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上册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005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精读文本探究鉴赏,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郭沫若生平及其对新诗的贡献;2、能通过具体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3、能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学习诗歌的形象思维;4、体会诗人毁灭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激情与愿望。
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赴日本留学,就读医学。后接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决心弃医从文。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 代表作品:诗歌《天狗》、《凤凰涅槃》、《炉中煤》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王昭君》、《蔡文姬》等。
指五四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体诗歌的、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形式,又称为“白话诗”。 1920年,胡适出版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用白话写成的诗集《尝试集》,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作出重大贡献的,就是郭沫若的《女神》。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 当他踏上回国的路程时,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从而写下了这首对力的赞歌。
全诗主要涉及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第一层:描绘了一幅海天汹涌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
第二层:抒写对眼前景观强烈的主观感受。
第三层:由洪涛引发对力的讴歌与赞美。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诗中都运用了哪些数词与动词,好在哪里?
“无数”是数词,写出了白云之多,描绘出“立在地球边上”所见到的开阔境界。 “怒涌”为动词,写出了云层涌动、变换的特点,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如何理解“滚滚的洪涛”这个意象?试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探讨。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诗人想要“不断的毁坏”的是什么?“不断的创造”的又是什么?
“毁坏”的是旧世界,是束缚人们的旧思想、旧道德;“创造”的是新世界,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五四的洪流让作者看到了这种希望,所以作者才会发出此种感叹。
2、这里的“力”该如何理解?作者对其是一种什么感情?
“力”原本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作者在这里化无形为有形,运用了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使这种“力”能够为我们所感知,让读者体会到“力”的美。作者赞美、呼唤这种力,实际上也是在呼唤一种创造新的世界的力量,呼唤一种新的艺术创造形式。
1、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壮阔、恢弘的意境。
2、诗歌句式自由,节奏鲜明,长短句自由变换。
3、善于用叹词,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课ppt课件,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知识补充,背景链接,关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意义,描绘诗歌画面,思想内涵,浪漫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授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了解作者郭沫若,学习背景,文学常识现代自由诗,写作背景,课文解读,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赏析诗歌,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