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6304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6304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6304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8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单选题1.“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此以后(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2.五代时期,节度使权力过大,中央失去控制。为解决这种状况,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 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C.设“三衙”掌管禁军 D.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3.随着社会对货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宋王朝一再扩大铜钱的铸造额。由于币材不足、铜钱外流以及民间销钱铸器盛行,"钱荒"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宋朝政府( )A.发行交子和会子 B.设转运使理财 C.实行商品专卖政策 D.推动赋税货币化4.宋末元初人金履祥提出:“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专其利以自私哉?“南宋思想家叶适也说;“有民而后有君,有天下而后有国。有国有君而后有君与国之用”这些思想主张是( )A.宋朝经济新气象的反映B.不同学派对程朱理学的抨击C.社会各界思想大解放的体现D.文人学士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深度思考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A.河北 B.江西 C.陕西 D.四川6.1038年,聚居于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李元昊建立的政权是( )A.辽朝 B.大夏 C.金朝 D.吐蕃7.下图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这件国宝可以用来说明( )
A.台湾精湛的手工技艺 B.博大兼容的大唐气象C.宋代特色瓷器的风采 D.明清贵族的日常生活8.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高祖C.宋太祖 D.明太祖10.理学家提出“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质是( )A.中正平和,阴阳和合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接受挑战,科学理性D.兼收并蓄,勇于创新11.明人王世贞说:“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王世贞揭示了元杂剧兴起的( )A.经济根源 B.政治主因 C.社会源由 D.文化诱因12.唐都长安与宋都开封同为百万人口大都市,但开封城内来自于西域的人却很少。其重要原因是边疆地区崛起了( )A.北魏 B.西夏 C.金国 D.蒙古1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14.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书院空前活跃并形成教育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 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 D.经济文化长期繁荣15.元代理学家刘因说:“礼乐射御书数,古之所谓艺也,今人虽致力而亦不能,世变使然耳。今之所谓艺者,随世变而下矣,虽然,不可不察也。诗文字画,今所谓艺,亦当致力,所以华国,所以藻物,所以饰身,无不在也。”这说明其( )A.突破了传统儒家的文艺观念 B.推动人本主义思想到新境界C.赋予传统儒学以神秘的外衣 D.极力维护专制主义集权制度16.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指南针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17.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 B.设参知政事 C.设三司 D.增设通判18.北宋理学家程颐指出:“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他主张( )A.爱护并教化民众 B.学术为现实服务C.阐释儒家的经典 D.对君权进行制约 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诸家的学术,当分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材料三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有关社会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影响。(3)概述材料二与材料一所述思想之间的关系。(4)据材料三,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2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而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相互维系、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材料二 (元朝地方管理)从渊源看,表面上像汉地官制,实际上是蒙、汉二元体制。… …起初是中书省临时派出,世祖末成宗初演变为地方最高官府。— —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分析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颇有成效,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1.A2.A3.A4.B5.A6.B7.C8.D9.C10.D11.D12.B13.C14.C15.A16.B17.D18.A19.(1)方案:儒家主张德治,仁政、礼法并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2)指导思想:大一统思想。影响:为汉武帝所接纳,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董仲舒的思想继承和发展先秦诸子思想,其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中有利于君主专制的成分。(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20.(1)措施: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设路级机构“四监司”,对各州监察;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影响:有效地预防了内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但分权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制度僵化,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是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2)行省制;特点:蒙、汉二元体制。(是中书省临时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官府)措施: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设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