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最美逆行者,第二章最美田园诗,第三章拓展延伸,陶渊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以前读陶渊明的诗,觉得冲淡质朴,让人向往。重新读过,又有了新的思考:古代辞官隐居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偏偏喜欢陶渊明?为什么偏偏把他推上高峰?他的田园诗无非就是写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以抒写田园生活为主的陶诗仍能给我们这么丰沛的美感?
陶渊明是个普通人,他缺乏应对官场的那种八面玲珑的圆融性格,他耿直坦诚,又质性天真;酷爱饮酒,又不擅农耕,甚至连一家人的生活都不能保证。放到现代社会,妥妥的一个生活白痴,生存能力极低。但是他的辞官归隐偏偏却让后人念念不忘,顶礼膜拜,这是为什么?
目录DIRECTORY
陶渊明(约365- 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分辞》《桃花源诗》等。
曾祖父或为陶侃(kǎn),东晋开国元勋,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父亲陶逸曾任安城太守,去世很早。外祖父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长史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至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我们记忆中的零碎的、浅层的陶渊明:清高、闲适、随性、逍遥、菊花、淡泊名利、不慕权贵、安贫乐道、真隐士、田园诗人。
与《归去来兮辞》深层对话我眼中的陶渊明,填空。读课文填空:从( 诗句)中,我看到(他什么形象 ),让他(怎么样了)。
从文中,我看到坐在办公室办公的陶渊明,满脸写了惆怅,不断发出一声声哀叹,有谁理解他的痛苦?让他的心被关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密闭空间里,疲倦地跳动,哭泣地跳动。
从文中,我看到他在外做官任职,但是举头之间,望月思乡,想起他家的家园,内外的田园是否长满了蒿草,房屋布满了尘土和蜘蛛网,让他生起对家园的惦念,触动了他归家的心愿。
从文中,我看到陶渊明在过去和未来的十字路口,不再徘徊,不再犹豫,过去走过的迷途不可能改写,但是还好走得还不算太远,赶紧折回来,步入正确的路径,奔向心中的太阳和光明。一个知错就改,迷途知返的人。让他失去步入官场的理想和壮志,只能远离黑暗的政治。
从文中,我看到陶渊明一路飞回家,选择“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舟是为了更早到家,轻快飘荡的小船,感觉风吹衣的惬意,遥望自己家的小屋,一阵狂喜,让他边跑边跳边笑边叫,歪了帽子,丢了一只鞋,高兴地像个孩子。
与《归去来兮辞》深层对话
苏轼: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辛弃疾: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朱光潜: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忠臣和隐士。
你心中的陶渊明一句话表述,请用一句话或一副对联,说一说你心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放弃了知识分子普遍的理想和上进途径,即从仕途中实现自我价值。古代士人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就算是暂时追求无果,也仍然坚持不懈。但是如果社会非常黑暗动荡,实现个人终极理想的大环境糟透了,也是有人选择放弃的。比如阮籍,他选择了狂狷,不与统治者配合,行事乖张,到郊外去游玩,走到路的尽头,没法继续前行,就号啕大哭,其行为与稚子无异,完全不是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行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点类似于装疯卖傻。但是阮籍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在政治高压中逃避司马氏对他的迫害,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陶渊明并没有任何性命之忧,却主动选择了辞官归隐,“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就这样顺遂内心,过完一生吧!他在众多士人中绝对是个逆行者,他更愿意“曳尾于涂中”,自由自在地过完余生。放弃仕途,对于心中一直有所坚持的陶渊明来说,肯定会痛苦。他也许曾经无数次地在心中权衡比较,最终,他还是放下了。因为,在家中,有一个美好的田园在等待着他。他自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多么明白的表露,多么坦诚的表达,没有任何藏着掖着的扭捏与不痛快,就是不喜欢社会樊笼,官场罗网,陶渊明的放弃,可以说是对“随心所欲”这个词的最好诠释。
魏晋是一个社会动乱的年代,也是思想活跃的年代,新兴的门阀士大夫阶级处境非常险恶,但是他们的人格却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拘礼节,人们特立独行,崇尚清谈,又喜欢雅集,最著名的恐怕是“竹林七贤”了。以阮籍等七人为首的士人,常聚于竹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名士风度颇受后人赞赏。与竹林七贤不食人间烟火雅致行为不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无疑是接地气的。在这样接地气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又偏偏把农村日常生活诗化了。他的诗,是质朴而不是粗陋,是冲淡而不是平淡。陶渊明善于发现美,他以诗意的目光去捕捉田园生活中那些让人产生美感,让人向往的部分,不加任何修饰的写进诗中。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陶渊明〔魏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魏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选取最普通眼前画面,描绘出闲适又宁静的美;“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在晚上从田地里扛着锄头回家,他只顾欣赏那一轮明月,陶醉于月华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他自觉地回避了田间疲惫的汗水,艰辛的泪水,农忙时抢收粮食的紧张劳累,天灾时颗粒无收的悲痛绝望。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简单而友善的
移居二首陶渊明〔魏晋〕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悦亲戚之情话”,和亲朋好友促膝长谈,倾吐真心,让他感到十分愉悦;“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看见邻居从门前经过,喊一嗓子“来喝酒啊!”,那农人正好有空,也不十分推辞,就进来自己倒着喝酒,多么惬意!“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到了该耕种的时节,大家都善意的提醒他,该去干活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什么都不做,靠在南窗边,看看四时风光,哪怕是小屋子也能内心安宁;“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农闲时的安排也随心所欲,兴致来时,坐上车子或者小船,去山中寻访胜景。
他的内心是安宁而自由的
就这样,陶渊明在自己的高度节制下,删繁就简地把田园生活描绘的悠闲,轻松,自由自在。这种美,是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美,具有现实社会中无人可及的高度。用最淳朴的心,抒最简单的情。他的田园诗美得如出水芙蓉,纯净天然,引得众人喁喁追随。
陶渊明是个特例,不仅当时而且后世。辞官归隐,开创田园诗派,再也没有一个人在思想行为上,在诗歌艺术上能追上他,超越他。高山仰止,千年之后,我们在陶渊明的影子里一嗅诗歌的芬芳,也可于物欲横流的尘网中暂得一丝喘息,在喧嚣浮躁的樊笼里且留一方田园。
1、最悠然自得的诗:《饮酒·其五》《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自然,多么惬意,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不断吟咏。陶渊明在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那自然恬淡的心情十分感染人。
2、最自得其乐的诗:《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千百年来,无人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田园的自在与闲适。
3、最闲适的种田诗:《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清晨起,陶渊明就下田地铲除杂草,一直到暮色四合,月亮出来时,才扛锄回去。
4、最有哲理的诗:《杂诗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诗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加敏感,陶渊明也是如此。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5、最优美的四季诗:《四时》《四时》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这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彩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6、最幽默的亲情诗:《责子》《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渊明是一个大诗人,也是一个幽默的父亲。没有父亲不吐槽儿子的,陶渊明也不例外。一首诗,他将五个儿子吐槽了个遍。他说:我虽然有五个儿子,可是都不爱读书。阿舒已经16岁了,可是懒惰天下无敌。阿宣15岁,也不爱读书。阿雍阿端13岁,连六和七都分不清。通儿只有9同,整天只知道找梨和栗子吃。假若天意真给了我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7、最感慨的读书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写读《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时的奇思异想及对人生和政治的感慨。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到孟夏,耕种既毕,收获尚早,正值农闲,他可以愉快地读书了。
8、最有生活意趣的诗:《移居二首·其一》《移居二首·其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408年,陶渊明隐居的旧宅失火,两年之后,移居浔阳南里的村舍,于是,写下此诗。诗写迁居南村的原因和迁居后的乐趣。诗中热情赞美了南村“素心”人,表现了志同道合的高雅而纯洁的志趣。诗人与这些纯朴的“素心”人朝夕相处,无拘无束,叙谈往事,品评文章,感情融治而欢乐无限。
9、最思念的诗:《停云·其二》《停云四首·其二》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在诗的序言中,陶渊明直言这是一组思念亲友的诗。诗歌全篇贯穿了陶渊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的抱恨之意,这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热肠,和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的深情。
10、最豁达的诗:《酬刘柴桑》《酬刘柴桑》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刘柴桑,即刘程之,曾为柴桑令。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写下《酬刘柴桑》。隐居的陶渊明,没有人事应酬,有时竟忘记了一时四季的变化。
1. 对于陶渊明,人们对他有不同评价,有人赞赏他的高洁傲岸,“出淤泥而不染”;有人批评他孤芳自赏,逃避现实,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本文阐释理由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加以说明。2. 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千百年来,无数人都羡慕陶渊明,羡慕他隐逸的生活,达观的生活态度。我们总是去远方寻找诗意,其实,最诗意的生活,就在我们心里。你处于身处闹市,心境安宁;当你布衣饭菜时,依然自得;当你岁月流转,依然不改初心时,你就已经生活在远方诗意中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配套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辞与赋的区别,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矛盾纠结,第四段,归去来兮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文体简介,回去吧,归去来兮辞,课前预习,文言知识总结,特殊句式,课文解读序言,从官场而归,天性使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文体简介,回去吧,归去来兮辞,课前预习,文言知识总结,特殊句式,课文解读序言,从官场而归,天性使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