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页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页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2页。
    2023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时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周口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朴树籽,树籽的外皮已不见,硬壳和果肉被烧成白色。据此考古资料可知,北京人(   )
    A.过着群居生活 B.使用磨制石器 C.掌握农耕技术 D.已懂得使用火
    2.(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某同学在对中国早期人类的历史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考古成就。据此我们可知(    )
    时间
    考古学家
    考古成就
    1929年
    裴文中
    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
    1933-1934年
    裴文中
    发现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1936年
    贾兰坡
    发现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965年
    ——
    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远古人类 B.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C.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D.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3.(2023·广东汕尾·统考二模)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A.距今约170万年 B.知道人工取火 C.能够制作工具 D.能够直立行走
    4.(2023·广东珠海·统考一模)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经鉴定其年代距今约100万年以前,是中国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与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存的古遗址,在学术研究上它添补了哪两处遗址之间的空隙(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半坡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5.(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如表所示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6.(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陕西汉中地区龙岗寺遗址人类活动遗迹涉及新旧石器相当长的时期。下图是该遗址中出土于某一文化地层的典型石器“原手斧”,是一种砸击成型的石质斧状工具。据此可知生活于该地层的古人类(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掌握了磨制技术 C.生产领域金石并用 D.手工业从农业分离
    7.(2023·广东东莞·统考三模)下列出土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    )
      
    A.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 B.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悠久
    C.原始农耕水平领先世界 D.原始农耕生产力水平较高
    8.(2023·广东中山·统考三模)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济南章丘焦家遗址,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植物遗存。出土的农作物中,碳化的粟种子出土概率为48.92%,占据绝对优势,为最主要的农作物;碳化的黍种子出土概率为24.46%,比例仅次于粟。这表明当地(   )
    A.农业的发源地在章丘 B.奴隶劳动的创造成果
    C.原始农业的基本形态 D.国家机器已初步建立
    9.(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B.具有继承性
    C.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 D.具有相似性
    10.(2023·广东东莞·统考二模)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一种祭祀的礼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不仅隔着1000多年的历史,还隔着1800多公里的距离,却都发掘出了“玉琮”(见下图)。据此可知(    )    
    A.生产工具极大改善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C.南北文化趋向一致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1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陶器是原始农业的标志性器物之一,下图所示是1973年出土的猪纹陶钵(陶器),它是一件盛食器,这类盛食器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使用这个陶器的原始居民应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12.(2023·广东深圳·统考三模)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其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由此可知(    )
        
    春晚舞台设计元素“庙底沟花瓣纹”                        庙底沟花瓣纹彩陶
    A.陶器制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B.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
    C.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的萌芽 D.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13.(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在同时期的大量成年死者墓中,却无任何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经济繁荣 B.阶级压迫严重
    C.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审美观念多元
    14.(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木屐是木板与带子结合而成的一种鞋子,起源于中国,日本却宣称最早发明了它。下列史料最能反驳日本说法的是(    )
    A.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屐遗存 B.春秋时期晋文公发明木屐的传说
    C.三国时吴国古墓出土的木屐遗存 D.唐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15.(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山东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这表明当时(    )
    A.早期农业产生 B.出现贫富差距 C.墓葬文化盛行 D.早期国家出现
    16.(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该遗址发现大量距今约9000―7500年的遗迹、遗物,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据此推测,该聚落(   )
    A.过着定居生活 B.已经产生文字 C.社会分化严重 D.出现阶级国家
    17.(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距今约7000年的深圳咸头岭遗址发现一处房基,有直径44厘米的大柱洞(柱洞,即房屋柱子留下的洞)1个,周围分布着12个小柱洞。有类似房屋样式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汉口遗址
    18.(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下列遗址同属于“稻作文明”的是(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陶寺都城遗址 D.三星堆遗址
    19.(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A.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B.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D.礼乐制度非常完善
    20.(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
    A.平定天下 B.发展生产 C.创立制度 D.抚民教民
    21.(2023·广东珠海·统考二模)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
    A.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 B.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
    C.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 D.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
    22.(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下列不体现这种观点的是(    )
    A.华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交融 D.民族认同
    23.(2023·广东揭阳·统考二模)儒家经典记载:尧舜间的继承过程被称为“禅让”,显得彬彬有礼,体现出很高的道德水准。然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两条材料说,“《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竹书》云舜囚尧”。战国后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鲧因反对舜继位而被杀。上述记载的差异最能说明(     )
    A.历史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成果加以证实 B.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
    C.综合多种文献记述即可得出历史真实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
    24.(2023·广东汕头·统考模拟预测)祭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近年来,位于湖南省炎陵县的炎帝陵和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前来寻根探源、祭祖拜陵。这表明(   )
    A.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B.神话传说印证历史
    C.中华民族同根同源 D.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25.(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传说炎帝教民制作陶器、嫘祖擅长纺织。如今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发掘出陶壶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了(    )
    A.远古传说等于历史史实 B.传说与考古发现可以相互印证
    C.远古传说与考古相矛盾 D.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相对迟缓
    26.(2023·广东湛江·统考一模)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7.(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
    A.生产环境恶劣 B.开始精耕细作 C.受到气候限制 D.生产因地制宜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硬壳和果肉被烧成白色”表明北京人已懂得用火,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等,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过着群居生活,排除A项;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排除B项;北京人没有掌握农耕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33-1934年裴文中发现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1936年贾兰坡发现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可知,对古人类的研究主要是依靠考古发掘的化石,这说明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D项正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远古人类,排除A项;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题干中只有北京人遗址涉及用火情况,排除B项;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由材料“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可知,元谋人能够制作工具。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以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元谋人距今生活的时间,排除A项;元谋人不知道人工取火,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元谋人能够直立行走,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是探讨直立人演化及其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他们生活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中国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与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存的古遗址,在学术研究上它添补元谋人、北京人两处遗址之间的空隙,A项正确;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与题干年代不符合,排除B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与题干旧石器时代不符合,排除C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炭屑和烧骨化石”可以说明“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头盖骨、牙齿化石”可以验证“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这说明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A项正确;只有北京人会保存火种,元谋人不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介绍元谋人的体貌特征,所以没法证明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排除C项;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在非洲,不是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据所学可知,历史上把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根据题干信息,图片“原手斧是一种砸击成型的石质斧状工具”。可见,“原手斧”的制作技术主要是“砸击”,与“打制”技术一致,由此可知,汉中地区龙岗寺遗址古人类正处于“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说明“原手斧”使用了磨制技术,排除B项;“原手斧”并没有金属质地材料,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知晓“手工业从农业分离”,且旧石器时代,农业与手工业并未分离,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据题干图片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出土的稻谷反映的是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悠久,B项正确;材料仅呈现了二处遗址,不能说明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排除A项;材料没有与世界相比,不能说明原始农耕水平领先世界,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出土的农作物中,碳化的粟种子出土概率为48.92%,占据绝对优势,为最主要的农作物;碳化的黍种子出土概率为24.46%,比例仅次于粟。”表明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黍,这是原始农业的基本形态,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业的发源地在章丘,排除A项;材料展示的是农业状况,与奴隶劳动的创造成果无关,排除B项;夏朝国家机器初步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早期中华文明同时期出现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坛和神庙等文明表现,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C项正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材料没有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对比,排除A项;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同时期产生,排除B项;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蛋壳黑陶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玉琮,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都发掘出了玉琮”可知,不同地方的文化却有相同的实物——玉琮,这体现出这两处文明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项正确;玉琮是礼器,不是生产工具,排除A项;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城市、文字、冶金术,玉琮不能体现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排除B项;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却都发掘出了玉琮,这只能说明文明内核是一致的,不能体现南北文化趋向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D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会制作陶器,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依据材料“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其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分析可知,即中原文化影响到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B项正确;材料主干是庙底沟彩陶的花瓣纹纹饰,不能体现陶器制作水平不断地提高,排除A项;材料表达中原文化影响到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不能体现“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的萌芽”,排除C项;仅凭题干材料“庙底沟彩陶花瓣纹”不能说明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在同时期的大量成年死者墓中,却无任何随葬品”可知,材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级分化明显,C项正确;社会经济繁荣、阶级压迫严重、审美观念多元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约七八千年,且遗存的可信度更高,因此可以证明木屐起源于中国,A项正确;传说需要考古来印证,因此可信度不如遗存高,排除B项;三国时我国与日本已有交往,且时间晚于河姆渡文化时期,排除C项;唐朝时间较晚,且与日本交流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依据材料“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可以看出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墓葬文化里的陪葬品,墓葬文化盛行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早期国家出现从夏朝开始,大汶口文化当时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根据题干“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结合所学知识,题干聚落遗迹、遗物中有居住的房屋、生产、生活的工具,说明该聚落过定居生活,A项正确;题干聚落遗迹遗物没有产生文字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聚落的遗迹遗物没有体现社会分化的信息,排除C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题干也没有涉及阶级国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左右,生活地点在今浙江余姚,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正确;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排除A项;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排除C项;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是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B项正确;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项;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属于北方,应该种植粟,排除C项;三星堆遗址没有证据证明有稻作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根据材料“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早期文明虽然产生不同地域,但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内在统一性,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中国文明,没有涉及与其他国家文明相比,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阶级分化和礼乐制度,排除C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根据题干“治五气,艺五种”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黄帝研究四时节气的变化,种植黍、稷、稻、麦菽等谷物。“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意思是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综上所述,题干反映了黄帝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展生产,B项正确;题干记载黄帝播种五谷,驯养动物,没有涉及平定天下、创立制度\、抚民教民的内容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有想像和虚构成份,但也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传说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排除A项;考古研究要参考这些传说,排除C项;传说可以为研究三皇五帝提供参考,排除D项。故选B项。
    22.B
    【详解】 材料旨在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并未体现华夷有别,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种观点有利于强化华夏认同,为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心理支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可知材料体现民族交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旨在说明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感,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3.B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关于尧舜间的继承过程,不同的历史文献记载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多方验证,才能最大限度探寻历史的真相,B项正确;“必须通过考古成果加以证实”显然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干中多种文献记述存在差异,显然还需要结合更多类型的史料如实物史料加以验证,排除C项;历史真相虽然年代久远,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考究,排除D项。故选B项。
    24.C
    【详解】据材料可知,“祭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近年来,位于湖南省炎陵县的炎帝陵和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前来寻根探源、祭祖拜陵”,这里成为炎黄子孙寻找民族认同,企盼国家统一,抒发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相传,而是强调“大批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寻根探源、祭祖拜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神话与历史的相互印证,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大批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寻根探源、祭祖拜陵”,而不是强调“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详解】炎帝教民制作陶器、嫘祖擅长纺织。如今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发掘出陶壶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远古传说中蕴藏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传说与考古发现可以相互印证,B项正确;远古传说等于历史史实的观点错误,远古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排除A项;远古传说与考古相矛盾,观点错误,远古传说与考古相互印证,排除C项;题干材料与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6.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相传炎帝教人农耕,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A项正确;材料与“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无关,排除B项;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传说,它们反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一些内容,但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不是游牧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27.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淮南子》记载尧治理天下时,劝导水边的百姓打渔,山中的百姓伐木,谷中的百姓放牧,陆地的百姓从事农业,可见我国原始农业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从事生产,D项正确;材料没有生产环境恶劣、气候限制方面的信息,排除AC项;原始农业耕作比较粗放,春秋战国后农业才开始精耕细作,排除B项。故选D项。

    相关试卷

    中考历史复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