验过程,请作出假设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胎盘是维持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介于胎儿与母体之,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A符合题意;
BCD、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阴道是女性的性交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与发育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解析】解:ABD、气管、心脏和肺都位于胸腔内。
C、胰脏、肝脏、胃、肠等位于腹腔内。
故选:C。
人等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中有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器官,据此解答。
熟记各器官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完成此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C。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答案】A
【解析】解:呼吸道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空气有湿润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氧气占16%、氮气占78%、二氧化碳占4%.因此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氮气。
故选: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气体成分比较: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人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
6.【答案】A
【解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如图所示是神经元的结构简图。
故选: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7.【答案】C
【解析】解:A.唾液腺属于人体的消化腺,能够分泌唾液;食道属于人体的消化道,A错误。
B.胰腺是人体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胰液;大肠是人体的消化道,B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促进脂肪的消化;肠腺是人体的消化腺,能分泌肠液,C正确。
D.胃腺是人体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胃液;胆囊不是消化腺,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脂肪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
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因为供氧不足,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贫血症患者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B正确。
C、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C错误。
D、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B。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因为供氧不足,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解答此题要掌握有关贫血的相关知识。
9.【答案】A
【解析】解:如图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但血浆所占的容积较二分之一多些,血小板较二分之一少些.因此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血浆.
故选:A
血液主要含有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据此作答.
血液的充分可参照上图来帮助理解和掌握,比较直观、形象.
10.【答案】C
【解析】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所以划破手皮肤并少量出血,过了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故选:C。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关键知道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但仅是少量出血.
11.【答案】D
【解析】解:A、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A正确。
B、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多吃高能量食物会造成肥胖,D错误。
故选:D。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12.【答案】B
【解析】解:A.马铃薯的发芽部位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A错误。
B.检疫合格的猪肉可以放心使用,B正确。
C.随便采来的鲜艳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C错误。
D.大多的防腐剂属于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错误。
故选:B。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3.【答案】A
【解析】解: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医生说爸爸的血型(A型血)最适合,则果果同学的血型最可能是A型。
故选:A。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 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解答此题要掌握输血的原则。
14.【答案】B
【解析】解: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
B.若B是心脏左侧心腔,则A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C为主动脉,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B正确。
C.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C错误。
D.若B为脑,则A为动脉血管,内流动脉血,则C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血液流经脑是要进行物质交换,消耗营养物质,氧气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人体咽部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如果鼻咽部有炎症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容易造成中耳炎,使听力下降,A正确。
B.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B错误。
C.当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力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损伤,C正确。
D.使用尖锐物品挖耳朵可能损伤耳道黏膜,导致局部出血和感染;也可能因挖勺过深损伤到鼓膜部位,D正确。
故选:B。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及耳的保护措施。
16.【答案】C
【解析】解:A.近视患者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A错误。
B.近视患者眼球成像于视网膜前方,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正确。
D.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近视的作用,但不能避免近视,D错误。
故选:C。
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并且熟知预防近视的措施。
17.【答案】C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
18.【答案】A
【解析】解:“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是酒精麻醉了大脑导致反应变慢,“动作不协调”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导致运动不协调、准确,因此“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驾车人的大脑、小脑,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4)脊髓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等,还有传导功能。
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该实验中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因此,一段时间后,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③>①。
故选:B。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①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法步骤。
20.【答案】D
【解析】解: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消化系统排除食物残渣属于排遗。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要注意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21.【答案】C
【解析】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少年的独立意识增强,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青春期发育的特征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22.【答案】B
【解析】解:ACD.胃溃疡、肺结核、白血病均不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ACD错误。
B.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B正确。
故选:B。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D
【解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心脏每跳动一次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将血液压入左、右心室,此时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随后两个心室收缩,将血液分别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然后全心舒张。可见,当全身各处的血液由静脉送回心脏时,心肌所处的状态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都舒张。如图所示:
故选:D。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
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心脏内瓣膜的作用: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因此左右心室收缩,不可能将血液泵至心房。
24.【答案】D
【解析】解:AB、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B正确。
C、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C正确。
D、全球气温上升、蒸发加强、由于土壤中有效水分减少,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水分胁迫将会变得更加严峻,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和生物的生存,D错误。
故选:D。
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
“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与之相关的考题也成为经常考查的内容。
25.【答案】C
【解析】解:A.睡眠不足组的血红蛋白的量低于作息正常组,则红细胞携带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因此睡眠不足的幼鼠供氧能力减弱,A正确。
B.作息正常组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睡眠不足组,睡眠不足会影响幼鼠生长激素的分泌,B正确。
C.根据由图可知,睡眠不足组幼鼠体重增长比睡眠正常组明显慢,而不是体重减轻,C错误。
D.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幼鼠体重增长与生长激素分泌量有关,D正确。
故选:C。
分析左图可知,睡眠不足组的血红蛋白的量低于作息正常组,作息正常组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睡眠不足组。分析右图可知:睡眠不足组幼鼠体重增长比睡眠正常组明显慢。
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 √ × √
【解析】解:(1)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B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故√。
(2)受精是指精子进入B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C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故√。
(3)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D子宫,故×。
(4)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在子宫内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胚胎,故√。
故答案为:
(1)√;
(2)√;
(3)×;
(4)√。
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几个阶段。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个体性发育成熟的阶段。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27.【答案】淀粉 胃 氨基酸 ⑤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维生素D
【解析】解:(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饺子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4)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肝脏、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太空的失重环境容易造成航天员骨质疏松。因此,航天员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D。
故答案为:(1)淀粉
(2)胃;氨基酸
(3)⑤;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4)维生素D
题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大肠,⑤是小肠。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8.【答案】咽 气管 b 能量 减小 增大
【解析】解:(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吞咽时,喉上升,使会厌软骨覆盖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故会厌软骨在吞咽时,会盖住喉的入口,以防止食物入喉。所以当异物经过图1中①咽时,若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异物可进入②气管,阻塞呼吸道。
(2)异物阻塞会导致呼吸困难,使氧气无法进入肺,进而使肺泡中的b氧气含量降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能量减少,从而使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危及生命。
(3)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时,施救者通过挤压,使患者的膈顶快速上升,从而导致胸腔容积减少,肺内气压增大,从而产生较强气流将异物排出,挽救生命。
故答案为:(1)咽;气管
(2)b;能量
(3)减小;增大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图1为食物的吞咽过程,图1中①是咽,②是气管;图2为人体肺泡和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2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图3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动作图解,图中②表示膈肌。
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小肠 门静脉 右心房 肺 体 ①②④
【解析】解:(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等部,所以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如胰岛素会依次在 胃、小肠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失活。胰岛素尚未到达病灶,已经失效,该现象称为首过清除。
(2)有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如图所示,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 肝门静脉入肝。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到达病灶前,先经过肝脏,可能被肝脏代谢而失去药效,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
(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所示:
为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常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是药物可以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右心房,再随肺循环、体循环到达病灶,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药物到达病灶时具有正常药效。
(4)为了避免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可采用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②肌肉注射青霉素、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③口服连花清瘟胶囊需要经过消化系统,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再送到患病部位。因此,给药方式能避免首过清除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1)小肠;
(2)门静脉;
(3)右心房;肺;体;
(4)①②④。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① ③ ③④⑤ 肾小囊 重吸收 静脉 减少
【解析】解:(1)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形成尿液,每个肾大约包括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因此,图甲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①肾脏,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③膀胱。
(2)通过(1)分析可知,图乙中肾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在大量运动或过量食肉类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在肾脏内,肌酐可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但不能被肾小管的重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对尿液进行取样化验,获取肌酐数值来监测肾功能。
(3)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图中血管A的类型是静脉。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肌酐等一起形成尿液。所以,人工肾脏是模拟肾脏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经过透析后,A肾静脉处血液中的肌酐含量比B肾动脉血液中减少。
故答案为:(1)①③
(2)③④⑤;肾小囊;重吸收
(3)静脉;减少
图甲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图乙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静脉。
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和尿液形成的过程。
31.【答案】上皮细胞 肺泡 过滤 大 血细胞 A 功能
【解析】解:(1)肺部毛细血管多为连续型毛细血管,如图A所示,其基膜完整,上皮细胞连接紧密,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使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顺利进行。
(2)肾小球毛细血管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保证了代谢废物顺利排出。
(3)血窦是分布在骨髓等处的毛细血管,结构特点是通透性大,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血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4)毛细血管A多为连续型毛细血管,其基膜完整,且上皮细胞连接紧密,可以最大限度阻止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脑部,以维持脑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5)不同类型的毛细血管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有益于吸收和物质交换,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故答案为:(1)上皮细胞;肺泡;
(2)过滤;
(3)大;血细胞;
(4)A;
(5)功能。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理解掌握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32.【答案】唾液腺 视网膜 脑干 大脑皮层 B、C C
【解析】解:(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A、B、C均可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所以三组实验反射弧的效应器均是唾液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所以B组实验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2)A组吃酸杏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中;BC组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B、C组同学完成唾液分泌还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3)A组吃酸杏分泌唾液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组同学看到A组同学吃酸杏和C组同学在听描述的过程中分泌唾液都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其中C组同学在听描述的过程中分泌唾液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综上分析可知,从反射类型看,属于复杂反射的是B、C组,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C组。
故答案为:
(1)唾液腺;视网膜;
(2)脑干;大脑皮层;
(3)B、C;C。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反应,称为反射。
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此题要掌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3.【答案】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因温度过高失活 47~57 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53℃,失活温度为60℃ 酸碱度(或pH)会影响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
【解析】解:(1)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实验步骤“每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
(2)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可见,实验以蛋白液“变澄清”作为观察指标,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蛋白液中的蛋白质会被胃蛋白酶分解。消化酶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可见,当温度为62℃时,蛋白液30min内一直未变澄清,原因可能是:胃蛋白酶因温度过高失活。
(3)根据题干曲线图可知,在47℃~57℃之间,反应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分析该实验结果可知: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47℃~57℃范围之间。
(4)分析实验Ⅱ中的表格数据可知,在53℃时,反应时间最短;而在60℃以后,30min内蛋白液一直未变澄清。根据以上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53℃,失活温度为60℃。
(5)除温度外,酸碱度(或pH)也会影响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可作出的假设是:酸碱度(或pH)会影响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
故答案为:
(1)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
(2)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因温度过高失活;
(3)47~57;
(4)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53℃,失活温度为60℃;
(5)酸碱度(或pH)会影响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和人的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七年级(下)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