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6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提能力精准突破,悟考情演练真题,研专项前沿命题,内环境及其稳态,组织液,细胞内液,蛋白质,无机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
(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 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功能(1)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的主要成分
②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中 的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图中各器官或系统是:[a] 、[b] 、[c] 、[d] 、[e] 。
3.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的实质及意义
(2)人体血浆pH稳态及其维持机制①稳态维持的原因:内环境中存在很多缓冲对,如②维持机制
旁栏边角1.(必修3 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水泡的主要成分是 ;血泡的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血细胞。 2.(必修3 P6“技能训练”改编)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 pH降低。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易错辨析(1)(2022广东,3C)肾上腺素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 )(2)(2021河北,17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3)(2019全国Ⅲ,5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4)(2019全国Ⅲ,5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
(5)(2016全国Ⅲ,3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
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与散热
(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
特别提醒 发高烧时,病人的体温继续升高时产热大于散热,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
①体温调节方式为 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 和 ,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 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 作用。
2.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的结构基础
(2)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
旁栏边角(必修3 P9“思考与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 ,带来的后果是 。
提示 降低 内环境中的水过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易错辨析(1)(2022山东,18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 )(2)(2021全国甲,4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3)(2021河北,17B)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4)(2020全国Ⅲ,5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
长句应答1.(健康生活)寒冷环境中尿液增多,其原因是 。 2.(健康生活)人在寒冷环境中经常会打“寒战”,请写出其反射过程: 。
提示 寒冷环境下出汗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
提示 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
3.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吗?持续高烧38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吗?
提示 都不大于。人是恒温动物,通常无论是在寒冷环境中还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都保持相对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相对平衡,则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影响代谢。持续发烧38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因为人体体温持续在38 ℃。
角度一、内环境组成及理化性质考向探究考向1内环境的构成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 C解析 血浆和组织液处于流动状态,通过流动可实现运输激素的功能,A项正确。血浆和淋巴中都生活着免疫细胞,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B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项错误。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浓度都低于血浆中的,D项正确。
考向2体液成分及各组分间的关系
2.(2022广东)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
答案 A解析 激素(肾上腺素、睾酮)、血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A项符合题意。
3.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C.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答案 C解析 图甲中①为淋巴,对应于图乙中的B,②为细胞内液,对应于图乙中的D,③为组织液,对应于图乙中的A,④为血浆,对应于图乙中的C,A项错误;B为淋巴,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能流到C(血浆),B项错误;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C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项错误。
考向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的多少B.晶体渗透压下降可能不利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使晶体渗透压保持固定不变D.晶体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可知,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多少,A项错误;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晶体渗透压下降,可能伴随内环境中Na+的减少,故不利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B项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使晶体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而非固定不变,C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D项错误。
考向4内环境的功能5. 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羔羊。羔羊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血氧交换系统发生障碍,羔羊也不会立即死亡B.羔羊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但不发生细胞凋亡C.如果将图中的电解质溶液换成蒸馏水,则羔羊不会存活D.羔羊的代谢废物要经过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排出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充满电解质的塑料袋模拟羊的子宫环境,羔羊在其中生活需要从里面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将自身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该系统排出去。如果血氧交换系统发生障碍,一段时间内氧气供应不足,羔羊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羔羊缺氧后也不会立即死亡,A项正确;羔羊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也发生细胞凋亡,B项错误;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膨胀,甚至会引起细胞破裂,所以在蒸馏水中羔羊不会存活,C项正确;羔羊通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要通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才能排出,D项正确。
方法突破1.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两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角度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考向探究考向1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及其意义
1.(2022安徽合肥一模)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环境而言的,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C.内环境只要保持稳态,机体就能保持健康状态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一般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 D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A项错误;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环境而言的,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B项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能说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能保持健康状态,如患遗传病等,C项错误;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一般存在反馈调节,以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项正确。
2.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则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静脉输入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增大C.若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某人剧烈运动后,其血浆pH会大幅度下降
答案 A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一旦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A项正确;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所以静脉输入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不会影响血浆的渗透压,B项错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C项错误;某人剧烈运动后,其血浆pH不会有大幅度下降,原因是血浆内存在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考向2内环境稳态及调节3.(2022甘肃天水模拟)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B.水肿患者可通过静脉向血浆中输入白蛋白消除组织水肿C.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浆可明显降低血浆的pH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答案 C解析 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A项正确;水肿患者可通过静脉向血浆中输入白蛋白,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消除组织水肿,B项正确;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故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C项错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项正确。
考向3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4.(2022河南信阳质检二)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的是( )A.长期吃碱性食物导致胃液pH变化引起胃病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细胞受损,导致该病人不能说话C.人体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D.缺碘而引起的大脖子病
答案 D解析 胃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所以长期吃碱性食物导致胃液pH变化引起胃病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A项不符合题意;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细胞受损属于神经系统的异常,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B项不符合题意;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不符合题意;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D项符合题意。
考向4内环境稳态实验探究5.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的溶液pHB.三组结果中,所得结果存在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答案 D解析 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项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该降低,所以图中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项正确;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项正确;据图可知,缓冲液组的曲线比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项错误。
方法突破1.内环境稳态意义及稳态失衡分析(1)各指标稳态的意义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的转化异常——组织水肿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角度一、体温调节考向1体温调节过程分析1.(2022山东改编)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上升
答案 B解析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收缩使产热增加,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有躯体运动神经,同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会增多,故也有内脏运动神经参与,A项正确。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B项错误。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C项正确。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相对稳定,但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呼出体内较多的CO2,导致内环境pH上升,D项正确。
2.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部分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考向2冷热不同环境转换下的体温调节过程3.下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课件,共24页。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实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尿糖的检测,盐平衡调节过程,3热量平衡,代谢性,反射性,逆流交换,神经体液,下丘脑,3炎热环境,②炎热环境下的反射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