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课文中许多人物给我们展现了美好精神。譬如闻一多先生,在生死关头,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敬仰。又如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时,他背着千jūn 重负,忍受紧张痛苦,保持着清醒,最终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飞行任务,这种沉着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譬______
(2) 看拼音写汉字。
jūn ______
(3) 下列对划波浪线的四个短语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美好精神”是偏正短语
B.“昂首挺胸”是补充短语
C.“长须飘飘”是主谓短语
D.“克服困难”是动宾短语
(4)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人物事迹和品德。(50字以内)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一叶圣陶
B.《驿路梨花》——梨花姑娘
C.《伟大的悲剧》——斯科特一行人
我选______ ,______
2.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③处需要填作者。
“德”的内涵有很多。“爱国”是德,如“落红不是无情物,①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立志”是德,如“②______ ,一览众山小。”(③______ 《望岳》):“进取”是德,如“不畏浮云遮望眼,④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持节”是德,如“出淤泥而不染,⑤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豁达”是德,如“而那过去了的,⑥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观察下面两幅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 图一的“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由此可以推测“孝”的本义是______ 。
(2) 图二题目为“这么近,那么远”。请结合画面内容,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4. 同学们准备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下列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上联:秉持世礼德为首
A. 美德传承孝为先 B. 传承美德尽孝道 C. 美德需传孝需尽 D. 传承美德孝应先
5. 阅读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班级征集“山西村旅游广告词”,同学们根据《游山西村》一诗拟了三则,你最喜欢哪则?说说你的理由。
A.美丽山村欢迎您。
B.一坛酒,一盘鸡,一群热情人。
C.人生没有绝境,生活须有闲情。
我选______ ,理由______
(2) 诗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引人遐想。请你描述诗人“夜叩门”之后的情景。(120字左右)
趁着月色,我叩开了朋友家的门。______
6. 阅读回答问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 根据选文内容,完善活字印刷流程图。
制字→①______ →排板→②______ →拆板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4) 假如让你介绍活板印刷术,你需要提炼一个关键字帮助自己解说,你会确定哪个字?为什么?
7. 阅读回答问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睡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请梳理本文脉络,在下列空白处各填一字。
①______ 花→忆花→②______ 花
(2) 作者行文时插入了对过去的回忆。请找出“现在”与“曾经”两者之间过渡衔接的句子。
①由“现在”到“曾经”的过渡句是______ 。
②由“曾经”到“现在”的过渡句是______ 。
(3) 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A.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B.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 以上三道题对你的写作各有怎样的启发?
8.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德•兰德把艇长解救出来。艇长并未受伤,他站起来,径直朝那个印度人走过去,把拴着石头的绳子飞快割断,将那人抱在怀里,脚下使劲一蹬,浮出水面。
我们三个人跟着他。片刻之间,我们奇迹般地摆脱危险,来到采珠人的小船上。
尼摩艇长做的第一件事是让那个不幸的人恢复知觉。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成功。我想他能成功,因为,那可怜的人在水里淹的时间不长。不过,鲨鱼尾巴那一击,也可能已经要了他的命。
幸好,在孔塞伊和艇长的大力按摩之下,我看到那溺水的人一点一点恢复了知觉。他睁开眼睛。看到四个铜做的大脑袋围着他看,他会多么惊讶、甚至会多么害怕啊!
尤其是,尼摩艇长从衣兜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手里时,他会怎么想呢?海洋人的慷慨施舍,被那个锡兰穷印度人用一只颤抖的手接了过去。他那双惊恐的眼睛也分明在说,他不知道这些既救了他的命,又让他发了财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样的超人。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材料二】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 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 10平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至80年,她将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节选自《带上她的眼睛》)
【材料三】
(95后兰州铁路“萌妹子”手绘工作漫画)
(1) 下列《海底两万里》中的情节,不能体现尼摩船长坚定勇敢的一项是______
A.营救采珠人
B.抗击土著人
C.捕杀儒艮
D.大战章鱼
(2) 《带上她的眼睛》“阅读提示”中说:“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结合材料一相关情节谈谈科幻小说的这一特点。
(3)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
9. 作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善于观察思索的人也总能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寄托你情思的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一个具体的花草树木的名字,将题目补充完整。
( 2)行文要运用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不少于500字。
(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pì
【小题2】钧
【小题3】B
【小题4】C,斯科特一行人虽然没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他们为肯挪威人的成功作证,表现出正直诚信的美好品质。
【解析】答案:
(1)pì
(2)钧
(3)B
(4)示例一:A 叶圣陶认真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亲自送客人到大门外,表现出他待人宽厚的高尚品德。
示例二:B 梨花姑娘为方便行人借宿,翻山越岭,照顾小茅屋,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示例三:C 斯科特一行人虽然没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他们为肯挪威人的成功作证,表现出正直诚信的美好品质。
(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根据字词积累,“譬如”中的“譬”读作“pì”。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千jūn 重负”写作“千钧重负”。
(3)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语法常识积累。
ACD.正确;
B.应为,“昂首挺胸”是并列短语。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解答此题,必须熟悉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表达合理即可。要注意字数要求。
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字词,并有意识地进行复习。
2.【答案】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杜甫,自缘身在最高层,濯清涟而不妖,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解析】①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③杜甫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的书写)
⑤濯清涟而不妖
⑥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小题1】尽心奉养、尊敬和顺从父母
【小题2】
【解析】答案:
(1)示例:尽心奉养、尊敬和顺从父母。
(2)示例:家人团聚,酒菜飘香,每个人都忙着在网上冲浪。亲人间最远的距离,是虽然团聚,却都忙着玩手机,人近了,心远了。
(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早期金文的“孝”字,像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可见“孝”的本义是尽心奉养、尊敬和顺从父母。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画面内容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坐在主位上的老人表现出诧异的神情,其他人都在拿着手机忙着自己的事情。家人团聚,拉近了空间,可是彼此之间没有亲情的交流,这是心理上的疏离。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答案】D
【解析】“秉持世礼”是动宾短语,对“传承美德”,“德为首”对“孝应先”。
故选:D。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答案】【小题1】A,此句对应了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村庄的美丽景色。
【小题2】朋友开门一看,又惊又喜,“哎呀,老朋友啊,不让你走,你非要走,怎么样?又回来了吧?快快快,我们继续喝酒。”说罢,朋友一把把我拉进屋里,摆上那并不清澈的酒,准备了丰盛的鸡肉和猪肉,热情地招待了我。我们推杯换盏,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解析】(1)本题考查了解诗歌内容。反复诵读可知,一二句写出了山村人家的热情好客,三四句写出了村庄的美丽景色并蕴含深刻哲理,五六句写了山村的淳朴乡俗,这些都让作者感到喜爱。任选一句围绕以上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2)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人还没有离开,却主动说出下次要不请自来,自然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结合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农家主人的热情好客进行描述即可。
答案:
(1)示例1:A。此句对应了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村庄的美丽景色。
示例2:B。此句对应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村人家的热情好客。
示例3:C。此句对应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联给人们的启发,启发人们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2)示例:朋友开门一看,又惊又喜,“哎呀,老朋友啊,不让你走,你非要走,怎么样?又回来了吧?快快快,我们继续喝酒。”说罢,朋友一把把我拉进屋里,摆上那并不清澈的酒,准备了丰盛的鸡肉和猪肉,热情地招待了我。我们推杯换盏,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译文:
游山西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答案】【小题1】设板
【小题2】印刷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根据“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可概括出“制字”,根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可概括出“设板”,根据“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可概括为“排板”,根据“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可概括为“印刷”,最后还有拆板。
(2)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朗读停顿。本句的意思是: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可据此划分朗读节奏为: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的重点词有:素,平时;旋,随即;成,完成。句意为: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
(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本文介绍活字印刷术,最主要的特点是“活”。“每字一印”,字印灵活:“密布字印”,可见排版布字的灵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可见排版过程调配很灵活:“每一字皆有数印”“每字有二十余印”刻好的字运用灵活:“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制字取材容易简便,做法灵活。“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刻字存储方便,拆版时很灵活,“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等。
答案:
(1)①设板;②印刷。
(2)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3)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
(4)“活”。“每字一印”,字印灵活:“密布字印”,可见排版布字的灵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可见排版过程调配很灵活等等。
参考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7.【答案】【小题1】看
【小题2】悟
【小题3】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小题4】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解析】(1)本题考查行文脉络的梳理。
阅读课文可知,结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睡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句可知,第①—⑥段写的是看花。描写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第⑦—⑨段结合“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内容可知,写的是忆花。睹物释怀,内心的疑惑和痛楚化为精神上的宁静愉悦。第10、11段结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句可知,写的是悟花。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2)本题考查过渡句的理解。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句是由“现在”到“曾经”的过渡的句子。“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句承接上文,“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句引出下文对十年前故事的回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句是由“曾经”到“现在”的过渡。“过了这么多年”句还是“曾经”的十年前的故事。“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句引出下文又回到眼前看到茂盛的紫藤萝。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A.句“不由”,就是不禁,不受控制地。结合“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睡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句可知,“不由”一词突现了那种被眼前迷人的紫藤萝花瀑陶醉、震慑,深深吸引之情态;文章结尾和开头紧密呼应:“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使文章一脉贯之,结构严谨。
B.句“不觉加快”是在前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句的感悟后的行为,深深地表达了在花瀑精神的鼓舞下,作者有了“生的喜悦”,决心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的余地,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4)本题考查完成习题所得的启发的分析。
问题一考查的是梳理、提炼、概括文章的内容,在提炼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分析;问题二考查的是过渡句的使用,过渡句是阅读文章时重点句式之一,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承接上文,启下就是引出下文。问题三考查的是重点词的理解。文段、句子中的重点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修饰词语,对文句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由此总结得出:从写作上看要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过渡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修饰词语。
答案:
(1)看花 悟花
(2)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3)A句“不由”,就是不禁,不受控制地。“不由”一词突现了那种被眼前迷人的紫藤萝花瀑陶醉、震慑,深深吸引之情态;文章结尾和开头紧密呼应:“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使文章一脉贯之,结构严谨。
B句“不觉”表达了在花瀑精神的鼓舞下,作者有了“生的喜悦”,决心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的余地,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4)从写作上看要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过渡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修饰词语。
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8.【答案】【小题1】C
【小题2】
【小题3】
【解析】(1)ABD.正确;
C.有误,尼德兰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庞大的儒艮。
故选:C。
(2)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科学与幻想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既有合理性又富于想象力的世界。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所驾驶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科学技术的描述,如电动推进器、氧气生成器、水密门等,创造了一个能在深海中自由活动的潜水艇,但同时又加入了许多幻想和想象,如潜水艇的外形、尼摩船长的个人魅力和行为等。这种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使科幻小说更加引人入胜和富于想象力,也为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启示。
(3)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英雄”,他们的形象和行为也有所不同。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被描绘成一个勇敢、聪明、有远见和同情心的人,他在深海中驾驶着潜艇,探索未知的海底世界,同时又尽力拯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带上她的眼睛》中,女主人公虽然没有和外界有直接的互动,但她在地心世界里面也展现出了一种勇气和坚韧,她不仅能够适应那种封闭的环境,还能够从那个小小的控制舱里面感知到外面的世界。这些“英雄”形象展现了不同方面的优秀品质,如勇气、聪明、同情、创造力、坚韧不拔等。他们的形象和行为,也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答案:
(1)C
(2)《海底两万里》中包含了主富的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知识,如大气压强、利用海水发电、潮汐现象等都属于科学;一艘动力十足、构造完美、结构巧妙、价值连城的潜艇遨游在海洋中是属于幻想;科学的知识和幻想结合起来,一艘潜艇完成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遨游壮举是奇妙而又合理的。
(3)“英雄”形象展现了不同方面的优秀品质,如勇气、聪明、同情、创造力、坚韧不拔等。他们的形象和行为,也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材料一描写了尼摩艇长和他的伙伴们在海底救援一名印度人的经历。他们成功将溺水的印度人救上小船,并通过按摩使他恢复知觉。尼摩艇长还慷慨地赠送了一小袋珍珠给那个印度人,让他感到非常惊讶和感激;材料二描写了一艘名为“落日六号”的飞船下潜到地球最深处,成为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飞船内部处于失重状态,只有一个控制舱,但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使她能够保持一些感性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在最后一次与地面通信中,她说自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大草原和花朵;材料三关于超级英雄的手绘漫画。第一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第二题考查对科幻小说情节的理解;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
表达态度与看法,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
9.【答案】凝视那盘棋 一次短暂的驻足凝视,给我带来了一些非凡的收获。
那是一个干冷的天气,出去买完东西的我,刚回到小区门口。门口的是个风口,嗖嗖的冷风直往我脖子里钻。
正当我想缩起脖子,一路小跑回家时,一声大喝突然传来,我晃了一下神,回过头来,原来还是树下那两个老人。
他们俩经常在那下棋,有时路过我会扫两眼,每次他俩都是屏气凝神地坐在那里,岿然不动,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今天他们旁边还围了几个人,我一看时间,天色尚早,就想过去凑热闹看看。
走近看,仔细看了一下棋局,双方目前不分伯仲,黑方刚吃了红方的炮,左边那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一只手一边不停地拍着自己的头,一边在那不停地埋怨自己:“哎呀哎呀,这我咋没看见啊!”一边大叫着,一边又整了整衣服,把椅子往前挪了挪,拿起一个棋子走了一步。
而另一位老人呢,眯缝着眼,嘴里叼着烟,他靠在椅背上,显得气定神闲。他也紧跟着走了一步,银发老人没有丝毫犹豫,手起棋落,吃了对方一子。而抽烟的老人也快速拿起一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了无阻碍,“啪”地一声,直接吃了对方的帅:“你输了。”
周围的人一片惊叹,而银发老人才回过神,然后摇了摇头,连连摆手:“不行,再来一局。”抽烟老人干笑了两声,两人又开始了大战。
第二局,银发老人越来越紧张严肃,不再像先前那般干脆有些瞻前顾后,抽烟的老人则是更加游刃有余,几个回合下来,银发老人就有些吃不消了,他涨红了脸,冒出了汗。而抽烟的老人仍是如先前般气定神闲,用棋子轻敲着手中本该属于对方的红棋。银发老人的手颤抖着,看得出他心里已经崩盘了,破绽百出。结果可想而知,最终,他再一次失败。
凝视着这个小小的棋盘,几枚棋子,我却陷入了沉思。
银发老人为何会从势均力敌到节节败退?其实就是一个词影响的:“心态”。两人水平相近,但心态一好一差,最终结果就千差万别。
小小的棋盘,却是大大的人生。
不管做什么事,影响最终结果的,除了自己本身的水平差异之外,还要有个好心态,最终才能完美发挥。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放平心态,这样才能想出应对方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这样萧瑟的寒冬里,这次偶然路过的凝视,使我体会到了许多,让我感触颇深。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凝视,就是聚精会神地看。这里的凝视,不是简单的“看”,而应该包括深刻的“思”。凝视的对象,可以是万事万物,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可观可贵之处,形形色色的人也都有其可爱可敬之处。因此,当我们专注地思索那些过往凝视的对象时,便能发现它们的闪光之处。于是,人、事、物、情,便都可作为写作角度。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较为合适。例如:主题为“凝视母亲”,首段点题并总领全文,凝视母亲,看到时光的力量,看到不变的柔情;主体部分从生活中选取几个典型场面,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成文,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自己凝视母亲时感受到的温暖与甜蜜;末段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回报之情,与首段相呼应。
这篇作文以“凝视”为主线,写我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次短暂的驻足凝视”,获得了人生的启发。作者驻足观看两位老人家下棋,一位心态好,屡屡获胜;一位心态不好,节节败退。从中作者明白“不管做什么事,影响最终结果的,除了自己本身的水平差异之外,还要有个好心态”。全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对两位对弈的老人进行了生动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且叙事完整。文章最后紧扣中心主题,“这样萧瑟的寒冬里,这次偶然路过的凝视,使我体会到了许多,让我感触颇深”总结全文,优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补充下面的词语积累手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