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等2地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等2地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核糖体、中心体和核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核酸 B. 都是细胞器
C. 都参与蛋白质合成 D. 都可存在于伞藻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糖体: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核仁: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A、中心体主要由微管构成,微管主要由微管蛋白质组成,不含核酸,A错误:
B、核仁不是细胞器,B错误;
C、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中心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C错误;
D、伞藻是低等植物细胞,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属于真核细胞,有核仁,D正确。
故选D。
2. 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A. 缺失 B. 倒位 C. 重复 D. 易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原来排列为123456的染色体,经过断裂后,重新连接为125436的排列顺序,可知其中的345片段发生了180︒的颠倒,此类染色体结构变异为倒位。
故选B。
3.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B. 人体的细胞都不能和外部环境直接接触
C. 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消化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属于外分泌液。
【详解】A、血浆属于循环系统,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A正确;
B、人体的细胞并不是都不能和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如消化道细胞,B错误;
C、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如一天之内的体温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关于性腺及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激素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
B. 睾酮可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C. 雌激素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D. 性腺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直接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性激素本质为固醇类,能促进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又可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详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脂质),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A正确;
B、睾酮为雄性激素,可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B正确;
C、性激素可以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故雌激素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
D、性腺接受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直接调节,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D错误。
故选D。
5.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许多内分泌腺受神经直接支配,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组成部分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详解】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错误;
B、内分泌腺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甲状腺激素,B正确;
C、许多内分泌腺受神经直接支配,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组成部分,C正确;
D、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正确。
故选A。
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
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 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C. 感觉神经元的兴奋一定能传到运动神经元
D.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与质膜的选择透性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A正确;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B正确;
C、感觉神经元的兴奋不一定能传到运动神经元,如大脑皮层形成感觉的过程,C错误;
D、神经元的基本特性与离子的进入有关,故与质膜的选择透性有关,D正确。
故选C。
7. 下列与生物探究活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斯他林发现体液调节的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 可从胰腺研磨液中获取胰岛素
C. 通常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激素的化学本质
D. “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活动的自变量是加入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滴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假说—演绎法的实验包括: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斯他林发现激素的实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
【详解】A、斯他林发现体液调节的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A正确;
B、胰腺研磨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能将胰岛素分解,B错误;
C、研究物质的化学本质不能用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可研究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C错误;
D、“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活动的自变量是加入的是血浆、组织液还是缓冲液,D错误。
故选A。
8. 如图为多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肽链延伸方向可以判断该核糖体是自右向左移动
B. 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为翻译的启动部位
C. mRNA是翻译的模板,其上的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
D. 离开核糖体的tRNA可再次结合相同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需要酶、能量、tRNA、氨基酸等。
【详解】A、由肽链延伸方向可以判断该核糖体是自左向右移动,A错误;
B、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不是翻译的启动部位(起始密码),而是在起始密码之前的一段序列,但从起始密码子才开始翻译,因此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为起始密码子的上游部位,B错误;
C、mRNA是翻译的模板,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
D、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故离开核糖体的tRNA可再次结合相同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9. 寒冷刺激时,兴奋传导到肾上腺,会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
A. 肾上腺素会使动物糖原分解加快、代谢增强
B. 肾上腺素对靶细胞起催化作用,使其产热增加
C. 人体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会增加
D. 机体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调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同时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以提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新陈代谢。
【详解】A、肾上腺素有升血糖的作用,会使动物糖原分解加快;肾上腺素有促进代谢的作用,A正确;
B、激素不能起催化作用,只能起调节作用,B错误;
C、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都会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产热,C正确;
D、寒冷刺激时,机体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导致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从而促进细胞代谢产热,D正确。
故选B。
10. 如图是健康人体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D代表液体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 A、B、D代表的液体构成体液
C. B可来自A,并可流入D
D. 水、葡萄糖、血红蛋白等可从D进入A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A代表组织液,B代表淋巴,C代表红细胞内液,D代表血浆,E代表细胞内液。
【详解】A、D代表血浆,含量最多的是水,A错误;
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A组织液、B淋巴、C细胞内液、D血浆,E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体液,B错误;
C、B淋巴来自A组织液,将组织液中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代谢废物等运走,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注入D血浆,C正确;
D、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能出红细胞,所以不进入血浆D和组织液A,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垂体只能分泌激素②
B. 垂体上只有激素①受体
C.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D.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也受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这一调控轴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为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示意图。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A、垂体除了可以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等,A错误;
B、垂体上有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也有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错误;
C、缺碘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负反馈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使得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C正确;
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不受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这一调控轴调节,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受这一调控轴调控,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是相同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置于清水、0.3g/mL蔗糖溶液中进行渗透实验的结果示意图,若细胞仍保持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细胞蔗糖浓度此时可能与外界相等
B. 甲细胞在膨胀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减小
C. 乙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D. 甲细胞在膨胀过程中水分子从水分子数相对较多处向相对较少处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置在清水中会吸水,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细胞的体积略有增大,如细胞甲所示;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置在0.3g/mL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如乙细胞所示。
【详解】A、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蔗糖不会进入细胞,故乙细胞蔗糖浓度此时不会与外界相等,A错误;
B、甲细胞在膨胀过程中不断吸水,因此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吸水能力逐渐减小,B正确;
C、乙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蔗糖不会进入细胞,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C错误;
D、甲细胞在膨胀过程中,水分子可以从分子数相对较多的地方运动到相对较少的地方,也可以从水分子数相对较少的地方运动到相对较多的地方,即水分子的双向运动,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关于果蝇(2N=8)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细胞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B. 中期,细胞有8条染色体16个DNA分子
C. 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 末期,核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①前期:出现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③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④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缢裂)。
【详解】A、细胞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B、中期细胞核中有8条染色体,16个核DNA,但细胞中的DNA还包含细胞质中的DNA,故不止16个DNA分子,B错误;
C、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每一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且都与未分裂时的母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故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正确;
D、末期,细胞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为人体血浆渗透压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A是由重体产生并释放
B. 图中的B能重吸收的物质不只有水
C. 图中的C产生渴觉不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D. 图中尿液及饮水的改变既影响水平衡又影响盐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详解】A、图中垂体释放的A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的,A错误;
B、B (肾小管和集合管)能重吸收多种物质,如无机盐、葡萄糖等,B正确;
C、图中C为大脑皮层,血浆渗透压升高被下丘脑感知后,产生兴奋并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该过程无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无完整反射弧,C正确;
D、图中尿液及饮水的改变既影响水平衡又影响盐平衡,D正确。
故选A。
15.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如图是体液调节有关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跨过质膜释放出来
B. B分泌细胞是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也属于内分泌系统
C. 分泌细胞本身不会对其分泌的物质做出响应
D. 图示说明激素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与激素化学本质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1、动物激素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动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动物体要不断产生激素。
3、只有部分动物激素属于蛋白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还有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
【详解】A、A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需要通过囊泡与质膜融合才能被释放出来,A错误;
B、由图可知,B分泌细胞符合神经细胞的结构,且能分泌激素,故它虽是神经细胞,但兼有内分泌作用,也属于内分泌系统,B正确;
C、由图可知,C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而靶细胞可以为C细胞,故分泌细胞本身可以对其分泌的物质做出响应,C错误;
D、图示说明激素均与肥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具有空间结构,激素也要有相应的结构才能与受体结合,故与激素化学本质有关,D错误。
故选B。
16. 人体的生理机能曾被划分为“动物性机能”、“植物性机能”。植物性机能是体液循环、气体交换及排泄等基础代谢功能,这一类机能植物也拥有。植物性机能的支持需要心血管、腺体和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支持,故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运动神经也称植物性神经。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性神经所控制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故也称自主神经
B 植物性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运动神经,它们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C. 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作用往往是相互拮抗
D. 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分泌,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植物性神经所控制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故也称自主神经,A正确;
B、植物性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都属于运动神经,也即是传出神经,它们属于周围神经系统,但周围神经系统还包括传入神经,B错误;
C、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相反,往往是相互拮抗,C正确;
D、血糖浓度低时,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血糖浓度高时,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17. 如图表示某神经元一个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图判断神经纤维上受刺激的位点在c的右侧
B. 图中a→b→c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形成和恢复的过程
C. 图中b段对应的神经纤维正处于反极化过程中
D. a段神经纤维正在发生涌入膜内,此过程不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1、据图分析,a是外正内负,靠近b段钾离子外流,说明正在恢复静息电位;c是钠离子内流阶段,是动作电位形成过程,说明该图是神经纤维膜上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兴奋从左传到右。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与钾离子外流有关,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由于兴奋部位是外正内负,未兴奋部位是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详解】A、a段的点已经发生过动作电位,b正在恢复,c正在发生,可判断神经纤维上受刺激的位点在c的左侧,A错误;
B、动作电位产生是钠离子内流,恢复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c是钠离子内流阶段,b是钾离子外流阶段,因此图中动作电位产生及静息电位恢复过程是c→b→a,B错误;
C、反极化指的是细胞处于外负内正的状态,图中b段对应的神经纤维正处于反极化过程中,C正确;
D、a是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
故选C。
18. 吃辣后舌头上会有火辣辣的感觉,诺贝尔奖获得者戴步等人发现了辣椒素受体(),解释了吃辣椒时总是感到热的原因。是一种通道蛋白,其被辣椒素激活时,造成通过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产生“灼烧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辣椒素与结合可在下丘脑产生灼烧感
B. 被棘椒素激活后造成内流消耗ATP
C. 吃辣后会引起机体呼吸作用增强,此过程属于反射
D. 感觉神经元受到辣椒素刺激后,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答案】C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TRPV1,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辣椒素受体TRPV1结合,进行信息传递。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 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题干中为Ca2+ 通过 TRPV1 内流而产生兴奋。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A、辣椒素与 TRPV1 结合可在大脑皮层产生灼烧感,A错误;
B、TRPV1 被棘椒素激活后造成Ca2+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C、吃辣后,辣椒素会与TRPV1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会引起机体呼吸作用增强,此过程属于反射,C正确;
D、感觉神经元受到辣椒素刺激后,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
故选C。
19. 甲图表示某种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机理,乙图为完成膝跳反射的相关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甲图可知GABA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
B. 当人体内GABA含量缺乏时,大脑神经会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
C. 在膝跳反射中,兴奋还会从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
D. 膝跳反射发生时传入神经元释放GABA,并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图中GABA的受体也是Cl-的通道,故该神经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乙图中膝跳反射示意图,感受器感受兴奋后,兴奋经传出神经元作用于伸肌和屈肌,引起反射的完成。
【详解】A、据甲图可知GABA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可运输Cl-,A正确;
B、GABA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当人体内GABA含量缺乏时,大脑神经会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B正确;
C、在膝跳反射中,兴奋还会从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C正确;
D、膝跳反射发生时传入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GABA作用于传出神经元,D错误。
故选D。
20. 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 在AB段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 在CD段通过皮肤血管舒张来加快人体散热
D. 在D段以后因汗腺分泌增加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1、据图分析,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CD段环境温度升高,血流量增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在D段以后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正确;
B、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甲状腺激素受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B错误;
C、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错误;
D、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正确。
故选B。
21. 如图1为人体某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分钟示意图。当给感受器以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B. d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C. 物质e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神经元使其兴图
D. 若某人高处坠落脊椎骨折导致双下肢瘫痪,有可能损伤了图1中的c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1为反射弧,a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图2是突触结构示意图,d是轴突末梢,e是神经递质。
【详解】A、当给感受器以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正确;
B、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的方向相反,B正确;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被灭活或回收,并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C错误;
D、若某人高处坠落脊椎骨折导致双下肢瘫痪,有可能损伤了脊髓的神经中枢,D正确。
故选C。
22. 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酶也称钠钾泵,它将3个排出细胞,2个摄入细胞的过程偶联起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顺浓度梯度转运、两种离子
B. 神经细胞膜出现极化状态的原因就是钠钾泵的转运
C. 神经元细胞膜外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D. 用药物控制钠钾泵的活动会导致动作电位幅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元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大于膜内,膜外钾离子浓度小于膜内;钠钾泵的工作机制为消耗能量的逆浓度运输的主动运输方式。
【详解】A、神经元细胞膜内钠离子浓度小于膜外,而膜外钾离子浓度小于膜内,故Na+/K+-ATP 酶逆浓度梯度转运 Na+、 K+两种离子,A错误;
B、神经细胞膜出现极化状态(外正内负)的原因主要是膜内K+外流引起,B错误;
C、神经元细胞膜外 K+ 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
D、用药物控制钠钾泵的活动,会使得膜外Na+减少,而Na+内外浓度差决定了动作电位的幅度,故会导致动作电位幅度降低,D正确。
故选D。
23. 如图是网球比赛中运动员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X、Y、Z表示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X、Y、Z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
B. 激素Y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激素分泌有反馈作用
C. 运动员大量出汗会导致激素Z的分泌量增加
D. 运动员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一调节过程与Y的分泌调节类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X代表促甲状腺激素,Y代表甲状腺激素,Z代表抗利尿激素。
【详解】A、激素通过体液弥散到全身的体液中,A正确;
B、激素Y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激素分泌有反馈作用,B正确;
C、运动员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Z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是神经调节,Y的分泌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D错误。
故选D。
24. 人在恐惧,焦虑时会发生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尿量增加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受钠尿肽等的调节,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受到牵拉(如血量过多)时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能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若体温上升后维持在38.5℃,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钠尿肽与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能相同,且作用相似
C. 心房壁细胞释放的钠尿肽增加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D. 若心脏血输出量增多,会导致钠尿肽释放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意显示,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一定刺激下合成并分泌的肽类激素,根据其作用可知该激素作用的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效果是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激素,其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尿量减少。
【详解】A、要使体温维持在38.5℃,此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
B、在尿量的调节中,钠尿肽的作用效果是使尿量增多,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进而使尿量减少,故两者靶细胞可能相同,但是作用相反,B错误;
C、心房壁细胞释放的钠尿肽能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增加,故其分泌增加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减少,C正确;
D、若心脏血输出量增多则会引起心房壁细胞受到牵拉,此时心房壁细胞会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钠尿肽),故钠尿肽释放量增多,D错误。
故选C。
25. 脊蛙的屈反射活动过程中,其传出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刻①处外流,②处内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是
B. 该时刻后,①处膜电位可能外正内负
C. ③为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且其上存在神经递质受体
D. 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钾离子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钠离子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2、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关系:正常情况下,不管是静息状态还是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内,膜内钾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外。因此,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钾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钾离子进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详解】A、此刻①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由钾离子外流引起,②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整,由钠离子内流,二者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均不消耗能量,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图示为传出神经元,兴奋传导方向为③→①→②,故此时①处为已兴奋状态恢复到静息状态,不会再兴奋,故该时刻后,①处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B正确;
C、脊蛙不存在脑,故③为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C错误;
D、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科研人员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1)欲检测黄瓜叶片中的光会色素种类,首先要提取其中的光合色素,为提高色素的浓度,研磨前可对新鲜叶片进行_____处理,可采用_____法分离色素,从而检测色素的种类。将余下色素提取液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产生氧气,理_____。
(2)中午13点乙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向_____,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光反应是一种_____反应,其推动卡尔文循环的能源物质是_____。
(3)据图分析,丙组表观光合速率比乙组高,其原因是_____(答2点)。研究结果表明,采取_____的措施可有效提高夏秋季节里日光温室中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而提高黄瓜产量。
【答案】(1) ①. 烘干(脱水) ②. 纸层析 ③. 不可以 ④. 缺少(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或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2) ①. 线粒体 ②. 放能 ③. NADPH ATP
(3) ①. 丙组叶绿素的含增加,增强了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能力,光反应速度更;,丙组的高CO2浓度更高,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原料,提高了暗反应速率。 ②. 施用有机肥(气肥)等能提高CO2的措施
【解析】
【分析】图一中,自变量包括时间、高温和CO2,只看一条曲线,随着时间的改变,表观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高温抑制了表观光合速率,高CO2能解除这种抑制。图二中自变量包括处理天数、高温和高CO2,对照组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变,但高温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高温加高CO2组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稳定。
【小问1详解】
为提高色素的浓度,研磨前可对新鲜叶片进行剪去烘干(脱水)处理。可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根据色素带的条数检测色素的种类。将余下的色素提取液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不可以产生氧气,因为水的光解除了色素还需要光合酶。
【小问2详解】
中午13点乙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绿体产生的 O2 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向线粒体移动。从能量角度分析光反应,因为吸收光能,是一种吸能反应,推动卡尔文循环的能源物质是NADPH和ATP。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丙组表观光合速率比乙组高,其原因一是丙组叶绿素的含增加,增强了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能力,光反应速度更快,二是丙组的高CO2浓度更高,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原料,提高了暗反应速率。故采取的措施包括施用有机肥(气肥)等能提高CO2的措施。
27. 某雌雄异体植物(XY决定型)的花色有红色(A基因控制)、白色(a基因控制)和粉红色三种表型,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b基因使花粉致死。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让一株红花宽叶雌株与粉红花宽叶雄株杂交,的表现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
(2)亲代中红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让中的粉红花宽叶雌株与粉红花窄叶雄株自由交配,中红花宽叶雄株占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自由交配组合中子代的红花宽叶雄株占比大的遗传过程。_____
(3)让多株粉红花宽叶雌株与多株粉红花宽叶雄株作为亲本混合种植,中雌株全为宽叶,雄株为宽叶:窄叶=5:3,则亲代粉红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在雌株中宽叶基因频率为_____。
【答案】(1) 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 子代雌雄中均出现红花、粉红花,且比例为1:1,说明控制红花、粉红花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株中有宽叶、窄叶,而雌株中只有宽叶,说明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 ①. AAXBXb ②. 3/32 ③.
(3) ①. AaXBXb、AaXBXB ②. 13/16
【解析】
【分析】由F1可知,子代雌雄中均出现红花、粉红花,且比例为1:1,说明控制红花、粉红花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红花的基因型为AA,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a,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雄株中有宽叶、窄叶,而雌株中只有宽叶,说明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宽叶:窄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由于亲本的表现型为红花宽叶雌株、粉红花宽叶雄株,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小问1详解】
由F1可知,子代雌雄中均出现红花、粉红花,且比例为1:1,说明控制红花、粉红花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株中有宽叶、窄叶,而雌株中只有宽叶,说明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F1可知,子代雌雄中均出现红花、粉红花,且比例为1:1,说明控制红花、粉红花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红花的基因型为AA,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a,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雄株中有宽叶、窄叶,而雌株中只有宽叶,说明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宽叶:窄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由于亲本的表现型为红花宽叶雌株、粉红花宽叶雄株,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 中的粉红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粉红花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故后代红花宽叶雄株(AAXBY)占1/4×(1/2×1/4+1/2×1/2)=3/32。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自由交配组合中子代的红花宽叶雄株的遗传过程如下:
【小问3详解】
多株粉红花宽叶雌株中含有两种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Xb,假设AaXBXb占X,AaXBXB占1-X,根据F1 中雌株全为宽叶,雄株为宽叶:窄叶=5:3可得(1/2X+1-X):(1/2X)=5:3,解得X=3/4,故AaXBXb占3/4,AaXBXB占1/4,粉红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只考虑宽叶、窄叶基因,在 F1雌株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5/8XBXB,3/8XBXb,故宽叶基因频率为5/8+3/8×1/2=13/16。
28. 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男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分析回答: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肌酐
CRE
1.9
尿素氮
BUN
14.6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甘油三酯
TG
217
总胆固醇
TCH
179
(1)上表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_____。
(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测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肌酐化验单中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
(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_____病,正常人体的血糖来源除了食物中糖类,还有_____利用_____ 试剂可以检测该男子是否尿糖。
(4)甘油三酯是一种脂质,根据化验单中甘油三酯的数值,请你从医生的角度给该男子饮食上的建议_____。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_____(填“会”或“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内存在着_____物质。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的_____这一组分增多,从而出现_____。
【答案】(1)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2)肾脏
(3) ①. 糖尿 ②.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③. 本尼迪特 (4)减少脂肪的摄入
(5) ①. 不会 ②. 缓冲
(6) ①. 组织液 ②. 组织水肿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其中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
【小问1详解】
上表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每一种成分都处于 动态平衡中。
【小问2详解】
肌配是人体肌肉代测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肝的数值,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推测该男子肾脏的功能可能损伤。
【小问3详解】
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浓度过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正常人体的血糖来源除了食物中糖类,还有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以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尿液中糖为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下出现红黄色沉淀,故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该男子是否尿糖。
【小问4详解】
甘油三酯是一种脂质,根据化验单中甘油三酯的数值偏高,建议减少脂肪的摄入,以减少血脂,维持正常浓度。
【小问5详解】
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因为血浆内存在着缓冲物质,以维持pH值的稳定。
【小问6详解】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则组织液相对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内环境中的组织液这一组分增多,从而出现组织水肿。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中的生物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29.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模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甲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上述过程中突触前膜实现了_____的信号转变。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载体”,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上一个神经元内。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
(3)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_____激素含量减少:吸食毒品后,表现出的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的_____ 兴奋性过高有关。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_____(填“升高”或“降低”)。
(4)乙图是在甲图神经纤维某位点记录到的一次动作电位变化情况,若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该神经细胞的膜外的不同部位,可能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5)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若适当升高该溶液中浓度,会导致乙图中的a点_____移动,b点_____移动。
【答案】(1) ①.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②. 电信号→化学信号
(2) ①. 延长 ②. 大脑皮层
(3) 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②. 言语区
③. 降低 (4)B
(5) ①. 不 ②. 向上
【解析】
【分析】动作电位产生后,兴奋部位立刻恢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同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小问1详解】
多巴胺是兴奋性递质,当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该过程中突触前膜实现了从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信号转变。
【小问2详解】
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延长“愉悦感”时间。所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小问3详解】
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表现为不兴奋,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较少。机体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减低。
【小问4详解】
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该神经细胞的膜外的不同部位,兴奋可能先后到达两个微电极接线处,可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故选B。
【小问5详解】
若适当升高该溶液中 Na+ 浓度,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a点不移动,会导致动作电位增大,b点向上移动。
3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其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可引起如图1所示的变化,即_____,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2)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治疗_____(Ⅰ或Ⅱ)型糖尿病。
(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II型糖尿病治疗因子—FGF1,它调节血糖时必须依赖胰岛素。欲验证上述观点,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30只Ⅱ型糖尿病小鼠、适宜浓度的FGF1溶液、胰岛素抑制剂、生理盐水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试剂用量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第一步:将30只Ⅱ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A、B、C,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_____。
第二步,各组的处理分别是:
A组:向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
B组:向每只小鼠注射_____;
C组:向每只小鼠注射_____;
第三步:将小鼠在_____条件中培养24h后,重复步骤第一步的操作。
②预测实验结果:完善下列坐标图,并用柱状图表示实验结果_____。
③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_____。
【答案】(1)促进囊泡将GLUT4转运至细胞膜
(2)Ⅰ
(3) ①. 求平均值 ②. 等量适宜浓度的FGF1溶液 ③. 等量适宜浓度的FGF1溶液和胰岛素抑制剂 ④. 相同且适宜 ⑤. ⑥. 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解析】
【分析】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2、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 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3、题图分析,胰岛素与相应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使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的转运过程,进而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过程。
【小问1详解】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可引起如图1所示的变化,即促进囊泡将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转运至细胞膜,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血糖浓度降低。
【小问2详解】
Ⅰ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故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治疗Ⅰ型糖尿病
【小问3详解】
第一步将30只且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A、B、C,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求平均值,以平均值代表各组小鼠实验前的血糖值;
第二步为各组的处理,即自变量的处理,A组,向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即不进行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鼠的血糖是偏高的,则B组,向每只小鼠注射等量适宜浓度的FGF1溶液,作为治疗的阳性对照组,即FGF1可使Ⅱ型糖尿病鼠的血糖降低,C组,向每只小鼠注射等量适宜浓度的FGF1溶液和胰岛素抑制剂,即通过胰岛素抑制剂来抑制自身产生的胰岛素的作用,观察仅FGF1能否降低血糖;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须保证无关变量要一致,即实验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在实验前ABC三组的血糖平均值基本相同,A组为空白对照,实验前后血糖不变,B组为治疗的阳性对照,故实验后血糖比实验前低,C组为实验组,胰岛素抑制剂使胰岛素失去作用,不仅FGF1不能发挥降糖作用,且胰岛素的相对量减少,还使血糖值升高,结果如图所示:
由题干信息可知,Ⅱ型糖尿病典型的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故可推测,FGF1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9+1 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四条色素 带的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